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甘肃陇昌土特产 陇县十大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甘肃陇昌土特产 陇县十大特产是什么更新时间:2022-06-25 21:23:41

一. 甘肃省 定西 岷县 岷县根雕

岷县山大沟深,山中老树桩、树根,千奇百怪,苍老古朴,形态多姿,新颖别致,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按自然原型稍加修雕,或小鸟,或雄鹰、或凤凰等凌空展翅高飞、逼真生动。树根不但缩影为山石、楼台,反映独特的大自然美景,而且还可以作为花卉盆景的底座,提高人们的欣赏水平。

根雕是根艺的一种,它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根雕艺术是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所谓“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就是说在根雕创作中,大部分应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少部分进行人工处理修饰。因此,根雕又被称为“根的艺术”或“根艺”。

二. 甘肃省 庆阳 环县 环县皮影

环县皮影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环县皮影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要求

选用当地两到四岁的黄褐色公牛皮。

二、加工工艺。

1.工艺流程:泡制→剔皮→分解→软化→推磨→阴干→描摹→镂雕→着色→封色→熨烫→装订→成型。

2.工艺技术要求:

(1)泡制:将牛皮置于当地河水中6到8天,至毛根发软,绷于木框上进行剔皮。

(2)镂雕:以镂空为主,阴雕阳镂、阴阳交错、明暗相辅,造型严谨,刀口精细流畅,没有毛刺。

(3)着色:用皮胶(熬好的鱼鳔或牛皮胶)调色(硬色)涂染。用色以胭脂红、藤黄(桔黄)、绿、蓝、黑(锅黑)等为主,色彩纯正绚丽,对比强烈。

(4)封色:用牛皮废料熬成胶水,用干净排笔刷在皮影上,使其透明光亮。

(5)熨烫:将已着色的皮影熨烫脱水,达到平整。

(6)装订:用皮线或丝弦联结皮影各部位,形成整体,摆动灵活,自如。

三、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着色艳丽、均匀,色调层次分明。影件透明度高,立体感强,造型规范,人物形似,布景陈设、神怪异兽布局丰满。刀路清晰,线条流畅,粗细得当。皮子薄厚匀称,润泽柔软且有弹力。

2.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环县皮影

甘肃省环县现辖行政区域

《环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划定环县皮影产地范围的请示》,环政发〔2012〕80号

甘肃省地方标准:《环县皮影》(草案)

三. 甘肃省 酒泉 敦煌 敦煌酒

采用传统工艺,以优质纯正的高梁、小麦为原料,用清澈透明的“沙州泉水”酿造而成,为地方名优产品之一。敦煌酒厂生产的敦煌玉液、敦煌酒、敦煌宴酒、敦煌醇等系列白酒,以酒色清亮,窖香浓郁、醇厚柔和的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先后荣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美国国际名酒博览会金奖和甘肃省乡镇企业系统名牌产品等多种荣誉。敦煌人十分好客,来到敦煌,品一次敦煌酒或买上两瓶馈赠亲友,也不失为旅途中的一件美事。( 敦煌)

四. 甘肃省 武威 天祝 乳酪

乳酪

乳酪主要是酥油、曲拉、乳饼、酸奶、牛奶。

牛奶煮沸后冷却,上面便有一层黄黄的油皮,俗称奶皮子,可用来打酥油,拌糌粑,烙乳饼。

酥油在食用中主要用来拌糌粑、做点心等。

曲拉为藏语,是取过油的奶煮沸而成的奶酪,可用来做藏式点心、拌糌粑、下饭用,还可用于工业。

五. 甘肃省 酒泉 敦煌 敦煌邮品

敦煌邮品包括邮票、名信片、邮册、首日封、纪念邮戳等。内容取材于博大瑰丽的敦煌石窟艺术,将迷人的壁画、精美的彩塑、古老的建筑和敦煌遗书中有代表性的作品浓缩汇集于方寸之间,深受国内外集邮爱好者青睐。邮票题材主要有飞天、经变、供养菩萨、建筑以及故事画狩猎、战斗、农耕和出行场面等,名信片主要以敦煌风光和敦煌壁画为主。邮册分专题册、中高档册和豪华册4种。首日封含丝绸封。敦煌邮品以其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集邮爱好者和中外游客争相收藏的热门邮品之一,也是宣传和弘扬敦煌文化艺术的好形式。

六. 甘肃省 定西 岷县 岷县面片

重头戏来了!小岷在外求学,是什么美食让小岷日日朝思暮想,寝食难安?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大声喊出来吧:面片!尕面片!等放假回家,一定要去吃十碗!不要问我为什么,有钱,就是这样任性!

岷县面片的特色在于,将事先炒好的肉丁与油泼辣子完美结合。再辅以小青菜可谓更加完美。大肉面片、羊肉面片、牛肉面片真可谓是各具风味,如果再在其中加入纯麦麸酿造的食醋,食用起来味道更佳。

信息来源:岷县人民政府网

七. 甘肃省 酒泉 敦煌 卵石牛柳

牛柳是指牛的里脊肉,是一种美味的食材,因其采用戈壁沙滩河道的卵石制作,故称其名。

卵石牛柳是敦煌独有的一种特色风味菜肴,因敦煌深处内陆,受高山的阻碍,远离了潮湿的海洋气流,属极干旱大陆性的气候,而卵石炒肉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辅料鹅卵石是由太阳高温暴晒,使鹅卵石中的矿物质被全面激活,主料牛里脊肉中有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丰富的优质蛋白、维生素等,其肉质鲜滑爽口,易消化,让人回味无穷。

烹调方法:石烹

味型:咸鲜味

主料:本地黄牛里脊肉400g

辅料:洋葱100g、青红椒80g、鹅卵石

调料:盐2g、味精3g、白糖5g、鸡精3g、蚝油10g、老抽8g、鸡蛋1个、料酒3g、葱10g、蒜沫10g、水10g、油10g

制作工艺:

1、先将牛里脊肉切薄片,洋葱切丝,鹅卵石清洗干净,放油锅中加热。

2、把肉片放入盆中,加料酒、鸡蛋、水,使肉片鲜嫩,然后加盐、味精、白糖、鸡精、葱姜、蒜沫搅拌,再放入老抽、蚝油。

3、把洋葱丝铺在不沾锅上,再铺上搅拌好的肉片,把加热的石头倒入盛肉片的锅中,用小木铲不停的搅拌,3-4分钟即熟,随即盛盘食用。

风味特点:

1、肉嫩鲜美,色泽红亮、洋葱味和蚝油扑鼻、菜质鲜嫩。

2、形态:主料呈片状,辅料缩水。

操作要领:

1、腌制肉时,水分和鸡蛋的比例要掌握准确。

2、鹅卵石在炒肉前温度一定要高。

3、牛柳必须要新鲜,选料时要去除筋膜,顶丝切成片。

4、倒入烧好的卵石后要不停的翻炒。

八. 甘肃省 武威 天祝 山药

马铃薯在武威称“山药”,是当地传统农作产品。凉州山药蛋个大,淀粉含量高,少虫害,质地白洁细腻,耐储存。既可作主食食用,也可作蔬菜,凉州人一年四季食谱皆离不得它
烧山药是一种最原始的烹饪方法,它不需什么炊具调料,也无需计较什么刀工火候,乡村放马牧羊的童儿们皆是个中名手
用干土坷拉垒起一个小窖,点火猛烧,待烧得土块发红,就把山药丢进去,然后砸塌,盖上沙土埋严,待打了一阵泥仗,山药就煨熟了,扒开沙土,山药烧得皮焦里黄,吹去土屑“咝儿哈,咝儿哈’,又烫又面又香,这是正宗的烧山药。也可以放进炕洞里烧,这是老太太们的“惯用手法”,将山药埋进炕灰中一会儿就熟,小孩老人牙不好,胃口弱,吃这个最合适。’凉州山药蛋还可以做出许多美味佳肴来,如“拔丝山药”、“玻璃丸子”、‘甜炸糕”、“山药臊子汤”、“凉拌山药丝”、“羊肉掂山药”、“山药拌汤”等等,不下几十种
“拔丝山药”是一道甜菜,宴席上,人们连吃10几道大菜,味觉会迟纯起来,这时就上一道火爆爆的拔丝山药”,山药切成五分大方快,热油炸透,滗出多余的油,只留少量滑锅,下绵白糖,化成糖稀,大火快掂,糖均匀裹在山药块上,趁热上桌,盘中黄澄澄的山药还在“滋滋”作响,甜、脆、香、烫,更绝的是使筷子夹时,便会抽山一根根又细又亮的丝来,满席挥箸,看起来跟手工缫丝似的“剪不断,理还乱”,于是众宾客食兴又起,这道菜看似简单,其实极具火候功夫,稍有欠缺,便拔不出丝来。“玻璃丸子”,是将山药煮熟,搅成泥,搓成鸽蛋大小,炸至黄脆,推芡就成了,看上去玲天珑剔透,到口滑脆糯软,酣咸均可
外地人见凉州人开玩笑说:“三天不吃个山药米拌面,心里就干焦干焦的。”何谓“山药米拌面”?说来简单,小米下锅,等煮至八成熟,把切成方块的山药放进去一块煮,煮得米也烂,山药也烂,撤些面粉进去,使劲搅匀,煮得粘稠了调点盐,烧半勺熟油,切半截葱花,一炝“滋啦”泼进去就行。下饭的也很简单,或一碟油泼辣子,或几根酸白菜,稼穑一日,早已是饥肠辘辘,热腾腾的“山药米拌面”正迎面喷香,“唏里呼噜”顷刻三婉进肚,浑身大汗,八万四千毛孔个个都舒服,没听人家说嘛:“山药米拌面,元宝都不换!”。( 武威)

九. 甘肃省 陇南 文县 灰灰菜

灰灰菜

灰灰菜,方言又称灰条,一年生草本植物,以采集嫩茎叶,沸水滚煮1-3分钟捞出漂洗后凉拌。采用脱水处理方式加工后销售,每吨市价可达1-3万元。

十. 甘肃省 定西 岷县 麦索儿

岷县妇女每年在六月间,青稞即将成熟的时候,做"麦索儿"。她们把麻黄色的青稞,割芒截杆,留秃穗头,放在笼里蒸熟,搓取禾衣,磨成二、三寸长的绳索状物,即是"麦索儿"了。吃时,盛入盘、碗中,浇上清油,加上蒜泥和盐,清香柔软,非常可口,是地地道道的绿色食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