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龙泉驿哪里买特产便宜 浙江龙泉哪里可以买到正宗的东西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龙泉驿哪里买特产便宜 浙江龙泉哪里可以买到正宗的东西更新时间:2022-04-15 03:54:03

一. 浙江省 丽水 龙泉 蟹汁鳜鱼

蟹汁鳜鱼

蟹汁鳜鱼

特色:鱼肉色白,浇汁奶黄,鲜嫩滑润,美味无比。

原料:鳜鱼、蟹粉、牛奶、姜汁、蛋清、火腿末、精盐、绍酒,味精等。

制作:1、鳜鱼剞花刀,加绍酒、精盐、姜腌渍约20分钟。用沸水烫后,放入三成左右热的油锅内浸熟装盘。2、锅内留底油,投入蟹粉、姜汁、牛奶、蛋清、精盐、绍酒、味精、水,调好味勾芡,盛入沙拉壶,撒上火腿末,食时将芡汁浇在鱼上即成。

二. 浙江省 丽水 龙泉 道太青虾

此虾体色青绿,间有棕色斑纹,体形长而圆鼓,喜生活在溪涧水域,多聚子草岸边,因龙泉道太地处仙宫湖边,境内溪流纵横,自然条件非常适宜青虾繁殖生存,且产量高,名气大,故叫道太青虾。青虾可食部分比率较大,营养丰富,含高蛋白,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且肉细嫩,味鲜美,在龙泉水产品市场独占鳌头。青虾可妙可作,还可将鲜活的青虾用白酒浸炮成醉虾,可加上其他佐料制成宴会美食。

道太乡位于龙泉市东北角,与云和、松阳县相邻。道太乡境内的仙宫湖(即紧水滩水库),是国家于1986年6月在云和县紧水滩建成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一级电站瓯江闸水封坝后蓄水形成的人工湖,他是目前龙泉市境内最大的人工湖。

道太乡仙宫湖水域范围扩,有约1466.7公顷水域面积,而且水质质量指标均为一级,湖水碧波荡漾,清澈见底,两岸峰峦起伏,水中独山绰约,湖上帆影点点,湖内十分适宜于养鱼及其他淡水养殖。

三. 四川省 成都市 龙泉驿区 伤心凉粉

“伤心凉粉”所包含的意思远不止于做个噱头卖卖而已。原来,客家人是一支发源于中原,系汉民族支系的东方游民,经过了几百年背境离乡、流离失所的沧桑生活。他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辛苦了一天的人们图的就是围在一起“折饭”(客家语“吃饭”),其中有道菜就是那催人泪下的凉粉,每每这时,吃饭人会因思念远方的亲人而涕泪俱下,这就是“伤心凉粉”的出处。



“伤心凉粉”的原料主要是红薯粉和豌豆粉,用老牛石磨推出来,香味浓郁,柔嫩化渣。小小一碗“伤心凉粉”,要放13种佐料才上桌,且热凉粉和冷凉粉的佐料不同,13道佐料哪些先放、哪些后放也有讲究。



“伤心凉粉”不用酱油和醋。杨先生指着一盆黑褐色的像糨糊一样的东西告诉记者,这个就是调味的咸酱,是用祖传秘方调制出来的。其次是红油,经过了特殊的制作工艺,味道独特。红红的鲜海椒末(客家人称芥椒)最后压阵,虽然海椒辣得你跳脚,花椒麻得你冒烟,食客的吃相也好看得很———故谓吃得“伤心”、爽得开心、回头放心。

四. 浙江省 丽水 龙泉 岩樟黑木耳

依托山林资源,龙泉岩樟乡山民一直生产椴木黑木耳。黑木耳原系野生食用菌,俗称“木耳”、黑菜等,生在椴木上,形态如耳朵,分为“软木耳”和“硬木耳”两种。岩樟山林面积占总面积的90%以上,山高林密,雨量充足,气候温和,光照少,得天独厚,是黑木耳生长发育的最佳地带,所产黑木耳由厚耳丛大,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是山珍佳品。同时龙泉安仁镇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黑木耳菌种生产基地。

五. 浙江省 丽水 龙泉 香蕈娘渗羹

龙泉田头地角,生产着颇具香味的一种野生草本植物——荠菜,龙泉土话叫“香蕈娘”,开白色碎细花,茎叶嫩绿时可做菜煮汤。煮法是取新鲜“香蕈娘”洗净切碎待烧,烧制时在锅内放适量的食油、盐、蒜或葱头等佐料,也可加辣椒稍熬炒后,加少量水,待油汤煮沸,将“香蕈娘”放入油汤中销许,再加入米汤(龙泉人叫“羹”拌匀,如无米汤,加点山粉也可,汤开后加点味精即可出锅。食之清香可口,还要清冰解毒之药效。民谣曰:“香蕈娘,好渗羹,尝一尝,喷喷香,祖婆啜三碗,媳妇无得尝。”

六. 吉林省 辽源 龙山区 龙泉春酒

龙泉春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龙泉春酒产地范围为吉林省辽源市现辖行政区域。

一、原料要求

1.酿造用水:产地范围内的地下水源,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相关标准。

2.高粱:产地生产的红高粱(糯高粱)酿酒,其淀粉含量60%至62%,水份13%至15%,糯高粱中支链淀粉含量占淀粉总量95%以上。

3.小麦:东北三江平原优质小麦,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二、酿造用曲

中高温包包曲,贮存期不少于三个月。成品曲质量要求如下:

项目 指标

糖化力(mg葡萄糖/g.h) 450~800

液化力(g淀粉/g.h) 1.6~2.2

发酵力(gCO2/100g.48h) 0.8~1.5

三、生产工艺要点

以优质高粱、小麦为原料,采用中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堆积网菌,入池发酵,出池蒸馏,原酒入贮酒容器内,经自然老熟、陈酿增香而成。

1.配料:回醅量为主料的5倍,量水为主料的18%至22%,曲粉为主料的19%至22%,稻壳为主料的18%至22%。

2.入窖条件:保持入窖水分57%至60%,淀粉14至16%,温度夏季平地温,春秋冬季17℃至19℃,发酵期60天。

3.稻壳清蒸:辅料稻壳使用前要进行清蒸,圆汽清蒸时间不少于30分钟,无生糠味和异杂味后方可出甑摊晾备用。

4.酿造用曲:采用中高温大曲,使酿制出的浓香型酒具有独特的风味。

5.堆积网菌:收堆温度26℃至30℃,堆积顶温35℃至50℃,时间控制在44至48小时。表面观察见有大量的魄斑点(菌落)出现,闻有很浓的水果香气和甜味即可入池。

6.量质摘酒,分级贮存:根据每个馏分酒的成分含量的差异进行分级、分段摘酒,放入贮存容器中储存,酒头,酒尾待回到底锅复蒸。

7.贮存容器与储存时间:采用贮存容器陶坛、大容器连续分质储存;新酒入陶坛常温储存1年后,按质合并到大容器中,储存时间5年以上作为调味酒用。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项 目 高度 低度

酒精度(vol) 40.1%~68.0% 38.0%~40.0%

色泽和外观a 无色或微黄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物

香气 窖香浓郁,以己酸乙酯为主体复合香气,陈香典雅 窖香较浓郁,以己酸乙酯为主体复合香气,较陈香典雅

口味 绵甜醇和,香味谐调,

余味悠长 绵甜较醇和,香味较谐调,余味较长

风格 具有本品典型风格

2.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高度 低度

酒精度/(%vol) 40.1~68.0 38.0~40.0

总酸(以乙酸计)/(g/L) ≥ 0.35 0.30

总酯(以1计)/(g/L) ≥ 1.50 1.20

己酸乙酯/(g/L) 0.70~2.80 0.50~2.20

固形物/(g/L) ≤ 0.40 0.70

a标签标示值与实测酒精度不得超过1.0%。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七. 浙江省 丽水 龙泉 龙泉金观音

龙泉金观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龙泉金观音是浙江省丽水龙泉的。

史载龙泉在三国时即已产茶,《龙泉县志》记载,明成化年间岁贡“芽茶四斤”。五代十国时,龙泉人季大蕴曾赴闽地武夷山引茶,并在龙泉当地传授武夷山的种茶和做茶技术,始称“天茶”。公元1370年前后,明太祖朱元璋赐称。“天堂茶文化,上下一千年,湖岭泉亭庙,都与茶相连。”清乾隆年间,龙泉诗人林扌为(hui)在《茶厂谣》一诗中写道:“龙泉邑大二百里,邑里山山有茶树”,“家家派茶务,输茶日日到茶厂”。顺治《龙泉县志》记载,“天茶”产于龙泉天堂山,山下别有净室,岭半有盘茶王殿(现还存有遗迹)。清代张作楠在处州府任府学教授著的《梅簃随笔》载:“龙泉西南二乡,产云雾芽茶,每岁清明后谷雨前,县令发价采办,额定贡茶24斤,色味双绝……”。民国31-34年,中国茶叶公司浙江分公司迁龙泉,在离城4里的黄罐村设立茶厂,收购茶青制作“乌龙茶”,且颇具规模。近年来龙泉金音产品相继获得国际名茶评比金奖、“中茶杯”特等奖、“浙茶杯”金奖、中华文化名茶等荣誉称号被誉为继龙泉青瓷、龙泉宝剑之后的龙泉“第三宝”。

所在地域: 浙江

申请人: 龙泉市茶叶产业协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龙泉金观音农产品地理标志地理坐标为东经118°42′-119°25′,北纬27°42′-28°42′。生产地域范围为:浙江省龙泉市龙渊街道、剑池街道、西街街道、塔石街道、兰巨乡、八都镇、上垟镇、竹垟镇、锦溪镇、住龙镇、宝溪乡、查田镇、小梅镇、屏南镇、安仁镇、龙南乡、道太乡、城北乡、岩樟乡共计8镇7乡4个街道444个行政村。区域边界东起龙泉市安仁镇严山村,南至龙泉市小梅镇梅一村,西到龙泉市上垟乡花桥村,北至城北乡东书村。现有茶园种植面积3100公顷,年产量1630余吨。保护区域面积198770公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龙泉金观音感官品质特征:外形呈螺钉形,紧结重实,深绿鲜润;汤色蜜绿明亮;花香;滋味鲜醇;叶底软匀绿亮。其典型品质特征“螺钉形、花香浓”。 (2)理化指标:水分含量≤7.0%,水浸出物含量≥36%,茶多酚≥9%,咖啡碱≥2%,氨基酸≥2%。 (3)质量安全规定:龙泉金观音质量符合DB33/T740.3《金观音茶叶生产技术规程》的标准。

八. 浙江省 丽水 龙泉 龙南老鼠爪

学名珊瑚菌,一种野生可食真菌之一,属姬松茸类,与草木伴生,对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人工难以培植。因龙南乡的气候条件适宜其生长,便成了龙南林区之。它的色泽金黄、外体酷似珊瑚,而外形个体又像老鼠的爪,故名老鼠爪。其味虽略带涩,却极其嫩脆爽口,芳香宜人,常为盛宴之山珍佳肴。

九. 四川省 成都市 龙泉驿区 成都小吃

成都小吃

十. 浙江省 丽水 龙泉 龙泉黑木耳

龙泉黑木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龙泉黑木耳历史文化悠久、源远流长。古时龙泉人就认识了黑木耳,在1209年嘉定《龙泉县志》就有记载"大木以十数,几年所蔽覆,此柱其耳(黑木耳)乎",可见黑木耳早已成为龙泉百姓生计来源之一。

近日,中国食用菌协会发文授予浙江龙泉市“中国黑木耳之乡”荣誉称号。

龙泉市栽培黑木耳有18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开始人工栽培黑木耳的地区之一。几千年来,经历了野生——原木砍花——椴木接种——袋料栽培四个阶段。上世纪三十年代,龙泉人李师颐利用黑木耳孢子液喷洒接种的方法,为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研发和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2003年,该市“仿生黑木耳”栽培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使产业的发展速度达到空前水平。同时,自然资源和生态气候条件为栽培出品质优良的黑木耳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龙泉市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境内森林茂密,生态环境良好,环境空气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达Ⅰ、Ⅱ类水质标准,被誉为“中国生态第一市”,非常适宜发展黑木耳。

近年来,该市高度重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出“优化结构、优化技术、发展精深加工,提高经济效益”的产业发展思路,出台扶持政策,安排发展资金,做好“良种化、标准化、产业化”文章,着力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了龙泉黑木耳的知名度。目前,已经在北京、深圳、广州、上海、杭州等全国各大中城市建立上百个销售窗口,并出口欧美、东南亚各国,深受消费者青睐。

2009年,该市发展无公害黑木耳生产面积13750亩,栽培袋料黑木耳1.1亿袋,产出干木耳约8250吨。全市19个乡镇(街道)42828人从事黑木耳栽培,另外还有3000多人从事黑木耳的加工、运输和销售,并且拥有一家以黑木耳交易为主的浙闽赣食用菌交易中心。如今,黑木耳已经成为龙泉市独具地方特色的农业支柱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对农民增收致富起到了重要作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