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鞍山市的特产有什么 鞍山特产有哪些可带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鞍山市的特产有什么 鞍山特产有哪些可带走更新时间:2022-11-27 10:21:02

一. 辽宁省 鞍山市 台安县 红血肠

红血肠

特点:颜色紫红,质地鲜嫩,汤醇鲜美,北国风味。

主料:生猪血1公斤,肠皮300克。

调料:肉汤500克,香菜20克,胡椒粉2克,花椒5克,盐30克,味精适量。

制作过程

1、用铜箩筛过得的生猪血,放入盆里。把白内汤烧热后,加入胡椒粉、花椒、盐、味精等搅

拌均匀后,晾凉。

2、

用铜箩把汤滤入猪血内加入香菜(洗净切成末)搅拌均匀后,灌入洗干净的肠皮内,用线绳绑扎好,放入清水锅内,用旺火烧开后,移入文火上再煮15分钟左右,取出后解除线绳,用凉水浸泡凉。

3、把凉血肠切成5~6毫米厚的薄片,用开水煮热捞出后,在炒勺里加入适量的肉汤,在旺火上烧开以后,再放入血肠片稍微煮煮,连汤一起盛入碗内即成。

二.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荔波精致的银饰

精致的银饰——荔波境内的布依、水、瑶、苗等民族都十分看重银饰,尤其是水族,有“水家结婚定要银”之说。其生产的水族龙头手镯1985年获省部优称号;布依族四季手镯,1987年荣获省优称号;瑶族银鸟1989年获省优和设计二等奖;水族压领1991年被获省优称号,荔波银器厂1991年被国家列为全国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定点单位之一。1993年荔波银器厂全部产品参加杜鹃花节展销,荣获产品信得过证书。

三. 辽宁省 鞍山市 立山区 牛庄大葱

牛庄大葱风靡辽南  大葱是牛庄的一大,栽培的历史很长,品种有当地雁脖葱,有从山东引进的章丘大梧桐和海阳葱及明水葱。特点是采用大垅栽培法,培土高产出的大葱一般株高3尺有余,白(假茎)长、辛辣味强、易保管、单产高。最大的一株近1公斤。过去每年秋天,辽南许多商贩大车小辆去牛庄购大葱。

四. 宁夏 固原 西吉县 金灿灿的小麦

固原小麦胚乳丰盛,麦粒皮厚、籽重、质量好,用它磨制的面粉粉质柔韧,尤其适合精制各种糕点和面条。固原人做面条的技术超群,擀、揪、拉、削、扯,样样在行。用小麦面粉炸制的馓子、油香等食品,金黄透亮,香脆可口,深得回族群众喜爱,是欢度“古尔邦节”、 “开斋节”等不可缺少的食品。汉族群众在定亲、送礼时也用小麦面粉蒸成大馒头,大馒头的顶端涂上红点,作为吉庆、祝福的象( 固原)

五. 辽宁省 鞍山 海城 腾鳌温泉草莓

腾鳌温泉草莓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腾鳌温泉草莓种植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种植面积达100余亩,年总产量50余万公斤,亩产利润近10万元。2004年开始,才开始有人用温室大棚种草莓,一直到2012年,才有了“温泉草莓”这个名字。

说起这个名字的由来,这主要与温泉管理区的地下温泉有关。腾鳌温泉管理区地热资源丰富,地热面积2.6平方公里,地热水储量达1亿立方米。因为有这样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当地人们用温泉水余热养鱼、种植西红柿,进而灌溉草莓。因为地下温泉,地表温度高,加上利用温泉余热水栽植培育,这让当地的草莓不仅味道上有别于其他地区的草莓,而且也蕴含了大量的微量元素,草莓也有了名气,后来人用“温泉”给当地草莓命了名。

腾鳌温泉草莓产地范围为辽宁省海城市腾鳌温泉草莓管理区现辖行政区域。

六. 广西 来宾 合山市 香芋扣肉

香芋扣肉”是广西地区的名菜之一,选用猪五花肉为原料,配以去 皮荔浦芋头和多种调料蒸制后扣在碟上而成。荔浦芋头生产于广西合山市, 芋头个大,每个 1 斤以上,肉白细,味香浓,蛋白质丰富。成品色泽铁红,肉质烂而不糜,荔芋软糯,肉富芋味,芋富肉香,风 味别致。

七. 辽宁省 鞍山 海城 三里烧烤

三里烧烤现独具特色,“三里烧烤”的招牌遍布海城、岫岩、鞍山、营口、大连等地,如今三里社区从事烧烤的业主达20余户,形成三里烧烤一条街,他们不断地学习烧烤厨技,精心烤制,使所有的成品都达到外焦里嫩,洒上酌料后,色、香、味俱全,舒适可口,食过后令人流连忘返。

八. 辽宁省 鞍山市 立山区 干贝绣球

干贝绣球

特点:因造型好似古代妇人缝制的绣球而得名,特点是洁白油亮,细嫩多汁,清香可口。

用料:

干贝,肥猪肉,清汤各100克,大虾肉200克,冬笋,菠菜心各25克,鸡蛋清2个,火腿15克,鸡脯肉75克,水发香菇20克。

烹饪方法:干贝加清汤旺火煮30分钟后搓成丝,火腿,冬笋,香菇切成丝,沸水汆透,与干贝丝拌在一起。虾肉,猪肉,鸡脯肉剁成细泥,加鸡蛋清,清汤,精盐,味精,料酒,香油搅拌成馅,做成丸子,均匀滚沾干贝丝成绣球状。上笼蒸七分钟取出,沥去汤汁,用清汤,精盐,料酒,味精,湿淀粉勾芡浇在绣球上,菠菜心煸熟后摆在绣球干贝的四周即可。

九. 辽宁省 鞍山市 海城 海城民间鼓乐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城民间鼓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城民间鼓乐是我市现存传统的民族民间器乐乐种之一,俗称“鼓乐班”或“鼓乐房”,是以吹、打乐器为主要配置形式的民间器乐合奏,多由民间艺人、民间音乐爱好者组成,在民间的婚、丧和开业祝寿等场合演奏。

作为辽宁鼓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源地,早在2006年,辽宁鼓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次,海城鼓乐受中国音乐学院的邀请,派10名鼓乐表演者以及两名高跷表演者前去北京表演,并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进行交流。

信息来源:“中国海城”政府门户网站

信息来源:“中国海城”政府门户网站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