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陕西特产葫芦鸡礼盒 西安特产葫芦鸡是什么价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陕西特产葫芦鸡礼盒 西安特产葫芦鸡是什么价位更新时间:2023-12-28 08:34:07

一. 黑龙江省 牡丹江 东宁 糖葫芦

糖葫芦

糖葫芦是北方冬令的风味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它在冰城的大街小巷,形成一道别致的风景线,给冰城的生活增添了独特的色彩。糖葫芦主要是由山楂和白糖做成的,山楂含有山楂酸、酒石酸、柠檬酸、皂甙、果糖、维生素

C、蛋白质、脂肪油等多种成分,具有强心、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对治疗心绞痛和冠心病有一定功效。山楂尤其可助消化、利肠胃。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山楂消食健脾,行气疏滞。凡事物不化、胸腹胀满。食后嚼二、三枚绝佳,别有消肉积之功。”而蘸了糖以后的山楂,其作用更大。着大概就是冰糖葫芦产生的原因。在哈尔滨冰雪节期间,一串串红艳艳的糖葫芦摆在各食品摊床上,“又甜又脆的糖葫芦”的叫卖声不绝于耳。无论是本埠人还是中外游人,都愿意品尝它。那又酸又甜,爽爽,凉凉沁沁的小食品,常常博得赞扬声。

二. 辽宁省 葫芦岛 绥中 野生香螺

香螺(学名:Neptunea cumingi Crosse)又名响螺、金丝螺[2]。贝壳近菱形,壳质较坚硬,高134毫米,宽77毫米。螺层约7层,缝合线明显。主要分布于中国辽宁(海洋岛,大连), 山东(蓬莱, 长山八岛,烟台,威海,俚岛,东楮岛)等地。

烹饪方法

白炒香螺的做法

原料:

香螺肉(500克)、冬笋片(75克)、冬菇片(4片)、葱段(45克)、黄酒(75克)、盐(少许)、菱粉(少许)、清汤(少许)

步骤:

一、将香螺壳敲开,取出肉,除去尾部,用少许盐搓一搓,去尽香螺肉的黏液,再用清水洗净,然后片成薄片,越薄越好,否则炒不嫩。二、开旺火热猪油(30克)、锅,将响

螺片放下去一拉,倒出,滤去油。三、在锅内另加少许猪油烧热,将葱段,冬笋片、冬菇片一起放入略炒,再加盐、酒、菱粉、清汤勾好芡,随即将拉过的香螺片倒入,一起迅速炒几下即好。[6]

鲍鱼汁炒响螺

原料:

响螺、葱姜蒜、干辣椒、花椒、大料、小茴香、鲍鱼汁、白酒、酱油、白糖、鸡精[7]

操作:

1、锅内放油煸香葱姜蒜放入干辣椒、花椒、大料、小茴香炒出香味

2、放入剪好的螺蛳,倒入鲍鱼汁烹入酒翻炒加少许酱油、白糖、鸡精调味加少许水大火盖盖大火收汁即可[8]

鲜椒响螺片

这道四川菜应该是一道非常清爽的菜式。关于这道菜的制作过程我们就不多说了。主要原料是采用鲜椒来炒制作响螺片.非常家常的制作方法。下面就把详细的制作菜谱为大家做一下简单的介绍。下面请看详细的介绍

原料:响螺片300克,青、红椒25克,鲜花椒5克,葱、姜片5克,绍酒2克,盐3克,味精1克,色拉油6克。

制法:将响螺片氽水过凉;青、红椒改刀;炒锅上火加油烧热,放入青红椒、鲜花椒、葱姜片爆香,加响螺片,烹绍酒,加盐、味精调味煸炒均匀,出锅即成。

特点:螺肉鲜香脆嫩,微辣。

三. 辽宁省 葫芦岛市 绥中 红夹子蟹

红海蟹:俗称红夹子,甲壳坚硬,螯足粗壮,性凶好斗,喜栖于低潮线岩礁区和海藻密集区。当地流传着“八月蟹子顶盖肥”“春吃尖脐秋吃圆”的谚语。前者说的是阴历八月,是蟹子最肥的时候。后者说的是春天的雄蟹(脐为尖形)个大肉嫩,味道最鲜;秋天的雌蟹(脐为圆形)脂肥膏满,吃起来最香。最流行的就是蒸煮,食用时用姜末和醋佐餐即可;除水煮、清蒸外,还有姜汁蟹、炸烹蟹、炒蟹肉等多种食用方法。以一天为宜,若再食用,只需热蒸,再稍加醋、蒜末、姜末提味,则更适口。东戴河旅游开放以来,品食海蟹的中外游人,已形成系列谱系:油烟蟹块、烤蟹盖、渤海全蟹、清蒸海蟹等。

四. 辽宁省 葫芦岛市 绥中 野生气泡鱼

河豚鱼学名暗纹东方鲀,又名气泡鱼,属鲀形目,是暖水性海洋底栖鱼类,在我国各大海区都有分布,常见有数十个品种。河豚鱼身体浑圆,头胸部大腹尾部小;背上有鲜艳的斑纹或色彩,体表无鳞,光滑或有细刺。同名游戏“气泡鱼”是经典的搭配三种游戏。如果三个或更多相同颜色的气泡在同一行或列,单击“泡沫消除相同颜色的气泡。

几乎所有种类的河豚都含河豚毒素(TTX),毒素主要存在于河豚的性腺、肝脏、脾脏、眼睛、皮肤、血液等部位,卵巢和肝脏有剧毒,其次为肾脏、血液、眼睛、鳃和皮肤,精巢和肉多为弱毒或无毒。

河豚毒素比较稳定,不易用盐腌、日晒、一般加热烧煮等方法消除。渔民们加工处理前先去除内脏、皮、头等含毒部位,洗净血污,或长时间烹煮、或腌制食用。如果一个环节操作不细致,毒素会很快发作,且一般无法抢救。

在日本,烹饪河豚鱼设有专职厨师,严格加工处理,而且一般由厨师亲尝第一口,再静待20—30分钟后才可端上餐桌。即使这样,日本每年10月至次年4月间总有数十人因误食河豚丧命。在我国沿海和长江下游地区,因误食河豚丧命的,每年都有数十人。

国家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鉴定报告显示:中洋无毒或微毒河豚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7.71%,脂肪含量仅为0.62%,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20%,其中DHA(脑黄金的主要成分)占15.36%,EPA为6.19%。

毒性鉴别

预防河豚鱼中毒,首先要认识到河豚鱼有毒,并能识别其形状,以防误食中毒。河豚鱼体形长、圆,头比较方、扁,有的有美丽的斑纹;有些则没有斑纹,而是一片黑色的鱼。又有形容河豚鱼外观呈菱形,眼睛内陷半露眼球,上下齿各有两个牙齿形似人牙。鳃小不明显,肚腹为黄白色,背腹有小白刺,鱼体光滑无鳞,呈黑黄色。

中毒症状

河豚鱼中毒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潜伏期很短,短至10-30分钟,长至3-6小时发病。发病急,来势凶猛。开始时手指、口唇、舌尖发麻或刺痛,然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四肢麻木无力、身体摇摆、走路困难,严重者全身麻痹瘫痪、有语言障碍、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昏迷,中毒严重者最后多死于呼吸衰竭。如果抢救不及时,中毒后最快的10分钟内死亡,最迟4-6小时死亡。有报告显示,日本人河豚鱼中毒病死率为61.5%。

中毒处理

对于河豚鱼中毒暂无尚无特效解毒剂,发生中毒以后应立即将病人送往医院抢救,尽快使毒物排出,并对症治疗。预防中毒的最有效方法是管理部门严查,禁止零售河豚鱼,如果发现,将河豚鱼集中妥善处理。

因特殊情况需要加工食用的河豚鱼应在有条件的地方集中加工,在加工处理前必须先去除内脏、皮、头等含毒部位,反复冲洗肌肉,洗净血污,加2%碳酸氢钠处理24小时,经检验鉴定合格后方可销售,其加工废弃物应销毁。

当然,为了预防意外发生,人们还是不要抱着侥幸心理,为了贪一时的口味享受而去吃河豚鱼。

五. 辽宁省 葫芦岛市 连山区 葫芦岛大红枣

葫芦岛市著名“葫芦岛大红枣”被国家商标局正式核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至此,我市地理标志商标已升至5件,列居全省第二位。

葫芦岛市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使“葫芦岛大红枣”品质优良,口味儿独特。据民国年间《锦西县志》记载:本地大枣生青熟红、皮薄肉厚、味酸甜,享誉东北。“葫芦岛大红枣”从去年10月8日正式申请到12月20日初审公告,仅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国家商标局地理标志处对我市协会的注册申报材料给予了高度评价。“葫芦岛大红枣”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注册成功,表明葫芦岛市在挖掘特色农产品,实施农产品品牌化管理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六. 辽宁省 葫芦岛 龙港区 海蜇皮

海蜇皮:每当七八月份,海蛰飘飘然群聚葫芦岛近海,它们成长很快,几天功夫,大如伞盖。葫芦岛的渔民出海捕捞,用明矾处理,压成蛰皮。用蛰皮拌凉菜不但营养丰富,而且清脆爽口,食欲大增。

七. 陕西省 渭南 潼关县 赵清斌(春娃)黄焖鸡

赵清斌(春娃)黄焖鸡

特点:

肉酥骨利,油而不腻,香酥大补。主料:

一年生公鸡(白条鸡)一只。佐料:

鸡蛋两个(用清)、绿豆粉面(水泡)、炼猪油、葱段、姜块、黄面酱、豆酱油、大茴适量。作法:

1、把鸡顺胸壁开,去头爪,洗兆内膛血污,剁成寸半方块,撒上粉面、蛋清;

2、放入滚油锅炸黄,捞出,沥去浮油;

3、加上姜片、大料、葱节、面酱、精盐、装入蒸碗、放入蒸笼,蒸至气圆锔一小时,取出翻碗。

八. 辽宁省 葫芦岛 兴城 红崖子花生

红崖子花生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兴城市批发市场,位于辽宁兴城市西部,距京沈高速公路兴城出口仅4公里,始建于八十年代初期,占地面积280亩,有各种加工机械2000余台,每年从事花生加工、购销、运输、的人总达15000余人,一年吞吐量2亿公斤,交易额近10亿元人民币。花生品种属白沙系列,含油量高,深受国内外客户的欢迎。中国花生在辽宁,辽宁花生在兴城,红崖子花生批发市场不仅经销本地产品,还吸引东北三省及内蒙、山东、河北等省市客商,每年集中交易旺季为当年10月至次年4月。花生内销全国各地,外销到以色列、科威特、日本、俄罗斯及欧洲等国,红崖子花生批发市场已成为中国北方地区最大花生集散地。欢迎海内外朋友到此来洽谈业务。 联系电话:0429-56520025652004联系人:李旭明(红崖子乡乡长0429-51510510429-8255606韩德斌( 兴城)

红崖子花生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辽宁省兴城市红崖子乡、望海乡、郭家镇、围屏乡、南大乡、沙后所镇、碱厂乡等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九. 陕西省 汉中 宁强县 宁强麻辣鸡

宁强麻辣鸡

在陕西宁强,有一种独具特色的风味凉盘,高档的宴席少不了它;老百姓的餐桌上时常见到它;朋友来了一定要吃它;给人馈赠也常常选它。它就是鼎鼎大名、享誉西北的宁强地方风味小吃王家麻辣鸡。

王家麻辣鸡又名王婆麻辣鸡,2002年以当今掌案人王素云之名注册商标,全称是“王素云麻辣鸡”,上边有她的头像。

王婆是王家麻辣鸡的创始人。

王婆本名李玄珍,为本县高寨子人。因其夫家姓王,在城里住的时间长了,年龄渐渐大了,辈份高了,家族中有人叫她婆婆,街房邻里的小孩子开始也跟着叫,而大人们呢习惯以小孩的称呼为称呼,前面再冠以夫姓,所以都叫她王婆,把她做的麻辣鸡叫王婆麻辣鸡。认识的人和不认识的人都这样叫,久而久之,“王婆”竟叫成了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王婆生于1910年,卒于1992年,享年82岁。从仅存的一张照片上看,王婆长得很富态,五官端正,满脸福相。她的丈夫王荣晋,大约生于1907年,卒于1981年,享年74岁。王家是经商世家,据说祖上还出过贡爷。但王家家族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后辈儿孙只准经商,不许做官。有趣的是,宁强两大地方名吃“王家核桃馍”和“王家麻辣鸡”都是出自同一个王家。王婆结婚后,王家家道已经中落,为了生计,王婆开始自己做小生意糊口,比如卖腊汁猪肉、凉拌牛肉什么的,后来又添加了鸡肉。到了公私合营时,王婆进了公私合营店。1958年,王荣晋在大炼钢铁中因意外受伤导致半身不遂,合营店就劝王婆回家自谋生路。于是,王婆夫妇俩便认真地做起自家的小吃生意来了。

宁强与四川毗邻,口味上喜食麻辣。王婆便琢磨做些麻辣鸡来卖。开始,味道也不怎样,王婆就在做生意的过程中,时时征求顾客意见,并不断改进。在火候上,在调味上,反复实践、钻研、总结,终于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麻辣鸡制作工艺。到了上世纪60年代,王婆麻辣鸡的名声开始在县内渐渐传播开来。

据王婆的儿子王柏寿(1946——)回忆,小时候,家里就在卖麻辣鸡。母亲做,父亲卖。每当夜幕降临,父亲就提一只竹篮,里面放一个大盘子,盘子里盛着刚拌好的麻辣鸡。父亲一手提着马灯,一手挎着竹篮,走街窜巷,沿途叫卖。也到一些小酒馆去卖,比如宁一中路口的小酒馆,水观楼的小酒馆,喝酒的人喜欢用麻辣鸡下酒。两根鸡爪子,几截鸡肠子,都能下一顿酒呢。每当父亲出去卖麻辣鸡时,我便跟在父亲的身后,提着马灯,听父亲边走边吆喝,看那些大人、小孩从家中跑出来争着买我们家的麻辣鸡。有的接过就吃,有的拿回家才享用。尤其是小孩子,性急得不得了,抓在手里就开吃,弄得嘴巴周围甚至脸颊上也糊满了红油,麻的嘴唇“突突”直跳,辣的口中“唏唏唏”的,涎水长淌,仍一个劲地嚷着“还要,还要!”我上中学后,喜欢做木工活,就自己设计制做了一个手推车,有装钱的小抽屉。最上边是一个长方形的放盘子的平面,左上角还有放马灯(又叫罩子灯)的地方。母亲很喜欢,有了这个小推车,就可以省不少力气,顾客不用弯腰,看起来也比较漂亮。

随着王婆麻辣鸡名声的不断扩大,喜欢的人愈来愈多。县城里有七八户人家也学王婆做起了麻辣鸡生意,解决了一批人的温饱问题。不过,王婆自有一批老主顾,他们认准了王婆麻辣鸡的那个特殊味儿,其他谁家的也不要。听说有个司机,让别人帮忙买了一些王婆麻辣鸡,准备带回家去,拿到后总不放心,半道上又跑回王家询问,确认是在这儿买的才放心地走了。有个小孩贼精,吃惯了王家的,再也不吃别人家的。有一次,王婆的麻辣鸡卖完了,大人就给他买了一点别家的,哄说就是王家的。可小孩才吃一口,“呸”的一声就吐了,说大人骗他,哭着闹着非要王婆的麻辣鸡。有的人买麻辣鸡不看东西只看人,只要王婆坐在那里,就毫不犹豫地去买,若是王婆的家人坐在那里,就产生疑问,打听一下这是不是王家的?得到肯定答复后,才决定购买。

王婆有3个孩子,两女一男。大女儿远嫁西安,小女儿在本县工作。儿子上了铁路运输学校后,分配在铁路部门工作直至退休。由于耳濡目染,王婆的两个孩子都学会了做麻辣鸡的手艺。尤其是小女儿王际英,哥哥外出上学以后,她就一度成为0得力助手。

1969年,王家迎来了一个新媳妇。这是王婆的儿子王柏寿的妻子。巧的是,她也姓王,名素云,生于1949年,初中文化,娘家也是高寨子的。

王素云嫁到王家后,就跟婆婆学做麻辣鸡。那时,婆婆已经很有些名气了。摊子虽然摆在家门口,但王素云却很少在摊前露面,一则是她害羞不好意思做生意,二则是顾客只认王婆这个活招牌。王素云成年累月在厨房辛勤劳作,得到婆婆的口传心授,慢慢掌握了麻辣鸡制作的全套技术。从选购原料到杀、洗、煮、切以及调汁、拌和等一系列工序,无一不精。后来,婆婆因为年事已高,得了老年性白内障,干活不大方便了,王素云就独当一面,这时她才不得不从幕后走到前台。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麻辣鸡的需求量逐步增大。从一块两块地买,到半只鸡一只鸡地买。有的顾客还要现场看他们操作。于是,王素云就购买了冰柜、电风扇、真空包装机等一些现代化设备,按照顾客的需求,为他们选取大小合适的鸡,然后当着顾客的面,手起刀落,两三分钟剁完一只鸡,又极快地调好料汁,拌好,装好,递与顾客。她让每一位买麻辣鸡的人都能高兴而来,满意而去。

十. 北京市 朝阳区 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酸甜适口,老少皆宜,它不仅好吃,而且还十分 好看,红彤彤的山楂果按大小排列穿在竹签子上,外面裹着晶 莹透明的糖稀,出售它的人往往把一只只糖葫芦串插在特制的木棍上,像一颗结满硕果的小树,煞是诱人。

早些年在北京 春节的庙会上,厂甸里,还时常看到串得长长的糖葫芦,最顶上贴着一面小彩旗,一串上足有百十来个山植果,被红红的果实压弯了的竹签子,拿在手中一颤一颤的,更增添了节日的热闹气氛。提起冰糖葫芦的来历,还得说说南宋的宋光宗皇帝呢。

宋光宗,名赵停(公元1147——1200年),是宋孝宗赵慎的第三个儿子。公元11对年,孝宗立他为皇太子,任临安府尹。 公元1187年10月受孝宗内禅而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绍熙”。用了许多贵重药品,皆不见什么效果。皇帝见爱妃日见谁淬,也整日愁眉不展。最后无奈只好张榜求 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为黄贵妃诊脉后说:“只要用冰糖与红果(即山楂)煎熬,每顿饭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准见好。”开始大家还将信将疑,好在这种吃法还合贵妃口味,贵妃按此办法服后,果然如期病愈了。皇帝自然大喜,展开了愁眉。

后来这种做法传到民间,老百姓又把它串起来卖,就成了冰糖葫芦。 原来,山植的药用功效很多,它能够消食积、散淤血,驱绦虫,止痢疾,特别是助消化,自古为消食积之要药,尤长于消肉 积。也许是黄贵妃所食山珍海味积住了食,做下的病,小小山楂解除了病痛。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也曾经说过:“煮老鸡硬肉,入山植数颗即易烂,则其消向积之功,盖可推矣。”

今人研究证明,山植还有降血脂、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因此而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山植食品也花样翻新,品种繁多。 但酸甜香脆的冰糖葫芦直至今日仍是受人们喜爱的吃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