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大理巍山王燕芬土特产 云南大理巍山土特产介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大理巍山王燕芬土特产 云南大理巍山土特产介绍更新时间:2024-01-23 00:39:56

一. 云南省 大理 巍山县 巍山兰花

春天,太阳里映着跃跃欲试的嫩绿,洗去冬日里的深沉。一切都在绚丽里醒来,兰花在古朴幽静的宅院里悄悄开放。漫步古城,兰香随身弥散,人不觉的就在古韵幽兰里沉浸。欣喜地发觉,尽然有与兰花如此神似的地方。

巍山是滇兰的主产地之一。由于气候温和,全年雨量适中,日照充足,境内山多坝少,立体气候突出,这些自然条件都有利于兰花的生长。巍山兰花主要品种有莲瓣兰、朱兰、大雪素、豆瓣兰、朵香、虎头兰、夏蕙兰、绿兰等。莲瓣兰主要生长在滇西澜沧江边中心向东西两边延伸的狭长地带,从香格里拉、维西一直往南,直到最南端的巍山县境。

巍山兰花以宽叶莲瓣兰而著称。植株较大,挺拔、潇洒;瓣形和花色十分丰富;花期长;香味清纯持久;栽培适应性强,深受古今中外爱兰者的青睐。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整个云南兰花界中,发掘于巍山的梅瓣“包草”、荷瓣“药草”、长脚梅、“笑傲群芳”四个优秀品种更是独占鳌头。

巍山养兰历史悠久,至于追溯到何年何月却没人能说个明白。不过单从保存在巍山文管所里宋代养兰的花盆,唐代的南诏国历代君王将兰花视为珍品和清代南诏后裔将朱砂兰、大花莲瓣兰作为向清朝皇帝上贡的贡品,就可见一斑。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生活也越来越丰富,许多人更喜欢以兰为友,以兰陶情。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兰花产业以一个新兴的产业,逐步向规范化、规模化、商品化发展。许多养兰爱好者,投入了大量资金,种植莲瓣兰。从城镇到农村、从养兰大户的兰苑到普通家庭的院子、阳台,随处可见的是兰花、扑鼻而来的是兰香。

巍山几乎家家养兰,院院有兰,随处的走入都是淡淡的幽香。在兰花产业化大张旗鼓的进行时,古城兰花却依旧保持着其自身特有的那份单纯和高雅。

巍山兰花,清新脱俗,因为古城,却还多了一份古朴。兰花的灵性,不但可以是花如其人,也可以是花如其城。古城和兰花一同散发出迷人的幽香。

二. 云南省 大理 剑川 剑川土八碗

热情好客是剑川白族美德,每当远方贵客光临,常用丰盛的宴席—土八碗招待。剑川土八碗历史悠久,相传原来是大理国段白王来用招待周边南亚、东南亚等十六个国王所用的国宴,由于这些国家大都信奉佛教,所以是荤素反搭酷。由于段白王是剑川院傍人,后来传入剑川民间,成为待客的风味佳肴,相延至今,已近千年。土八碗荤素搭配,烹调序味美可口,老少咸宜。还将把白乡人民深深情意寄寓在菜肴之中,讲究意趣,体现了白族好客的情怀,富有民族特色。

土八碗不但具有美好的寓意,而且各有自己隐喻吉祥与祝福的名字,分别是:

延年益寿;年年有余。

千岁平安;和和睦睦。

情意绵绵;舒舒服服。

相思百年;百年好合。

宴请最尊贵的嘉宾时,还要加上“吉星高照,清清爽爽”和“千里顺风汤。”

①“延年益寿”别名“红曲肉”。用三线肉加红曲米经特殊加工烹饪而成,食之添福加寿。其颜色不是化学色素染成,而是纯天然食品红曲米的功效,肉已通过煎煮脱脂,吃起来清香爽口。

②“年年有余”别名“粉蒸鱼”。用蒸米和鱼相扮蒸煮而成。借“鱼”的谐音,表示丰衣足食,年年有余。

③“千岁平安”别名“千张肉”。制作时要将肉块切成长长的簿片,象征人生道路平平坦坦,千岁平安。

④“和和睦睦”别名“木耳豆腐”。黑白相煮,但相互协调,相得益彰,互不相扰,借“木”的谐音,象征“和和睦睦”。相传黑白相间的“豆腐木耳”还含有古代外交上的深层喻意。其表示的是两个不同制度、不同宗教信仰的国家,坐在一起吃饭就犹如木耳与豆腐,从此以后就会和睦邻友好。

⑤“舒舒服服”别名“酥肉垫竹笋”。酥肉借“酥”的谐音,而竹笋却表示为人处事诚信第一的高风亮节。

⑥“情意绵绵”别名“水粉丝”。作法粉丝越长越好,以见不到头尾为最佳,象征长来长往,天长地久,情意绵绵。

⑦“相思百年”别名“金丝坛豆”,自从有了《相思》中的“红豆生南国”,南国都将红豆称为相思豆,而白族却以白色为最纯洁的征,所以将洁白无瑕的金丝坛豆作为相思豆。借“坛”谐音“圆”,代表“相思百年,圆0满”这道菜还有补肾益脾之功效。

⑧“百年好合”别名“百合合肉圆子”。百合扣肉馅后,二者紧密相依,合二为一,为此象征百年好合。

最后一道菜为拼盘“吉星高照”,“清清爽爽”。以白族传统腊味淹鸭蛋﹑香肠﹑吹肝﹑肉片和辣椒蒜泥凉拌树花拼成。鸭蛋摆放在拼盘中央,表示日月同辉;亲亲爽爽是借白族话中“辣椒”和“青蒜”的谐音“亲”和“爽”来表示美好的寓意:代表大家在一起亲亲热热地吃了这饭,就成了亲戚,就是一家人了。

外加一碗汤“千里顺风汤”,别名“虾米汤”。用凉粉丁﹑豆腐丁﹑蒜苗和炒米相煮而成。“蒜”与“顺”音相谐;虾米为水中之物,顺水游荡象征一路顺风。这源于剑川川木匠出门之,远家人远走它乡,家里的妻子都要特意为他准备一包剑湖鱼虾米,以备食用。煮吃时,其汤香香袭人,而且睹物思乡,以此寄托思亲情结,表示时刻不忘家中老小,象征千里顺风,永恋家乡。

信息来源:大理州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

三. 云南省 大理 大理市 大理石

大理位于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中部、洱海沿岸。该县的大理石产于县境内的点苍山,并且蕴藏量十分丰富。点苍山19峰,峰峰都有大理石。

这些大理石像一条灿烂的彩带,盘旋围绕在山腰,山有多宽,石层就有多宽。大理所产石料、石质虽基本相同,但色彩却各有特点。大理素有“大理石之乡”之称。

大理石,又名础石。大理州的大理石资源主要分布在苍山自然保护区内,蕴藏丰富。在白族民间,大理石有一美丽的传说:因为天上的织女触怒了上帝,被下放到苍山的绿玉溪,于是那里到处有了天生的绿玉,织女居住在绿玉溪草木之中。后来,上帝要召回织女,织女骑鸾凤回到了天上,她遗留在空中的头饰变成了美丽的大理石。南诏后期清平官(相当于宰相)杨奇鲲据此留诗一首为《岩嵌绿玉》天孙昔谪下天绿,雾鬓风鬟依草木。一朝骑凤上丹霞,翠翘花钿留空谷。

当地白族人民对大理石的开采加工始于1400年前的唐朝。早期都是由白族各家各户开采,并用人工切凿、打磨,加工成不同的图案和物品。打磨图案是一们高超的技艺。某一图案在同一平面自然天成的较少见,多数石头的图案并不在一个平面上,而且是在打磨过中渐次出现的,呈现色块的哪一部分,隐去色块的哪一部分,令石块呈现什么图案,是一个构图和创造的过程,取决于制作者的艺术品味和打磨功夫。这种方式打磨出的图案一般都是孤品。白族工匠们不仅制作大理石画,还根据大理石的石质和画面特征制成各种物品,有屏风、挂屏、花盆、笔架、花瓶、砚台、图章、茶具、石臼以及制成桌面、凳面、靠背镶嵌在各种家具中。现在还大量用作石材。大理白族的大理石工艺品已成为当地旅游市场的主要旅游产品。

四. 云南省 大理 剑川 母子相会汤

“得勒姆资汤”也称“母子相会汤”

“得勒姆资汤”是别具一格的剑川白族风味小吃,是用“蚕豆母豆叶加豆米子”相煮而成,又称情深意重的“母子相会汤”。“得勒姆资”为白语,指蚕豆母豆秧、豆叶,立春时节专门采集晒干,等到吃时,先煮一下使之变软,再轻轻挤干其汁,然后把经过漂洗滤水,泡于清水中几个时辰;先用腊肉丁将蚕豆瓣炒一会,放水(最好是井水)煮片刻,然后将“得勒姆资”切细,放入豆汤中煮熟,即可食用。“母子相会”汤味独特,清香可口,鲜嫩可口,还有清凉解毒之功效。全国也只有剑川的蚕豆尖可以吃,这和剑川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所形成的气候有关。相传,这道菜历史上还曾进贡到北京皇宫里。

关于“得勒姆资汤”来历,民间还有这样的传说:相传诸葛亮南征来到时,其手下官兵来到剑川,严守攻心为上“策略”,严禁官兵乱采摘老百姓的菜园里的蔬菜,官兵只得摘蚕豆叶“得勒姆资”煮汤充饥,于是就发现其味美可口。想不到摘掉“得勒姆资”的蚕豆苗反而越发越旺,比往年还获丰收。后来当地的百姓每年都要采摘“得勒姆资”一直延续至今。而且只剑川的蚕豆尖才可以吃,就是和剑川山水相连的洱源的蚕豆尖也不能吃。这是因为剑川受丽江玉龙雪山冷气团影响而形成有霜期较长的特殊气候有关。剑川霜大,霜期长达150天左右,蚕豆种子要种在茶杯口大的洞中,出土后躲在洞中不出来,当地民谚“三月不长一寸”,直到立春前后天气转暧,就迅速生长“一日长三寸”,即时采摘,就可以食用。

信息来源:大理州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

五.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永平白鹅

永平白鹅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永平白鹅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永平鹅是云南大理永平县的。

永平白鹅起源于野生鸿雁,是鸭科雁属鸿雁的一个变种,据《大理州地方畜禽品种志》记载,1263年永平回族纥氏开始驯养鹅(鸿雁),迄今为止已有750多年的历史。永平白鹅是当地回族农民在特定的地理气候环境、饲料条件、饲养习惯下,在长期的养殖实践中,经精心选留、驯养培育和自然选择,逐步形成了独具特性的优良地方品种,具有遗传力强,喙、羽毛、肉瘤、颈、肉色、肤色、体型、生产性能、繁殖性能遗传稳定,毛色纯净、繁殖力高、就巢性强、早期生长速度快、耐粗饲、饲养成本低、抗病力强、肉味鲜美、鹅肥肝大、油脂含量高等特质。1980年收录于《大理州地方畜禽品种志》,1987年收录于《云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2010年7月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鉴定通过,将永平白鹅地方优良家禽品种确定为云南鹅,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名录,并将永平县定为原产地中心产区。永平白鹅曾在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作过专题报道,加工产品在昆明国际旅游节商品展销会上评为“名特优旅游商品奖”;“永平白鹅”曾连续三年获得大理州三月街民族节展销产品“金花奖”。 永平县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由于海拔和地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征。境内河流众多,水源较好,自然生态条件为永平白鹅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在永平海拔1800m以下的江河流域、湖泊、池塘、水沟、沼泽地等水资源丰富的亚热带地段都有大规模的饲养。当地群众饲养雏鹅有饲喂碎玉米的习惯,种鹅和雌鹅饲养粮食作物中又以玉米、麦子为主,多采取自由放养,使其在河流、池塘、沼泽地、水沟边得到充分活动,并可获得较多的矿物质、青绿饲料、虫类等天然良好饲料。白鹅是永平回民的主食品之一,鹅油亦是当地回民摄取脂肪的主要途径之一,当地的回民传统习惯是每年10月陆续宰后腌制成腊鹅,作为访友待客或礼品相送。加上回族群众宗教信仰的原因,有“只是回民中可买卖或外卖,但却不与汉人买”的习惯,进行自繁自养。经过长期选育,一些优良基因得到扩大、发展、优良性状得到遗传和纯化。于是在漫长的饲养过程中,在永平特有的地理气候以及饲养环境下,通过当地长期的自然和人工的选择培育,最终形成了永平白鹅这一特有的优良地方品种。在当地广泛养殖,全县发展规模较大,回民户均常年养殖白鹅在200只以上。由于鹅是草食水禽,方便饲养,鹅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在本县水源较好的汉族村庄也大量仿效饲养,有一定规模的发展。年存栏15万只。

永平县有750多年白鹅养殖历史,永平白鹅外形美观、独特,耐粗饲,抗病力强,抗逆性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是难得的地方优良家禽品种和畜禽遗传资源。

永平鹅

永平县永平白鹅养殖协会

13516230

鹅(活动物)

地域范围

永平白鹅产地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境内,涉及博南镇、龙街镇、杉阳镇、厂街乡、水泄乡、龙门乡、北斗乡七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99°17′~99°56′,北纬25°03′~25°45′之间,南北长56.25㎞, 东西宽51.25㎞,养殖区域范围2884㎞2。年存栏15万只。

六. 云南省 大理 剑川 大理松茸

松茸学名松口蘑,别名大花菌、松茸、剥皮菌,纳西语称“裕茂萝”,是丽江地产菌类中的山珍,产品主要由丽江空运出口,有鲜货和盐渍两种。 松茸富含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维生素B1、B2、维生素PP等元素,不但味道鲜美,而且还具有益肠胃、理所化痰、驱虫及对糖尿病有独特疗效等功能,是中老年人理想的保健食品 。( 大理)

七. 云南省 大理 大理风味小吃

大理风味小吃

八. 云南省 大理 剑川 剑川白芸豆

白芸豆,其生物学名叫多花菜豆,因花色多样而得名。属豆科,蝶形花亚科,菜豆族菜豆属,白芸豆原产芸豆原产美洲的墨西哥和阿根廷,后经人工栽培驯化已适应冷凉潮湿的高原地带。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是美洲的阿根廷、美国、墨西哥,欧洲的英国,亚洲的中国、日本等。我国在16世纪末才开始引种栽培。现在中国的各个省区均有种植,面积较大的省份是云南、贵州、四川等,而云南的大理、丽江、兰坪种植面积较大。


芸豆籽粒的形状多种多样,有肾形、椭圆形、扁平形、筒形和球形等;颜色也有多种,如白、黑、黑紫、绿色和杂色带斑纹等。颗粒大小差异也很大,小者如黄豆般,而大白芸豆的籽粒长约21毫米,厚约9.5毫米,比黄豆大几倍,可称豆中之冠了。白芸豆是西餐中常用的名贵食用豆。颗粒肥大,整齐、有光泽,用作配菜可谓锦上添花,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九. 云南省 大理 云龙县 烤茶

是大理地区白、彝、汉等民族饮茶的一种方法。烤茶有清心、明目、利尿的作用,还可消除生茶的寒性。 制饮烤茶的方法是:先将特制的小土陶罐放在火塘边或火炉上,先把陶罐烤热后,再放入茶叶,然后不断抖动小陶罐,使茶叶在罐内慢慢膨胀变黄,待茶香四溢时,将沸水少许冲入陶罐内,此时“磁”的一声,陶罐内泡沫沸涌,茶香飘溢。待泡沫散去后,再加入开水使其烧涨,即可饮用。饮之清香回味,润人肺腑。烤茶冲饮3次,即弃之。若再饮用,则另行再烤。如来客甚多,每人发给一个小陶罐和杯子,自行烤饮。自烤自饮,表示尊敬客人,也是大理各族人民待客的一种方式( 大理)

十. 云南省 大理 大理市 洱海海菜

属绿藻类水生植物,产于大理洱海。清嘉庆吴其睿《植物名实图考》载:“海菜生云南水中,长茎长叶,叶似车前叶而大,皆藏水内。抽序长苞,十数花同一苞。花开则出水面,三瓣、色白……人摘其茎叶食之。”海菜茎长四、五尺,软脆,粗细如绳,茎须开花,有苞,每苞开花四、五朵,四瓣,色白,故又名海菜花。

海菜打捞出海后用清水洗净,连同花苞、茎叶与芋头煮汤,称为“海菜芋头汤”,清爽可口,是白族人民经常食用的一道名菜。海菜在洱海水面成长、漂浮,白族民歌里常引喻四处飘泊的人生:“大理海子无根草,不飘不落不生根”,指的就是海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