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龙泉市特产店 龙泉区哪里买特产比较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龙泉市特产店 龙泉区哪里买特产比较好更新时间:2023-08-29 16:15:25

一. 贵州省 黔南州 福泉市 侗族饮食

主食 过去,县境侗族以糯米为主食,今改为籼谷为主食,辅以大、小麦、小米、红苕、包谷、洋芋、荞子、糁子及各种豆类。

副食 分蔬菜、肉食两类。蔬菜以青菜、白菜、广菜、南瓜、萝卜、黄瓜、冬瓜、豇豆、四季豆、蕨菜、竹笋为主。肉食以猪、鸡、鸭、鹅、鱼、螺蛳、螃蟹、蚌为主。

县境侗族嗜好自家烧的米酒、红苕酒、甜酒、油茶、尤喜食辣味、酸味,如腌鱼、腌菜、酸汤、特别喜食鱼酱辣子。

二. 浙江省 丽水 龙泉 香蕈娘渗羹

龙泉田头地角,生产着颇具香味的一种野生草本植物——荠菜,龙泉土话叫“香蕈娘”,开白色碎细花,茎叶嫩绿时可做菜煮汤。煮法是取新鲜“香蕈娘”洗净切碎待烧,烧制时在锅内放适量的食油、盐、蒜或葱头等佐料,也可加辣椒稍熬炒后,加少量水,待油汤煮沸,将“香蕈娘”放入油汤中销许,再加入米汤(龙泉人叫“羹”拌匀,如无米汤,加点山粉也可,汤开后加点味精即可出锅。食之清香可口,还要清冰解毒之药效。民谣曰:“香蕈娘,好渗羹,尝一尝,喷喷香,祖婆啜三碗,媳妇无得尝。”

三.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斑鸠店大蒜

斑鸠店镇西靠黄河,东邻东东平湖,境内系黄河冲击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十分适宜大蒜生长。该品种由六十年代引进的苏联杂交蒜演变而成,种植规模逐年扩大。至2001年,全镇大蒜种植面积4.05万亩,加邻近乡镇种植面积,总面积已达10.5万亩。

斑鸠店大蒜以头大、质优、味香而闻名遐迩,外皮淡紫红色,蒜瓣齐肥大,植株生长势强,株型高大,蒜苔产量较高,搞寒力弱,较早熟。其辣味适中,是上等的辛香类蔬菜和调味品,具有增强食欲、抑制病菌、改善人体微循环、补充营养、保键健康等功能。据测算,每100克大蒜中含蛋白质4.4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3克、粗纤维0.7克、钙5毫克、磷44毫克、铁0.4毫克、硫胺素0.24毫克、核黄素0.03毫克、尼克酸0.9毫克、抗坏血酸3毫克,并含有抗诱变剂硒和杀死癌细胞的活性物质二烯丙三硫等。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大蒜对多种致病菌如葡萄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及霍乱弧菌等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防治癌症和美容作用,能降低血脂和胆固醇、增强人体免疫力之功效。1991年曾荣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奖,是山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大蒜产品。一般年产蒜苔2.5万吨,蒜头20万吨。每到收获季节,外地客商云集收购,产品远销上海、天津、河北、辽宁、吉林、等省市,并出口日本、韩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

四. 山东省 德州 宁津县 宁津保店驴肉

宁津“三大名吃”之一的保店驴肉成名于清朝嘉庆年间,是宫廷贡品,因其风味独特而名扬全国,素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之美誉,入选《中国土品名吃大辞典》。驴肉属纯天然食品,具有性平味甘、香鲜浓郁、滋阴润燥、养血之功效,极适滋补食用。保店驴肉,质细鲜嫩、营养丰富、瘦而不柴、烂而不散、香味四溢、久放不变、咸淡适口、老幼宜食。且一驴出“八锦”——心、肝、肠、肚、精肉、蹄筋、口条、脆耳。著名营养学家,1同志的夫人于若木品尝后连连赞叹,题写了“千年佳品,万家共享”的佳句。

若说保店驴肉,还得从嘉庆皇帝说起。

保店镇位于宁津县城东十二里处,古时为一条昼夜兼程的邮路。邮路旁设客店饭馆,饭店主要经营驴肉。邮差品尝后大为赞赏,消息传至京城,京城显贵要人闻说后也让邮差捎去品尝。从此,保店驴肉便慢慢誉满京城了。

清嘉庆四年腊月,天降大雪,足不出户的嘉庆帝对宫中食品倍感厌烦,很想品尝一下民间野味。经太监探听,保店驴肉不仅色味俱佳,且有舒筋活血强身健体之功效,便如获至宝,特派御膳房大厨师前来保店,亲自监督制作。做好以后,大厨师便快马加鞭,

赶至京城,嘉庆帝食后果觉余香满口,意犹未尽,赞不绝口,真是“天上龙肉,地上驴肉。”从此,保店驴肉便年年成了皇室的贡品。

保店驴肉创始于清朝嘉庆年间,是清廷贡品。其传人李守恒在继承传统工艺基础上与现代生产技术相接合,创建了“保店守恒精制驴肉厂”。中国美食家于若木先生品尝后题写了“千年佳品,万家共享”的佳句,保店驴肉已入选《中国土大全》。保店驴肉,选优质德州黑驴为肉源,取祖传科学配方,配以老汤,文火预煮,并经紫外线消毒,商业无菌真空包装,高温杀菌处理等精心制作而成。保店驴肉属纯天然食品,具有性平味甘、香鲜浓郁、滋阴润燥、养血之功效,极适滋补食用。

五. 贵州省 黔南州 福泉市 福泉魔芋

福泉魔芋是贵州省黔南州福泉市的。魔芋被联合国卫生组织确定为十大保健食品之一。是一种上等的既饱口福、又治病健体的食品。

福泉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华中湿润区,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气候温和,全年平均温度14.7度,平均降水量1033-1220毫米,全年平均海拔1020米,土壤疏松,土质酸性或微酸性,特别适宜魔芋的生长,本地居民有传统种植魔芋的习惯,多自种自食。

魔芋是我国传统保健食品,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及维生素,长期食用有治癌降脂,促进血液循环之功效。魔芋的精加工产品魔芋精粉在食品、轻工、化工、医药、建筑、地质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可用作稳定剂、增稠剂、乳化剂、添加剂、防腐保鲜等。魔芋系列食品开发前景广阔。福泉是魔芋种植的理想区域,大面积在山区发展魔芋种植基地,现福泉已建有年产500吨魔芋粉生产线。

六.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斑鸠店酱菜

酱菜是斑鸠店镇供销合作社,1962年创制的咸菜新品种,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生产历史,已形成颇有影响的著名地方性小吃。

斑鸠店酱菜以优质面粉和莴苣、无籽黄瓜、芒瓜为主要原料,吸取传统酿制工艺的精髓,按一种新的酿制工艺精心酿制而成。保持了蔬菜本色,有光泽,无沉淀物和杂质。具有鲜、甜、脆、嫩、微咸可口等特点。是一种色、香、味俱佳的调味品。它是佐餐佳品,能增进食欲,开胃爽口,特别是早晚吃粥时,其味更是妙不可言。成为近年来宾馆酒楼和百姓餐桌上的常见食品,也成为馈赠佳品之一。

酱菜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据有关资料记载,汉朝时我国即已开始酱黄瓜,到清朝时制作技术已大有改进。《随园食单》曾专门记了一条“酱王瓜法”:“王瓜初生时择细者腌之,入酱,脆而鲜。”著名古典小说《红楼梦》第六十一回说大观园的姑娘们爱吃“鸡蛋、豆腐,又是什么面筋,酱萝卜杂儿”,这里的“酱萝卜杂儿”,指的就是酱菜。

斑鸠店镇盛产大蒜、黄瓜等瓜果蔬菜。斑鸠店酱菜就是采用当地新鲜蔬菜,入甜面酱制成。酱菜选料严格,加工精细。选料的季节性很强,要求很高。选料要大小一致,长短粗细相仿,选好料要及时加工,保持蔬菜新鲜,这是做到脆、嫩的关键。鲜、甜则取决于甜面酱的质量,发酵要恰到好处。

腌制时要选择晴朗天气,将小乳瓜洗净,去蒂,放盐略腌,取出晾干,再以腌瓜卤汁下锅煮沸,烫过乳瓜,使瓜起脆,再晾干起皱,成瓜胚,然后用次酱先行套浸瓜胚,浸透取出,用手勒净,略晾,再入甜面酱缸内,一个月后可食。

斑鸠店酱菜的主要品种有:糖醋大蒜、乳黄瓜、嫩莴苣、嫩生姜、胡罗卜等,形状有条、块、丁、丝、角等。

七. 四川省 绵阳 涪城区 窝窝店包子

特点是包皮洁白,光滑,皮薄馅饱,油而不腻,老少皆宜。该店因位于警钟街地势低窝处而得名。( 绵阳)

八. 浙江省 丽水 龙泉 龙泉香菇

产品名称:龙泉香菇

产品产地:浙江丽水

产品成分:甘露醇、海藻糖和菌糖(mycose)、葡萄糖、戍聚糖、甲基戊聚糖等。

产品功效:增强人体抗疾病和预防感冒及治疗有良好效果。对婴儿因缺乏维生素D而引起的血磷、血钙代谢障碍导致的佝偻病有益,可预防人体各种粘膜及皮肤炎症。

产品简介:龙泉是世界香菇发源地之一,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所产段木香菇、代料香菇质地优厚,菇形园整、色泽纯正、香气浓郁,味道鲜美,深受客户的欢迎。随着食用菌实用技术的普及,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年产干菇7000多吨,年外销鲜菇5000多吨,产品畅销世界各地。已形成生产、销售、加工一条龙服务体系,香菇生产已成为我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门路。在95(福州)全国食药用菌产品展示与新技术交流会上获得《全国食用菌先进县》的荣誉称号,“龙宝”牌香菇在首届农业博览会获银质奖。现已建立了2个大型的香菇交易市场,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年交易额达到2亿多元。

产品历史:《宋·杨万里。蕈子》:“戴穿落叶忽起立,拨开落叶百数十。蜡面黄紫光欲湿,酥茎娇脆手轻拾。色如鹅掌味如蜜,滑如莼丝无点涩。伞不如笠钉胜笠,香留齿牙麝莫及。” 《菌谱》:香菇,又称合蕈,其来历为“合蕈始名台蕈,旧传昔上进,标以合蕈。上遥见误读,因承误云。” 《夷坚志·景志》载,进贤县简坊市,皆诸简所居。因仆赵三,每日人山采薪。庆元元年七月,久雨乍晴,持斧至山颠,见巨松下一大蕈,其径一尺八寸,摘归夸语邻里,以为平生所未见。酒肆王翁尤异之。谓曰:“我与尔钱,尔以与我,将挂于店外以诱饮客。”赵许之,而嫌所酬之薄,与妻言:“蕈如许大,而王翁只肯还五十钱,不如我一家自饱。”傍人亦以是赞之。即分劈洗涤,和米加味作膳,唤妻子妇孙均食讫,乃就寝。未及交睫,皆觉腹痛雷鸣,竟奏厕,到明尽死。独一孙数安,以呕吐得免,简氏为收育之。蕈之有毒固多,此祸一何惨也。王翁家与酒客亦危矣哉!历史传说:清代程渠南,为人性滑稽。一日其与僧人觉隐同斋食蕈,觉隐请赋诗,渠南应声作一绝词:“头子光光脚似丁,抵宜豆腐与波荡薐。释迦见了呵呵笑,煮杀多少行脚僧。”觉隐闻之喷饭。

九. 四川省 成都 龙泉驿 龙泉驿柏合草编

用轻巧光洁的麦秆编织生产生活用品和工艺品,是成都市龙泉驿区柏合镇的一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于有长达400年的历史,柏合镇的草编工艺又一直延续到现在,所以该镇被命名为特色文化“草编之乡”。

作为一门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柏合镇生产的草编产品又以“柏合草帽”最为知名。根据史籍记载,早在民国初年,柏合镇(当时老百姓又习称柏合寺)生产的草帽就已经非常出名,并且形成了特色产业和市场,每年成都的商家都要坐镇柏合镇收购草帽,并转销到全国各地。由于柏合寺草帽妇孺皆知,因而成都地区曾流行一句“到柏合寺取草帽”的民间俗谚。

十. 浙江省 丽水 龙泉 炒二冬

山民们以自己生产的冬笋和冬菇为主炒制而成,其特点是冬笋鲜嫩松口,冬菇香气浓馨,已成为龙泉一道名菜,被列入《中国菜谱》。

安仁鱼头豆腐 系一方名菜。安仁镇地处仙宫湖畔,盛产花白鲢鱼,此鱼鱼头肥大。有客来农户以烧制鱼头豆腐为佳肴,风味独特,名扬浙西南。具体做法是将鱼头挖腮洗净,放在油锅里炸到半成熟,取出,然后将生姜、葱头、蒜头、辣椒等佐料放在油锅中爆炒一下,并放上适量的水、黄酒和盐,再将被炸过的鱼头和盐卤做的豆腐放在锅中煮沸,特别应该指出的是这道菜必须放一种龙泉独产的调味品——紫苏,它既可杀腥,又香气扑鼻,能引人食欲。最后放点醋、酱油与味精,盛到火锅里即成。现在龙泉市区和丽水市区都设有安仁鱼头豆腐馆,且生意非常红火。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