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直播辣椒面贵州特产 贵州特产辣椒面排名前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直播辣椒面贵州特产 贵州特产辣椒面排名前十更新时间:2024-01-25 10:10:47

一. 广西 百色 隆林 百色隆林苗乡辣椒骨

苗族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广泛分布在贵州、云南、湖南、广西、四川、海南、湖北等地。目前全国苗族人口738.4万人,广西苗族人口43万人左右。广西苗族主要居住在融水、隆林、三江、龙胜四个自治县。苗家人勤劳、善良、勇敢!由于地势和气候原因,形成了苗族300多年来与众不同的饮食文化!现在为大家推荐的就是隆林苗家人自制的————辣椒骨!

别有风味的辣椒骨,是隆林各族自治县各族人民的传统食品和上好的调味品。辣椒骨和一般的辣椒酱不同,其味辣而不烈,香气馥郁,鲜酥油滑,营养丰富,美味可口。以调味煮菜或煮汤,香中带辣,余味无穷,既能增进食肉,帮助消化,又可驱寒解表,促进血液循环。

辣椒骨的来历,有一个很有趣的传说;在土司统治时代,有一个苗族农家养了一头大肥猪,春节将到之际,贪心的土官企图独占这头大肥猪,于是,他设计把全村的人都骗上山去,然后带着几个奴仆到这个农家把猪杀掉,偷走了猪肉。当晚,农民回到家,见家中一片狼藉,堂屋中有一堆猪骨和猪毛,经了解才知道家中的大肥猪被狠心的土官偷杀了,农民气愤极了,过年的猪肉没了,只好把这堆猪骨头放进樁碓里,并放些辣椒和盐,一面樁一面骂,“土官狠,土官坏,把你骨头樁成粉”。到了春节,他把这些辣骨煮来待客,客人吃后觉得味道很好,消息就远近传开了,此后,人们逢春节杀年猪时都腌制辣椒骨,既表示对土官的仇恨,又可为节日添制一个佳肴。久而久之,别的民族也学习苗族腌制辣椒骨,形成一种传统的名吃。

辣椒骨的制作,多用猪骨制作,但也有的用鸡骨、牛骨、羊骨制作。做法是:首先将带肉的骨头捶成小片,然后拌上辣椒粉、核桃粉、花椒粉、五香八角粉、生姜食盐和高度米酒,搅匀后放进碓窝里樁碎,然后放进瓦坛,密封两个月以上即成。辣椒骨可作佐膳的小菜,也可作调味品。

主要材料:红辣椒、和猪的骨头、姜、酒。

配方:保密

制作方法:本人也是大概知道,先把猪骨头用特制的器具捣碎(这个器具是铁的,每个苗家人的家里都有一个),用酒来腌,然后就是舂辣椒和姜,这个过程全是手工做的,把舂好的辣椒和捣碎的猪骨头混在一起,在放入特制的配方,搅拌均匀,在放入一个很大的坛子里(这种大坛子也是苗家人自制的,专门拿来做辣椒骨的,各家各户都有的)然后封坛,大概要一年的时间吧,就可以食用了。你不用担心它会变质,辣椒骨保存得越久味道越香。

特点:该产品在制作过程中全是手工制作,所用的材料全是苗山上无污染的产品,而且都是自家种和养的。

口感:香醇、微辣、开胃、有一股很独特的植物香味。

外观:鲜红色、可见捣碎后的猪骨头、姜纤维。

食用方法:能常是以作为配料为主,炒菜的时候根据个人口味加入,最好是先爆炒辣椒骨香后在放入你要炒的菜一同炒。冬天的时候也可拿来作锅底。单独吃的话就要用油炒香后,加入适量的水,加点蒜苗,味道真的不错哦!

过年的时候苗家人就会自发的聚在一起,把一年的收成当成祭品来祭拜祖先,感谢在过去的一年由于得到祖先的保佑才能得到大丰收,同时也祁求上苍,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让粮食大丰收,也方便物品互换!这是几百年来苗族同胞不变的风俗。而最值得一提的是杀年猪.(年猪都是自家养的)可能是苗家人自古以来都很节俭的原因吧,凡事都能做到废物利用,就比如说是杀猪吧,猪肉一般都会拿来腊,猪肠拿来做腊肠,留作第二年的食物,而其它下水会拿来做为过年吃的食品,猪的骨头拿来做辣椒骨,因为苗家人居住的地方很高,每天都要劳动,所以不能经常下上购置食品,辣椒骨就成为各家各户家里必备的食品,他们的菜谱也很简单,一个大锅,里面放的全是自家种的蔬菜,全是用水煮,没什么油水,旁边就放着一大碗辣椒骨,也就当做是蘸点荤了吧!很是开胃。

二. 山西省 忻州 忻府区 忻府辣椒

忻府辣椒

三. 贵州省 毕节 金沙县 糟辣椒

贵州金沙冠香坊调味食品有限公司通过近11年来的艰苦创业、摸爬滚打;现已成为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贵州省诚信私营企业、贵州省扶贫龙头企业和贵州省旅游产品定点生产企业。

公司拥有金沙岩孔、金沙五里坡、遵义虾子、遵义南白等四个农产品加工基地;形成了“集团化管理、跨区域经营”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已获得糟辣椒QS许可证;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冠香源”牌糟辣椒已销往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产品已进入麦德龙、沃尔玛、北京华联等大型超市。

公司相继在金沙、遵义建立辣椒等农品种植基地8000余亩。国务院副总理-和农业部部长孙正才等省地领导多次到公司考察指导工作。公司2006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评为“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经营优秀龙头企业”。

冠香坊牌糟辣椒是利用金沙区域内的鲜红辣椒为原料,采用贵州苗族的传统工艺,通过土坛发酵、精心调制需成。产品整体鲜红,间有白色、黄色颗粒,固液混体,辣椒呈碎片,姜蒜等辅料呈颗粒状,均匀一致;具有本品固有的酸、咸、辣和鲜醇香味;是烹制糟辣系列菜肴的最佳调料。

公司按照“以法规管理生产,凭良心生产食品”的质量管理方针,实现“全员质量管理”模式确保质量安全。“冠香源”牌糟辣椒系列产品荣获“贵州省名牌产品”和“贵州省名牌农产品”等殊荣。“冠香源”商标被评定为“贵州省著名商标”。

四. 湖南省 邵阳市 隆回 隆回辣椒

隆回辣椒是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的。隆回县的气候非常适合种植辣椒,辣椒种类繁多,产量高。

隆回辣椒为本县传统产品,现在常年栽培面积3万亩左右,主产区分布要桃洪镇、山界回族乡、北山乡,其余在全县范围各地都有栽培。解放前主要分布在隆回南面山界回族乡,北山乡回族居住地区,据县志记载,民国38年的播种面积2500亩,产干辣椒150吨,50年代后发展较快,面积增到万亩,57年被定为国家辣椒生产基地,播种面积突破1.2 万亩,总产1000吨,58年当时的生产区:红旗人民公社出席全国先代会,获国务院奖旗。70年代外贸市场看好面积维持在1.2―2.5万亩,总产在550―1670吨之间。79年定为外贸出口基地县。生产面积扩展到3万亩,总产突破2000吨,以后一直维持在3万―2.5万亩之间。

隆回辣椒传统品种为朝天椒,该品种种植株较高,耐旱性强,叶长卵形,果梗向上,较长,果实表皮光滑,鲜红,细长形,种籽较多,单果重5-8克,晚熟,产量较低,一般制干品,每667平方米产干椒150―200公斤。辛辣味浓,是加工罐头,制酱的上等原料。该品种是80年代初出品和90年代本县罐头厂收购的主要品种。隆回辣椒产品,除鲜食销售外,其余主要加工销售。八十年代末期本县开始兴办隆回县食品罐头厂,生产的辣酱罐头为主要的产品,九十年代全部生产各种型号、档次的辣酱罐头,产品销售以广东沿海城市,以及郑州、石家庄、北京等全国20余省市,最高出产量3500吨。从90年起,93、94、95年全县先后共举办大小辣椒罐头厂十余家,总产量最高在5500吨左右。98年以后,保存有隆回县食品罐头厂为主的两家辣椒罐头仍然维持在1000吨―2000吨之部,因此隆回本地产的制罐、制酱有的辣椒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本县需求。

隆回辣椒的品种,从80年代中期开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主要的生产品种为湘研系列中的湘九、十九等鲜食品种,其次是隆回本地的朝天椒和线椒、海椒等辛辣型优质高产的加工型品种,栽培区域除小沙江等高寒山区外,几乎遍及全县。

五. 广西 柳州 鱼峰区 辣椒骨

    苗族的食品多种多样,但有一种特殊的食品“辣椒骨”,到了苗乡的朋友可不得不尝。“辣椒骨”是将所杀的猪、牛、或其他野兽的骨头舂烂,拌上干辣椒粉、生姜、花椒、五香粉、酒、盐等,置于坛内密封,经半月以后(封存时间越久越好)可食用的独特美食,它味香而辣,可增进食欲,驱风御寒,防治感冒,是苗家常备的食品,也是待客的佳品。 据苗族传说,土司统治时代,土官到苗寨把猪杀了,吃尽了肉,丢下一堆骨头。苗人愤恨,把猪骨头当土官骨头舂烂,拌以辣椒、盐巴来下饭,以解心头之恨,岂料其味甚美,无意中做成了这种“辣椒骨”。以后凡杀猪、牛或猎获野兽,必将以骨头制成“辣椒骨”,久而久之,便成了苗族的传统美食。( 柳州)

配料:

鲜猪骨肉、辣椒、花椒、食用盐、植物油、特制米酒

特点:该产品在制作过程中全是手工制作,所用的材料全是苗山上无污染的产品,而且都是自家种和养的。

口感:香醇、微辣、开胃、有一股很独特的植物香味。

外观:鲜红色、可见捣碎后的猪骨头、姜纤维。

食用方法:能常是以作为配料为主,炒菜的时候根据个人口味加入,最好是先爆炒辣椒骨香后在放入你要炒的菜一同炒。冬天的时候也可拿来作锅底。单独吃的话就要用油炒香后,加入适量的水,加点蒜苗,味道真的不错哦!

过年的时候苗家人就会自发的聚在一起,把一年的收成当成祭品来祭拜祖先,感谢在过去的一年由于得到祖先的保佑才能得到大丰收,同时也祁求上苍,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让粮食大丰收,也方便物品互换!这是几百年来苗族同胞不变的风俗。而最值得一提的是杀年猪.(年猪都是自家养的)可能是苗家人自古以来都很节俭的原因吧,凡事都能做到废物利用,就比如说是杀猪吧,猪肉一般都会拿来腊,猪肠拿来做腊肠,留作第二年的食物,而其它下水会拿来做为过年吃的食品,猪的骨头拿来做辣椒骨,因为苗家人居住的地方很高,每天都要劳动,所以不能经常下上购置食品,辣椒骨就成为各家各户家里必备的食品,他们的菜谱也很简单,一个大锅,里面放的全是自家种的蔬菜,全是用水煮,没什么油水,旁边就放着一大碗辣椒骨,也就当做是蘸点荤了吧!很是开胃。

六. 湖南省 株洲市 醴陵 醴陵辣椒

盛产于醴陵,其色泽鲜艳,肉厚籽少,微含甜味,是醴陵的重要出口农副产品。因其光亮剔透,被誉为玻璃辣椒,在古代就远销国外。

七. 广西 桂林 叠彩区 桂林辣椒酱

桂林辣椒酱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桂林辣椒酱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它鲜而稍辣,很刺激食欲。根据不同顾客的口味,桂林辣椒分为豆豉蒜蓉辣椒酱和蒜蓉辣椒酱两种,各有各的特色。桂林辣椒酱不仅开胃,而且酱中还含有丰富的维他命A、B、C、G,及钙、磷、钾、铁等微量元素。

桂林辣椒酱以独特的风味冠压群芳,不仅走俏国内,而且畅销港澳及东南亚,与桂林三花酒、桂林腐乳一起被誉为“桂林三宝”。桂林辣椒酱因配料有别而品种有异。以大蒜头为配料的是蒜蓉辣椒酱。再加入豆鼓就成为豆鼓辣椒酱,通常是选用优质红辣椒、大蒜头等剁碎,拌入豆豉,加入三花酒和细盐等,密封入坛,数月之后始成。桂林辣椒酱油润鲜辣,香醇可口,既可食用提味,还可作调味用。“桂林三宝”商标的“桂林三宝”礼品盒,集桂林三花酒、桂林豆腐乳、桂林辣椒酱三种名优产品为一体,小巧别致,便于携带,深受中外游客的喜爱。

桂林辣椒酱为桂林之一,有百年左右的历史。桂林酱料厂制的辣椒酱多次被评为自治区、桂林市优质产品和名牌产品,畅销东南亚各国。桂林辣椒酱因其配料的不同,有有各种不同的品种,像蒜蓉辣椒酱,豆豉蒜蓉辣椒酱等。其味鲜辣香纯,辣后回甜,鲜中带香,是上好的调味品,有可以单独食用。

桂林辣椒酱的传说

过去,桂林还没有辣椒酱,若是过了季节,再想吃到鲜味辣椒就难了。能找到的至多是些干辣椒,这东西用火偎,或擂成粉,虽然也还能满足些口味,可是人们总嫌麻烦,那千辣椒的味道比鲜辣椒也差得天远。怎样才能做到一年四季都有鲜味辣椒吃呢?

俗话说:“冬至腊肉,夏至狗”。每年冬至,家家户户都开始挂腊肉了。那时有个姓王的人开了窍;他想,猪肉用盐腌了就不会臭,放几条月,照常香鲜可口,为什么辣椒就不能用盐来腌呢?第二年,他就试着把新鲜辣椒整个地用盐腌了起来,过了两条月,他开坛一尝,嗯,味道果然不错!红爽爽的连点颜色都没变呢。只是那辣椒太大个了,有的还未进盐味。后来,老王又开动脑筋,把鲜辣椒剁碎来腌,那味道就更好了。不过,美中不足的是,那腌辣椒的味道辣得太寡了点,北方人不敢吃。怎么办呢?老王左想右想,忽然他想到北方人平时爱吃老蒜,何不掺点老蒜进去。接着他马上剁了几斤老蒜放进辣椒里。这样又过了一段时间,老王再打开坛子,嘿,真香呀!左右隔壁的人闻着香味都跑来了,众人一尝,“喷喷喷……这味道真不错。”于是,老王就大方地给每人舀了一碗回去。

后来,老王干脆胳老蒜辣椒来卖了,由于是独门生意,不久,老王就捞了一笔大钱,成了辣椒老板了。有了票子,老王便扩大生产,胳了几大海缸的老蒜辣椒,可是刚胳到缸里不久,就遇到了连日的水南风,大缸里的老蒜辣椒开始出水了,稀啦啦的,老王挑点一尝,发现味道也有点酸了,怎么办呢?照这样下去,是要赔大本的。他左思右想,始终没得什么好办法,弄得他吃不香,坐不安,睡不稳,只两三天工夫,人就瘦多了。一天,他为了吊吊味民就到一家米粉店里吃米粉。这时,有个农民打扮的人在他对面坐了下来,也要一碗米粉。那农民吃了两口,把眉头皱了皱,便从衣袋里摸出一个圆圆的干饼来,边吃粉边啃,到后来,他干脆撇了一半放进米粉碗里。那老王觉得奇怪,再看他碗里,只见红黑相杂,香味扑鼻,那红的自然是辣椒了,那黑的又是什么呢?于是老王便和他扯起板路来了,经转弯磨角地一问,才知道那人啃的是豆鼓辣椒饼。那黑的便是老霉豆鼓,因这东西放的日月久了,特别干爽,吸水力很强,掺到辣椒里稍稍烘晒一下,就成了豆鼓辣椒饼,出门在外,想着时就拿出来吃点,开胃得很。听到这里,老王心里一动,把这霉豆鼓放进那几缸老蒜辣椒里不是蛮好么,但又一想,莫急,还不晓得味道如何呢?于是他问道:“老哥子,你还有吗?给我尝尝,怎么样?”那农民也大方,又拿出一个来递给老王,王老板左看右看看了好一阵子,还把那饼放在手上碾碾,放进嘴里嚼嚼,嗯,味道不错,他再把那饼放进米粉碗里,搞匀了一吃,味道大不相同,真是色香味俱全,吃着吃着,出了一头大汗,人也爽神了许多。最后,他一把拉住那农民,请他到工场里当了上首师傅。

经过一番重新加工,几大海缸眼看要坏了的老蒜辣椒,又变成香喷喷的了,从此,老霉豆鼓拌老蒜辣椒——桂林有名的辣椒酱出世了。

八. 河北省 保定 定州 “鹿牌”辣椒油

“鹿牌”辣椒油

定兴的“鹿牌”辣椒油,是以用料讲究,制作精细,香辣适口,味美奇特著称,很快风靡各地,远近闻名,迅速发展成为定兴独有的土品。以物美价廉、货真价实招徕顾客。本县在京津及外地谋生者,常以本地产的辣椒油作为土品馈赠亲友,后来发展到居住国外的华侨来函索购,也有借回国之机专程慕名来购买。深得当时各界上层人士的赏识。民国七年(1918)得到直隶省省长曹锐“独创椒油,品味精纯”的奖牌和省实业厅“振兴实业”奖状。民国九年(1920)吴佩孚书赠“香辛沁脾”匾刻一块。民国十一年(1922)大总统黎元洪和民国二十三年(1934)河北省主席于学忠分别书赠“振兴实业”奖状一块。并作为国民中央政府以定兴的辣椒油为国家佳品送巴拿马博览会参加展出并获奖。

九. 海南省 三亚 黄灯笼辣椒酱

在海南饭馆吃饭,基本上每个桌子上都会有一小瓶黄色的辣椒酱,这就是鼎鼎大名的海南辣酱。海南的黄辣椒酱采有“黄帝椒”精制而成,在全世界只有海南南部生长。椒色金黄,状似灯笼,所以有些地方也叫它“黄灯笼”。黄帝椒辣度达15万辣度单位,在世界辣椒之中位于首位,是真正的“辣椒之王”。

黄灯笼辣椒酱属于海南,一般人到了海南都会带一些黄灯笼辣椒酱回去,鲜辣一绝,而且好吃不上火,辣而不呛。黄灯笼辣椒酱源自海南新鲜灯笼椒精制而成,色泽天然,其味极辣,有『辣椒王』之美称,富含大量的维生素C及胡萝卜素,是佐餐调味之佳品。南国黄灯笼辣椒酱很有名,喜欢吃辣的人不要错过,有香辣和特辣两种,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一般普通的超市里都有卖。

黄灯笼辣椒酱的工艺流程:

先腌制再调配,最后蒸煮。让辣椒更入味,且食后不上火。香辣椒酱注重“香”与“辣”的配合,对于黄辣椒的辣度有所控制,让您感觉香郁开胃,辣入饥肠!

黄灯笼辣椒酱的独特及稀有,让吃过黄灯笼辣椒酱的朋友回味无穷,垂涎三尺。那种辣入肺腑豪情勃发的感觉,绝对是您餐桌之上不可或缺的调味佳品!

特辣黄辣椒酱的产品理念重在一个“辣”字,百分之百将“辣椒之王”的辣度保留,让您辣得开怀,辣得够劲,辣得痴狂!

黄灯笼辣椒酱源自海南新鲜灯笼椒精制而成,色泽天然,其味极辣,有『辣椒王』之美称,富含大量的维生素C及胡萝卜素,是佐餐调味之佳品。

产品特点:风味独特、辣味十足,辣而不上火

产品卖点:新鲜的黄灯笼辣椒制成,新鲜可口

消费对象:喜欢吃辣的人群或家庭主妇

配料:海南黄灯笼椒、蒜蓉、食盐、米醋(调味剂)

黄灯笼辣椒酱很有名,喜欢吃辣的人不要错过,有香辣和特辣两种,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一般普通的超市里都有卖。

品牌:南国,春光,八九,至盛行,以及健裕。

十. 贵州省 遵义 正安县 石磨辣椒酱

石磨辣椒酱由正安县香仡佬石磨辣椒酱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该公司坐落于流渡镇街上,成立于2005年10月,占地1400平方米,有厂房1300多平方米,总投资150余万元,2006年投入生产,当年加工鲜辣椒60余吨,产品按照绿色食品CB2715—81国家标准生产,原料以当地老品种为主,肥料以有机肥(农家肥)为主,原材料产品都是无公害绿色食品,为了保为了保持传统的民族(仡佬)风味,仍采用石磨配置电子传动系统加工,经过发酵后,以300g/瓶、24瓶/箱、6瓶/袋装等形式无害保鲜防腐的包装。当年投放广东、浙江、重庆、上海、贵阳等市场,受到消费者的好评,其味感较目前市场上的产品更具有特色。 该公司现在生产能力300吨,能解决60人就业。当前公司正在加紧研制与之配套的糟辣椒、泡椒两产品,并在本镇建立相关的生姜、大蒜、花椒、八角等调料基地。2007年可望实现辣椒酱、糟辣椒、泡辣椒三产品投入市场的工作目标,原材料基地建设得到加强,农民可获利60万元,实现利税十万元。 2006年,流渡街上居民王其干经多次试验,研制生产洋芋粉丝,可谓流渡优质,深受广大人民的青睐。目前停产,但为流渡的加工业开劈了一条路子。还有1997年重庆人赵云联办的长富牛肉干,质量与长富厂生产的完全一样,产品投放市场,远销全国各地,受到顾客好评,年产量15—20吨,年创税5万元以上。后来因外出务工人员太多,肉牛基地尚未建立,原料短缺等原因,2000年3月停办。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