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假期开学带莆田特产 莆田同学回校带的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假期开学带莆田特产 莆田同学回校带的土特产更新时间:2024-01-13 03:33:05

一. 福建省 莆田 秀屿区 莆田牡蛎

莆田牡蛎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莆田牡蛎含甘氨酸和肝糖原物质,干品中蛋白质含量高达45%-57%、脂肪7%-9%、肝糖原19%-38%,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及牛磺酸和钙、磷、铁、锌等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其中,钙含量接近牛奶,铁含量为牛奶的21倍,还是锌含量最多的天然食品之一(每百克蛎肉锌含量高达100毫克)。

目前,莆田牡蛎养殖面积已达6791公顷,养殖产量高达338465吨。

莆田牡蛎莆田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二. 福建省 莆田 秀屿区 小煎包

莆田小煎包以其皮薄馅美、多滋多味而出名。馅料用瘦肉丁、虾仁米、香菇末、萝卜丝、葱花碎揉合而成,先用煎好的鸡蛋薄片包裹核桃一般大的馅心,再用经过发酵的面粉为皮,捏出菊花瓣形状的封口,然后放入平锅里炽热的花生油上煎约10分钟。出锅时,小煎包略呈焦黄色,冒着吱吱热气,飘出阵阵清香,使人食欲大增。



小煎包制作的历史较长。早在20世纪20年代,莆田城内游毓良开办的“双兴煎包店”十分有名。所制的煎包供不应求。如今,这种煎包店非常普遍,几乎各个闹市都有。

三. 山东省 济宁 曲阜 御带虾仁

【御带虾仁】制作历史悠久,是孔府的家常菜。以大青虾为主料,去其头尾,腰间留一壳环,余壳全部去掉,过油后,虾肉是白色,虾壳呈红色,犹如御带,由此得名。制作时将过油的虾仁再同海参丁、南荠丁、青豆、蒲菜丁一起炒熟即成。此菜配料讲究,色泽绚丽,鲜嫩可口,极得食者赞美。

四. 福建省 莆田 仙游 莆田赤饼

赤饼是仙游的一个著名小吃。用面粉拌成浆团,再在平锅烫成面皮,然后用几张面皮裹卷花生粉、芝麻、白糖等,就做成了,皮韧馅甜,吃来满口留香。

五. 福建省 莆田 仙游 莆田麻丸

麻丸其实是一种粄,虽然是同一个县里,而我在上高中前却并没有吃过这个麻丸,因为我们那个镇上并没有。我们镇上逢得墟日的时候,卖粄的人有,就是把糯米磨成粉,加糖水和搅拌成米团后,做成一个个小丸子,下油锅炸熟即是粄了,卖五毛钱三个,我们直接叫它为煎粄。也还有一种叫薯包的粄,就是用一种红薯连同糯米一起磨成稠浓的米浆,用个勺子舀着放入油锅炸熟,就叫薯包,有甜的,也有咸的,煎炸得外面是赤焦的一层皮,里面却是白色的,还带有丝丝红薯的紫红颜色,售价两毛钱一个。还有一种叫油炸哥的粄,不同之处就是它的原材料不是用米,而是用面粉,加盐水和葱花调成面浆,用个扁平宽大的勺子舀着放入油锅炸熟,即是一张张的圆圆薄薄的油炸哥了,两毛钱一张。有的油炸哥先在勺子里舀薄薄一层面浆,在面浆上面加一些调拌好味道的肉、豆腐等馅料,再用另一个小勺子加舀一些面浆淋在馅料上面,盖住馅料,落锅炸熟之后就是中间包含着馅料的油炸哥了,这个价格贵一些,卖三毛钱一张。不管煎粄也罢,薯包也罢,油炸哥也罢,要软、要硬、要脆,随火候炸的时间分有长有短就是,都是现做现炸现卖的,卖的人一般都是个老头子、或者老夫妻两口子,先在家里调好米团、米浆或者面浆,然后找个担儿挑个小火炉、锅、铲、勺、油和木柴上街市的墟上去现场炸着卖。

麻丸的做法跟煎粄是差不多的,只是和米团的时候里面添加了芝麻,做成一个个小丸子,再在丸子外面粘一层芝麻,下油锅煎炸成的约有半个拳头般大小的粄子,个头比我们那边墟上卖的煎粄、薯包都大多了。因为它的火头炸得不老,火头炸老了则会变得很硬,甚至是酥脆的了,炸熟了即起锅,所以非常非常的软。大家都把它的名字叫作麻丸,卖五角钱一个。因为是糖水和拌成的,所以味道很甜,又因为外面还有一层芝麻,所以又有芝麻的浓香,个头圆圆的大大的,咬上去却软绵绵的,一口咬下去,原本圆圆的鼓鼓的丰满的麻丸,也跟着牙齿的合紧而变得扁扁的了,糯米的弹性和韧性在这里显现得非常好,又甜又香又软又韧却毫不腻人,食之滋味一流,只是吃得多了会上火就是。

六. 福建省 莆田 城厢区 莆田烤鳗

鳗鱼生命力极强,身上又有一层粘液,很难抓得住,剖杀起来很不容易。但鳗鱼怕冷,冰水里泡几分钟,就“冬眠”了。家里搞一盆冰水麻烦,直接放到冰箱容易多了。如果你买的是活鳗,先装在塑料袋里,放到电冰箱的急冻室“过冷”一下。几分钟之后,麻木的鳗鱼就任你摆布了。

从背部剖下展开,去除鳃、肠,很像一片香蒲叶,烤鳗中的所谓“蒲烧”,指的就是这种形状的烤制。

先把处理好的鳗鱼放进容器内,加葱丝姜片、老抽酱油、砂糖、料酒、黑胡椒粉拌和,放到冷藏室里腌3-4个小时,让味道渗透进鱼身。然后,按以下步骤操作:

(1)将鳗鱼片放入烤箱(190℃)烤约20分钟,到表面呈金黄色

(2) 将鳗鱼放入蒸笼中,以大火蒸5分钟,使鱼本身的油脂释出。

(3)从蒸笼中取出鳗鱼後,均匀刷上酱汁。再进烤箱(190℃)烤约2分钟,过程中取出鳗鱼反复刷上烤鳗的酱汁(2-3次),使酱汁渗入鳗鱼里,让鳗鱼的色泽金亮。

日本料理中最常见的蒲烧鳗即是烤的料理方式。他们将鳗鱼切成筒状,抹上盐,再用竹签串起来烤,由於其外型同香蒲穗类似,於是称之为「蒲烧」。蒲烧鳗的料理技术包括:“一剖、二烤、三蒸、四烤”,如果让一些冠军级的料理厨师来说明,他们可能会一本正经地向你说:“剖三年,串八年,烤一生。”意思是说,光是学习如何剖鳗鱼就得花三年;再来是学习串鳗鱼的技术要八年;至於蒸、烤的技术,则必须花一生才能达到技艺纯熟、炉火纯青的境界。

鳗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d、e与大量的高密度脂蛋白,营养价值为鱼类之首。在家里自己烤鳗鱼,鲜、香、嫩、爽,味道好极了!

七. 云南省 曲靖 沾益 沾益花山带皮羊肉

   沾益县的很多乡镇属山区半山区,畜牧业发展中山羊饲养占有很大比重,加之当地又多杂居有彝、苗等少数民族,吃羊肉十分普遍,甚至在一些地方肉食就是以羊肉为主。羊肉的做法在这些地方本都大同小异,但花山镇占了社会经济较发达的优势,曲靖人便都知道花山羊肉有名了。

   花山带皮羊肉,其实便是黄焖羊肉。做这道菜的主料首选大羯羊,而且宰杀后的头皮不能剥掉,刮得干干净净的皮连带皮下一分厚的瘦肉砍成小块,这种肉黄焖来吃,口感特别好。其余的羊杂、羊排类,便适于熬煮清汤了。炒锅里放入羊油和猪油的混合油,热后加干辣椒、花椒、姜、蒜、大料等佐料,待出味再舀一勺老酱进去炸炒,最后将砍好的羊肉倒进去一起翻炒,出油再移至高压锅内,掺入熬好的清汤,焖压一刻钟左右,即可抬出置于文火上边煮边吃。

   羊肉甘温而火热,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钙、铁、磷等多种营养物质,故有肺结核、咳喘、气管炎、贫血、肾亏的病人及老人、体质虚弱者,在冬天多吃羊肉是大有益处的。而且,羊肝还是养肝明目的良药,羊髓能利血脉、益精气、泽皮毛,羊血可以止血、祛痰,羊心能补心助眼,羊胃能补肺气,羊肾能补肾气、治耳聋等。

   做好的黄焖羊肉汤汁浓稠,色泽金黄,不但具备以上诸方面的营养价值,而且全无膻腥气味,吃起来香辣柔韧,十分舒适可口。还可根据各人喜好添加羊杂碎、干发菜、时鲜蔬菜等共煮,尤为绝妙的是吃到最后就浓汤煮为线、面条,就成了地道的羊肉米线、羊肉面条,滋味鲜美,若是大冬天里三五好友围炉而坐,吃肉喝酒,热乎乎地出一身汗,堪称一大享受。

  

八. 福建省 莆田 仙游 莆仙春卷

春卷味香可口,是莆仙民间独特的风味小点。宋代名人蔡襄曾留下“春盘食菜思三九”的诗句,盛赞春卷的美味。

传说古代莆田有个书生,在出在之前,十载寒窗苦读,几番晋京赴考,都未能得中。他虽年过三十,成家生子,但还是坚持日夜苦读诗书,有时竟废寝忘食。他的妻子里十分疼爱,为了不让丈夫因三餐吃饭而影响读书,就用麦子磨成粉,放在锅里用茶油煎成又薄又透明的饼片。她又担心麦饼冷了,吃下去会伤胃,就把煮好的青菜放在麦饼里然后把麦饼卷起来放在丈夫身旁,让他边吃边读书,这样吃起来既不费时又言便。书生就靠着妻子亲手巧制的食品,闭门不出,苦读书,学问大进。

这年春闱科考,书生一举高中,传为佳话。从这以后,莆仙学子都喜爱卷着青菜的麦饼卷当夜食,并将这麦饼卷称做春卷。

这种传统的莆仙春卷是以麦饼为皮,馅为各色时鲜蔬菜,特别是皮嫩馅丰,味道滋美。它与外地的豆芽为馅,油煎硬皮不同。而相比较,莆仙春卷更有家常菜的特色。

九. 福建省 莆田 秀屿区 莆田卤面

莆田卤面关键在于面筋、熬高汤和配料上。一般前一天晚上开始准备。面筋当然是讲究的第一道工序,不像削面还是拉面那样,现场把面团削、拉成粗、细面,这个面条要用不同面粉按比例加工,打出来的面要韧性,下锅后不易糊掉。熬高汤也是重要的程序,挑选猪骨头里最好的骨段,熬出来的高汤要白花花的,香喷喷的,每份高汤要兑多少水都是固定的,稠了不行,稀了也不行。而后是配料上,瘦肉、香菇,虾干,干贝,牡蛎,蛏、韭菜是必备的。前面的所有工序都好了以后,就是火功了,卤面之所以是叫卤面,因为它是在文火中慢慢炖出来的,让高汤和配料的味道渗透到面条里面,这样炖出来的面才能有味道,汤是粘稠的。

卤面在讲究火候的同时,也讲究吃面的时间,一般来说,面出锅3—5分钟,就要开吃了,不然的话,面就糊了,就没有那种口感了,所以对正宗的莆田卤面来说,煮一大锅的卤面也是有很大风险的,时间过久,就要倒掉。

莆田卤面大揭密面条起源于中国,汉代以前就已出现“汤饼”。“汤饼”

实际是一种“片儿汤”,制作时一手托面团,一手往汤锅里撕片。到北魏时(公元486—534年),汤饼不再用手托,而是用案板、杖、刀等工具,将面团擀薄后再切成细条,这就是最早的面条。到唐代(公元618—907年),人们又把切好的面条挂起来晾干,便于保存和随时食用。于是最早的挂面便诞生了。

为什么莆田卤面能钩起那么多人的食欲呢,这当然有它独到的秘密了。在“兴化府卤面” 馆里,记者请教了那个做卤面的师傅,听他谈谈莆田卤面的独特做法。莆田卤面的关键在于面筋、熬高汤和配料上。一般前一天晚上开始准备,面筋当然是讲究的第一道工序,不像山西面还是拉面那样,现场把面团拉成细面,这个面条要用不同面粉按比例加工,打出来的面要韧性,下锅后不易糊掉。熬高汤也是重要的程序,挑选猪骨头里最好的骨段,熬出来的高汤要白花花的,香喷喷的,每份高汤要兑多少水都是固定的,稠了不行,稀了也不行。而后是配料上,瘦肉、香菇,虾干,干贝,牡蛎,蛏、韭菜是必备的。前面的所有工序都好了以后,就是火功了。

卤面之所以是叫卤面,因为它是在文火中慢慢炖出来的,让高汤和配料的味道渗透到面条里面,这样的话,出来的面才能有味道,汤是粘稠的。卤面在讲究火候的同时,也讲究吃面的时间,一般来说,面出锅3—5分钟,就要开吃了,不然的话,面就糊了,就没有那种口感了,所以对正宗的莆田卤面来说,煮一大锅的卤面也是有很大风险的,时间过久,就要倒掉。没完呢,还有很多辅料:绿豆芽,韭菜段加少许油烫至断生投凉,蒜头切很细碎的丁小火炸酥(就是日本面馆那种金灿灿的蒜丁)。

卤面做法

材料

肉卤300克、大白菜3片、香菇4朵、香菜2根、生面150克 调味料

(1)清水4杯、盐1茶匙、酱油2大匙、湿淀粉4大匙

(2)胡椒粉少许、醋4大匙

作法:

1.大白菜洗净、切丝,香菇泡软切丝,用两大匙油先炒香菇,再放入大白菜同炒至软,加入调味料

2.另外半锅水烧开,放入面条煮熟,捞入碗内。

3.待肉卤已熟且汤汁黏稠时关火,加入调味料及洗净、切碎的香菜末。

4.盛入碗内的面条,淋上煮好的肉卤即可食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