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海南特产椰子球好吃吗 海南特产椰子哪些好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海南特产椰子球好吃吗 海南特产椰子哪些好吃更新时间:2024-01-30 20:03:07

一. 海南省 海口 秀英区 海南黄牛

海南黄牛又称高峰黄牛,据1976年出版的《广东省畜禽资源汇编》记载:海南黄牛的主要特征是肩峰隆起,外表略似印度瘤牛(zebu),其次是头长、额短、耳大、角短小、十字部高、体幅较广、四肢坚细、皮肤柔软而富有弹性、被毛短密、尾长。海南黄牛于2003年列入《中国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

海南黄牛属役、肉兼用型牛。

海南黄牛密集区为海口市秀英区的羊山地区,主要分布在石山、永兴、遵谭、十字路、龙塘、旧州等镇。

主产区为东方、乐东、儋州、澄迈、定安等五个市县,其他各市县有少量饲养。

海南黄牛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记载,它长期以来在海南丰富草原的自然条件下,在劳动人民的辛勤培育和严格选育下,形成了耐热、耐旱、耐劳、耐粗饲和抗病力强等优点,深受当地劳动人民所喜爱,尤其是在火山岩缺水地带分布密集。

海南黄牛在海南西部地区农家饲养极普及,据海南省统计局2005年统计产区黄牛饲养量达43.56万头,占全省饲养量的62%,可繁殖母牛达10.7万头,占全省的56%,当年产仔7.15万头,占全省的63%。2008年饲养量47.87万头,其中存栏37.31万头,出栏10.56万头。

海南黄牛公牛肩峰甚发达,一般高达7—19厘米。4—5岁的公牛峰高平均为15厘米(12—19厘米),阉牛峰高平均为11厘米(6—14厘米),其大小与去势年龄有关;2—3岁公牛峰平均7厘米(6—12厘米)。母牛的肩峰较低或不明显。当地群众认为肩峰分为两种,一种是峰顶较宽而厚,称为“盘型”峰;另一种是峰顶较夹而薄,称为“鸡冠型”峰。

海南黄牛成年公牛平均体重达293—384公斤,最重达419公斤;成年母牛平均重达260公斤,最重达408公斤;阉牛平均体重312—331公斤。

海南黄牛属中度体型。体斜长指数为107%--117%;胸围指数为132%--139%;管围指为14%--15%。

海南产肉性能:据海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2007年测定屠宰率平均为50.43%,净肉率I(净内重/胴体重)为76.85。皮厚为0.32cm,脂肪厚:腰脂厚0.23 cm;背脂厚0.47cm。肌肉厚为:大腿内厚为5.33cm;腰部内厚为1.78cm。

海南黄牛繁殖性能:母牛出生后一般为19—21月龄开始发情,发情周期为15—20天,(未经产的母牛发情周期长些,约在25--30天)。发情持续期为1—2天,母牛初配年龄为21—24个月。多数母牛为一年一胎,也有三年二胎。若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母牛在产后经50—60天便可发情配种。母牛一般在14—15岁后丧失繁殖力,若饲养条件好,可延长其繁殖年限。受胎率达81%,小牛犊成活率在85%以上(海南省畜牧管理站资料)。小牛患病较少,成活率高达95%以上。据材料记录,小牛在10月至次年8月份出生最多。

对海南黄牛的品种的评估:二千多年来,海南黄牛在海南丰富草原的自然条件下,在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严格选育下,形成了耐热、耐旱、耐劳、耐粗饲、抗病力强、遗传性能稳定、皮薄、产肉率高、肉质细嫩等优点。为更好地整理品种资源和发掘品种的生产潜力,必需将海南黄牛的提纯和加大人工草原建设,制订科学饲养管理标准,列入海南省农业科技项目。建立省级纯种核心群,建立起不同方式的保种体系。大力扶持专业户,实行本专业场选育和开展群众性选育相结合。在做好品种保护的同时,面向市场开发合理利用,逐步实现资源社会化,逐步形成以保护促进开发,开发促保护的良性循环。在草原建设上,推广种植优质高产的禾本科牧草—坚尼草、皇草、九尾草等;豆科牧草—苜蓿属的拉花草、新银合欢。将海南黄牛在现有的基础上从役用向肉用转变,从数量到质量上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满足市场需求,开辟国际市场。

二. 海南省 海口 美兰区 海南碳烤生蚝

海南碳烤生蚝

海口几乎每一家烧烤园都备有,只是烧法不一,味道也就各异。

和朋友去吃生蚝时,大抵会喝点小酒,剥几只生蚝,碰几回杯,聊一些不关风月的生活话题,远的近的,似乎记忆都拢集了过来。吃过生蚝粉软的肉质,感觉人也有些晕沉,酒在生蚝后总是能够催生出某些灵感和情绪,那个晚上,睡眠也一定是特别酣甜的。

因为大部分时候都在烧烤园吃,生蚝的食用程序就相对简单。送上来的时候,生蚝大都呈两瓣对开,蚝肉紧贴一边,蚝壳里总有一些由各种姜、蒜、酱料等各种调料匀和的汁,享用的时候,用牙签轻微地动一动生蚝根部,它就顺从地出来了。蘸上一些芥茉,会显得味道更为浓醇、正宗。芥茉是得要蘸得均匀些,否则是眼泪都要呛出来了。

据较内行的朋友说,关于蚝的食法,以前主要是白灼、姜葱爆、铁板、酥炸之类。那姜葱爆、铁板、酥炸之类的食法,我倒不觉着十分有趣,不如白灼来得原汁原味,或用芝士牛油,带出香浓蚝味。烧烤园里大抵以白灼为主,在世贸路口的烧烤园,有一味白灼生蚝做得极妙,是我最为怀念的。若是和好友到烧烤园喝酒时,我总喜欢点那种肥大的横琴生蚝,用大白菜、豆腐、腊肉做汤底,食时有一种爽滑的口感,一口咬落,蚝汁横溢,质感极之丰富。至于现时最流行的,大概是“碳烧生蚝”,蒜香和着蚝香,还有一点碳香味,食来的确甘香无比,至于食后会否“热气”,就管不了那么多,反正海口随处都是茶园茶馆。

食用生蚝时,调料是不可忽略的,大抵以“柠檬汁加酱汁”或者芥茉为主,这些酱料能使生蚝本味更鲜。但有许多人喜欢用柠檬汁,因为柠檬汁除了可以适度地降低生蚝的藻腥味之外,更可以由它的清香与酸溜中映衬出生蚝所独有的浓郁清甜口感,当然,若能再配上些冷洌的白酒,可就更显其间真味了。不怕腥的话,其实是可以不必用太复杂的酱汁的,原汁原味总是更能彰显其间内质。怕腥味的人,或者可以用加热的方式食用,时间久一点,尝尝比较熟的也不错,只是千万别用浓厚的酱料掩盖了属于生蚝的特有气息。

吃生蚝时能小酌两杯,方是品食的境界,有人说饮用干白葡萄酒或香槟是很好的配搭。不过我倒觉得深海生蚝处于半透明状,被人们认为是具有-幻想之物,若是用一只晶莹剔透、曲线玲珑的红酒杯,斟上半杯干红葡萄酒,在生蚝上蘸点芥茉(喜欢味重或者怕呛的朋友不妨用番茄酱蘸食),拿起蚝壳,挑起整只生蚝入口,慢咽细嚼,口感神经传输一种野性的-,再眼望着如琥珀般的红酒,轻尝慢饮,又是另一番情趣。这种食法,无论从味觉到视觉,都可算得上是一种极高的感官享受。

当然,一帮朋友相聚时,来几瓶啤酒也不错,杯斛交错间,大家都快乐了一起。尤其是酒至在三分醒时,大家抢吃生蚝的情状,便是最可怀想的记忆。

三. 青海省 海南 兴海县 海南州糌粑

这是藏民的食品。但因青海大都是藏民区,因此,吃着糌粑就不奇怪了。它是以青稞磨成粉为原料,经炒熟后,以酥油为粘合剂制作而成的。

其做法是:先将酥油溶化在热奶茶中,然后加上适量的青稞粉,搅拌成团状后,用手捏成形状后直接进嘴吃。我们在制作过程中,得知酥油要加得多一些,奶茶要略少一点儿,这样能捏得硬些,也更好吃些。我边捏边吃,在还没成形时就开始入口品尝,第一个感觉是香,那种和南方的黄豆粉炒熟后的感觉差不多,其次是觉得那青稞粉有点儿粗,在嘴里一粒一粒的,再次是觉着有点儿干,想要就会么汤吃再感觉。这可能和个人口味有关,我喜欢吃什么都就着汤。

藏民们发明的糌粑主要是为了携带方便,一个团儿,可以边捏边吃。但我觉得这种做法要在卫生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才能行,毕竟手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干净的。

四. 海南省 陵水 礼亭椰子

礼亭椰子

礼亭椰子果大、肉厚、味清甜,含油量高,椰子水香甜、清爽而闻名。种植后六至年开花结果,株产30-40个,最高达100多个。通常鲜果重2公斤-4公斤,干果1公斤-2.5公斤,椰肉0.2公斤-0.5公斤,椰水0.35公斤-0.75公斤,肉厚1厘米-1.5厘米。

椰子品种较多,有摘蒂仔、中圆果、黄椰及长型果等。据记载,椰子树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椰子全身是宝,树干可用作建筑材料;椰子肉营养丰富,内含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可食用,也可榨油,制椰蓉、椰奶等;椰子水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无菌,是清凉止渴的好饮料,午前食用,清甜可口;椰麦夫可作精饲料;椰衣可制地毯、绳子、毛刷和扫帚;椰壳可雕刻成各种精美的工艺品。

五. 海南省 三亚 海参

海参喜欢栖息于透明度好、盐度高的海域,三亚各港湾岛屿都能见其踪影。海参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高级名贵海产品。海参食法多样:或烧、或烩、或炖,尤拌以鲜蛋同炒最上口。( 三亚)

六. 海南省 昌江 海南椰子船

特色:海南椰子船,又称“珍珠柳子船”,是海南琼海、文昌一带民间传统小吃。用鲜椰子装入糯米、味料煮熟而成,具有浓厚的椰乡气息。一般只流行于椰子产地的民间,只有个别餐饮店作产品销售。

原料:糯米1000克,椰子1只,白糖200克,淡鲜奶200克(沸水易可)

制作:

1、糯米淘净,浸泡数小时后滤去水分晾于待用。

2、取刚结满白瓢的鲜嫩椰子,剥除外衣及硬壳,取出整只肉瓢,在顶端切开小口留盖,倒掉椰子水,将糯米填入椰盅内,同时加入白糖及鲜椰汁,灌入淡鲜奶(或沸水),用椰盖封口缚紧,放进盛有清水的锅中(勿使椰盅内水分渗出)加盖,旺火煮沸,然后用慢火煮约3--4小时,糯米熟透胀满后取出。

3、待煮熟的糯米椰盅自然冷却后,解开绑绳,用刀切开,顺直势解成若于块两头尖、中间宽的船形块件,摆盘即成。

特点:椰肉和糯米饭紧密结合,色泽白净,晶莹半透明,状如珍珠(故有“珍珠椰子船”别名)。硬软相间,脆糕结合,慢品细嚼,椰香浓郁,清甜爽口。

七. 海南省 昌江 海南粽

海南粽由芭蕉叶包成方锥形,重在半公斤左右,糯米中有咸蛋黄、叉烧腊肉、红烧鸡翅等。热粽剥开,先有芭蕉的清香,后有肉、蛋的浓香,色香味俱备,大开食者胃口。

八. 海南省 三亚 海南竹筒饭

海南黎族传统美食。是用新鲜竹筒装着大米及味料烤熟的饭食。黎族民同,多于山区野外制作或在家里用木炭烤制。现经烹调师在传统基础上改进提高,使之摆上宴席餐桌,声誉甚高,成为海南著名风味美食。

黎家竹筒饭竹节青翠,米饭酱黄,香气飘逸,柔韧透口。吃时,饮一口黎家“山兰酒”,咬一小口竹简饭,慢品细嚼,趣味盎然。


九. 广东省 汕头 潮南区 南乳白鳝球

南乳白鳝球

用料:
    白鳝1条约500克,南乳两块,蒜茸20克,绍酒2.5克,味精5克,麻油10克,鸡蛋1个,生粉100克,胡椒粉0.5克。

制法:
    (l)先将白鳝宰杀,去掉粘液,洗净用干净布抹干,起肉,再将鱼肉用花刀法片后改成鳝球状待用。
    (2)将南乳、酒、味精、胡椒粉、麻油一起搅匀后,把鳝球放入,腌制约5分钟,再拌入蛋白、生粉待用。
    (3)将鼎烧热,先放入少许生油,把蒜茸放入炒至成蒜茸油待用,再将油鼎洗净烧热,倒入生油,候油温热至180℃~200℃时,把鳝球放入油鼎炸至熟透,盛在盘间,再把蒜茸油淋上即成。

特点:
    色泽鲜艳,口感酥香。

十. 海南省 三亚 椰挞

南方人素来爱喝早茶,每天早上遍布各条街道的茶馆(多为不正规的小馆子)纷纷开门捧出自家焙烤的特色点心供茶客们自由选择。而其中最受欢迎的莫过于蛋挞与椰挞了。

蛋挞并非本地特色点心而是来传自于澳门或香港,椭圆形的脆皮,烤得黄黄的、脆脆的入口特香,脆皮中间由蛋黄烤成的部分颜色更加诱人,像一个熟透的柠檬,当你夹着脆皮咬下去,外脆内嫩,真是享受无比。

椰挞是海南人学习蛋挞的作法做出来的当地特色点心,其形为圆,外面的脆皮和蛋挞一样,而其中的心由椰丝加少许蛋粉烘焙而成,入口椰味浓郁,口感极佳。是海南不可多得的点心。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