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聊城特产排行榜前十名 聊城特产送礼上档次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聊城特产排行榜前十名 聊城特产送礼上档次的更新时间:2022-05-26 05:25:48

一. 山东省 聊城 东昌府区 东昌葫芦

东昌葫芦有着悠久的历史,伴随着京杭大运河的贯穿,东昌葫芦享誉大江南北。东昌府葫芦艺术渊源流长,特别是东昌雕刻葫芦艺术最为突出,在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上,东昌雕刻葫芦作为唯一葫芦艺术作品入选。

东昌葫芦雕刻历史悠久,宋代为简单性雕刻的稚形期,明代、清代至民国为取材广泛、技法多变、精雕细刻的成熟期。雕刻用料考究,刻工纯熟,线条流畅,图案丰富,制作精良。用料多以“大葫芦”、“亚腰葫芦”和“扁圆葫芦”为主,题材以花鸟、虫鱼、走兽、人物、山水居多,其中最多的是戏葫芦,表现当时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戏剧故事与戏剧人物。

近年来,聊城市委、市政府和东昌府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东昌葫芦艺术的发展,专门制定出涉及葫芦种植、葫芦加工、葫芦销售三大产业链条的东昌葫芦发展规划。市区两级文化部门在整理、挖掘、研究葫芦艺术方面下大力气进行传承、发展、创新。2006年,在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和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东昌葫芦艺术大放光彩。

东昌葫芦在传统雕、刻、烙、漆、描等技法上有继承性突破,表现内容也更加丰富,既有中国传统的山水、花鸟、人物、民间故事,也有富含时代特色和生活气息的现实作品。东昌葫芦还有食用葫芦、药用葫芦、酒葫芦等产品供广大客商选择。

东昌府区葫芦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全区有堂邑镇、梁水镇、闫寺办事处、道口铺办事处、张炉集镇等五大生产基地,种植总面积达5000多亩,葫芦生产和加工企业60余家,年产葫芦5000万个以上,销售额近3亿元,不但畅销全国,而且出口到英国、美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

信息来源:东昌府区人民政府

二. 山东省 聊城 阳谷县 阿城阿胶

阿城阿胶千百年来,一直由官方和民间共同研制生产,目前已形成阿城、东阿、平阴三大生产基地。特别是阿城阿胶数百年来传承下来的煮胶方法:小黑驴、白肚皮、吃狮耳山上的草,喝狼溪河的水,吕场打个滚,扒下皮,用古阿井水,加热融化,金锅、银铲,用桑木劈柴烧四十九天,最后熬成阿胶的制作工艺,一直备受人民的推崇。

山东阳谷阿井阿胶厂,地处阳谷城东15公里,东南距武松打虎景阳岗仅5公里。厂内有一古泉,距今至少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井水色绿而重,清冽甘美,富含钙、镁、钾、钠等十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用此水煮胶,易除杂质,增强疗效。久饮此水,可主消渴,利小便。

该厂所成产的“贡”牌和“宗”牌阿胶,患者服用,疗效显著,2005年北中国医药联合会评为“全国百姓求医问药首选放心药品”

三. 山东省 聊城 冠县 糖醋鱼条

糖醋鱼条,属山东鲁菜菜系,其制作方法常为红烧,特点为色泽金黄,外酥里嫩,甜酸适口。

净鱼肉450克。鸡蛋黄25克。淀粉30克、花生油200克、 葱10克、姜10克、酱油10克、清汤100克、白糖65克、醋40克。

1.将鱼肉洗净,切成长4厘米、宽厚均匀1厘米的长条。用鸡蛋黄加淀粉调成蛋黄糊,待用。
2.炒锅内放入花生油,中火烧至八成热(约200℃)时,将鱼条沾匀蛋黄糊入油中炸熟,至呈金黄色捞出,沥油。
3.炒锅内留少量油,烧热后用葱、姜末煸炒几下,加入酱油、清汤、白糖烧沸,用湿淀粉勾成浓芡,烹入醋。
4.将炸好的鱼条倒入锅内翻匀盛入盘内即成。

四. 山东省 聊城 临清 临清焖饼

临清焖饼

临清焖饼,堪称为巧吃。把烙好的双层单饼,切成细丝,加油回锅,添加小料和少许蔬菜爆炒,将饼丝倒在上面焖一焖。焖好后,再将炒好的鸡蛋入锅颠翻几次即成。吃起来柔软滑口,被称为宴席上的上等面食。焖饼讲究火候技术,在临清有一句歇后语:下口的焖饼利利亮亮,现在仍有传人。

五. 山东省 聊城 冠县 冠县粉皮

冠县粉皮是山东省聊城市冠县的。冠县粉皮由绿豆淀粉加工而成,具有品莹透亮、花纹均匀、久炖不烂、爽滑可口的特点,久食具有减肥降压之功效,被誉为“鲁西一绝”。

冠县粉皮主要产地为北陶镇戴庄、东古城镇后杨召、田坡村等地,已有几百年的生产历史。

冠县东古城镇后杨召村几乎家家生产手工粉皮,至今已有30余年历史。目前,以留守老人、妇女在内的家庭式作坊为主。所生成的粉皮具有柔润嫩滑、口感筋道等特点,吸引了济南、德州、邯郸等外地客商前来订购,每年可为该村村民增收近百万元。

六. 山东省 聊城 东昌府区 孟家包子

孟家包子,聊城传统名吃。又名灌汤包,为祖传手艺。由聊城孟继海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创制。以面粉、带骨生猪肉为主料,小磨香油、葱、生姜、大料面、酱油、甜酱、冻子等为调料。分为制馅、煮冻、和面、成型等四步操作。熟后表面光滑柔软,不渗汤,皮薄馅鲜,汁多味香。汤汁入口,醇香四溢,香而不腻。到聊旅客多慕名上门品尝。

七. 山东省 聊城 冠县 罗汉饼

罗汉饼

罗汉饼,高唐传统名吃。属糕点类,形似月饼,无馅。因其层层叠叠,借叠罗汉之意而得名。清代为贡饼。特点是绵软酥松,层次清晰,食之酥脆香甜,油而不腻。配料考究严格,工艺复杂精细,具有浓郁的传统特色。制作所用主料为面粉、猪板油、香油或花生油、绵白糖,配料有香精、枣泥、山楂泥、玫瑰酱等。制作时,先用面粉与植物油和成皮面,再用面粉、猪板油、白糖及配料和成酥面。然后,皮面包酥面,用面轴迭轧数层,卷起后按需分块,再将每块轧成圆形,直径约7厘米,厚约1.5厘米,入炉烘烤待呈蛋黄色出炉即成。

八. 山东省 聊城 阳谷县 琉璃丸子

“琉璃丸子”这道菜,在阳谷民间喜庆宴席中都少不了。它的做法与众不同,而且往往以此菜来评价厨师技术的高低。此菜不加任何发泡剂,纯用淀粉的糊化原理加工而成,待丸坯炸成金黄色,放入熬制好的糖液中颠翻均匀,冷凉后盛入盘中,犹如颗颗珍珠落玉盘,玲珑剔透,金光闪闪,入口酥脆香甜,令人口味生津。(文/阳谷县志办)

九. 山东省 聊城 莘县 荸荠丸子

荸荠丸子

以鲜荸荠为主要原料,配以糖、精肉及其它佐料团成丸子状,入油锅炸熟后,勾芡制做而成,是莘县的传统名菜,具有色泽光亮、外形美观、蜜甜味浓等特点。该食品创制于清代,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解放前,县城内头号饭馆“瑞生楼”名师孙振生制作最佳。1959年曾进京表演,获得好评。其徒弟潘心德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改其调味,点缀以绿花,为这一名吃增添了新的风采。因制作工艺复杂,目前制作较少。

十. 山东省 聊城 阳谷县 阳谷乌枣

乌枣亦称熏枣、焦枣,是阳谷县的传统土。



1936年修《阳谷县志》在“乌枣”中记述道:“邑为产枣之区。乌枣用鲜枣加火熏制,手术特精。远销南省,岁以数万袋计,获利甚巨。近时局之变,枣业亦多变化,然每年制造仍复不减。”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阳谷县乌枣生产不断发展。年仅外贸部门即收购吨供应出口,畅销港澳及东南亚等地。



乌枣系选用熟透鲜红枣,经水煮、窑熏、阴晾等工艺精制而成;仅窑熏一道工序,即要反复三次,费时六天,每次熏烤一天一夜、晾一天一夜再放入重熏。熏烤中每12小时要翻弄一遍,经“三次窑子六遍火”方算过关。乌枣制成后,色泽乌紫明亮,花纹细密,并带有特殊的香甜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