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西双版纳曼沙古镇土特产 西双版纳当地特产值得带走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西双版纳曼沙古镇土特产 西双版纳当地特产值得带走的更新时间:2024-01-27 16:51:45

一. 四川省 宜宾 屏山县 龙华古镇龙凤汤

龙华古镇龙凤汤

龙华古镇龙凤汤

原料/调料:鲤鱼1条﹐鸡(大雏鸡)1/2只﹐香菇5个﹐大枣﹑栗子各10个﹐切好的葱2大勺﹐蒜1头﹐香油﹐胡椒粉

鸡肉佐料﹕切好的葱1大勺﹐捣好的蒜1大勺﹐胡椒面1/4小勺﹐香油1小勺

调料﹕鸡蛋﹐辣椒丝。

制作流程:

(1)

鸡要准备大雏鸡﹐去掉头和瓜﹐除去内脏洗净。

(2)

要准备活鲤鱼﹐去尾放血后刮鳞﹐并切成块洗净。

(3)

把香菇泡在水里除去香菇柱﹐大枣去核﹐栗子去皮。

(4)

鸡蛋煎出来﹐切成丝。

(5)

往平锅里倒水﹐开锅时放鸡﹑香菇﹑栗子﹑大枣﹑蒜煮熟。

(6)

鸡完全煮熟时﹐捞取撕肉与葱﹑蒜﹑香油﹑胡椒粉一起拌。

(7)

在煮鸡的汤里放鲤鱼块儿﹐重煮一遍。

(8)

有龙凤汤的真味儿出来时﹐盛在碗里﹐并在上面放拌的鸡肉和辣椒丝。

二.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傣味酸肉

西双版纳傣族善于腌渍酸肉,所腌酸肉,以酸牛筋和酸牛头脚最具特色。

酸牛筋,以牛筋(主要为蹄筋)为原料腌制。加工时,将牛筋上的油、肉、粘膜等杂质剔去,取纯牛筋切条,煮至可以嚼食程度,捞出用冷水淘洗、滤干、晾冷。拌以适量食盐、辣椒、野花椒、蒜瓣、姜末,装入瓦坛密封腌渍,使牛筋形成纯正酸味时食用。这道菜,筋白而净,清清爽爽,味微酸,香辣适口,是当地傣味餐馆一道独具风格的主菜。

酸腌牛头脚,一般以一个牛头、4只牛脚为主要原料。先用沸水烧烫牛头、牛脚,刮尽牛毛(有不尽之毛,应用火燎烧后刮除),剔去头骨、脚骨,仅取皮肉用淘米水浸泡,认真搓揉清洗,再用清水漂洗,煮熟晾干,皮肉切片、牛筋切条,加食盐、姜末、蒜末、辣椒面、桔皮、花椒叶、野花椒等佐料和少许稀饭搅拌均匀,装入坛内或竹筒内密封腌制3~5天,使牛肉形成纯正酸味时食用。腌制的牛头脚筋肉,味略酸辛,无油腻感,清凉爽口,宜作夏日冷盘。

西双版纳的居民多是傣族人,傣味菜以糯米、酸味食品及烘烤肉类、水产食品为主,多用野生栽培植物做香料,颇具独特的民族风味。而诸多美食之中,我最偏爱酸味食品。

傣族人善于腌制酸肉,所腌酸肉,又以酸牛筋和酸牛头脚最具特色。酸牛筋以牛蹄筋为原料,先切条,煮后再淘洗,晾冷,拌以食盐、辣椒、野花椒、蒜瓣、姜末,装入瓦坛密封腌渍,牛筋形成纯正酸味时食用。这道菜一上来,看上去筋白而净,清清爽爽,挟一筷入口,味微酸,香辣适口,很是开胃。

酸腌牛头脚也是一大特色。一般以一个牛头、4只牛脚为主要原料。用沸水烧烫牛头、牛脚,刮尽牛毛,剔去头骨、脚骨,仅取皮肉用淘米水浸泡,认真搓揉清洗,再用清水漂洗,煮熟晾干,皮肉切片、牛筋切条,加食盐、姜末、蒜末、辣椒面、橘皮、花椒叶、野花椒等佐料和少许稀饭搅拌均匀,装入坛内或竹筒内密封腌制3~5天,使牛肉形成纯正酸味时食用。腌制的牛头脚筋肉,味略酸辛,无油腻感,清凉爽口,天热的时候佐上一瓶冰啤,大口喝酒,大口吃菜,不亦快哉。

此外,傣族的酸笋也是闻名遐迩。傣家人通常将采来的鲜笋切成丝,用井水或泉水洗净后直接放入大坛中压紧,加盐后密封腌制,两周后就可以吃到美味的酸笋了。酸笋炒肉,肉的鲜味和笋的酸味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令人口舌生津,大快朵颐。

三.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腊县 通巴

通巴即挎包,以各色手线、棉线织成。包长三十余厘米,宽二十余厘米。包的正面、背面及侧面织有花卉鸟兽或几何图案,包底部缀有彩穗,色泽鲜艳,做工精细,包形小巧,民族特点鲜明,是西双版纳深受游客喜爱的纪念性商品。

四.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蝉酱

以蝉为主要原料,加以糊辣椒粉、野花椒粉、姜蒜、芜荽等佐料调制,这道菜只能在初夏之时制作。雨水刚落地时,蝉常常于夜间在有浅水的洼地上云集。人们趁机将蝉捕来,去羽、去脚,蒸熟剁细,拌上糊辣椒粉、姜末、蒜泥、野花椒粉、芫荽、加适量食用。味虽谈不上美,但营养丰富,特色独具。( 西双版纳)

五.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版纳地毯

云南省版纳地毯,是我国纯羊毛手工纺织地毯中具有独特地方民族风格的一种。版纳地毯选用优质羊毛作原料,精心编织成的,图案设计独具匠心,融合各民族传统的装饰艺术,加以创新,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给人以强烈的装饰美感和艺术享受,并且编织工艺精良,产品质地紧密,富于弹性,经久耐用,成为受人欢迎的实用工艺佳品,陈设装饰于客厅、卧室,富丽堂皇,满室生辉。

六.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曼暖典傣族织锦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曼暖典傣族织锦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曼暖典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嘎洒镇曼迈村民委员会所属的一个傣族自然村,织锦是村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手工艺活动,历史悠久,据村里老人说有四五百年的历史。现在几乎每家都有织机,每户人家都有成年女子会织傣锦。

傣锦多以白色或浅色为底色,图案以动物、植物、建筑、人物等为主,动物类有孔雀、骏马、龙、凤、象、麒麟等,分别代表着吉祥、力量和丰收;宝塔、寺院、竹楼等寄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傣族织锦精细美观,色彩鲜明,栩栩如生。曼暖典傣锦线条宽窄错落,形态夸张简练,图案规范,质朴粗犷,富有装饰特色,民族色彩浓郁,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在西双版纳傣族织锦中有一定的代表性,深受群众喜爱。产品主要销往西双版纳各村寨及作为旅游纪念品,也有部分销往缅甸、泰国、美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织锦是曼暖典村傣族传统的家庭手工业。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给傣族传统手工艺带来了机遇,目前,曼暖典的傣锦年销售收入达14,900元,占该村副业收入的五分之一。曼暖典织锦多以家庭为单位编织和销售,村民常年耳濡目染,代代相传。村里有一批织锦能手,其中玉儿甩曾多次被邀请到其他地方传授技艺,荣获版纳总佛寺、佛教协会联合颁发的荣誉证书,被《云南画报》、西双版纳州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过。

七.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腊县 酸蚂蚁蛋

每年三、四月是掏酸蚂蚁蛋的好季节。将掏出的酸蚂蚁蛋清除成形蚂蚁和其他杂质后洗净。先用猪油把辣椒、大蒜、盐巴等配料炒黄后加水,待水烧开,倒入酸蚂蚁,煮上20分钟,盛入碗中,即可就餐。其味道鲜辣可口,并有特殊的酸甜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基诺人喜爱的佳肴。( 西双版纳)

八.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腊县 卵石鲜鱼汤

卵石鲜鱼汤是布朗族的特色菜,鱼汤鲜美味甜,而且具有烧石的干香味。制作时,将河中卵石取来放到火塘中烧红,又将烧红的卵石一个接一个地放入盛有清水和鲜鱼的锅内,直至使水沸腾,然后又将烧红的盐块放入,鲜鱼汤便烧成了。( 西双版纳)

九. 云南省 西双版纳 景洪 鸭子稀饭

取紫米(一般的米也可以),适量(因人而定),用清水淘洗,泡胀待用。鸭子应以饲养一年以上为佳。宰杀洗干净,把整只鸭子放进锅里,一次性加足水,同时把紫米和鸭血、鸭内脏混入锅中,用旺火将其烧沸。取茴香适量,洗净剁成寸长放入锅内,把两粒草果用炭火烧至焦黄,捣碎放进锅里。锅中水烧沸后改用温火慢慢熬1小时左右,捞出鸭子,撕下鸭肉重放锅内。投入适量的盐、味精、猪油,再熬10分钟。一道风味独特的鸭子稀饭就做出来了。( 西双版纳)

十.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西双版纳柚子

西双版纳柚子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的。柚子俗称大泡果,西双版纳傣语称“麻景掌”或“麻哦”。西双版纳各地均有栽培,主产于景洪,橄榄坝,勐仑,勐腊等低海拔河谷盆地。

柚子树属芸香料果木,植株强健,分枝较多,每年春天开花结果,花朵色白气香。果实单个生长或二三个结团生长,果型呈扁球形或尖圆形,果实硕大,单果重在1-3千克之间,幼果青绿生辉,成熟时果皮淡黄或绿黄。果皮光滑,密生油腺,含有气味特殊的黄色挥发油,果皮较厚,内层泡松柔软状若海绵。果实耐储存搬运,只要不压破果肉,保存十天半月均不会坏。果肉多瓣聚合,一个果实内有瓤瓣12-18瓣,瓣内果肉是粒状瓤,有白色,红色两种,味甜或酸甜。带皮柚子果实,含柚皮甙,枳属甙,新橙皮甙,油皮素-4,葡萄糖甙-7,并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菸酸,钙,磷,铁及挥发油。果皮含挥发油0.3-0.9%。幼果味酸,民间常用幼果干片煎汤医治尿急,尿痛。

西双版纳种植的柚子品种较多,外引品种有沙甜柚,晚白柚等,当地品种有勐仑早,冬试早,勐罕柚,曼赛龙柚等。勐仑早,冬试早属早属品种,秋初时节便可上市,曼赛龙柚成熟较晚,秋末冬初方可上市,瓤瓣呈粉红色,食味比勐仑早略酸,但汁多肉细。西双版纳柚子的栽培面积约20000亩,年产柚子40000余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