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山东乳山市都有什么特产 乳山特产有哪些值得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山东乳山市都有什么特产 乳山特产有哪些值得买更新时间:2024-01-23 05:35:19

一. 河南省 平顶山市 汝州 汝帖

《汝帖》是汝州文庙的一大亮点,与《淳化阁帖》、《泉州帖》、《绛州帖》并称为“四大名帖”,由宋大观三年汝州郡守王采集《淳化阁帖》、《绛州帖》及“三代而下迄于五季字书百家”刻成,金文、篆、隶、楷、行、草诸体兼备,是我国古代碑帖之珍品。图为《汝帖》局部。

《汝帖》是汝州‘三宝’之一,也是汝州文庙的一大亮点。走进汝州文庙大成殿,20通石碑静卧在展厅内,日光灯下闪烁着幽幽光华,石碑上镌刻着先秦以至隋唐五代的名家书法精品。细看之下,郑国大夫皇颉的字潇洒俊逸,酒仙刘伶的书法自由奔放、洒脱不羁,李世民的书法意兴天来,字外风云,有皇家风骨……这数十方碑刻,便是被清代《直隶汝州志》推举为可与《淳化阁帖》、《泉州帖》、《绛州帖》并称为“四大名帖”的《汝帖》。曾任河南巡抚的清代碑刻学家毕秋帆在其所著的《中州金石考》中称赞《汝帖》为“真宋室之鸿宝也”。

二. 河北省 唐山市 迁安 迁安粉条

迁安粉条是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的。迁安市粉条生产历史悠久,素以风味独特、品种齐全、做工精细、质量上乘而享有盛誉。

百余年来,迁安市是北方四省、两市的粉条集中产区,现在年产粉条1.2亿斤,已发展成为粉条基地县。迁安粉条产品畅销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天津、北京两市和内蒙古、山西等地。

迁安市“建亚”牌粉丝产品跨入省级名牌产品行列,并实现了无公害农产品标识上市。

三. 安徽省 黄山市 祁门 中和汤

中和汤

中和汤是道地的祁门名菜,祁门人每逢置办酒席,都少不了中和汤,而且是上桌的第一道菜。

中和原叫作“中河”。中河是发源于祁门流入江西鄱阳县境的一条河,它的东面一条河从婺源流入,西边一条河从至德流入。这东河、西河、中河,在鄱阳湖上游汇合,一同注入鄱阳湖。东、西两河水流浑浊,唯中河清澈见底,并盛产小虾,其味特别鲜美。

相传,南宋祁门籍著名诗人方岳在波阳为官时,衙署在鄱阳湖边。他见中河水秀且自家乡流来,公余便常来河上泛舟。方岳嗜好豆腐,一次在船上煮豆腐块时缺少佐料,因见河中小虾甚多,便捞了一些与豆腐同时下锅煮透,一尝之下,确实味道鲜美。以后他每煮豆腐,均要去中河捞虾米为佐料,还将此菜命名为“中河”,并将其制法带回家乡。渐渐地一传十,十传百,中河就传遍了整个祁门,成了宴会上不可少的美味佳肴。其配料也越来越多,味道也就越来越好吃。因“河”

、“和”同音,“中河汤”慢慢被人改为“中和汤”,为中和多种美味之意。并且上了徽菜谱,成为很受顾客的欢迎的一道徽菜。

如今,中和汤制法精细,配料考究,首先要选上好的白豆腐,精心切成米粒大小的豆腐块,用水煮一下滤去水份,以除去豆腥味。然后将适量的冬笋、香菇、瘦肉等亦切成小块,放到豆腐中,加入清水,大火煮开,多加猪油、葱、蒜、胡椒、盐、味精等作料。其味特别鲜美,令人百吃不厌。

从南宋至今,中和汤已有

700多年历史了,一直深受祁门人的喜爱。民国时期,祁门有一家最大、享誉最久远的老字号酒楼,名字就叫“中和楼”,这个名字后来被别的酒店一直沿用至今。

四. 河北省 唐山市 遵化 芦花鸡

芦花鸡是唐山市的一道传统名菜,它选用每年秋末冬初、芦花纷飞的季节刚刚养肥的母鸡鸡腿为主料,将之洗净去毛,以料酒、味精、葱姜丝浸腌,再入油炸至枣红色捞出装盘,另将龙芽菜心洗净,修削整齐,以火腿、葱姜末与之同炒,拼入盘中。此菜色泽鲜艳,美观大方,肉质脆嫩,鲜美醇厚,风味独特。 芦花鸡虽然美味可口,但其来历却伴有涩涩的辛酸。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富户闵员外,生了一个儿子名唤子千。子千的母亲不久就过世了,闵员外续娶严氏,又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子万。严氏喜爱自己的亲生儿子,对子千暗中百般虐待,家中婶仆都知道子千可怜,只有闵员外一人被瞒在鼓里。 几年过去了,子千、子万也长大了。这一天,闵员外宴请宾客,宾客们都暖衣裘袍,冒寒而来,家人们奔前忙后,酒宴准备得十分丰盛,闵员外也命两个儿子穿戴整齐,一起接待客人。当上了一盘炸鸡腿后,众宾客个个赞好,闵员外十分高兴,不断劝酒,子万也落落大方,红润的脸上堆满喜意,只有子千神态尴尬,双手抱肩,哆哆嗦嗦,大失体面。闵员外心中十分恼火。宾客告退后,闵员外心中一股恶气发作出来,他把子千唤到面前,大骂子千是个没出息的逆子,子千被骂得心惊胆战,唯唯喏喏,不敢开口。见到儿子这个窝囊样,闵员外心中的气更是不打一处来,顺手拿起一根鞭子,对准子千就抽过去。鞭子到处,只见芦花纷飞,员外吃了一惊,走过去一看,原来子千的棉衣里塞的不是松软温暖的棉花,而是难以御寒的芦花。闵员外这才明白酒席中儿子的哆嗦是有原因的。闵员外怒气冲冲,要休掉严氏,子千却是个孝顺的孩子,不忍父亲年老无伴,就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父亲不要休妻,父子二人抱头大哭。家人收拾残席,发现那美味的鸡腿上竟沾满了芦花。虽然芦花既不能食用,又代表了一段辛酸的故事,但它却使得菜肴更加美观,于是便将此菜定名为芦花鸡,一直沿传至今。( 遵化)

五. 河北省 唐山市 遵化 京东板栗

京东板栗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京东板栗历史悠久。西汉司马迁在《史记》的“货殖列传”中就有“燕,秦千树栗,…… 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的明确记载。《苏秦传》中有“秦说燕文侯曰:“南有碣石雁 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细作,而足于枣栗矣,此所谓天府也”……之说。西晋陆机为《诗经》作疏也说:“栗,五方皆有,惟渔阳范阳生者甜美味长,他方 不及也。”由此可见,京东燕山山区和长城脚下的劳动人民早在2000年前后就已栽培板栗。

京东板栗主产区在河北省兴隆、遵化、迁西一带,以色泽鲜艳、含糖量高、甘甜芳香和营养丰富闻名,在国内外市场久负盛名。它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糖,并含有多种维生素。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京东板栗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板栗又名“栗子”,属山毛榉科,落叶乔木。初夏开花,秋分栗熟,果肉金黄,味道甜香,是一种木本粮食,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是一种一年种百年收的“铁杆庄稼”。京东板栗品质好,适应性强,抗旱耐涝,产量高,为中国栗子植物中的优良品种。这种板栗,鲜食脆甜爽口,煮食柔绵耐味,糖炒更是香味扑鼻,甘甜盈口;可以用栗子烹调多种名菜,栗子煲鸡就是我国著名的菜肴;还可以加工制做栗干、 栗粉、栗酱、栗浆、糕点、罐头等食品,栗子羹则是老幼皆宜,营养丰富的糖果。

六. 安徽省 黄山市 祁门 祁门瓷器

祁门盛产瓷土,但在古代,瓷器生产却不多。据考证,祁门生产瓷器至少始于明代,在《中国瓷器》书中就有记载:“窑址名称:祁门窑;所在地:安徽祁门县;烧制年代:明。”但一直到民国时,都只有零星生产,没有多少影响。

建国后,祁门开发利用瓷土资源,于1958年以原公私合营祁门瓷土厂为基础,设窑开始烧制瓷器,并在金字牌建设瓷厂。次年国庆前夕,烧制成功第一窑“献礼瓷”向国庆10周年献礼。自此,祁门瓷器生产开始起步,并飞速发展。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现在祁门已有多家瓷器生产厂家,能生产日用瓷、工艺瓷、旅游瓷、仿古瓷等各类产品品种。

祁门瓷器花色品种丰富多样,琳琅满目,造型优美,画工精细,既充分反映了祁门瓷土的优异品质,又体现了祁门瓷器生产者的精湛技艺。产品装饰多种多样,既有粉彩、贴花、青花,也有结晶釉、颜色釉和多种艺术釉。产品品种中日用瓷有各类碗、壶、杯、盘、匙、坛等餐具和用具;工艺瓷有各种花瓶、笔筒、挂盘、釉面砖、壁画等。1972年问世的“双龙茶杯”采用竹节造型,自然别致,画面是根据神话传说中的双龙戏珠设计的,粉彩描金,富贵古雅,曾经荣获安徽省轻工业厅优质奖,畅销东南亚、北美等地。薄胎瓷是祁门瓷器的艺术珍品,系采用太和坑瓷土为基本原料,精心制作而成,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馨为其四绝。一只口径达13.5公分的薄胎碗,仅重75克,最薄处不到0.5毫米,通光处可清晰地看到背面的山水图画。

祁门瓷器在国内外颇负盛名,曾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精制过一批青花、十字花和描金的迎客松烟缸、茶具,胎体晶莹,花样清新,美观大方,充分展示了祁门瓷器的风采。祁门瓷器遍销于国内外各地,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摘自《祁门风物》)

七. 河北省 承德 宽城 都山水豆腐

都山水豆腐为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亮甲台乡特色食品,因亮甲台乡地处都山脚下而得名。

性状口感

状如豆腐脑。色洁白、晶莹光亮,近似透明。吃时盛于柳条儿去皮儿后编成的形状近似船型的小浅儿内,小浅儿座于盆儿上,去浆。观之赏心悦目;闻之醇香扑鼻;入口爽滑细腻。连同红辣椒、鲜香菜、小葱儿相搭配,放盐、味精、香油等做成的辅料一同食用,饱而不腻,令人回味悠长。

材料制作

去渣后的豆浆于柴锅内烧火加温至沸腾,稍微冷却制温度适中,用适量盐卤勾兑,成脑。不出锅,保持温度。水源为发源于都山的自然水,亮甲台本地黄豆用石磨加工最佳。

八. 山东省 威海 乳山市 崖子苹果

山东省乳山县崖子镇地处乳山市西北部,面积187.7平方公里,辖58个行政村,农业人口3.8万,这里因生产优质苹果而享誉全国,品种以红富士为主,另有红将军、红星、嘎啦、小国光等,素有“果品之乡”之称,是威海市首屈一指的果品产业镇。2010年全镇仅苹果一项收入达到6亿元,果农纯收入达5亿元。

该镇共发展苹果种植5.5万亩,人均1.4亩,总产量达16万吨,周转量达到24万吨。全镇拥有果品加工企业4家,气调库5个,总容量5.5万吨,年周转量7万吨;拥有果品专业合作社22个,入社果农6300多户;建有占地100余亩,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井口综合性大型果品交易市场及其它小型交易市场30多处,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优质苹果基地百强乡镇”。

近年来,崖子镇还被授予“国家果树生产星火计划试点基地”、“中国最大的红将军生产基地”、“山东省产业特色镇”和“省农科所重点科研基地”等荣誉称号。2008年崖子镇又被评为“中国优质苹果基地百强乡镇”,今年又申报注册了“乳山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远销香港、东南亚、中东、欧美和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年果品出口量达到3万吨,创汇3500万美元。

九. 安徽省 黄山市 歙县 黄山白茶

黄山白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黄山白茶是安徽黄山市歙县的。

黄山白茶,又名徽州白茶,产自黄山市歙县富堨镇青山村凤凰湾,璜田乡蜈蚣岭村,天堂村一带。

徽州官方史料记载:

凤凰山在歙北,十五里,高三十仞,周十里,常有凤凰集于此,旧产茶,岁采制不过二三斤,熙宁中丘寺丞名之为“甘白香”

—宋 淳熙《新安志》

“黄山白茶”又名“徽州白茶”,自宋代则有之,被宋徽宗乐道,成为贡茶而风靡一时。黄山白茶富含氨基酸、铁、锌、硒等营养元素,特别是氨基酸含量较高,高达9.2%,远超浙江安吉白茶,由于其酚氨比较低,故茶汤滋味极其鲜醇,越来越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2008年以来,白茶市场行情年年看涨,销售价格节节攀升,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尤其是经过“黄山甘白香白茶生态园”数年来不断的努力和探索,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白茶生产已经初具规模,黄山甘白香白茶已小有名气,2009年“黄山甘白香白茶生态园”参加“中茶杯”评比获得安徽省唯一一个特等奖,成为歙县县茶产业的一朵奇葩。

20世纪90年代初,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璜田乡茶农陆续在六联至蜈蚣岭海拔600米左右的高山茶园中发现多株原生状白茶树丛,1991年经县农业局胡武海高级农艺师与当地茶农的采样,研制出首批样品,并送到中国茶叶研究所检测,结果显示:黄山白茶氨基酸含量达8%以上,明显高于其它茶叶含量,同时茶多酚与氨基酸含量比值较低,故茶汤滋味极其鲜醇,时任中国茶叶研究所所长程启坤研究员品审后欣然写下“黄山白茶、天赐物种、叶白味鲜、最利康健”“黄山甘白香,徽州贡品茶”等赞词。

黄山白茶是采摘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原料,经摊放、杀青、做形、烘焙等工艺精制而成。

高档黄山白茶外形挺直舒展、色泽金黄透绿、匀润显毫,冲泡后花香高长,滋味鲜醇,回味甘甜,史书中所谓“甘白香”三字特点全部体现。同时汤色嫩绿明亮,叶底成朵,通体嫩白,似透明玉体。

2008年以来,黄山白茶在安徽省各级部门的重视关心和地方茶叶经纪能人的不断努力下,黄山白茶的选种、繁育、示范种植与规模化推广不断加快,品牌建设正在加强,黄山甘白香白茶生态园生产的“甘白香”牌黄山白茶2009年获“中茶杯”特等金奖。黄山白茶现已在上海、合肥、北京、苏州等城市拥有一定市场和知名度。黄山白茶作为茶产业的一朵奇葩将香飘到永远。

黄山白茶历史渊源

说到白茶,我们不能不提宋朝第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虽然他是一个不理朝政社稷,搜刮民脂民膏,生活荒淫无度的昏君,但他却是一位少有的皇帝书法家和画家,更是一位对茶叶有独特嗜好和见解的茶痴,他所著的《大观茶论》是最好的注解,也是我们了解有关白茶发展读到最早的科学论著。“……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而已,芽英之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不及……”

我县白茶生产据宋淳熙年间(1174-1189)《新安志》记载“凤凰山在歙北……尝有凤凰于此。旧产茶,岁产不过二、三斤,熙宁中(1068-1077年),丘寺丞名之为甘白香……”史料佐证我县白茶生产应始于宋代。有人说,自北宋皇帝赵佶在记载了白茶之后,一直到明代的350年中就没有再发现过白茶。没有经过考证,只是姑妄听之。但是,我县重视和发展白茶应是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时任茶叶干部胡武海先生(现已退休),在璜田乡蜈蚣岭村的崇山峻岭之中,偶然发现绿茶的变异种—白茶,经长期观察和反复研究,发现白茶与常茶不同,它具有观赏、营养、经济三大价值,富含氨基酸、铁、锌、硒等营养元素,一般绿茶不能与之相比。该茶外形芽白如玉,叶薄如纸,冲泡后芽叶成朵,香气高爽,汤色清澈,嫩绿明亮,端杯入口,滋味鲜爽,满口甜香,实为茶中珍品。

三、黄山白茶发展现状

于是乎,胡武海先生便在蜈蚣岭村小范围无性繁殖、试种白茶,限于当时历史条件和种种原因,白茶发展终没有形成市场和规模。直到上世纪末,白茶传承人曹月红女士(现为黄山甘白香白茶生态园法人代表),先在桂林镇练江牧场租地选育白茶品种,进行提纯复壮与繁育推广,后因开发区建设,又转战郑村镇三坑、黎民等村进行选种繁育,在县农业委、财政局、科技局、扶贫办,移委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几经周折,终于建立了自己的黄山白茶母本园、繁育基地和白茶生产基地,并于2009年注册成立了黄山甘白香白茶生态园。黄山白茶产业化发展规模初显,希望的曙光就在眼前。

2009年,“甘白香”牌黄山白茶样品送到中国农产品检测中心检测,结果表明,氨基酸含量8.0%,茶多酚含量8.0%,儿茶素含量10.4%,是同类茶叶酚氨比的佼佼者。此消息通过报纸、网络等宣传媒体一公布,立即引起业内专家的高度关注,我国首位茶叶院士陈宗懋先生欣然题词“甘白香 黄山白茶”;中国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原中国茶叶研究所所长程启砷赞誉“黄山甘白香 徽州贡品茶”;安徽农业大学王镇桓教授称赞“黄山白茶 天赐物种 叶白味鲜 最利康健” 。2009年,“甘白香”黄山白茶首次参加全国第八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以总分94.05的高分力压群芳荣获特等奖。2009年,“甘白香”黄山白茶系列包装参加我县首次农产品包装大赛,产品设计和产品实物双双荣获一等奖。2009年,在上海举办的“第五届中国黄山茶叶、名优农产品暨旅游博览会”上,“甘白香”黄山白茶卖出了每公斤11600元的天价。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第六届中国黄山茶叶暨名优农产品博览会“上,“甘白香”黄山白茶被香港、广州茶商慧眼相中,以每公斤1.6万元的价格商定包销2011年所有的黄山白茶。

四、黄山白茶品质特点

何谓“白茶”,“甘白香”黄山白茶不是茶叶生产中按加工工艺划分六大茶类中的白茶,而是属于绿茶类的一种新品名茶。据有关资料报道,白茶是在低温环境下,由于叶绿素缺失而导致品种发生遗传变异体的一个新品种,是茶树中的特异性品种。白茶虽称白茶,仍属于绿茶类,因为它的鲜叶呈白色(在生长过程中一段时期是白色的),按照绿茶加工工艺制作而成。

白茶茶树的颜色明显较浅,神奇的是,茶树茶芽颜色会随着时令变化而发生改变,如清明前的嫩叶是灰白色的,而到了谷雨时,嫩叶会逐渐转绿直到全绿。而且,白茶的产茶期较短,一般只有一个月左右,这样,白茶就更显得珍贵了。

白茶的形态特征是:春茶时幼嫩,芽叶为白色,当春茶成熟时,其叶由白渐转为白绿相间的花白色,而夏秋茶则是绿色。白茶的品质特征是:外形细秀,叶片莹薄,叶张玉白,色如玉霜,叶脉翠绿,光亮油润;冲泡后形似凤羽,茎翠叶碧;汤色鹅黄,清澈明亮;香气鲜爽馥郁,滋味鲜爽,回味甘甜。由于白茶品种珍稀,风格独特,品质极佳,民间谓之“端茶”,世人推崇,贵为珍品。我国著名茶学专家庄晚芳先生高度评价白茶,称白茶是“具有观赏、营养、经济三大价值,普通绿茶不能与之相比”。

五、黄山白茶品系划分

黄山白茶(徽州白茶)从感官上和白化程度上看,我们通过观察有三个品系,“黄山1号”(暂定名),白化程度高,叶呈玉白色、莹薄;“黄山2号”(暂定名),白化程度次之,叶白莹薄,叶脉微绿;黄山“3”号(暂定名),白化程度低于黄山“2”号,其叶呈绿白色,莹薄。当然,白茶的白化程度还要视生长的周边环境,海拔的高度及管理水平,从比较的角度来看黄山白茶的白化程度高于同类产品,这与我县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优良品种密不可分。由于白茶是在低温下叶绿素缺失的遗传变异体,由于这种茶树代谢机能的特异性,低温时抑制了叶绿素的合成,但显著的提高了游离氨基酸的生成量,因此,早春白茶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一般均在6%以上,高者甚至达9%。这时其他一般绿茶品的含量只有2%—4%。茶叶中游离氨基酸由20多种氨基酸所组成,其中茶氨基酸要占氨基酸总量的50%—60%。这种茶氨基酸是茶的特征性成分,到目前为止,其它动植物中均未发现。由于黄山“1”号白化程度高,内含物丰富,风格独特,品质极佳,实属珍稀品种。

六、黄山白茶发展目标

我县的白茶开发迟于安吉十多年,去年我与相关部门赴安吉进行考察学习,感触很深,感慨万千,论产茶历史,安吉不比我们长;论历史名茶,安吉不可与我们比;论自然条件,安吉不比我们好,论茶叶品质,安吉不比我们优,论白茶的发现,安吉没有我们早,而如今安吉白茶可谓是名扬天下,究其原因,我认为除浙江人有超前的市场经济意识,强大的市场开发能力和无风能起三分浪的拼搏精神外,与他们善于发现产品亮点,立即形成合力,坚持数年,持之以恒的发展,不屈不饶的奋斗密密不可分。

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白茶产业,企业将重点在做好白茶品种选育和繁育基础上,加快基地建设;加快初制厂清洁化改扩建、引进自动化加工设备、新产品研发与包装;加大品牌宣传与推介、尽快提高甘白香黄山白茶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拼搏,将“黄山甘白香白茶生态园”打造成集产(生态化茶园)、加(清洁化加工)、销(品牌化销售)、学(教学研究与实践)、研(新产品研发)、游(茶乡风情体验游)于一体,使之成为黄山市乃至皖南山区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一大亮点,为重振全国第一产茶大县的雄风,造福更多的种茶人而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黄山白茶(徽州白茶)

安徽省歙县现辖行政区域28个乡镇,总面积2122平方公里。

信息来源:歙县茶业网

信息来源:歙县茶业网

十. 河北省 唐山市 遵化 遵化香菇

遵化香菇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遵化香菇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遵化香菇是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的。遵化市有16个乡镇5000多户、6万多人从事食用菌生产经营,建设温室菌棚5000多个,生产规模达到1.1亿棒,年产鲜菇12万吨,遵化市已成为我国北方规模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2008年,被国家食用菌协会确定为“中国香菇之乡”。

北方香菇四季栽培适宜区域在北纬36°~41°,即黄河以北、长城以南。遵化市正处于北纬40°左右,属明显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天气,四季分明,雨季集中,干燥多风,光照年均2800h,香菇四季栽培都非常适合,但以日光温室栽培的冬春菇产量最高、效益最好。

遵化市1994年从山东省、浙江省、福建省引进优良菌株,经过连续3年的生产、示范、应用,选育出适宜北方自然气候条件的中低温优良菌株—遵夏1号、9809等新品种。目前,这些品种已成为遵化市冬春茬香菇生产的当家品种。

遵化市为唐山市下辖的县级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近年来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是遵化市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遵化市享有“河北省食用菌之乡”、“中国香菇之乡”的美誉。2011年香菇生产规模达到13000多万棒,产量近14万t,总产值达到9亿元。

遵化香菇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地域范围

遵化香菇主要生产于遵化市平安城镇。平安城镇地处河北省遵化市西南方向,燕山余脉两山之间的平原,南北高、中间低,平均海拔高度23米,距市中心25千米。遵化香菇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平安城一村、平安城二村、平安城三村、平安城四村、东门庄、后所屯村等39个村,保护区域范围位于北纬40°0′19"~40°05′56",东经117°43′42"~117°50′37",保护面积600公顷,常年种植面积550公顷,年产量9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子实体为半球形,由菌盖、菌褶和菌柄三部分组成,中等大至稍大。菌盖直径4~6cm,呈扁平至稍扁平,表面淡褐色至褐色至深肉桂色,中部往往有深色鳞片,而边缘常有污白色毛状或絮状鳞片。菌肉白色,稍厚或厚,细密,具香味;菌褶白色、密、弯生、不等长。菌盖厚度>2cm,近半球形或伞形,开伞度<6分;菌柄长小于菌盖半径,白色、稍弯曲,长2~6cm,粗0.5~1.5cm,单果重30~50g,无异味,可鲜食。 2、内在品质指标:遵化香菇营养丰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B2、铁、氨基酸。经检测,蛋白质>4.12g/100g、维生素B1>19 ug/100g、铁>0.84 mg/100g 、氨基酸总量>2.39 g/100g。 3、安全要求:遵化香菇生产严格执行《NY/5095-2006无公害食用菌》标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