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汕头特产 手工牛肉丸 纯手工正宗汕头牛肉丸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汕头特产 手工牛肉丸 纯手工正宗汕头牛肉丸更新时间:2024-04-20 16:16:27

一. 广东省 潮州 湘桥区 牛肉丸

潮汕牛肉丸源于清代初期,由于潮粤地区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所以物产得天独厚。牛肉丸的用料——广东山区优质水牛,乃烹调上佳品种,非其它品种可代替。牛肉丸的制作更具特别之处——必须使用当天活牛,取整块鲜肉用砍刀背或铁箸大力且反复砸至泥状,附加20余种调味料调制后,手工挤制成丸。因此,牛肉丸味道鲜美、口感滑爽、筋道且极富弹性,既可涮食又可炒制入菜。

潮汕牛肉丸火锅有别于北方风味火锅及四川麻辣火锅,以广东地区打边炉为基础,锅底以牛骨髓为主,附以多种特殊配料吊汤,投入潮汕牛肉丸及牛杂和普宁腐皮、西洋菜等北方鲜见品种煮食;牛肉丸区别于其他涮物之处在于其越煮越嫩、越煮越鲜、越入味,且蘸以潮汕沙茶酱及湖南辣酱,会使味道更加上乘。

名小食。来源于客家菜。早期卖牛肉丸的小贩大部分是客家人,他们挑着小担在汕头市挨街串巷叫卖。尤其晚上,在韩堤路八角亭至公园后面的韩江一带,常有穿梭小舟,船头挂着一盏小灯,专为停泊在那里的客家货船供卖夜宵,专卖牛肉丸汤。

20世纪40年代的新兴街一带饮食摊档甚多,以罗锦章制作的牛肉丸最具特色而闻名。以后又有外马路大香山牛肉丸和镇邦街牛肉丸,各小食摊档均有经营。

选用新鲜的牛腿包肉作料,去筋后切成块,放在大砧板上,用特制的方形锤刀两把(重量3公斤左右),上下不听地用力把牛腿肉槌成肉浆,加入少量雪粉、精盐、上等鱼露和味精,继续再槌15分钟,随后用大钵盛装,加入方鱼末、白肉粒和味精,拌匀,用手使劲搅挞,至肉浆粘手不掉下为止,然后用手抓肉浆,握紧拳挤成丸,用羹匙掏进温水盆里,再用慢火煮丸约8分钟,捞起牛肉丸。食时用原汤和牛肉丸下锅煮至初沸(煮时水不能太沸,否则牛肉丸不爽滑),加入适量味精、芝麻油、胡椒粉和芹菜粒,配上沙茶酱或辣椒酱佐食。

二. 福建省 宁德 柘荣 江南丸

江南丸 又名元宵丸、上元丸。曾荣获省、地风味小吃特别奖,分甜、咸两种口味。先将糯米磨成粉后和水制成皮,以糖、芝麻、研碎的花生仁制成的皮里,成汤圆状,放沸水的锅中煮熟悉,即可食用。特点是皮薄、肉鲜、味美。

主料以花生米、芝麻、白糖、冬瓜糖、葱头及果味作馅,在糯米粉中团皮,下滚水中煮熟。元宵丸皮嫩,馅甜,是冬令佳点。备受游客欢迎。

闽南侨乡元宵之俗,主要有吃上元丸,点上元灯和当夜吃润饼菜之俗。上元丸,亦称元宵丸,以细糯米粉为皮,以炒花生仁末拌人细冬瓜碎、葱头油、白糖和桔皮碎、黑芝麻等拌和为馅,制成比余甘大一些的圆团,食用时裹以糯米粉皮,用开水煮至丸浮水面为熟,吃起来皮嫩、馅香、十分可口。我国吃上元丸之俗由来已久,宋代周必大有《元宵煮圆子》的诗作。说明吃上元丸之风俗于宋以前即已有之,至宋大盛而有诗人之咏吟。

闽南侨乡之俗,上元丸早已春节期间即已备就,新正亲友来访,常以上元丸待客,但在上元节清早,人人均吃上元丸,以兆一年完满吉庆。

三. 福建省 龙岩 上杭 珍珠丸

群众逢年过节必制的食品,久负盛名。凡有客人到,群众常以此招待,以示尊重。因其外层裹糯米,晶莹剔透如珍珠,故名“珍珠丸“。造型别致美观,食之鲜香软糯适口。

四. 广东省 汕头 南澳县 潮汕牛肉丸

牛肉丸作为著名的潮汕小食,在汕头已有近百年历史,牛肉丸可分为牛肉丸、牛筋丸两种,牛肉丸肉质较为细嫩,口感嫩滑,牛筋丸是在牛肉里加进了一些嫩筋,很是有点嚼头。



传统制法是选用新鲜的牛腿包肉作料,去筋后切成块,放在大砧板上,用特制的方形锤刀两把(重量3公斤左右),上下不停地用力把牛腿肉槌成肉酱,加入少量雪粉、精盐、上等鱼露和味精,继续再槌15分钟,随后用大缽盛装,加入方鱼末、白肉粒和味精,拌匀,用手使劲搅挞,至肉浆粘手不掉下为止,然后用手抓肉浆,握紧拳挤成丸,用羹匙掏进温水盆里,再用慢火煮丸约8分钟,捞起牛肉丸。


据说上好的牛肉丸扔在地上能蹦起老高,以前的牛肉丸都是手制的或许能作此表演,由于全由人工操作,所以成本比机制的要高。80年代初出现打丸机后,手打的传统制作方式也便日渐稀少。



随着来汕的外地人及老汕头人希望尝到那种“掉地上还能弹得老高”的手打牛肉丸的要求也日益强烈,这才使美味的手打牛肉丸重现“江湖”。



食时用原汤和牛肉丸下锅煮至初沸(煮时水不能太沸,否则牛肉丸不爽滑),加入适量味精、芝麻油、胡椒粉和芹菜粒,配上沙茶酱或辣椒酱佐食。吃牛肉丸有不少人蘸辣椒酱,不过还是蘸本地沙茶酱最为地道。



牛肉丸还可烤着吃,烧烤时把牛肉丸剖成两半,抹上酱料和蜂蜜烤熟即可大嚼。

五. 广东省 梅州 丰顺县 客家牛肉丸

大家熟知的牛肉丸,很多人误以为是潮州菜。其实是正宗客家菜。早期汕头卖牛肉丸的小贩大部分是客家人,他们挑着小担挨街串巷叫卖。尤其晚上,在韩堤路八角亭至公园后面的韩江一带,常有穿梭小舟,船头挂着一盏小灯,专为停驳在那里的客家货船供卖夜宵,专卖牛肉丸汤。20世纪40年代的新兴街一带饮食摊档甚多,以罗锦章制作的牛肉丸具有特色而闻名。

福建永定下洋牛肉丸,也相传由广东兴宁人传入,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客家牛肉丸,用客家话讲是“牛肉搏丸”,其制作过程喊“捣肉丸”。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礼记注流》列有八珍,第五珍叫“捣珍”其法是:“取牛、羊、麋、鹿、麇之肉,必肱(读枚,脊侧肉)。每物与牛若,捶反侧之,去其饵(筋腱),熟出之,去其颤,揉其肉。”此法在南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称为“跳丸炙”,是因其弹性能跳而名。可见,客家菜系的“捣珍”技法,出自古人,来自中原。如此种种,都说明客家烹饪术作为民俗文化中的饮食文化,勘称古意浓厚,是千百年来客家人在生活中凝炼出的智慧结晶。

六. 河北省 石家庄 裕华区 西仰陵手工造纸

西仰陵手工造纸

七. 浙江省 温州 文成县 挂霜荸荠丸

利用白糖溶化后再次结晶的原理烹调甜菜叫做挂霜。将荸荠肉拍碎切细,与白面粉一起拌匀,做成丸子,用熟猪油炸至皮脆,再入炒锅白糖汁中,翻拌挂霜,晾凉即成
( 温州)

八. 山西省 晋中 平遥县 平遥手工绣花鞋

“人老脚先衰,养生先养足”。手工布鞋最显著特点是透气、吸汗性强,并增强足部对周围环境的伸展性和适应性,进而实现对人体从足部到身体的保养。猫头鞋又名虎头鞋,最能体现中国传统的女红水平。鞋体模猫状虎,憨态可掬,寓意避邪消灾、吉祥富贵。柔软的胎体对小儿的足部起到很好的保养作用。

九. 河北省 石家庄 行唐 手工红薯粉条

粉条是以豆类、薯类和杂粮为原料加工制成的丝状或条状干燥淀粉制品。粉条加工在我国有千余年的历史,各地均有生产,呈灰白色,黄色或黄褐色,为干制品粉条按形状又可分成圆粉条和宽粉条两种。

粉条特点

纯红薯粉条,灰色、黄色、黑色,有宽有细,营养丰富,和红薯一样,是抗癌食品。适于熬、炒和凉拌。

粉条的加工方法

手工工艺流程:选料提粉→配料打芡→和面→沸水漏条→冷浴晾条→打捆包装。

漏瓢式工艺流程:淀粉原料→制芡糊→合粉揣揉→抽气泡→漏丝成型→煮粉糊化→冷却捞粉→切断上挂→冷凝→冷冻→解冻干燥→(压块)包装→成品粉丝。

粉条常识

粉条越白越好吗?

正常粉丝、粉条的色泽略微偏黄,接近淀粉原色。

颜色特别艳、特别亮白或发乌的粉丝粉条最好不要购买。



粉条是越煮越黑质量越好吗?

红薯粉条之所以颜色偏褐,原因很简单,举个例子:鲜红薯、苹果等用刀划伤后开始是白的,在空气中放一会儿就氧化变成了褐色,红薯粉条的颜色变化也是这个原因,正常情况下粉条煮后会渐渐发白,就像变色的苹果用开水漂一下色泽又恢复了一样,煮2个小时都不变色的粉条可能就会出现安全隐患了。

一般红薯类粉条在沸水中煮15分钟到30分钟后食用为宜,较厚的可至40分钟。如果继续煮下去,会由于粉条吸水量增加,口感筋力下降,出现局部的膨胀断条、水溶性固形物提升等现象,再继续煮下去粉条会变成小的短节,并最终因可溶性淀粉高温溶化而出现轻度糊汤现象,凡是煮一两个小时粉条仍不膨胀不断条的,就有可能加入了明矾等添加剂,会出现质量隐患了。

营养分析

1.粉条里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蛋白质、烟酸和钙、镁、铁、钾、磷、钠等矿物质;

2.粉条有良好的附味性,它能吸收各种鲜美汤料的味道,再加上粉条本身的柔润嫩滑,更加爽口宜人。真正的绿色粉条具备红薯的多数养身功能。

营养信息营养素每100克热量337.00大卡碳水化合物84.20克脂肪0.10克蛋白质0.50克纤维素0.60克烟酸(毫克)0.10胆固醇(毫克)镁(毫克)11.00钙(毫克)35.00铁(毫克)5.20锌(毫克)0.83铜(毫克)0.18锰(毫克)0.16钾(毫克)18.00磷(毫克)23.00钠(毫克)9.60硒(微克)2.18

十. 甘肃省 平凉 崆峒区 崆峒手工编织芦席

崆峒手工编织芦席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