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菊花的特产是什么 南农菊花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菊花的特产是什么 南农菊花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04-29 10:16:10

一. 安徽省 合肥 蜀山区 菊花鸡丝

菊花鸡丝

制作材料:

主料:鸡胸脯肉200克

辅料:鲜菊花50克,香菇(鲜)50克,鸡蛋清50克

调料:白砂糖5克,淀粉(玉米)10克,盐5克,香油5克,味精1克,猪油(炼制)30克

特色:

鸡丝鲜嫩,菊花清香,咸甜适口,回味浓厚。

二. 湖北省 恩施州 建始县 景阳菊花石

菊花石其“花”蕴育于几百万年以前,因地质运动而自然形成于岩石中,亦可称“取日月之精华,吸天地之灵气”。其花型酷似异彩纷层的秋菊,花呈乳白色,且纹理清晰,界线分明,神态逼真,玉洁晶莹。建始县景阳镇尹家村便蕴藏着丰富的菊花石矿。

菊花石质地坚硬,外表呈青灰色,里面有天然形成的白色菊花形结晶体,看上去很像自然界的菊花。其中的“菊花”部分,“花蕊”是晶粒状矿物的集合体。“花瓣”是一个个菱面体晶体形态紧挨或断续连接所产生,矿物成分依据品种不同而有所区别,其中湖南浏阳出产的菊花石主要是方解石和玉髓(石英),有的含菱锶矿及天青石,另外还有如北京西山红柱石菊花石,存在于红柱石岩中,岩石基底为黑色、密集分布着灰白色的放射状红柱石集合体,成菊花状,每个花瓣则是一个红柱石晶体。其主要矿物成分则为红柱石。经化验菊花石没有放射性元素,硒、锶、铁、钙含量较高。

美好传说

传说在远古的时候,天上的神沪溪和仙女宣恩爱恋人间,在浏阳河洒落菊花,落在河面的菊花沉积河底,久而久之变成了今天的菊花石。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倾心相爱的恋人石坚和菊花相知相爱,不离不弃,至死都不愿分开,最后他们双双化成了今天的菊花石。这只是一些美丽的传说而已,据考古发现,大约在二亿年前,菊花石的故乡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球变迁,湖南的浏阳进入了海退期,在地表低洼的地方积存的海水不断蒸发,当海水中的硫酸锶盐的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便形成了晶体,并逐渐依附在燧石核心周围,同时随水中的泥质沉积下来,散布在泥灰岩层中,经过两亿年的演变,最终形成了今天的菊花石。

三. 北京市 平谷区 菊花白酒

菊花白酒是北京仁和酒厂酿制的具有原清宫御膳佳酿风格的高档健身酒。1982年,北京仁和酒厂根据清朝御酒坊提供的祖传清宫秘方酿制出了菊花白酒,精选优质杭白菊、人参杞子沉香等20余种名贵药材,经纯正优质白酒秘法酿制蒸炼而成,具有酒体晶透,香气高雅、柔和甜润的特色。

四. 重庆市 沙坪坝区 菊花酥

菊花酥为川式糕点中的油炸品种,工艺水平较高,形制美观,如盛开的菊花;复瓣舒展,黄红相间,色泽雅致悦目。可上筵席,可作茶点。

原料配方: 水皮:特粉15公斤化猪油3.75公斤 油酥:特粉10.5公斤化猪油5.25公斤色素按国家标准 馅料:豆沙(或松酥面)12.5公斤化油(炸油)7.5公斤

制作方法:

1.皮料:皮料分水皮和油酥。水皮以特粉、化猪油加水(按特粉1公斤、水0.4公斤的比例)搅拌3分钟左右即成;油酥以特粉加化猪油拌合均匀而成。水皮与油酥均着红、黄二色,备用。

2.包酥:用水皮包油酥。红色水皮包红色油酥,黄色水皮包黄色油酥。包酥后擀成长方形,卷回,压成长方形块状,然后将红色和黄色的酥坯重叠(两色酥坯可交替),再包心。

3.成型:酥坯包心后,擀成圆球形,用发具划成瓣状。划瓣可划为三刀六瓣或四刀八瓣。划瓣时,要从顶划到腰部以下,深度以不漏心为度。

4.炸制:用特制丝舀托住制品下锅炸制。炸制油温140~150℃,时间10分钟左右,制品舒展如花,熟透,即可起锅。

松酥面心料制法:松酥面心料配方为:特粉25公斤、川白糖粉12.5公斤、化猪油2.5公斤、鲜鸡蛋5公斤、发酵粉0.375公斤、水5公斤左右。以上配料产松酥面50公斤。制作时,先将川白糖粉、鸡蛋搅拌3~5分钟,再下发酵粉和面粉,搅拌均匀即可。

规格:如菊花形,花瓣层次分明,体形完整。

色泽:黄红二色,雅淡分明。

组织:疏松、不露心,无杂质。

口味:酥脆化渣,香甜可口。

五.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修水菊花茶

修水菊花茶是江西省修水县地方特色小吃。其主要特点是以修水本地腌制的盐菊花为主料,配以茶叶、芝麻、黄豆、萝卜、柑桔皮、生姜、川芎、花生等佐料,冲泡成色、香、味俱佳的“什锦茶”饮品。此茶在修水家家必备,为待人接客之佳品。

修水菊花茶不是饮和喝的,而是吃的。茶料包括茶叶、菊花、萝卜、柑桔皮、生姜、川芎、黄豆、花生、芝麻等。其泡制方法略同于一般泡菜,放茶料入杯冲入开水即可,不同的是不能加盖,也无不时加水之说,以保持修水菊花茶的原汁原味。吃茶要趁热,此时黄豆、花生、芝麻尚干燥浮在水面,可随口吃下,满口芳香。一会儿茶料沉入杯底,需晃动碗标,将水和茶料一并吃下。

特点

修水菊花茶可提神醒脑,清心明目,去郁下气,助阴润肺,温中补气,化痰止咳,澄血祛风,去湿防寒,清热解毒,具有补充盐分,消除疲乏,解渴充饥等功效。修水菊花茶所用茶料均出自本土,有的直接取自野生,如菊花、川芎、黄连芽等,备料方便,加工简单,经济实惠。

制作

制菊花茶颇有几分讲究,佐料也极考究。八九月间摘得新菊,去其花蒂,洗尽晒干,用盐腌制;将生姜、萝 配料

卜、橘皮细垛成丁,也用盐腌制,生姜、萝卜还须晒干,以便贮存。同样拌以炒得喷香的黄豆、花生、芝麻、米粒,还有花椒。一杯茶端上来,上不见水,下不见底。若用玻璃杯冲泡之,层次更见分明,芝麻、黄豆、花生、炒米、花椒悬浮在上,生姜、萝卜、茶叶、橘皮静沉水底,其中菊瓣如云,或升或沉,移趣自然。茶香袅袅,芽尖剔透,白菊晶莹,观之赏心悦目,啜之齿颊留香,令人心旷神怡,飘然若仙。这就是地地道道的菊花茶,因其佐料共有十样,故又称“什锦茶”。郑板桥曾有联曰:“白菜青盐精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足见此茶不同凡响。

修水茶俗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自古以来,自古以来修水人喜欢茶,家家户户种茶,制茶,天天饮茶。遇客先敬一碗茶,俗云“客至主人欢”,“坐下当,戏下当,吃碗茶当”。修水人把饮茶与吃饭看的同等重要,他们也有着一套别处所没有的独特茶俗。
修水人以茶待客极讲礼仪、宾客光临,男主人陪坐,女主人奉茶,泡茶不宜太满,俗云:“茶泡浅,酒斟满”,又云“姨婆(不懂礼者)泡茶满盅盅,大姑(懂礼者)泡茶大半盅”。 接待贵客,茶料须下得丰富,所泡之茶要做到“麻子盖面,菊花跑边,上不见水,下不见底,一吹三个浪,一刷三条巷”。向客人敬茶,侧身上前,同时道声“请吃茶”,上完茶后,侧身而退。客人吃茶也有一定规矩,接茶要用双手,茶碗一般端在手中,暂时不吃,不能随意放地上应放在桌子或茶几上,茶吃完,应自行将茶碗送回茶盘,告辞时应讲“多谢茶”。
千百年来,茶俗广涉百姓的生老病死,迎亲嫁女诸方面。修水人每遇红白喜事,主人都设一茶房,请几位妇女专门准备茶水,不时给亲朋好友敬茶此活称“司茶”。旧时,民间青年男女有以“送茶”相亲的习俗。相亲是婚姻第一道程序,俗称“看大姑”。相亲之日,男方4—10人至女方家,女方奉上一盘待客茶。此时,男女双方见面,男方不同意,可以告辞,女方不中意,则不传第二次定情茶双方中意,女方在传定情茶时,男方放礼金 于茶盘内,称“压茶盘”,女方则设午宴招待男方来宾,婚事便算初定。

选购

1、选购时建议先简再繁,可以先买点修水菊花,放少许佐料尝试,觉得可以再添加其他零食(如炒黄豆、萝卜干等)。
2、冲泡时一杯放少许菊花即可,一定要用开水,温水泡不开。
3、建议炒芝麻在冲泡好后菊花茶后再放入,那样更香更好吃。

六. 广东省 中山 小榄菊花宴

中山小榄镇以产菊尝菊而久负盛名,用菊瓣所特制的菊花宴,如三蛇菊花羹、菊花炸鱼球、菊花蒸肉丸、菊花鱼榄、菊花鱼片、菊花鸡、菊花海鲜、菊花焖猪肉、菊花炒牛肉等,每种菜式都有肉的鲜味,更有浓浓的菊花清香。

七. 福建省 福州 马尾区 菊花鲈鱼

福州美食菊花鲈鱼属于闽菜,采用烧煨烹饪方法烹饪。菊花鲈鱼味道鲜美。

福州美食菊花鲈鱼使用材料

主料:鲈鱼、干淀粉

调料:番茄酱 50克 ;香醋 15克; 味精 2.5克 ;白糖 50克;精盐 1.5克

配料:花生油 500克;干淀粉 100克;湿淀粉 10克;芥蓝菜叶 2叶;肉清汤 75克

福州美食菊花鲈鱼做法:

1. 将鲈鱼去鳞剁掉头尾掏去内脏洗净后剖成两片剔去脊骨肋骨鱼肉面用直刀剞上1厘米宽距0.33厘米深花刀再用斜刀横剞1厘米宽距3成切断1块菊花鲈鱼坯按此法共切10块

2. 芥蓝菜叶洗净剪成菊花叶状下沸水锅氽熟取出肉清汤精盐香醋白糖番茄酱味精湿淀粉兑成卤汁

3. 炒锅置旺火下入花生油烧至七成热将鲈鱼生坯用干淀粉抓匀后下锅炸2分钟至鱼块卷成菊花形用漏勺轻轻捞起沥干油后盛入盘中再饰配菊花叶形芥蓝菜叶

4. 锅中留底油约50克放回旺火烧热倒入卤汁煮沸芡匀起锅淋于菊花鲈鱼上即成

八. 甘肃省 嘉峪关 菊花牛鞭

以小公牛之牛鞭(牛冲)为主料,配以枸杞烧制而成。将鲜牛鞭用清水煮至柔嫩取出,顺尿道剖成两片,除掉尿道膜刮洗干净,剞上菊花花刀后改成段。鸡腿一只,葱、姜、料酒等和改刀后的牛鞭一同放入水锅中加热煨制。勺内添植物油烧至6成熟,投入煨好的牛鞭走油捞出,勺内留底油,葱、姜丝炝锅,烹料酒,添鸡汤,加处理好的枸杞,放入精盐等调味品烧开,撇去浮沫,下入牛鞭花,烧至入昧后勾芡,淋明油出勺即装盘。此菜造型美观,口昧香醇,色泽鲜亮。既有食用价值,又有药用价值,具有滋肾润肺,强筋壮骨之功效。

九. 湖南省 娄底市 冷水江 干锅菊花牛鞭

特点:入口酥烂,味香醇厚。

原料:牛鞭500克,鸡胗30克,鸭胗30克。豆瓣酱3克,桂皮3克,八角2克,整干椒3克,盐3克,味精2克,色拉油50克,酱油5克,姜3克,蒜瓣3克,高汤200克。

制法:

1.将牛鞭洗净放清水中煮15分钟后捞出,去尿筋,切菊花刀。鸡胗、鸭胗切菊花刀。

2.炒锅放底油,下桂皮、八角、整干椒、蒜瓣、豆瓣酱大火煸香,放入切好的牛鞭花、鸡胗花、鸭胗花,放入高汤小火熬8分钟至入味,用酱油上好色,加盐、味精调味,出锅装入干锅即可。

十. 陕西省 西安 新城区 菊花锅

    陕西省西安市传统名菜。花卉入傈,历史悠久。菊花作菜,也有2000多年。屈原早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吟咏。唐元结《菜谱记》载:“在药品是良药,在蔬菜是佳蔬。”古人吃菊的方法很多,隋唐时代,宫廷御膳在火锅中放置鲜汤、鱼圆、鲜肉、鸡脯,把菊花瓣掰撕成丝,盖锅焖煮,片刻可食。汤鲜肉嫩,兼有花香,相得益彰,谓之“菊花锅”。 基本制作工艺是,先将猪腰(猪肾)。猪里脊肉、鱼肉、鸡脯肉分别切成极薄的片,每种各装两碟,撒上料酒,除腥保鲜。另将嫩豆腐切块、嫩菠菜时、油炸豆腐皮、麻叶。粉丝、白菜心、韭黄段、香菜末分别放小碟里,葱段、姜末、芝麻油、甜面酱、精盐、胡椒面、辣椒油分别装小碟里。酱油、香醋分别盛入小碗里、用旺火烧沸鸡清汤,倒人专用锅子里,由服务员点燃下盛器内的西凤酒,待汤烧沸,将撕好的白菊花瓣倒入锅内,由食者夹取碟内的肉片,入锅涮熟,蘸以调好的味汁位食。待肉片吃完后,下入豆腐、腐皮、粉丝、麻叶和各种蔬菜,沸后撒上韭黄、胡椒面,调制成汤,盛入小碗中食用。 其风味特点是:肉、菜脆嫩,汤鲜味醇,花香宜人,花香、酒香、肉香、菜香融为一体,令人陶醉怡神。( 西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