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太谷县有什么特产好吃 太谷特产有哪些值得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太谷县有什么特产好吃 太谷特产有哪些值得买更新时间:2023-10-13 11:37:59

一. 山西省 晋中 太谷县 太谷“六必居”酱菜

太谷“六必居”酱菜

二. 甘肃省 天水 甘谷县 甘谷辣椒

甘谷辣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甘谷辣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甘谷是被称“辣椒之乡”,这里盛产的羊角辣椒,以其椒身长,皮质厚,色泽好,辣味浓,油分多而享有盛誉。辣椒营养丰富,含有辣椒碱、辣椒红素、蛋白质、胡萝卜素、脂肪油、龙葵甙、大量的维生素C,微量的挥发油。

天水市广泛种植线辣椒,其中甘谷辣椒产量大,质量好。辣椒是一种普通的常见蔬菜,它不但能刺激胃口,增进食欲,而且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较高。据测定,每100克青辣椒含维生素C185毫克,相当于苹果含量的18倍。多吃辣椒能增加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求,促进人体内的生化反映,抑制亚硝胺类化合物的形成,降低胃癌的发病率。辣椒的果皮与胎座组织中含有辣素和挥发油,因而具有发汗、消寒、刺激、兴奋等作 用。此外,辣椒含有胡萝卜素,以及钙、铁、糖等成分,热量较高,多吃辣椒, 对于维持人体新陈代谢,促进伤口愈合,都有一定的效果和作用。甘谷线辣椒形似牛角,体长18—20厘米,粗细1厘米左右,色泽红亮,辣味浓烈,肉质肥厚,油分多,味辣且香,容易干燥,又耐久存,久负盛名。甘谷辣椒主要产于磐安乡,这里地处渭河河谷地区,气候温暖,灌溉条件好,种植辣椒具有得天独厚的良好条件,种植历史也比较悠久

这里的农民个个都是种植辣椒的好手,辣椒也成为他们代代相传的传统种植作物。现在的辣椒种植面积已发展到近5000亩,平均亩产辣椒干500斤左右,全年收获辣椒达250多万斤,每年有1000多吨出口东南亚各国和印度尼西亚、新西兰、朝鲜、斯里兰卡和港、澳地区,深受欢迎。( 天水)

甘谷的土中,以辣椒最为著名。

甘谷辣椒已有至少4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明叶应甲所编《伏羌县志》(1627年)中就有甘谷辣椒的记载,曾作为明末清初的宫廷贡品而享誉陇上。甘谷辣椒色泽光亮、肉厚油多、角条细长、皱褶均匀、辣味香浓。且富含人体所需氨基酸18种,维生素A、C的含量高出其它品种很多。被美国专家列入全世界130多个辣椒品种的前十位而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以磐安线椒为主的60多个品种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了全国辣椒生产基地之一。

除荣获各级各类奖励外,甘谷辣椒还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保护委员会认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三. 陕西省 榆林 府谷县 杂豆

多年来,这里的群众就有大量种植豆类的传统,新产品多作为商品出售,杂豆品种多,质量高。尤以绿豆、扁豆、黄豆、豇豆、碗豆为主“大明绿豆”深受日本港澳地区客商欢迎。每年种植杂豆16万亩左右,总产约600余吨,其中出口绿豆2000吨,外销大豆2000吨,收入1000多万元。

四. 陕西省 榆林 府谷县 府谷烩菜

烩菜是府谷人中午最日常的佐食菜,全县都吃。不过口味不同,尤其是冬储菜。东片多腌咸白菜,将生白菜纵切两半撒盐一层一层地煞在大瓮里压上菜石,两三天才能让菜里的水分煞出来,然后攥干,再一层一层地装在瓮里压上菜石存放。冬天吃菜都用咸白菜,尤其烩吃猪肉菜绝对不用酸菜。西片、南片只腌酸白菜,先将白菜煮半熟,攥干、撒盐、装瓮、压石。猪肉菜也是酸菜烩的。县城早年多腌咸的,现在多腌酸的,为的是腌酸菜省事,一次就可了结。烩菜可俭可奢,宜贫宜富。菜可选白菜、茴子白(甘蓝)、红豆(豆角)、菠菜,也可用倭瓜、茄子之类。最简单的烩菜可以是将土豆和白菜熬在一起,连油也不用,放点盐变点口味就行。稍好些的,锅里将油炼热,用葱加些佐料炝香,把白菜、土豆炒一炒再烩熟。加入豆腐叫豆腐菜,加入猪肉叫猪肉菜。比较复杂的是细杂烩菜,先将土豆块、豆腐用油炸为金黄,鸡蛋数枚打开倒出,打散加面粉搅拌成稠汁,用小勺一勺一勺地舀入油锅炸熟色成金黄捞出(叫面疙蛋)备用。将红烧猪肉(烧法见拙作《府谷家宴菜肴荟萃》)切成筷子薄厚的片放热锅里使出油后,用葱、蒜、姜、醋、酱油以及花椒、大料、盐炝香燷半熟,稍熬一会儿,再炒入蔬菜(白菜、茴子白、红豆选一)待菜快熟时和入炸好的豆腐、土豆、粉条和面疙蛋再稍烩一会儿,加味精、盐适量搅拌匀即可。还可以加入肉丸、酥鸡等。多一两样,少一两样都是烩菜。细杂烩菜荤素具备,肥瘦搭配,味道鲜美是家常改善生活和待客的极佳菜肴。这种贫富咸宜、老少俱适的烩菜,其实是府谷人宽厚质朴、兼容并蓄、和谐共处、不排外、不嫌贫、不仇富的地方文化在饮食方面的体现。

五. 山东省 聊城 阳谷县 阳谷糖醋黄河鲤鱼

糖醋黄河鲤鱼是山东的传统名菜,黄河由山东入海,黄河鲤鱼不仅肥嫩鲜美,而且用它烹制的糖醋鲤鱼极具特色,造型为鱼头鱼尾高翘,显跳跃之势,这是寓“鲤鱼跃龙门”之意,且糖醋汁酸甜可口,十分开胃。

做法:将黄河鲤鱼前期处理,改好花刀、挂糊经油锅炸熟,再用黄河水制作的三伏老醋加糖制成糖醋汁,浇在鱼身上,香味扑鼻,外脆里嫩带酸甜,是鲁菜系的名菜之一。

美食类型:鲁菜

美食推荐:阳谷宾馆,东昌宾馆,山东大厦

价格:58-68元/份

信息来源:山东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六. 山东省 聊城 阳谷县 张秋炖鱼

此菜为阳谷地方传统名吃。最早始于张秋南街李文端师傅之手,李文端过世后,其儿子李登诚继承父亲传统工艺,取名“张秋炖鱼”。由于李登诚膝下无子,祖传工艺被侄子李学敏所继承,一直延续至今。京杭运河漕运时期,雅号“小苏州”的张秋镇,“繁华压两京,舟车似潮涌,河中鱼虾鳞如玉,两岸鹅鸭白如云。”张秋镇又邻黄河堤岸,据《阳谷县志》记载,清顺治年间,黄河几次决口流溃张秋,大小河流与黄河相通,这就为鱼类的滋生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李学敏几代人就在这种条件下研制出倍受食客欢迎的“张秋炖鱼”。经他们炖出的鱼,风味与众不同,骨酥肉嫩,口味鲜香,回味无穷。

七. 陕西省 榆林 府谷县 洋蔓菁

洋蔓菁洋蔓菁株形如葵花,开黄色小花。食用部分是它的地下块茎。将洋蔓菁洗干净,加适量盐放入容器,压菜石半月后即可食用。也可以和烂腌菜放一起腌。酸甜脆嫩,独具风味。

八. 甘肃省 天水 甘谷县 甘谷砖雕

砖雕,俗称“花雕”,是一种独特的墙壁装饰物,它以砖为材料,不凭丹青,不借金玉,运用能工巧匠的双手,在砖墙刻出丰富多彩的立体图画,它的独特丰风采和典雅魅力,构成了我国民间艺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砖雕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早在东周时期就有砖刻的龙纹,到了明代,随着造砖技术的不断发展,砖雕工艺日渐兴起。据明代计成所著《园治》一书记载:“历代墙垣凭匠做雕琢花鸟仙兽,以为巧治”,可见当时砖雕流行之势。

甘谷砖雕的生产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汉代,当时只有简单的脊挑角和挑角装饰,到了宋代,砖雕生产有了一定的规模,在当时的砖雕墓穴中,就有砖雕的人物故事。明清时期是甘谷砖雕艺术发展的辉煌时期,砖雕广泛运用于寺庙、宅院、会馆等建筑中。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谷大像山,就出土有许多明清时期刻有龙凤、太极八卦等图案的砖雕残件。

甘谷砖雕艺术作品可分为宗教、民俗两大类。砖雕作品主要有“佛八宝”、“暗八仙”、“金刚罗汉”等等,不一而足。其中“暗八仙”应用最为广泛。

百姓院落的砖雕不同于庙院砖雕,主要体现的是甘谷的民俗文化,而且以花卉、动物居多,比如“福禄喜寿”、“五福临门”、“喜鹊闹梅”等,这些砖雕作品真实反映了甘谷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与此同时,甘谷砖雕总是在较小的空间给人以无限的遐想,铜钱、佛尘、花蔓、李子等图案组成“前程万里”;笔、金锭、如意等图案组成“必定如意”;还有“十辈诸侯”、“十辈同居”等等。

甘谷砖雕是一种集书法、绘画、故事、传说、雕刻、建筑构图“六位一体”的民间艺术。在大像山鲁班殿规矩门上的一副对联:“其巧在古倕以上,所居介帝君之间”,刀法准确细腻,既点明了鲁班的历史功绩,又说明了鲁班殿在大像山石窟所处的位置,使人们在欣赏砖雕艺术作品的同时,感受到我们祖国古老文明的伟大与神奇。

甘谷砖雕的技艺可分为浮雕、深雕、堆雕、透雕、圆雕和多层雕等,每件作品不仅可以独立成件,而且可以使一组砖雕作品相互组合,成为一件新的作品,看上去天衣无缝,丝毫没有拼凑之感。在用材上,甘谷砖雕十分讲究,要求所选的砖坚硬细腻,色泽黛青,“敲之有声,断之无孔”是用材标准。在制作上,甘谷砖雕要求非常严格,每一件作品都要经过打胚、粗雕、细雕、修补、磨光等多道程序。

九. 甘肃省 天水 甘谷县 甘谷菜豆

菜豆是人们喜食的家常蔬菜,可供煮食、炒食、凉拌,还可进行干制、速冻等加工,是一种鲜嫩可口,色、香、味俱全,营养丰富的优质蔬菜,市场需求十分巨大。

甘谷菜豆生产基地位于南后山区,空气清新,土壤肥沃,腐殖质含量高,农田用水以自然降水为主,施肥主要以腐熟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复合肥,且基地四周无污染源,产地环境完全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标准.采用地膜覆盖种植,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 油菜后复种菜豆于6月上旬播种,8月中下旬收获上市。其产品色泽嫩绿、肉荚肥厚、皮色青翠诱人,纤维素含量极低,新鲜菜豆嫩荚富含叶绿素91.93mg、VC133.62 mg、有机酸172.0 mg、蛋白质含量高达4.27%、总糖为3.12%,含水量为90.24%,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提高免疫能力等药用价值,单位种植效益是当地小麦效益的10—15倍,其产品外销陕西、兰州、宁夏、青海等省区各大、中城市,深受消费者青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