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西黄姚特产酒 广西特产酒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西黄姚特产酒 广西特产酒排名更新时间:2024-04-05 15:20:56

一. 广西 桂林 兴安 桂林白果

白果又名银杏,为广西桂林之一。白果性凉,营养丰富,夏天最宜食用。桂林地区的兴安县、灵川县,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宜于白果树的生长,所以兴安的白果既多又好,兴安县的“十里古银杏林”国内外闻名,拥有百年以上古银杏达2370株。全县银杏总面积达三万亩。 桂林是其集散地。在酒席上有美味的白果羹、白果鸽蛋、白果水鱼。白果还可以做药:可化痰、止咳、利尿、补肺、通经,白果炖老鸭专治尿频。白果糖水、白果甜粥更能止渴生津,消暑舒神。

桂林白果是一种收益极高的经济作物。其果实呈倒卵圆形,橙黄色,上宽下窄,每百公斤皮果出籽二十七公斤以上,核皮银白,果核特大,每公斤280—300粒,属特级果;核仁甜中带香、糯性强、营养丰富、品质极佳。七十年代被全国白果专家评为全国最优的十个白果品种之一,也是全国已选出评定的早结、丰产、优质、果大最优推广品种之一。

二. 广西 来宾 象州 葛根

粉葛药名葛根,一年生藤本植物,味甘性凉,具有生津止渴,解饥退热的功效,对发热头痛、肢体麻木、糖尿病及咽喉肿痛等症有较好的疗效。

三. 广西 梧州 岑溪 岑溪松脂

市内松脂资源丰富,有含油高,不易氧化的特点。全市可采脂的松林(马尾松)120万亩,60年代后引进的美国湿地松8.2万亩。解放前在沿河水运方便的山区已采脂卖给梧州松脂厂。

解放后,梧州松脂厂在岑溪县城设立松脂仓库,委托各供销社收购。

全市17个乡镇和国营林场都生产松脂,松脂生产成为山区的一项主要副业。年产松脂3000吨以上的有波塘、三堡、水汶三个镇,年产1000—2999吨的有昙容、太平、马路、筋竹、诚谏、大、梨木、大隆等8个乡镇。到1972年全县松脂产量已超万吨,是全国年产万吨以上4个重点松脂基地县之一。近年加强采脂技术指导和管理,松林面积日益扩大,松脂产量均在2万吨以上,最高1989年2.62万吨。1990年涌现每人年采脂万斤的采脂能手。同年波塘镇年产脂3200吨,产值224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0.48%。

四. 广西 百色 靖西 靖西桑蚕

目前,市内种植的桑树以沙二×伦109为主,桂桑优62、12等新品种的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饲养蚕种为两广二号和桂蚕一号,上簇已普遍使用方格簇,生产的蚕茧茧丝长1000~1400米,光洁好,净度高,解舒率75%左右,缫折低(2.3左右),利于缫制高等级的生丝,蚕茧质量上乘。2009年,全县新老桑园面积860公顷,蚕农售茧收入620万元。2010年,全县新老桑园面积908.67公顷,蚕农售茧收入985万元。

五. 广西 百色 田林 田林八角

八角是田林之一,分布在全县各乡(镇),种植面积5.2万亩,年产量约2000万斤。近年来,我们通过积极引导农户开展八角低产林改造,其面积和产量均有所提高,已成为高海拔山区群众收入主要来源。

信息来源:田林县人民政府网

六. 广西 桂林 荔浦 荔浦米饼

荔浦米饼是荔浦地方.历史悠久.闻名遐迩。本品选用荔浦名产-荔浦芋配以优质香米;黑芝麻;花生仁;蔗糖;植物油等原料,采用传统工艺精致而成,是纯天然健康食品。其味香甜酥脆,营养丰富,老少皆宜,是家居休闲,旅游及馈赠亲友之佳品。

制作过程

(1)把碳烧旺,等待烘烤。

(2)把米炒好、把花生芝麻水晶肉等料准备好。

(3)煮红糖,把炒好的米磨成粉。

(4)把饼印涂上一层粉末,防止饼粘在上面。

(5)在部分粉末里加入煮好的糖,把之前准备好的芝麻花生等料也一起加入拌匀,浓度要适中。

(6)把拌好的料装入饼印盒,把印盒上多余的料弄掉。

(7)用汤勺把各个饼的表面磨平;用木棍敲击印盒,使饼松动,饼反扣倒到竹塞子上,待烘烤。

(8)把竹塞子架到炭火上烤;待一面颜色稍黄后翻一面继续烤。

(9)烤好后“出炉”。

七. 广西 桂林 全州 石塘生姜

石塘生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味辣、皮薄、肉嫩、鲜脆”是全州石塘生姜的特点,作为“全州三辣”土品之一,以“五指姜”为上品的石塘生姜每年上市时都能热销一空,甚至远销湖北、广东、福建以及东南亚等国内外市场。

近年来,随着标准化生产新技术的引入,石塘生姜从产量到品质都有了提升,带动了全州全县的产业辐射。今年,全州县生姜种植面积2.85万亩,生姜产量12万吨,平均售价6000元/吨,产值达7.2亿元。“石塘镇种植效益得到提高,也辐射带动了安和、两河、凤凰等周边乡镇规模化种植石塘生姜。种生姜已经成为了当地农村经济的重要项目之一。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现辖行政区域。

《全州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石塘生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通知》全政发〔2016〕50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石塘生姜》(草案)

(当地种植户供图)

八. 广西 百色 田林 田林灵芝

灵芝又称灵芝草、神芝、芝草、仙草、瑞草,是多孔菌科植物赤芝或紫芝的全株,是中国传统珍稀药材,对于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血糖,控制血压,辅助肿瘤放化疗,保肝护肝,促进睡眠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疗效。

田林县盛产天然野生灵芝(全县年产野生灵芝400吨左右)。县委、县政府不满足于现状,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在保护野生资源的同时,把人工培植灵芝作为今后的发展方向,努力做大做强灵芝产业,积极打造“中国灵芝之乡”。

2009年,田林县建立了1万平方米的灵芝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大棚,并分别在5个乡(镇)建立150亩的灵芝栽培示范点,在全县范围内引导群众培植灵芝,并获得了成功。

根据本县发展灵芝产业的基础和资源潜力,按照“一年抓示范,二年搞推广,三年上规模,四年大发展”的工作思路,田林县制定了“十二五”灵芝产业发展规划,计划到2015年末,实现灵芝产业总产值5亿元,其中种植业1亿元,加工业4亿元,利税6000万元;在现有灵芝加工企业的基础上,培植年销售额超亿元的新龙头企业2—3个,研制开发生产灵芝破壁孢子、灵芝孢子粉、灵芝茶、饮料、易拉丁装、灵芝胶囊、灵芝片、灵芝礼盒等灵芝系列产品;灵芝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大中心城市,灵芝销售网点达100个以上;自营出口灵芝产品300吨,创汇1500万美元;争取1—2个国家驰名商标,2—3个省著名商标;实现芝农年人均灵芝收入2000元。

近年来,田林县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不断优化投资软环境,围绕工业抓农业,围绕农业办工业,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注重引进、培植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动林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了龙头企业与配套基地的成功对接。

广西伟健药业有限公司是目前田林县灵芝加工的龙头企业,主要致力于研究和开发桂西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充分利用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处的原始森林盛产的野生灵芝等中草药,运用现代医学及先进制剂技术成功研制成灵芪养心口服液、神芝液、灵芝胶囊、灵芝养春酒等系列保健品,产品远销美国、日本、西班牙、香港、台湾及东南亚等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2010年产值1200多万元,利税300多万元。

广西伟健药业有限公司是广西首批“广西绿色环保企业”;“伟健”商标荣获“广西著名商标”称号,是田林县首个广西著名商标。

信息来源:田林县人民政府网

九. 广西 贵港 桂平 素餐

西山风景区洗石庵内的敬慈斋馆的“绣球玉液”、“彩菇争艳”、“杏林春满”、“百花拼盘”、“芙蓉酥酡”、“如意吉祥”、“不可思议”等特色菜肴以及素面、粉饺等风味小吃非常有名。

小知识:“杏林春满”用冬菇、杏仁、胡萝卜、丝瓜、竹笋、作料,切粒混合炒制而成。红、绿、黄、白、褐五色相间,清雅素淡,春意盎然。用沙田柚皮泡制的“不可思议”皮酥肉嫩,甘香可口,吃时不知是何物所制,令人有不可思议之感。

十. 广西 钦州 浦北 浦北蚕丝

今县境内种桑养蚕盛于明朝中叶和清朝。据《廉州府志》载,当时的归德图(今六艰乡、平睦乡)“各处多种桑养蚕,名为‘归德丝”’。蚕种是“金丝种”,织造的丝绸布细密均匀,柔软轻飘,金光灿烂,衰于民国中期。

解放后,养蚕传统得以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是银丝,主产区是泉水、石、安石等乡,1990年全县产蚕茧510多吨,是广西产茧超万担的五个县之一。

1989年泉水缫丝厂建成投产,年生产能力60吨,产品均为B级、A级。产品出口英、法、美、加和东南亚国家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