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可以寄出去的天津特产 天津可以带走的特产购买推荐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可以寄出去的天津特产 天津可以带走的特产购买推荐更新时间:2024-01-15 16:18:54

一. 天津市 北辰区 天津龙须面

“龙须面”是我国北方传统风味筵席面点品种之一,是从山东抻面演变出来的精品,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明代御膳房里有位厨师,在立春吃春饼的日子里,做了一种细如发丝的面条,宛如龙须,皇帝胃口大开,边品尝,边赞赏,龙颜大悦,赞不绝口。从此,这种炸制的细点便成了一种非常时尚的点心。由于抻面的姿式,如气壮山河一般,抻出的面细如发丝,犹如交织在一起的龙须,故名龙须面。1983年全国首届烹饪技术比赛(全国名厨师技术鉴定会)在北京召开,天津选派3名选手1名助手组成天津代表团参加了比赛。其中,桃李园饭庄蒋文杰(已故)抻制的雪花龙须面,受到专家们的一致赞扬,并命名为最佳面点师。从此天津在抻龙须面技术上,人才不断涌现,登瀛楼、天津烤鸭店均有选手在全国和世界烹饪比赛上获得骄人成绩。2001年天津市商业委员会组团赴比利时参加中比文化艺术交流会,国际美食艺术天津风味技艺绝活表演时,天津烹饪大师商洪芳表演了抻龙须面和空心面,受到当地人民和组委会好评,为天津争了光。“龙须面”用料简单,工艺难度大,其关键有三环:一是和面。面软适度,搋揉光滑、柔韧;二是溜条、抻条。抓面两头,均匀用力,上下抖动。交叉换位,反复交叉,把面溜“熟”、溜顺;长条上案,两手按条,左手向里、右手向外,搓条上劲,提起两头,一抖一抻,再上案板,对折两根、撒上醭面,条不粘连,以此方式,对折打扣拉坤成丝;三是油炸。要注意油温不要高、操作要“三轻”即将抻好的面丝轻放油锅,用筷子轻拨面丝,炸至硬挺,呈浅乳黄色,轻捞出锅,制咸的龙须面。面丝均匀,不并条,不断条,香甜脆爽。

二. 天津市 静海 果仁张

天津果仁张制作的各种美味果仁,自然性显色和放香,香而不俗,甜而不腻,色泽鲜美,酥脆可口,久储不绵。果仁张至今已有160多年历史,第一代张明纯和第二代张维顺曾在清宫御膳房当厨,专门炸制各种小食品,受到皇上嘉许和西太后赏识,遂被誉为宫廷小吃。解放后,第三代张惠山炸制的净香花生仁、玻璃核桃仁、虎皮花生仁等品种,在1956年天津市饮食商业优质品种展览会上被评为优良食品,参加过博茨瓦纳国际博览会。周恩来总理生前曾多次在宴会上请外宾品尝果仁张制品。
如今的果仁张制品凝结了四代人的艰辛智慧,制作技艺和配料十分严格。要求果仁籽粒饱满并合乎规格,根据季节变化掌握油质和油温,针对果仁制品不同色泽和味道调制配料,工艺手法有推、翻、摁、抄、拨、托、提、压、转、挤、拢、点、撩等。

三. 天津市 宁河区 天津铜塑

天津铜塑属得上的是龙宝斋的“天津绝活”系列。龙宝斋是一家专门经营铜塑工艺品的公司。公司总工艺师、民间金铜雕塑艺术家徐寿海(艺名古龙),并邀请泥塑名家逯彤、根雕艺术家张宗泽等名家为高级工艺师。公司在津门铜塑界等领域享有很好声誉。

四. 江西省 上饶 信州区 上饶市的特色菜

上饶市的主要特色菜有:三丝鱼卷----------- 特点:造型美观,鱼肉洁白,入中鲜嫩。斩虾丸 -------------特点:颜色外黄内嫩,香味扑鼻。清炒龙凤------------特点:龙凤佳称,香味浓厚。清蒸荷包红鲤鱼------特点:颜色鲜美,形状美观,肉质鲜嫩。鳙鱼头烧豆腐 -------特点:嫩滑鲜美,盈香满席,后味无穷。清蒸甲鱼------------特点:形状完整,营养丰富,香味浓厚。咖哩猪排------------特点:色泽金黄,香脆可口。鸡丝马铃蛋----------特点:色泽雪白,美味可口。鸡丝锅巴----------- 特点:鸡丝嫩滑,造型美观,鲜美可口。雪中得宝------------特点:色泽清雅,造型美观,鲜美可口。拔丝苹果------------特点:焦脆,香甜,可口
( 上饶)

五.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族的虫类美食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各种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经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

捕蝉是在夏季,每天傍晚,蝉群落在草丛中时,蝉翼被露水浸湿,不能飞起,妇女们就赶快把蝉拣入竹箩里,回后后入锅焙干制酱。蝉酱有清热解毒,去痛化肿的医疗作用。

傣族人普遍喜食蚂蚁蛋,经常食用的是一种筑巢于树上的黄蚂蚁,取蚂蚁蛋时,先将蚂蚁驱走,然后取蛋,蚂蚁蛋大小不一,有的大如绿豆,有的小如米粒,洁白晶亮,洗净晒干,与鸡蛋一起炒食,其味鲜美可生食又可熟食,生食时制酱,熟食时用鸡蛋穿衣套炸,常用的酸果、苦瓜、苦笋、冲天椒,辅以野生的花椒、芫荽、蒜、香茅草,风味纯正,清洁卫生。

六. 天津市 南开区 天津稀食

稀食,带汤而能够充饥的食品,多在早晨经营,故又称早点稀食。天津稀食品种大致可分为汤类、卤类和粥类,近百品,风格各异。

以汤类品种而言,有用鸡芽子沾干淀粉,用木槌反复捶成薄片,改刀同鸡蛋清加水、面粉和成略硬的面团,擀制成挂面粗细的面丝一块煮熟,挑条入碗,放盐、味精,浇上三合汤(用鸡。鸭、牛肉加清水熬成),这便是老传统的“棰鸡汤面”。这个品种,解放前是富户人家的佳肴。“八大成”(带“成”字号经营天津风味菜的饭庄)曾制售,其选料精细,作工讲究,独具一格,面丝雪白,柔韧光滑,汤色清亮,滚热鲜美,富含营养。按照制“棰鸡汤面”的方法,还可做成“棰虾汤面”;如将面片制成馄饨皮,包上肉馅,又可做成“棰鸡馄饨”。

七. 天津市 静海 台头西瓜

台头西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天津市静海县台头镇自古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特别是盛产的西瓜深受.京津两地消费者青睐。“台头西瓜”皮薄瓤脆、口感甜爽、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是消夏解暑的佳品。
台头西瓜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清澈甘甜的大清河水、肥沃的黑土地及优质的气候条件培育出了品质优良、绿色、无公害的台头西瓜。
据史料和《静海县志》记载:清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于公元1767年、1770年和1794年三次驾临台头,并建有行宫一座。瓜农献瓜于圣前,乾隆吃后赞不绝口,称其为消夏珍品,亲点为宫廷贡品,特赐福字一个,意在借甜甜的西瓜祝万民同福,此后台头西瓜名声大振,畅销不衰。
进入21世纪,随着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台头西瓜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冷棚嫁接西瓜的成功引进,既解决了西瓜重茬病害严重的难题,又改变了只有夏天才能吃到西瓜的历史。
为使消费者购买到真正的台头西瓜,台头镇西瓜合作社于2006年在工商部门注册了“弘历福”牌西瓜,使其有了双重保险,2007年出现在市场上的台头西瓜都有了自己的身份证。.2010年12月,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查,决定对“台头西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地范围

“台头西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产地范围为天津市静海县台头镇、独流镇、梁头镇、王口镇、良王庄乡等5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八. 天津市 河北区 天津地毯

天津著名的特种工艺品。已有300多年历史,产品远销国外许多国家和地区。它做工精良。图案优美,色泽光润,具有浓厚的民族艺术风格。天津制毯艺人首创剪片和化学水洗的独特工艺,使地毯“洗如锦缎,剪如浮云”,而且花纹凸出毯面,状若浮雕,倍增艺术效果。品种有裁绒、胶背、提花、化纤、天然色、依束等地毯以及精档艺术挂毯。从本世纪初以来,在国内外评比中。屡次夺魁或受奖。现天津一些地毯厂可供中外旅游者参观、选购。
工艺:地毯选用优质羊毛为原料,经梳纺、染色、绘图、织毯、平毯、洗毯、剪片、整理等工序制成。其中织毯、剪片为影响成品风格与质量的关键工艺。
特点:丰富多彩,达千余种,风格各异。产品线条流畅,纹路清晰,花纹平凸兼有,编织密度合理,厚度适中,毛质挺拔,富有弹性,配色协调,染色牢固。
奖项:产品于1903年在美国路易斯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奖;1965年在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获金质奖;栽绒地毯于1979、1981、1983年分获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及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胶背地毯于1981、1985年连续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银杯奖。

九. 天津市 滨海新区 天津风筝

天津民间艺术珍品,与泥人张彩塑、杨柳青年画、天津地毯合称“天津四艺”。已有百余年历史,以高级真丝、纯纸、上等毛竹为原料。以冷暖色对比为着色手法,做工精细.造型逼真,飞行平稳。还创制了平板式、弓子式、串式和袖珍式等200余种风筝,曾在1914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被誉称“风筝魏”。继承魏元泰传统的天津工艺美术制作的“敦煌”牌风筝,1914年获国家百花奖风筝最高奖银杯奖。现在的天津风筝品种众多,最大的长达百余米,最小的可装入信封。均为拆叠式,便于旅游携带,既可放飞晴空翱翔,又可摆在室内观赏。

十. 天津市 津南区 天津木雕

天津木雕始于清代,是名扬海内外的民间工艺品。当时,云、肩、赵是三家较大的木雕作坊。云家善雕凤,房家善雕狮,故有“房狮云凤”之说。木雕业以刘杏林(1879一1972)最为著名,人称“木雕刘”。木雕业以刘杏林(1879一1972)最为著名,人称’木雕刘’。天津的木雕经过诸家名师的努力探索和实践,集南北特色于一身,又将中国画的构图与木雕相结合,逐步形成木雕精美秀丽、淳朴粗犷的独有风韵。天津广东会馆的戏台木雕,堪为天津木雕技艺的代表作。1960年,“木雕刘”普为人民大会堂精制了巨幅木雕,使天津木雕荣登大雅之堂。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