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高原特产蕨麻冬虫夏草 纯正西藏那曲野生冬虫夏草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高原特产蕨麻冬虫夏草 纯正西藏那曲野生冬虫夏草更新时间:2024-01-18 09:58:30

一. 四川省 甘孜 康定市 高原蕨菜

高原蕨菜系龙爪蕨,是蕨菜中之精品。营养丰富,维生素含量是一般蔬菜的数倍,适口性好,其根茎粉含量很高,可制粉条或酿酒。
蕨菜性寒,味甘,具有清热、滑肠、利尿、化痰、降压和促进细胞更生等药用功效,有一定的滋补作用。

食用方法:温水浸泡10-20分钟后,洗净捞出。煮沸后可凉拌。与猪肉或鸡、鸭、鱼红烧、清炖均可,绿色食品营养丰富,老少皆宜。

二. 甘肃省 甘南州 迭部县 迭部蕨麻猪

迭部蕨麻猪,又称迭部藏猪、迭部藏香猪,因采食一种名为蕨麻(人参果)的植物而得名,是迭部藏族先民由野猪驯化而来,主产区位于迭部县境内海拔2000米至4000米之间的高山峡谷地带。是一种体型矮小的古老猪种,嘴筒长、直,呈锥形,四肢长短适中,被毛浓密、粗长,纯黑者居多、12月龄体重平均22kg,耐寒、耐强烈日光照射,反应灵敏,合群性好。迭部蕨麻猪因长年放牧,采食蕨麻、车前子、野苜蓿、青杠子、羊肚菌、冬虫夏草、贝母、野山参等优质牧草和珍贵藏中药材,其肉质脂肪沉积量低、多汁、嫩度好,必须氨基酸含量高,富含钙、锌、硒等人体必须微量元素,是唯一具有碳酸酐酶的猪,不仅使用价值高,而且具有强心、改善血液循环、调整血压、抑制癌细胞生长、抗衰老、抗疲劳等药理活性,被誉为“高原山珍”、“森林与草原间飘动的黑色珍珠”。

三. 云南省 红河 泸西县 泸西高原梨

泸西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北部,国土面积1674平方公里。泸西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据《广西府志》记载,明洪武15年(公元1382年)至清乾隆35年(公元1370年)设广西府期间,是泸西的兴盛时期,“商旅络绎,车马辐辏”就是当时的写照。 泸西县境内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降雨适中,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署”的高原季风气候,自然条件适宜果树生长,境内果木繁多,资源丰富。泸西梨种植历史悠久,据清乾隆《广西府志》 物产 果之属记载:“桃 李 梅 杏 榴 梨 柿 栗 榛 松 核桃 羊枣 花红 木瓜 杨梅 橙 山楂 橘 橄榄 ”。按此推算,泸西县种植梨的历史有250年以上。 据《泸西县志》记载:1978年,全县已种植面积5000余亩,约20万株,产量约200吨。 1977年引进碭山酥、雪花、金花、早酥等品种试种成功,至1989年发展新品种2000余亩。1991年泸西县被列为云南省优质梨生产基地县,泸西高原梨的发展步入快速发展时期。经过“八五”、 “九五”、 “十五”、 “十一五”优质梨基地的建设,到目前为止,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5万亩,年产量达12万吨。 雪花、早酥、早白蜜、美人酥品种较适宜当地独特气候和环境条件,表现优良,一直为泸西梨种植的主栽品种。具有成熟早(同一品种成熟期比云南省梨产区早5-8天,比北方早25-30天),高产、稳产,果形端正,果面平滑,皮薄,果心小,肉质细嫩,石细胞少,多汁化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11.00%)的共同特性。1990年参加云南省首次组织优质水果鉴品会,泸西高原梨雪花品种获得云南省优质水果产品证书;1997年,泸西县果树站《万亩优质梨综合技术开发》获云南省农业厅科技推广三等奖,泸西高原梨早酥品种1997年参加在江西举办的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南方优质早熟梨评比获全国第一名; 泸西高原梨雪花品种1999年在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室内蔬菜、水果评比获金奖;泸西高原梨早白蜜品种2004年在全国早熟梨等级标准研讨暨优质产品擂台赛上获优质早熟梨奖;泸西高原梨雪花品种2005年获首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2008年泸西云露牌高原梨被评为云南名牌农产品称号。 在长期生产中,当地群众把以雪花、早酥、早白蜜、美人酥四个品种为主的泸西梨统称为泸西高原梨。

所在地域:云南

申请人: 泸西县果树站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泸西高原梨生产区域位于云南省泸西县境内,包括中枢镇、舞街镇、白水镇、金马镇、旧城镇、永宁乡、向阳乡、三塘乡8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3°30′~104°03′,北纬24°15′~24°46′,南北长54.75 ㎞,东西宽 54 ㎞,种植面积10000公顷,年产量12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观品质:泸西高原梨四个品种虽然大小、果形、颜色有一定差异,但均表现出果形端正、果面光滑等共同特性。红色梨系列两个品种早白蜜、美人酥颜色独特,果皮均覆红色彩晕,外观艳丽。而每个品种又具有独特的外观特征,具体为:雪花品种果形椭圆端正,果皮绿黄色,贮后变黄色,蜡质薄有光泽,果点大而明显;早酥品种果实椭圆形,果皮绿黄色,果面平滑,有光泽,果点小或不明显;早白蜜品种果实倒卵形,果皮黄白色,阳面间具红色晕,蜡质薄有光泽;美人酥品种果实近倒卵园形,果肉淡白色,果皮黄绿色,果面覆。 (2)内在品质:泸西高原梨四个品种果肉均为白色,雪花、早白蜜味道蜜甜,早酥、美人酥味甜微酸。都具有皮薄,肉质脆、细嫩、 多汁无渣,果心小,营养丰富的共同特性。其中,硬度≥2.50kgf/平方厘米,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00%,总糖≥7.00%,维生素C≥2.5mg/100g,水分≥80%。 (3)安全要求: 泸西高原梨产地环境按照NY5013-2006《无公害食品 梨产地环境条件》执行;生产严格按照GB/T10650-2008《鲜梨》的有关规定 执行。

四. 青海省 果洛 达日县 果洛蕨麻

果洛蕨麻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果洛蕨麻是青海省果洛州玛沁、玛多、甘德、达日、班玛、久治6县的。果洛蕨麻有体圆肉肥,颗粒饱满,色泽红亮,产量较高的特点。果洛蕨麻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神奇、美丽、富饶的果洛藏族自治州,风光幽美奇异,有插入云天的陡峭雪山,有遮天盖地的原始森林,有蜿蜒流淌的源头溪流,有宛如明镜的海子湖泊,有广袤千里的金色草原。素有“ 植物王国”之美称。果洛历史悠久,远在黄河源头的河谷地区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古为西羌牧地,南北朝时,为党项牧地中心地带。唐、宋时期,属吐蕃。元属“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节制。明属“朵甘思行都指挥使司”管辖,明末清初果洛黄河以北牧地被青海蒙古和硕特部所居,果洛隶青海办事大臣。公元1721年后,当今的班玛、久治、达日隶属于四川成棉龙茂道松潘漳腊营。由于果洛地处偏远,环境闭塞,历代封建王朝没有 在这里真正建立过政权,实行直接统治,长期游离在各大政治集团之外,大小部落是社会最基本的组织形态,互不统属,各自为政。直到1952年解放前夕,这里仍处在封建部落割据状态。人们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是游牧、狩猎、和采集业,生产方式原始落后,人民生活极其贫穷,在长期的狩猎和采集过程中将部分野生药用植物进行积存,换取一些基本的生活材料或简单的医用。据史书记载,在草原宗教生活中采集蕨麻不但作为医用,而且用蕨麻食用,千百年来,果洛草原头人之间为了扩充草地资源相互残杀,牧民生活极其贫困,贫困的牧民将采集蕨麻作为日常食品或换取少量的布匹,茶叶、糌粑等日用品。至今,在果洛地区部分牧民仍然食用蕨麻或用蕨麻招待客人的习惯。在民间关于对蕨麻的传说和故事很多,其中有一段是这样说的:“……今日祈求你们扶持我的歌,此处是旺钦念域界,此歌为蕨麻由来歌。曾在觉如诞生岭国时,弓霸冉杂等鬼怪起邪念,仙子觉如力征各方妖魔。掘藏玛域蕨麻宝。阳山盛产白色蕨麻,阴山生长红色蕨麻,大蕨麻有马头一般大小,小蕨麻也有羊头大小。觉如向珠姆进蕨麻餐,珠姆不慎用刀把蕨麻吃,觉如以歌耻笑珠姆,珠姆听歌后羞愧难忍,觉如的歌儿征服了珠姆的傲慢,结下终生的良缘。植物蕨麻色泽艳丽,口感甘甜营养丰富,养颜美容延缓衰老,清目润肺有利百病。有了蕨麻这般美食,何必还把荤食向往,请不要践踏矿产与植物,生态平衡是法则,这是战神威马的语言,格萨尔大王的嘱咐,领会其意意深刻……。可见蕨麻在牧民生活中的地位。果洛玛沁拉加寺大藏经对果洛蕨麻有明确的记载:蕨麻(藏语称:卓老沙曾)经由当地牧商运入赤岭—丹格尔地区(今青海省湟源地区)换取茶叶、布匹、食盐和青稞等生活用品。到了清朝中期,蕨麻的需求量进一步旺盛,蕨麻成了当时贵官达人、寺院和高僧相互馈赠的礼品。至今,果洛地区的部分寺院在举行重大佛事活动时仍用蕨麻做成的八宝粥(藏语称:折色)来招待贵宾。如今,牧家、商店以及婚宴上都能品尝到各式各样、精美的蕨麻保健食品。果洛蕨麻主要生长于草甸、山坡、湿润草地、河漫滩、水沟边、牧道边、田埂、圈窝旁,分布面积广、个休大、品质好、形态多样,蕨麻产量高,体圆肉肥,颗粒饱满。面积约3000万亩,蕴藏量约20万吨,年采集量约1000吨,市场交易量约300吨,年销售收入约8000万元,市场发展前景可观。果洛人民采食蕨麻历史悠久,因其甘甜鲜美的食用价值和保健价值,普遍受到高原人民的喜爱,被誉为“人参果”、“延寿果”,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其性甘、温,经常大量食用,不上火,具有生津、止渴、健脾益胃、收效止血、止咳、利痰、益气补血的作用,其嫩叶还可作为饲料和春季蔬菜。既可作为食品充饥美食,也可作为药物用来治病强身,可用于食品的药品的开发;应适应性广,对于防止水土流失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可用于退化草地植被的恢复。

蕨麻亦称人参果,一提起人参果,人们马上会想起小说《西游记》里孙悟空偷吃人参果的故事来。其实,人间真有人参果,但不是那种吃了能长命百岁的人参果,它是蔷薇科委陵菜属的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整个植株呈粗网状平铺在地面上。它春季发芽,夏季长出众多紫红色的须茎,匍匐地面,伸向四方,节外生根,犹如蛛网。其叶正面深绿,背后如羽毛,密生白细绵毛,宛若鹅绒,故学名又叫鹅绒委陵菜。根纤细,中部或末端膨大呈纺锤型或球形。春、秋季采挖块根。茎长葡匐,节上生不定根,并形成新植株。羽状复叶,背面密被灰白色毛。花单生,黄色,瘦果。花果期5-9月。

蕨麻系高原蔷薇科野生植物,含有维生素及镁、锌、钾、钙元素。具有较高的医疗和营养价值,它有着健胃补脾、生津止渴、益气补血的功能,故藏医称其为卓老沙僧,常以其入药。六七月间开花时的全草,还可用来收敛止血,止咳利痰,亦作滋补。蕨麻含有大量的淀粉、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和维生素,故长食之,确有人参延年益寿的功效,因此被人们美誉“人参果”。

青海蕨麻以果洛、玉树地区所产为上品,有体圆肉肥,颗粒饱满,色泽红亮,产量较高的特点。深受各族人民及国际各界人士的喜爱,也是馈赠亲友之佳品。

2013年,果洛藏族自治州草原监理站申报的“果洛蕨麻”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果洛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部,青海省东南部,处于巴颜喀拉山与阿尼玛卿山之间,东经96°54′~101°51′,北纬32°31′~35°37′。西邻玉树藏族自治州,西北和北部同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接壤,东北与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相邻,东部同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相毗邻,南面和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紧紧相依。东西长约448公里,南北宽约334公里,土地面积为80781平方公里(折12117.15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11.22%,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8860.1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3.12%。果洛藏族自治州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境内最高点位阿尼玛卿雪山主峰玛卿岗日海拔6282米。是我省主要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果洛藏族自治州下辖玛沁、玛多、甘德、达日、班玛、久治6县,平均海拔在3200—4500米之间的草地、河滩,都属于果洛蕨麻生长范围,果洛蕨麻是果洛州境内天然生长的特有的食用品种,遍及全州六县,面积约3000万亩(折200万公顷)以上,蕴藏量20万吨左右,年采集量约(年生产规模)1000吨,市场交易量约(年销售量)300吨,年销售收入达8000万元。牧民采集蕨麻是一项传统副业,一般是一边放牧一边采挖,或在翻种饲草地时顺便捡拾。采挖地点大多选择在河滩、田埂、牧道、圈窝等周围,对草原生态环境不足以造成危害。

五. 云南省 迪庆 香格里拉市 中甸高原鱼

中甸高原鱼又名面鱼、细鳞鱼、马鱼。主要分布于中甸海拔3100—3400米的碧塔海、属都海和纳帕海等高原湖泊中。中甸高原鱼分中甸重唇鱼和属都裂腹鱼两种,均为中甸高原特有的鲤科淡水湖泊鱼类。中甸重唇鱼体型长,多为圆简形或略侧扁,口下位,须一对,咽齿两行,几乎无鳞,肛门和臀鳍基部两侧各有一行鳞。属都裂腹鱼颇似中甸重唇鱼,但须有两对,咽齿三行,体被细鳞,在两侧大鳞中间腹面有一条裂缝,故名“属都裂腹鱼”。( 迪庆)

六. 四川省 甘孜 理塘 理塘冬虫夏草

理塘冬虫夏草是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的。理塘是虫草主产区,所产的虫草在虫草交易市场被公认为优质虫草。

在四川西部,有一座高海拔的城市--甘孜理塘,县城所处地平均海拔4014米,县城被海拔5000-6000多米的群山环抱,其中部分海拔4500米-4800米的阴坡上,生长着品相敢与青海玉树虫草、西藏那曲虫草一教高低的四川虫草。

甘孜理塘县所产的虫草在虫草交易市场被公认为优质虫草。在全国市场上,很多虫草商都把理塘虫草当那曲虫草销售,虽然这是一个错误,但正因为如此,理塘冬虫夏草品质高低不言而喻,理塘虫草整体品质是仅次于那曲和玉树虫草的。

理塘是虫草主产区,虫草也是农牧民副业收入的主要来源,每到虫草采集季节,理塘县每年都有3万多农牧民上山采挖虫草,给草场造成了一定破坏。为保护草原环境和虫草资源,规范虫草采集活动,理塘县政府率先在甘孜州制定了《理塘县虫草采集管理办法》,规定要求采集虫草要随挖随填,不得使用对草原破坏性大的工具采集虫草,不得损坏或破坏用于草场建设的任何设施,违反规定造成草原植被破坏的处以罚款,并责令责任人恢复植被;虫草采集完毕后,采集人员负责清扫居住地的生活垃圾。

七. 四川省 甘孜 雅江县 雅江高原人参

功效与主治:性寒、润肺散热、平息气喘。适用于肺炎、支气管炎、心脏病、高山不适,滋补养身、除口腔炎症。

能除口臭,抗感冒,抗缺氧、疲劳、辐射等。

用法:清水洗净,泡酒,泡水直接饮用。

八. 云南省 丽江 古城区 丽江冬虫夏草

是丽江雪域高原的名产之一,又名冬虫夏草。其滋补和治疗功用在人参、鹿茸之上,价格十分昂贵,每千克上品售价近三、四万元人民币。 虫草之所以称为“冬虫夏草”,其成因是雪域高原盛夏冰消雪化之时,蝙蝠蛾产在草甸花草树叶上的虫卵,经自然孵化后变成小虫钻进土里,靠汲取植物根茎的营养长大,这时,盛夏季节开始活跃的虫草菌又潜入虫体寄生繁殖、萌发菌丝,从夏至冬,慢慢将地下的幼虫蚕食而死,形成“冬虫”。次年夏天,虫草菌在虫体内抽出子座,露地形成一株4-10厘米的紫红色小草,其顶端有菠萝状囊壳,这便呈“夏草”,夏草囊壳内子囊孢子成熟后,从囊孔射出,随风飘游、侍机又钻入别的虫体繁殖,循环下一轮“冬虫夏草”。

九. 青海省 西宁 城北区 青海冬虫夏草

青海冬虫夏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冬虫夏草,又称“虫草”、“冬虫草”,为中华之,主要产于中国四川、青海境内的青藏高原上。自明代开始,青海冬虫夏草就在国际市场上享有极高的声誉。1460年,中国虫草销往日本、东南亚地区一些国家,被称为中国传奇式的珍宝。目前,冬虫夏草仍是青海省换汇度最高的出口商品之一。在国际市场上,冬虫夏草的售价每吨高达70多万美元。虫夏草以干燥的子座和虫体入药,味甘、性温、气香,入肺肾二经,具有益肺肾、补筋骨、止咳喘、抗衰老等作用,并对结核菌、肝炎菌等均有杀伤力。冬虫夏草传统上既作药用,又作食用,是中外闻名的滋补保健珍品。

青海冬虫夏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青海省现辖行政区域。

十. 青海省 海南 同德县 青藏高原牦牛

青藏高原牦牛

产地(或分布):分布于青海省南、北部的高寒地区。

数量:1981年存栏346万头。

主要特性: 该牦牛由于混有野牦牛的遗传基因,因此带有野牦牛的特征,结构紧凑。黑褐色占72%,嘴唇、目框周围和背线处短毛,多为灰白色或污白色。头大,角粗,母牛头长,额宽,有角。鬐甲高长而宽,前躯发达,后躯较差。乳房小,呈碗碟状,0短小。成年公牛体高为129厘米,母牛为111厘米,体重分别为440千克和260千克。成年阉牛屠宰率为53%,净肉率为43%。泌乳期一般150天,年产奶为274千克,日产奶1.4~1.7千克,乳脂率为6.4~7.2%。成年牦牛年产毛为1.2~2.6千克,粗毛和绒毛各半,粗毛直径65~73微米,两型毛直径38~39微米,绒毛直径17~20微米。粗毛长18.3~34厘米,绒毛长4.7~5.5厘米。驮重为50~100千克,最大驮重为304千克。公牛2岁性成熟,母牛为2~2.5岁,繁殖成活率为60%,一年一胎占60%,双犊率为3%。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