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聊城面食特产 聊城特产美食20种排行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聊城面食特产 聊城特产美食20种排行榜更新时间:2023-10-08 01:26:47

一. 山东省 聊城 临清 丁马甲鱼

丁马甲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丁马甲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丁马甲鱼,又名“黄运甲鱼”,山东省临清市魏湾镇,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因原产于该镇丁马村的马家湖而得名。该地甲鱼养殖历史悠久,所产丁马甲鱼个大裙肥、肉细味美,是中国水产品第一个-绿色食品,有相当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据《诗经·鲁颂·閟宫》记载,中华鳖之文化始于山东。又据《清平县志》(清平县1956年建制撤销。其辖区分别划归临清县和高唐县。)记载:公元前5-3世纪时(战国时期)赵简子就开始人工养殖甲鱼,以壮雄师;原清平县丁马村西北有一湖,叫马家湖,这里绿树成荫,碧波荡漾,风光秀丽,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盛产甲鱼。公元923年-942年,后唐皇帝李嗣源、后晋皇帝石敬瑭先后曾在此驻扎17年,屯兵万余,曾时军中瘟疫肆虐,嗣源百般焦急。百姓告知食鳖可防治瘟疫,遂捉而食之,疫情迅解,李嗣源赞誉马家湖丁马甲鱼为“圣鳖”。《清平县志》还记载了马家湖为明清宫内养殖特供御品丁马甲鱼的历史。清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都要御临原清平县清阳驿馆(临清魏湾),一赏马家湖烟雨,二品丁马甲鱼美味。并题字:“黄运甲鱼甲天下,天下烹饪看客家”。”因此,“丁马甲鱼”又叫“黄运甲鱼”更名动天下。

丁马甲鱼生态养殖科普示范基地先后荣获“山东省渔业标准化基地”、“山东省中华鳖原种场”、“山东省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基地”、“国家级中华鳖原种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全省优秀科普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2008年,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评为“全国优秀科普示范基地”。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了对丁马甲鱼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07年2月2日起对丁马甲鱼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二. 山东省 聊城 阳谷县 琉璃丸子

“琉璃丸子”这道菜,在阳谷民间喜庆宴席中都少不了。它的做法与众不同,而且往往以此菜来评价厨师技术的高低。此菜不加任何发泡剂,纯用淀粉的糊化原理加工而成,待丸坯炸成金黄色,放入熬制好的糖液中颠翻均匀,冷凉后盛入盘中,犹如颗颗珍珠落玉盘,玲珑剔透,金光闪闪,入口酥脆香甜,令人口味生津。(文/阳谷县志办)

三. 山东省 聊城 临清 康庄挂面

鲁西北空心面,又称挂面、坠面,因面条纤细均匀、根根空心而得名。始产于清朝末年,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它的原产地是临清市康庄镇的东马厂村,后来扩展到附近的郭池村、端丁村。其制作工序复杂,技术性强,须把好和面、醒面、切条、盘条、搓条、醒条、上签、坠面、拉拽、晾晒等各道工序的质量关。先用优质面粉加盐及水和面(10斤面粉加盐0.1-0.15斤,冬春多些,夏秋少些),加盐的目的是增加面条的韧性和味道。然后揉面,揉面采用折叠式,即用手折起面的边部往中心叠压。经过反复叠压,最后达到面团柔软光洁为佳。面和好后盖一湿布,置于温暖处醒面0.5-1小时,用刀切开面团,面团上会出现分布均匀的小孔。再将面轧成圆饼形状,厚3-4厘米。接着用刀沿边转圈将面饼切成3厘米宽长条,在面案上反复搓揉,至大姆指般粗细时,将其一圈儿一圈儿盘在备好的大瓷盆中,再用潮湿的白布盖好醒面。放入醒面池内醒条0.5-1小时,然后将醒好的粗面条搓成竹筷粗细,交叉循序盘挂在两根竹签上。注意这道工序是最后面条粗细均匀的关键。然后,将带有面条的竹签置入专门砌制的地上暖窨中醒条,大约1小时出窨。在暖窨中时,面条会缓慢的自动下坠,使得面条变得稍细。将醒好的面条放到2.5米高的条架上,用两手轻拉搓条下端的竹签,轻拉慢坠,便成为头发丝般细的空心面。拉好的空心面,要悬于室外带有插孔的2.5米高的条架上晾晒,以不垂地为宜。晾干后收屋,平放在约2.5米长、1米宽的案板上,用带有把手的弓状压尺,取齐,用长条切刀切割成长条。具体长度依照喜好而定,超过15厘米的,便可以称作长寿面。如果要销售,还要用干净的、比面条稍窄的白纸封起来,放入专门的包装箱等待售出。

鲁西北空心面的食用非常方便。鲁西北空心面放入沸水后,开锅即可出锅。如果条件不足,也可用开水直接泡食,是再方便不过的即食面。且出锅后不粘不稠,盛在碗内兑少许面汤,用筷子挑起面条又不见汤,汤随空心走。食用时配以香油、香莱、食醋、味精等辅料,柔软滑爽,营养丰富,极易消化,还最适于老弱病者及产妇食用。

如果你来到临清,给你端上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滑爽绵软的鲁西北空心面,那白皙的面条、微黄的芝麻油、翠绿的香菜、加醋后呈巧克力色的面汤,单就颜色就会让你垂涎欲滴。如果再配上发面烧饼和临清济美酱园的小菜,保证能让你胃口大开、一快朵颐。吃后也将会回味无穷!

现在,鲁西北空心面已经远销国内各大城市,还出口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日本、韩国等地,深受人们欢迎!

四. 山东省 聊城 临清 吴德奎肉饼

-奎肉饼

来到临清,你会听说,“-奎的肉饼好吃——不贵。”这位年轻人是-奎师傅的传人,常年经营肉饼生意。肉饼的做法是,用生水和面,斡成长面皮,卷上肉馅,再压斡成饼,加油上平锅翻烙。熟前掀开上层,夹上鸡蛋,熟后色泽油亮,吃起来外焦里嫩,鲜美可口

五. 山东省 聊城 临清 临清清真八大碗

说到“清真八大碗”,在临清可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经过几代名厨的不断创造完善,临清清真饮食逐渐形成了独立于其他菜系的“临清八大碗、九大碗”。“八大碗”即烧肉、炖肉、松花羊肉、黄焖肉、肉杂拌、清汆丸子、圈巧阁、黄焖鸡,用于喜事;“九大碗”是在“八大碗”的基础上去掉一个“肉杂拌”,添加“羊尾烩海带”和“烩全羊”,用于白事。这些传统的清真菜品都是上笼蒸的,很少动炒勺,又因回民禁饮酒,严格的说这些就是饭菜。但吃起来清香满口,一汤八味,肥而不腻。

清真八大碗是如何形成的?

“清真八大碗”是一道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清真复式饭菜,它的形成源自抱碗菜,而抱碗菜的形成又与回回兵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回回兵军屯临清又与大运河有着必然的联系。军屯就是驻扎在某军事要地的屯田军队。当年,元明王朝在临清军屯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护漕运,保护粮仓。据《临清州志》记载,“西域回回徙居临清”主要来源有“军籍户、侨宦、游商”,其中军籍户主要来自元代军屯(1289年)和明代军屯(1369年)。据《临清县志》记载“元代延佑三年以海口屯军隶临清万户府”。据《明史•兵志》记载,“初,洪武二十六年定天下都司卫所”,大明王朝为了保护临清漕运大码头,在临清设“临清卫”,其驻军级别等同于天津卫、威海卫。

元代,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西征,征服了中亚、西亚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大量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被征调到中原。这些人大部分被编成“探马赤军”(或称“西域回回兵),参加平金、征宋、统一中国的战争。按元朝对探马赤军的规定:“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大运河沿岸是这些信仰伊斯兰教军士“屯聚牧养”的重要之地。据《元史•世祖本纪》载:“河洛,山东居天下腹心,则以蒙古探马赤军列大府以屯之”。而“河洛、山东”涵盖了临清境内的永济渠和会通河地域。据临清庄乡族谱记载,部分穆斯林姓氏即为“西域回回兵”的后人。

明初,以徐达和常遇春为统帅的明军南征北战。至正二十八年,这支明军“循河北上,师次临清”。徐达、常遇春系回族,其部将亦多回族。临清作为明军的征战要地,派有大批回族军士留守。据碑刻记载,临清老礼拜寺,就是由徐达、常遇春等回回教门始建,期间常遇春、徐达、胡大海率军沿运河征战临清一带,并在临清派回族将军和士兵驻守,因此,现在临清还有很多村庄仍保持着编民屯垦的称呼。比如:洪官营、陈官营、赵官营、老官营等。当时,军屯官兵被称为“军籍户”,明代的军籍是世袭的,卫所兵有定籍,兵农合一,屯守兼备,不但保证了兵源,也满足了军队的供给。随着战事的减少,社会的稳定,军屯的回回兵逐渐占籍临清,由“兵农”转为农民。

不论是元代回回兵,还是明代的回回军籍户,他们均祖居西域,饮食习惯多以牛羊肉为主。兵备战争期间,回回兵为了适应时间紧迫、行动迅速,方便快捷等军事用餐的特点,他们将穆斯林善于加工肉食的技艺运用到了战争中。回回兵预先将牛、羊肉等食物,通过炖、炸、蒸等方法,加工成熟制品,以备行军打仗之需。每到军队开饭时,火头兵架锅烧汤,将预先备好的熟制品,用热汤水一浇,便成了一份可口饭菜。这样不仅有利于行军携带,也有利于士兵们在最短的时间里吃到适合本民族生活习惯的饭菜。而且,这样的饭菜可解决千百人同时用餐。又《民间访册》记:回回兵用饭时,每人面前放一大碗饭菜,他们以队为单位席地围聚而坐,念诵“太斯米”,“奉至仁至慈安拉之名”,“孩子啊,以安拉的名义开始,吃你面前的食物。”(《穆斯林圣训集》),抱碗而餐。抱碗菜首先在回回兵军队中初现雏形。后来,抱碗菜的加工、制作、用餐等方式在回民军籍户中流行开来,并逐渐融进了中原百姓生活习惯,由席地围坐,发展成了四方围桌的用餐民俗形式。当年,虽说桌面上放八大碗,有可能是每人一大碗炖肉,也可能是每人一大碗炖鸡,而且是每个人只吃自己面前的大碗菜。后来又逐渐演变为八人八大碗同桌共餐的形式,但,八大碗之中的菜品可单、可各异、亦可重复。

经过数百年间历代穆斯林厨师的不断创新、完善,结合临清穆斯林群众的生活习惯,在不违背伊斯兰教义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临清“清真八大碗”。寻根溯源,临清“清真八大碗”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临清穆斯林教徒勤劳、智慧的结晶。

清真八大碗有什么特点?

说到临清“清真八大碗”有什么特点,除了色、香、味俱佳外,运河文化保护协会的刘英顺老师在他的《浅谈临清清真八大碗》中写到还有0,那就是一肉二汤三滋补:

一肉。原料以牛、羊肉为主。牛羊肉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其味佳美。伊斯兰教倡导食用牛羊等佳美食物,戒“奇形怪状、污秽不洁、性情凶恶、行为怪异等之肉”(《古兰经》)“归信的人们啊!你们可以吃我所供给你们的佳美食物”。所谓佳美食物,马坚阿訇解释说,牛羊肉就是佳美食物,其有良好的外观形象、鲜香的嗅觉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

二汤。清真八大碗属于汤菜,它很注重汤的运用,其汤有原汤、清汤、白汤。巧阁、松花、闷子佐以白汤,清氽丸子佐以清汤,烧肉、炖肉佐以原汤。清真八大碗中的汤都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它们的原汁原味,不添加任何现代添加剂(味精、鸡精、香精、色素、酸钠、嫩肉剂等)进行调味、调色,这可称是另一个意义上的返朴归真。

三滋补。清真八大碗不仅都是佳美的食物,而且还都具有滋补强身的功用。元代回回太医忽思慧《饮膳正要》“羊、牛肉,温补不燥,培元固本,易筋壮骨”,经常食用可以“开胃健力,散寒助阳,益肾补虚”。据回回典籍《天方典礼》记载“饮食,所以养性情也”,“惟驼、牛、羊独具纯德,补益诚多,可以供食”。2008年首届“中国十大寿星排行榜”,其中穆斯林老人占7位。所以说,清真饮食不仅是一种文化,而且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健康长寿之方。

临清“清真八大碗”菜品名称及特色

1、烧肉

特点:酸香透烂,肥而不腻。

2、炖羊肉

特色:软烂醇香,汤汁醇厚

3、巧阁

特色:香嫩松软,汤汁爽口。

4、松花羊肉

特色:味醇透烂,汤汁鲜香。

5、清氽丸子

特色:汤汁清香,滑嫩劲道。

6、黄焖鸡

特色:肉烂清香,色泽金黄。

7、里脊

特色:色泽红亮,香透滑嫩。

8、肉杂拌

特色:清香爽口,味道各异。

任何一种美食,可能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见解与评价,然而,我认为品评一种美食,首先应该是吃文化,然后是吃技艺,最后才是吃味道。一种食品,如果没有文化做支撑,那它只能是一种果腹的食物,绝对称之不上美食。而,“清真八大碗”可以说是美食中之美食。我们在品尝和欣赏“清真八大碗”的同时,可以从中感受到临清穆斯林文化底蕴的深厚和饮食文化的灿烂,还可从中参悟到穆斯林做人的准则,那就是大碗中透着质朴,清香中透着率真,简单中透着智慧。可以说,临清“清真八大碗”是运河文化与穆斯林文化在临清大地上和谐交融的典范,是临清运河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申报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章节。我们有责任去发掘、去保护、去弘扬,力争让全世界的人们都知道运河古城临清有一美食名菜“清真八大碗”。

六. 山东省 聊城 莘县 莘县花香菇

我县所产花香菇,朵园肉厚、质细、色白、爆花自然,外形美观,口感脆嫩爽滑,味道鲜美独特。被誉为“中国菇王”、“中华一绝”。年产干花香菇、香菇片、香菇米500吨以上。产品远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莘县信息网》提供( 莘县)

七. 山东省 聊城 茌平县 茌平黑陶

从河间田畔,从10000年前就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它经历了仰韶文化的彩陶、距今7000多年的余姚河姆渡文化的原始黑陶,其制作工艺在距今4000多年前达到了中国制陶的巅峰状态。代表这一最高成就的正是茌平黑陶。它是古代艺术的凝聚物,蕴含着古代先民的智慧、情感和技巧。



1928年4月,考古学家吴金鼎先生在山东省的东部做考古调查时首先发现了城子崖遗址,在经过充分准备后,1930年11月由原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考古学家李济、董作宾、梁思永等人组成了考古队,对城子崖进行了首次发掘。1931年专家们对城子崖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其中多以黑陶为主,特别是一种蛋壳陶杯最具代表性,它“薄如纸、硬如瓷、声如磬、亮如漆”。因它的出现地处章丘县龙山镇,所以被命名为“龙山文化”。也称“黑陶文化”。



莅平黑陶选用得天独厚的黄河故道河床下纯净而细腻的红胶土为原料,经手工淘洗、拉坯、晾晒、修整、压光、绘画、雕刻等工艺,最后采用独特的“封窑熏烟渗碳”方法烧制而成。其制作之精致、造型之优美,更为世人所倾倒。被中外史学家称为“原始文化的瑰宝”。其愈黑、愈亮愈显珍贵。黑色使人感觉稳重、神秘、高贵、大方、典雅、内涵深沉。黑陶的壮美与崇高让人们感觉到心灵震撼,宁静而致远。



但是,由于黑陶制作工艺复杂、烧结难度难以掌握,所以遗憾地失传了3000年。后来自发现以后,通过61年的不懈努力,其制作工艺才于1989年被研究破译。



为了使黑陶这一中华瑰宝得以长足发展,山东省聊城市黑陶研究所自96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潜研古艺。他们的作品均为精选泥料、严格调制、精雕细琢、高温碳化、古法烧制而成。并以丰富的造型,形象的表现手法,具有明快节奏感、韵律感的纹饰来体现形意统一,赋予黑陶制品以新的艺术内涵。使现代的黑陶制品,超脱了远古的实用束缚,升华为有生命语言的精巧细致、庄重典雅。它以黑色独特的魅力,走进人类审美的心灵,以纯粹的艺术形象进入百姓生活。

八. 山东省 聊城 冠县 凤尾金鱼

凤尾金鱼的做法非常简单,只要按照菜谱步骤一步一步您来一定会享受到一道美味菜肴,凤尾金鱼是中国菜系鲁菜菜系中很有特色的菜式之一,凤尾金鱼以火腿为主要材料。

主料:大黄鱼600克
辅料:香菇(鲜)50克,冬笋50克,火腿50克
调料:花椒1克,盐5克,黄酒10克,味精3克,香油10克,淀粉(玉米)10克,鸡油10克

制作工艺

1. 冬菇、冬笋、火腿均切细丝备用; 2. 淀粉(10克)放碗内加水调出湿淀粉(20克);
3. 黄花鱼刮去鱼鳞,除去鱼鳃、内脏洗净,剁下头、尾(带肉2.6厘米),片下鱼身的两片肉,剥去鱼皮,再片成鱼片24片,平铺在盘子内;
4. 鱼头剁断下巴,从里面砍一刀,用刀拍扁,使之呈趴状,分别摆在鱼池的前后两端,用精盐、味精、黄酒、葱椒水撒在鱼片和鱼头、鱼尾上稍腌;
5. 冬菇丝、冬笋丝、火腿丝掺在一起,加精盐、味精、黄酒拌匀入味,分别卷入鱼片内;
6. 三丝要露出1/3,作成凤尾,然后把凤尾向着尾部把鱼片卷整齐地摆在鱼首,尾间,上笼旺火节30分钟至熟取出;
7. 炒锅内加清汤400克,放入精盐、味精、黄酒,烧开撇去浮沫,放入湿淀粉勾稀芡浇在盘内的凤尾金鱼上,淋上熟鸡油即成。

九. 山东省 聊城 临清 临清毛皮

临清皮毛业始于元而盛于清,其产品主要有羔皮、滩皮和千张皮。其中最著名者为羔皮,一名珍珠毛,即用一岁以内的小羊皮缝制的裘皮。早在周代,这种羔裘就已成为大夫的服饰,或诸。

十. 山东省 聊城 东昌府区 东昌泥塑

东昌府区供奉的“神”多数是泥做的,这促使当地产生了很多造诣高超的泥塑艺人。从各种人物到飞禽走兽都能在泥塑艺人的手里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东昌泥塑也以造型优美、古朴典雅、栩栩如生等特点为群众喜爱。

工艺考究,制作精细

聊城人对外常说一句话:聊城有三宝,铁塔、古楼、玉皇皋。这玉皇皋是座道观,现在已不复存在,但观里供奉的百尊神像,却一直为世人乐道。这些神像都是出自东昌府区的民间艺人之手,神像大都是一座座的“泥菩萨”,他们极致地体现了东昌府区当年精湛的泥塑技艺。

历史上东昌府作为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道观、寺院以及各种庙宇比较多。但是东昌府区属于平原地带,缺少石料,加之运输困难,造价高,因此,东昌府区供奉的“神”多数是泥做的,这也促使东昌府区产生了很多造诣高超的泥塑艺人。惟妙惟肖的泥人,身着或红或绿的衣装,面带夸张的表情,摆出憨态可掬的动作,让人忍俊不禁;精巧玲珑的鸟雀,伸展着翅膀,高翘着小嘴,仿佛发出叽喳的叫声……从各种人物到飞禽走兽都能在泥塑艺人的手里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

根据史料记载,解放前聊城泥塑主要集中在东昌府城区古运河以东,小逯庄、小东关一带。最著名的代表性作品就是玉皇皋,里面有上百尊神像,是“聊城三宝”之一。

东昌泥塑雕像用料考究,工艺精细,需经多遍工序方可完成。首先用稻草或谷子杆绑扎好骨架,再用麦糠与黄胶泥合成粗料,用料比例基本为六份糠四份泥。用和好的粗料根据需要进行造型,这遍用粗料造型的工序称谓“抓粗”。待造型干透后,再上一遍细泥,所用的材料为黄胶泥。然后是上色,先刷一遍底子色,这种底子色由水、白粉子、水胶合成,用料比例要根据雕像制作的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若在冬季一斤白粉子需用胶二两,夏季一斤半白粉子用胶二两,秋季一斤半白粉子用胶数钱即可。底子色干透后上彩,根据雕像的面目、体态、服饰的不同涂上各种颜色,经过这遍手序,一尊神像便完工了。这最后一遍工序称谓“定型”。

马官屯泥人堪称泥塑一绝

东昌泥塑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大型的神像,一种是小巧的泥人。马官屯泥人在东昌泥塑中是首屈一指的,它小巧玲珑、品种繁多,造型以戏曲人物和飞禽走兽为主。其捏制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首先将黄河淤泥取来晾干,用水洇透后,拌入旧棉絮用木锤砸匀即可使用。若捏制小动物或泥哨,可直接制作。若捏制较大的泥人或动物,需先制作泥模,每个泥人的造型都需要一对模具来扣制。扣制出的坯子晾干后,刷上用白粉子和水胶合成的底色,等底色干透以后,根据造型需要刷上各种颜色。马官屯泥人外表颜色火辣、鲜艳,以红、绿、黄、黑为主色,团块感强,造型优美。

马官屯泥人历史悠久,但究竟始于何时,已无从考证。马官屯村已故老艺人郑克勤曾经描述,郑家祖籍1县,至于先人何时迁至马官屯不详。捏泥人的手艺,由山西迁来时就会,一代代传承至今。马官屯村里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关于马官屯泥人的古老传说。相传明清时期,有一群匪徒想入袭马官屯,当行至村头一座小庙前时,他们胯下的马突然停下,嘶鸣不前,任凭匪徒们怎么抽打都不管用。无奈,匪徒们只好悻悻地离开,马官屯躲过一劫。老人们说,当年马官屯泥人显灵,变成了一排穿官服的人站到了村里的大围墙上,才把匪徒吓跑的。关于传说的由来我们已无从考究,但马官屯人们对泥塑的钟爱与崇拜足以昭示出来。

泥塑生意曾红极一时

上个世纪,泥塑艺人把捏制的泥人装入挑担,穿梭在城乡的大街小巷,叫卖声绵长悠扬,很多老百姓都是靠捏泥人、卖泥人维持生计,贴补家用。

旧时,泥塑艺人们的生活都极为艰难,他们大多无房无地,在村头扎个草棚,既是生活之所又是泥人作坊。做好泥人后,艺人们将其装进柳条筐,手提肩挑,沿街叫卖。除了直接卖钱和换食物外,艺人们还用泥人换来废铜烂铁、头发麻絮,再转手卖掉赚取差价。

据老艺人郑克芳回忆说,他小时候,聊城大集小市上,随时可见挑着担子卖泥人的,他们有的是贩卖来出售的,有的是直接现场制作的,买的卖的很是红火。当时卖泥人的都随身带一只泥哨,当街吹几声哨子,便有小孩围拢过来争买泥人。特别是到了过年过节的时候,泥塑艺人们都要提前赶制一批泥人备货,以应对前来批发的商贩需要。当年,聊城周边地市成群的生意人经常推着独轮车到马官屯村批发泥人,“每次都得批发几千个泥人,有时批发量大,那些外地商人就在村里住几天,等所需泥人全部做好才走。”解放前后,马官屯村主要从事泥人制作的人家,有郑家、王家、宋家、沈家四家,上世纪六十年代,村里的生产队还曾把艺人们组织在一起,批量制作泥人,并安排数十人到街上销售。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