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四川特产有哪些容易带 四川正宗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四川特产有哪些容易带 四川正宗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05-10 21:05:52

一. 四川省 南充 阆中 阆中酸菜

阆中农村主妇人人都会做酸菜,阆中的酸菜跟北方酸菜不一样就在于选“菜”各异,北方酸菜选用大白菜,阆中酸菜则选用叶大的青菜(俗称家菜),每到十一前后,北方的城市、农村,都会看到卖大白菜的老农,推着装满白菜的三轮车在大街叫卖,于是,他们都支起了大锅,渍起酸菜来,那场面真热闹。在北方制酸菜是将整颗大白菜洗净,放入烧开的大锅中煮熟,放入缸中密封。这是北方人一冬的佳肴。而阆中人则不同,家家周围都有自己的菜园,而且不分春夏秋冬,菜园绿色常青,酸菜就自然不象北方那样冬天冰封大地(任何青菜都不能种植),想吃酸菜就到菜园摘青绿的青叶,在大锅中用清水煮软,装入缸密封,第二天酸菜便制成。要做个比较的话阆中酸菜比北方酸菜更醇香,这种酸菜不加任何调味品,它酸得自然地道,纯绿色食品,聪明的阆人中人还用酸菜水自制豆腐,真是物尽其用。酸菜家常面,是用酸菜豆花做臊子和手擀面做成的。她们将酸菜切成细丝,加菜油、鲜花椒、姜、葱,蒜,胡椒粉略炒,加入酸菜水,用小火焖,再放上豆花,做成臊子。豆花则是将黄豆泡涨,用石磨磨成浆,再用纱布过滤去渣,加上点豆花的水,使豆浆慢慢沉淀、聚团,形成细嫩清香的豆花。将手擀的鲜面煮熟。放入做好的臊子吃时还要放芫荽,蒜苗、椿芽、辣椒等料。美味酸菜面特别的酸香可口,真让人回味喔!

二. 四川省 甘孜 理塘 理塘黄芪

黄芪,又名绵芪。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

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

三. 四川省 成都 龙泉驿 四川凉糍粑

糍粑是用熟糯米搅拌成泥制作而成,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人们习惯于在春节前制作,象征丰收、喜庆和团圆,是过年必备之品。四川凉糍粑色香味俱佳,糯软醇甜,入口凉爽,沁人心脾。



四川打糍粑一般都是中秋节。剩下的多余糍粑可以留到日后加鸡蛋或者醪糟煮来吃,比较甜。

四. 四川省 巴中市 南江县 四川凉粉

四川凉粉

四川的凉粉一般分为三种:用豌豆做的叫白凉粉,用大米做的叫米凉粉,还有一种用绿豆做的则叫“片粉”。四川名小吃中的“川北凉粉”即是用白凉粉制作的,“洞子口张凉粉”是用米凉粉制作的,而“梓潼片粉”则是用片粉制作的。

四川凉粉虽然分为三种,且三种凉粉质地不同,风味各异,但其加工方法却基本相同,即都需将原料经过浸泡——磨浆——煮制——成形四道工序制成凉粉,再对凉粉进行改刀和调味。

四川凉粉大多以凉拌的方法制成小吃,其中只有“洞子口张凉粉”是以煮的方法制成的。凉粉除了可制成小吃外,还可以用作烹制菜肴时的配料。例如,目前风靡四川的“凉粉拌鹅肠”、“凉粉烧牛肉”、“凉粉鲜鱼”等菜品,就是以白凉粉或米凉粉为配料烹制而成的。

下面就分别介绍三种凉粉的加工方法,以及用这三种凉粉制成的常见小吃品种。

白凉粉

1、白豌豆2500克洗净,用清水浸泡冬季泡24小时,春秋季泡20小时,夏季泡16小时后,另换清水,用石磨或磨浆机磨成粉浆。然后用纱布和箩筛过滤,除净料渣。将过滤后的粉浆用木棒搅匀,待其沉淀后,滗去上层清水不用,将中层水粉及底层坨粉分别盛入容器内。

2、铁锅置大火上,掺入清水约3500克烧开,下入水粉搅匀。将坨粉用温水1500克稀释成浆,待锅中水粉烧沸时,下入坨粉浆,并用搅棒不停地搅动。当用搅棒挑起粉浆能看到起丝时,即改用小火,并继续搅动。待搅棒挑浆能呈片状流下且锅中不断起小泡时,即熟。

3、面盆用开水洗净,在盆内先抹少许色拉油,接着将煮熟的粉浆舀入面盆内,待冷却后再翻扣于案板上,即成白凉粉。用白凉粉可制成“川北凉粉”、“旋子凉粉”等小吃。

片粉

1、绿豆2500克洗净,用清水浸泡约8小时,再洗一次并换清水,用石磨或磨浆机磨成粉浆。然后用箩筛将粉浆过滤以除净料渣,随后将粉浆装入缸内,沉淀约2小时,滗去上面的黄水不用,留下面的白粉,再加入清水1250克搅匀。

2、韭菜叶500克洗净,舂成极细的茸,再加清水250克调匀,去渣取汁;白矾15克用清水溶化。然后将韭菜叶和白矾水一起加入粉浆内,搅拌均匀。

3、铁锅置火上,掺入清水烧开并保持微沸。取圆形铝制平底烫锅一只,先在锅底抹少许色拉油,再舀入粉浆在锅内荡平约3毫米厚,随即将烫锅微微倾斜,让铁锅中的沸水流入烫锅内并从粉面流过,片刻,即将粉浆烫熟,之后连粉带烫锅一起放入清水中漂凉,即成片粉,依法逐一制完。用片粉可制成“梓潼片粉”等小吃。

米凉粉

1、大米2500克淘洗净,用清水浸泡6—8小时,另换清水2500克,用石磨或磨浆机磨成米浆。

2、铁锅置大火上,倒入米浆,边烧边用搅棒不停地搅动,煮至米浆半熟时,加入浓度为2%的石灰水35克,继续搅动,当用搅棒挑起米浆呈片状流下时,改用小火保温,继续搅动约25分钟,即熟。

3、面盆用开水洗净,在盆内抹少许色拉油,将煮熟的米浆舀入面盆内,待冷却后再翻扣于案板上,即成米凉粉。用米凉粉可制作“洞子口张凉粉”等小吃。

五. 四川省 德阳 旌阳区 四川天府花生

四川德阳、宜宾等县出产一种果仁大,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含量比其他花生都高的鹰嘴花生,历来受群众欢迎。六十年代外贸部门精工焙制出酥香可口椒盐花生出口。由于它外壳洁白,似同新鲜花生,果仁入口,焦香酥脆,密封包装后,久贮而不反油,不腻味,因而大受欢迎。1968年定名为“天府花生”。

六. 云南省 曲靖 沾益 沾益花山带皮羊肉

   沾益县的很多乡镇属山区半山区,畜牧业发展中山羊饲养占有很大比重,加之当地又多杂居有彝、苗等少数民族,吃羊肉十分普遍,甚至在一些地方肉食就是以羊肉为主。羊肉的做法在这些地方本都大同小异,但花山镇占了社会经济较发达的优势,曲靖人便都知道花山羊肉有名了。

   花山带皮羊肉,其实便是黄焖羊肉。做这道菜的主料首选大羯羊,而且宰杀后的头皮不能剥掉,刮得干干净净的皮连带皮下一分厚的瘦肉砍成小块,这种肉黄焖来吃,口感特别好。其余的羊杂、羊排类,便适于熬煮清汤了。炒锅里放入羊油和猪油的混合油,热后加干辣椒、花椒、姜、蒜、大料等佐料,待出味再舀一勺老酱进去炸炒,最后将砍好的羊肉倒进去一起翻炒,出油再移至高压锅内,掺入熬好的清汤,焖压一刻钟左右,即可抬出置于文火上边煮边吃。

   羊肉甘温而火热,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钙、铁、磷等多种营养物质,故有肺结核、咳喘、气管炎、贫血、肾亏的病人及老人、体质虚弱者,在冬天多吃羊肉是大有益处的。而且,羊肝还是养肝明目的良药,羊髓能利血脉、益精气、泽皮毛,羊血可以止血、祛痰,羊心能补心助眼,羊胃能补肺气,羊肾能补肾气、治耳聋等。

   做好的黄焖羊肉汤汁浓稠,色泽金黄,不但具备以上诸方面的营养价值,而且全无膻腥气味,吃起来香辣柔韧,十分舒适可口。还可根据各人喜好添加羊杂碎、干发菜、时鲜蔬菜等共煮,尤为绝妙的是吃到最后就浓汤煮为线、面条,就成了地道的羊肉米线、羊肉面条,滋味鲜美,若是大冬天里三五好友围炉而坐,吃肉喝酒,热乎乎地出一身汗,堪称一大享受。

  

七. 四川省 内江 东兴区 四川辣粽

四川人嗜辣,所以粽子也有甜辣之分,四川的辣粽,因制作讲究,工艺复杂,其口味当然独特,故成为四川千古流传的名点小吃之一。其制法是先把糯米、红豆浸泡5至6小时,将水倒出,放入椒粉、川盐、味精和少许腊肉,用粽子叶包成约60克一个的四角粽。煮熟后食之,香辣适口,风味独特。

八. 四川省 乐山 沐川 甩菜

甩菜,精选产于四川盆地西南部山区的五指山脉苍翠碧岭中的“沐川羊角菜为主要原料。”沐川羊角菜是经农业专家从沐川山区优良羊角菜中精心挑选,辛勤培育出的优质羊角菜品种,其种植区域均在海拔千米以上的崇山峻岭,且无污染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按照传统农业,不施化肥不用农药,精心耕作生产出的优质新鲜羊角菜。

甩菜,精选优质新鲜羊角菜,采用民间传统的沐川特有的鲜菜腌制工艺腌制而成。甩菜以其鲜香脆嫩、低盐保健的独特风味闻名。开袋即食,是旅游、休闲、佐餐的首选佳品。

九. 四川省 甘孜 理塘 理塘牦牛

理塘牦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理塘牦牛

理塘县畜牧站

牦牛全身都是宝,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烧耕都离不开它。人们喝牦牛奶,吃牦牛肉(《吕氏春秋》中记载:“肉之美者,牦象之肉”),烧牦牛粪。它的毛可做衣服或帐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它既可用于农耕,又可作高原运输工具,为当地牧民提供奶、肉、毛、役力、燃料等生产生活必需品,是青藏高原牧民的重要生活和经济来源,也是当地畜牧业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畜种。牦牛作为一种“全能”家畜,在遗传上是一个极为宝贵的基因库,对人类有着不可忽视的社会及经济意义。

十. 四川省 达州 万源 肉牛

肉牛,我市市全国商品牛基地县(市),九九年被列为国家级秸秆养牛示范(市)。近几年在继续抓好重点乡的基础上,建设了15个商品牛生产基地乡,大力开展秸秆养畜、种植优质牧草和草山草坡改良,引进良种海福特牛100余头,安格斯15头;同时,建设牛种改良站12个。( 万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