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北特产小吃荆州有哪些店 荆州特产小吃可带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北特产小吃荆州有哪些店 荆州特产小吃可带走更新时间:2024-01-07 07:19:24

一. 湖北省 荆州 荆州区 欢喜坨

欢喜坨又称欢喜团、麻汤圆、麻鸡蛋,为湖北荆州江陵等地的传统风味小吃。为何叫欢喜团呢?据传,清末荆州城内有陶姓一家,在战乱中走散,历尽苦难,终于又合家团聚了。陶姓老人庆幸一家人没有丧生战乱,找出所存的糯米,经淘洗、磨浆、沥干后,掺入适量面粉和红糖,搓为小团,再蘸满芝麻,炸制成熟。没想到,成品十分甜美,一家人吃得十分快乐。为了纪念团圆,就此称之为“欢喜团”。陶家也以善制“欢喜团”而出了名。老干妈蒸皖鱼

原料:草鱼2斤半左右

辅料:老干妈酱一瓶半

调料:生姜5克、大蒜10克、蒸鱼豉油10克

烹制方法:

1、将鱼洗净打成扇形连块;

2、将料酒与调料一起炒制;

3、上笼猛火蒸8分钟,装盘即可食用。

湖北荆州老干妈蒸皖鱼风味特点:鲜嫩可口营养丰富翡翠白玉汤翡翠白玉汤,是古城荆州著名的肴馔,它是以碧绿的菠菜焯水后,配以雪白的豆腐并加入原汁排骨汤烹制而成,滋味鲜美醇厚相传,乾隆皇帝颇爱吃豆腐菜,在他从北京启程南巡,仅达官贵人进贡和御膳备用的,就有用燕窝、酒肉、鸡鸭、野味等烹制出瑰丽多彩的各种豆腐肴馔。一日,当乾隆微服出访行至南乡时,忽感肚空舌燥,又饥又渴。便随意走向一茅舍中,见一农妇在家,说明需求充饥的来意后,凑巧这贫家农妇屋里尚存放有一块豆腐,又从菜园中拔来些新鲜菠菜,洗净后与豆腐同烧,熟后盛一大碗给客人解饿。尽管乾隆平日多吃山珍海味和名馔佳肴,有道是饥不择食,其时,乾隆尝此民间风味,顿觉口颊一新,自思难得如此口福,并问女主人此乃何等美味?农妇笑着说道:“这菜名为“金镶白玉板,红嘴绿鹦哥”。后来乾隆回京,并派人将农妇接到京城,遂封为“皇姑”,此菜亦取名为“皇姑菜”。从此,这一农家烹制的菠菜豆腐,竟被跻入了清宫御膳房,登上大雅之堂,成了乾隆爱食之菜。现今,古城荆州沿传演变下来的“翡翠白玉汤”,其前身就是当年的“皇姑菜”

二. 湖北省 荆州 石首 笔架鱼肚

笔架鱼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笔架鱼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长江它处水域既无此鱼,也无有“笔架鱼肚”。当地民间传说:笔架山下有座鱼宫,宫里住首一位鱼王,凡是到此朝拜过它的鱼,都会得到笔架山形的大鱼鳔。 鱼肚,又称“鱼胶”,是用鱼类的鳞、皮、骨、鳔作为原料制成的动物胶或明胶。大 黄鱼、等鳔胶是直接干燥制成的鱼胶,除用作工业原料外,供食用的叫“鱼肚”。 石首笔架鱼肚则是采用长江石首段水域0产的鱼鳔制成的一种珍贵食品。 鱼,即 “笔架鱼”,这种鱼体型较大,长达一米左右,一般重七、八斤,大者二十多斤。背部 呈灰白色,腹部白色。

鱼体无鳞,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肉细刺少,能烹制多种美味 鱼肴。鳔个大肥厚,营养丰富,鱼鳔的外形和镶嵌在鳔内的红色纹理,酷似屹立 在长江岸边的石首笔架山,故得名“笔架鱼肚”。 笔架鱼肚外形精美,色泽白中带绿,晶莹可爱。晒制好的鱼肚犹如玉雕。一般一个鱼 肚二两左右,大者可达半斤。烹调大师用笔架鱼肚可烹制出“鸡茸鱼肚”、“虾仁鱼肚”、 “海参鱼肚”、“红烧鱼肚”等多种佳肴,皆味道鲜美可口,营养价值甚高。

湖北省石首市新厂镇、横沟市镇、小河口镇、东升镇、调关镇、桃花山镇、高基庙镇、团山寺镇、高陵镇、南口镇、久合垸乡、天鹅洲经济开发区、绣林办事处、笔架山办事处14个乡镇办开发区现辖行政区域

三. 湖北省 荆州 洪湖 粉蒸青鱼

以活青鱼为主科。其制法为:先将一条一斤重的活青鱼去鳞、鳃,剖腹去脏洗净,从背部顺脊骨下刀臂成两半,用刀斜切成两寸半长,一寸半宽的块。选用鱼背、鱼肚档、鱼头和尾部盛入钵内,加酱油、精盐、味精、姜末、料酒少许在一起拌匀,腌渍片刻后,在鱼的两面粘上大米粉,然后,分三块成三角形,摆入六寸规格的笼屉,鱼块当中放上鱼头,鱼上放姜片、葱花,置旺火沸水上蒸十分钟后,将笼屉翻扣入盘,其开头如圆饼。再将砂锅置中火上,放入猪油少许烧热,加鸡汤、酱油、醋、味精、葱段,放入湿淀粉勾玻璃芡,起锅浇在鱼块上,再撒上葱花、姜末即成。

此菜鱼肉细腻,脂肪丰富,肥嫩味鲜,形色俱美,用大米粉拦蒸,使原味保持了下来。

四. 湖北省 荆州 监利 监利荆江鸭

监利荆江鸭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荆江鸭以成熟早、产蛋多、善觅食、抗寒耐暑、适应性强而闻名,盛产于我国长江中游地区,核心产区监利县位于荆江北岸、江汉平原南部,西与江陵接壤,北邻潜江、仙桃,东襟洪湖,南与湖南岳阳隔江相望,境内沟河纵横,湖塘密布,多产鱼、虾、螺和泽草,湖区农民素有养鸭传统,光绪初年即有记述,实际养殖年代更为久远,经长期的自然和人工选择,逐步形成了形如野鸭、适应性强、产蛋率高、鸭肉鲜嫩的蛋用型地方鸭种。野外放牧饲养的荆江鸭,以湖草、河虾为饵,蛋品质好,加工制成的红心盐蛋,因蛋白极白,蛋黄艳红带油,被誉为咸蛋中的极品。

产区地广田多。监利全县总面积31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3.1万亩,其中水田112.65万亩,占65%;旱地60.45万亩,占35%,种植以水稻、麦类、豆类为主的多种农作物,养鸭饲料充足。此外,全县尚有水面19.5万亩,沟河纵横,湖塘棋布,盛产鱼、虾、螺和泽草,有较多的天然饲料。

据调查,监利县汴河镇合理村,在清光绪初年就已喂养当地麻鸭,距今已有百年历史。在长期的喂养过程中,广大鸭农十分注意选育鸭种,解放前就有自繁自养的习惯,并积累了选优去劣的经验。经过长期的自然和人工选择,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荆江鸭。

申请人: 监利县畜牧技术推广站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监利荆江鸭主产于监利县,地理座标位于东经112°35′— 113°19′、北纬29°26′—30°12′之间,共23个乡镇场。具体范围为:南临长江,与湖南华容、岳阳交壤,包括大垸、红城、容城、上车、朱河、尺八、三洲、柘木、白螺等9个乡镇场;东跨洪湖,与洪湖市接壤,包括桥市、棋盘、汴河、福田、分盐、龚场、网市等7个乡镇; 西接江陵,包括程集、汪桥2个乡镇;北依东荆河,与潜江、仙桃接壤,包括黄歇、荒湖、新沟、等3个乡镇; 中部有毛市、周老2个乡镇。核心产区总面积13.72万公顷,年饲养监利荆江鸭300多万只。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母鸭头型清秀,颈长灵活,背平直,腹宽深,全身羽毛紧凑,个体细致结实。上喙呈石青色,下喙及胫蹼为橙黄色。公鸭头部为翠绿色,有金属光泽,颈脖粗壮有力。 2、内在品质指标:鸭肉营养丰富。每百克去皮胸腿鸭肉含蛋白质≥20%,实测21.3%;氨基酸含量≥19%,实测20.8%;脂肪≤4%,实测2.26%;胆固醇含量≤1g/kg,实测为0.72g/kg。 3、质量安全要求:严格执行NY/T5261-2004《无公害食品蛋鸭饲养管理技术规范》、NY/T 388-1999《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和NY 5027-2001《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等标准的规定。

五. 湖北省 荆州 石首 桃花鸡蛋

桃花鸡蛋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桃花山鸡蛋,产于石首东南沿边的桃花山区。45里桃花山,峰峰相连,处处成荫。碧绿山林宛如一道天然屏障隔绝了外界污染。竹园里,山冲中,泉水淙淙,虫鸣唧唧,地势旷野,为天然养鸡场。荆楚桃花山鸡放养在风光旖旎的桃花山修竹丛林间,觅虫草,啄砂石,饮山泉,吸丽山之灵韵,纳秀水之清纯,取万物之精华,蛋黄金橙,质嫩味美,比一般鸡蛋的蛋白质含量高20%,并能在36℃至38℃的高温下保存,其蛋品中蛋白质、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及各项营养指标均达到较高水平,对人体具有滋补作用。深受海内外客商的欢迎。

桃花山是著名的“荆楚第一竹乡”,风景十分秀丽。在漫山遍野的竹林中,山民饲养着大群的本地“桃花鸡”。桃花鸡在茂密的竹林间追虫捕食,饮泉啄石,产的鸡蛋又多又大。桃花山鸡蛋外表呈粉红色,蛋白清亮,蛋黄金澄,质嫩味美,十六、七个鸡蛋即可达一公斤。据测定,桃花山鸡蛋营养价值较高,比一般鸡蛋的蛋白质含量高20%左右,并能在高温(本地夏季均温)下保存一个月之久而不变质,有储藏和运输之便。石首每年出口桃花山鸡蛋30多万公斤,是人们逢年过节馈赠亲友之佳品。

六. 湖北省 荆州 松滋 欢喜团

欢喜团又名麻元宵、麻鸡蛋,是一种以糯米为原料,加水磨粉,以红糖和适量的面粉,外层裹麻,油炸的食品。据传江陵城内一陶姓人家经战乱失散,历尽艰辛团圆后,找出埋藏地下的糯米、红糖等,作成汤圆油炸食之,取团圆快乐,合家欢喜之意。

七. 湖北省 荆州 江陵 九黄饼

九黄饼是江陵的传统名点之一,已有千余年的历史。相传此饼源于西晋,为当时人们重九登高,野外旅游的干粮,经发展演变成今日的九黄饼,取九月菊黄之意,故名。此饼选料精细,工艺考究。饼皮用上等白面掺芝麻屑饴糖,夹油起酥。馅心用玫瑰花、香元、瓜条、桃仁、红绿丝等果料掺和而成。饼的两面沾芝麻,以均匀火烘烤,具有全油重糖、皮薄馅大、黄面白边、香甜可口、保存期长、便于携带等优点。

八. 湖北省 荆州 洪湖 洪湖贝雕

千里洪湖碧波荡漾,荷芳稻香,有种类繁多的淡水贝.当地群众早就有以淡水贝雕刻"小玩意"聊作自娱的习惯.这些"小玩意"虽不乏精美之作,但被称为"民间艺术品",以它特殊的艺术魅力受到社会的关注.

洪湖淡水贝雕画取材于本地资源——洪湖淡水珍珠蚌,现已用于生产的有三角帆蚌,小戎芦蚌,丽蚌等十多种,它具有晶莹,明净,朴素,质地光滑细腻,纹理变化万千的自然美,与海贝相比,海贝弧度大,天然色彩较多,淡水贝大而平,质白如玉.洪湖淡水贝雕的艺术家们,充分发挥淡水贝的特点,缍使这个不为人注意的"小玩意"进入了艺术的殿堂.1973年,由洪湖市贝雕厂设计的《白孔雀》在广交会上被我国常驻联合代表选中,作为礼品带到联合国.《白孔雀》飞进联合国后,又创作了许多优质的作品,其中有代表性的《丹江之春》一大型贝雕画,以蓝色的江水和天空为背景,以淡水贝的自然色泽和纹理作坝体,构成了丹江水电站的雄伟壮观图.1976年广交会上受到了外商的称赞,引起外贸部,轻工部的重视,被刊登在当期的会刊上,并彩印成年历画.广交会后,该作品被送往人民大会堂,悬挂在湖北厅.

贝雕山水画《月夜》,有着浓郁的抒情气氛,如典雅明丽的诗篇,被评为湖北省旅游产品乙等奖.全国贝雕石雕产品评比总结中称这为"表现出水题材的好作品”.贝雕立体画《龙女》,这是一幅充满着浪漫主义的神话作品,把人们带进了一个美丽幻想的海上世界,在联邦德国,菲律宾,科威特展出时,被誉为贝雕艺术中的"女神".大型贝雕人物画《西厢记》,作者以洋溢的热情,精湛的技艺,理想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元代剧作家王实甫的《西厢记》中的"惊艳","知音","对诗","良宵","拷红"."钱行"等重要情节.形象地再现了张生与崔莺莺曲折衰怨的爱情故事.在艺术语言的技法上,吸取了京剧,剪纸,雕塑,诏俑等世态特点,大胆利用贝面的纹理来表现仕女的服装和花鸟树木等景物.一花一木对"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性格"和人物思想都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在材料的选用上,彩晶莹明净,纹理绚丽的三角形贝(帆蚌),以白色绒布作映衬,从淡水贝的自然属性与人物形象的结合中增加着作品的感人力量.此作用于1982年荣获中国艺术美术百花奖.

洪湖淡水贝雕为什么受到国内外普遍的喜爱?回答是:它具有中国的优秀传统,中国的地方色彩,中国的民族气派.因为洪湖的,也是中国的,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九. 湖北省 荆州 江陵 千张扣肉

此菜以肥瘦兼有的五花猪肉为原料,经煮炸,上红糖色,切成薄片,以碗扣住蒸熟,由于肉片薄如纸,形如梭,片数多,故名千张扣肉,又名梳子肉。相传此菜为唐宰相段文昌回江陵省亲时,在传统的梳子肉制法基础上加以改进而成,并将其带回长安供朋友品尝,自此,此菜名扬八方。

用猪五花肉为主料制作而成。湖北地区的传统名菜,也是湖北江陵地区传统筵席上的“三大碗”之一。

相传唐代有一个宰相,名叫段文昌,是远近有名的美食家。他经常品尝各类食品,对中华美食文化颇有研究。同时他也是一位烹调高手,他所做的菜肴烹制简便,用料普通,色泽艳丽,美味可口。他经过多年的实践,自编了菜谱若干卷。“千张肉”这道名菜就是他首创的。唐穆宗年间,段文昌回老家省亲,当他宴请亲朋好友时,厨师做了许多菜,其中有一道形如发梳,称之为“梳子肉”,块大肉肥,一看就使人腻得慌,几乎无人食用。宴罢,段文昌找到做这个菜的厨师,对他提出了改进的技法。他让厨师将肥肉换成猪五花肋条肉,将炸胡椒换成黑豆豉,并增加葱和姜等作料,然后,段文昌亲自操刀做示范。数日后,段文昌要离别家乡,再次宴请乡亲,厨师照他的指点重做了“梳子肉”。此菜色泽金黄,肉质松软,味道鲜香,肥而不腻,与上次的“梳子肉”大相径庭,一端上桌,客人们便争相品尝,不一会儿就被吃光了。人们纷纷问道,这是道什么菜?段文昌见此菜肉薄如纸,便随口取了个名字:“千张肉”。于是,这道菜便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的餐桌和大小饭店,并经专业人员不断加以改进,一直流传至今。

清成丰年间,驻守在荆州的满族1恩将军。曾辟店经营此菜,但不得 其妙,所作“千张肉”膘肥油腻,顾客又渐冷落。恩将军借进京述职机会, 得知御厨肖代和张林二位师傅即将回荆州故里养老,就利用权势雇请两位师 傅作主厨。肖、张二位厨师沿袭段文昌生前制作此菜要诀,在原制“千张肉” 的方法上,将 20 片厚块肉改切成 80 片薄片,在配料上把咸菜叶垫底改为浏 阳豆豉,并增加了花椒和糟腐乳汁,配以葱、姜等调料,先用旺火蒸熟,临 吃时,再上笼蒸透,改变了油腻和配料单一的传统做法,又使官办酒楼重新 兴旺起来。

【特点】

“千张肉”是选用猪五花肉为主料,经煮、炸、蒸三道工序而成。成菜色泽嫣红,肉片软嫩不腻,味道溶烂不糜,咸甜馥香浓郁。

【原料】

主料:新鲜猪五花肋条肉 500 克。

调料:芝麻油 100 克(耗 50 克)、红方腐乳半块、金酱(用红糖炒制的 酱)150 克、盐 1 克、葱段 5 克、酱油 25 克、葱花 2. 5 克、花椒 6 粒、豆 豉 75 克、姜片 25 克。

【制作过程】

1、猪五花肉放锅内,加清水置旺火上煮半小时。捞出用金酱涂匀猪皮。

2、锅置旺火上,下芝麻油烧至五成热,将涂金酱的肉块趁热下锅,炸成 金黄色时捞出晾凉,切成 4.5 厘米长的薄肉片(越薄越好)80 片。

3、取大碗一只,放入花椒、葱段、姜片垫底,再将肉片整齐的放入碗内。 然后将酱油、腐乳汁倒在肉块上,再加豆豉、盐,连碗上笼用旺火蒸 4 小时, 取出晾凉。

4、临吃时,再入笼蒸透,取出翻扣入盘,去掉花椒、葱段、姜片,撒上 葱花即成。

【工艺关键】

1.煮肉时要刮净余毛和污染物,洗净后皮朝上入锅,趁热炸2分钟即可。

2.切的肉块要薄,还要厚薄均匀。

3.装碗蒸时,肉片贴碗底,正面摆50块,两边各镶15块再加上其它调配料。

〖酸蒸千张肉〗

制法

(1)把酸腌菜剁细,拌精盐、红糖(末)、姜末。

(2)炸好五花肉,切片装碗。

(3)码放酸腌菜(粒);加酱油、料酒;上笼蒸熟即成。

特点

云南千张肉加酸腌菜(水腌菜),比加干腌菜、芽菜,更具有酸气,能溶解油腻,开胃、增加食欲。

〖千张肉卷汤〗

原料

纸千张200g、里脊肉500g、姜10g、葱10g、白糖5g、料酒5g、生抽10g、胡椒粉2g、鸡蛋一只、清鸡汤500ml、水1000ml、玉米一根、胡萝卜一根

步骤

1、里脊肉末、姜末、葱末、白糖、料酒、生抽、胡椒粉、鸡蛋搅拌上筋备用;

2、纸千张切成10cm见方的大小,摊平包入里脊肉馅,封口出涂蛋液;

3、把包好的千张肉卷平铺在盘子里,进微波炉高火2分钟,取出翻下面再高火2分钟;

4、清鸡汤加水、玉米段、胡萝卜煮到滚,加入微波好的千张肉卷,煮到滚;

5、转文火在煲制15分钟,就可以了。

最后,建议大家喝的时候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适量的盐或白胡椒粉,这样味道更好。

十. 湖北省 荆州 沙市 龙凤配

先将凤头鸡宰杀,去内脏,洗净,在沸水内煮至七成熟,在锅内入味,再入油锅炸至皮酥,切成块,在盘内摆成凤形。另将大黄鳝宰杀去骨,切成条状,抹上猪肉泥、姜沫、淀粉是以大黄鳝和凤关鸡为原料,加工制作一道江陵地方传统名菜。其选料严,制作精。,在油锅中炸至酥脆,在盘中摆成龙形,再配一碟汁,入席。此菜金黄油亮,造型生动,外酥内嫩,甜酸可口,相传为刘备从东吴招亲回荆州时诸葛亮令人所作,故名龙凤配。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