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嘉善有什么特产可以寄给朋友的 嘉善适合带回家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嘉善有什么特产可以寄给朋友的 嘉善适合带回家的特产更新时间:2024-01-14 07:39:21

一. 浙江省 嘉兴 嘉善 汾湖蟹

产品名称:汾湖蟹

产品产地:浙江嘉善县

产品特性:肉质细嫩、口味独特。

产品成分: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产品功能:舒筋益气、理胃消食、通经络、散诸热、散淤血之功效。

产品历史:汾湖蟹蟹大螯小,色分红绿,蟹中独异。红者长细毛,绿者较光洁;其鳃均为紫色,故又名“紫须蟹”。持蟹饮酒赏菊,历来是文人们称颂的雅事。1920年冬,南社巨子、诗人柳亚子、陈巢南两度来西塘与社友余十眉、郁佐皋、蔡韶声等相聚。亚子是年第一次来西塘正好是农历的10月中旬,此时雄蟹正肥,诗人们擂姜泼醋、饱啖之后,兴起赋诗。这是汾湖蟹与名人结缘的典型一例,也是食蟹史上的佳话吧!

产品简介:汾湖蟹是产于嘉善境内汾湖和附近水域的一种高档水产品。它的蟹壳呈青灰色,脐部饱满、雪白,蟹脚坚硬结实,最特别的是两只螯(俗称大钳)有大小,右边大、左边小。

汾湖蟹生活在汾湖里,汾湖湖水清澈,湖边芦苇根连根,养料丰富,适合螃蟹生长。汾湖蟹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价值极高,而且膏肥肉香,是蟹中上品。

二. 贵州省 毕节 织金县 贵州织金的特产-血豆腐

贵州织金的-血豆腐等系列腊味食品系清代兵部尚书总督太子少保丁宝桢家乡对皇宫的贡品。每年腊月间,将山区农家的肥猪屠宰、切块成片加以秘方香料腌制而成,将猪血与酸汤豆腐揉捏成丸; 然后皆以独特的方法熏制,食之肥瘦相宜不腻,味美异香爽口,是享誉全国的地方之一。
贵州织金风味土制烟熏血豆腐忠于传统,用料考究,加工精细,质量上乘。是山外赤子倍加珍视的家乡美味,亲友之间馈赠表意的上佳礼品。备受前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一一织金洞旅游观光的中外来客普遍赞赏。

三. 浙江省 嘉兴 嘉善 馄饨老鸭煲

馄饨老鸭煲是一道嘉兴西塘的土菜,据说是这里的烧窑工发明的,因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于是窑工们就地解决,在窑里炖起了老鸭,但光光是鸭肉,又吃不饱,便有窑工在煲里加入馄饨,既可以充饥,又补充了营养,一举两得,馄饨老鸭煲便在窑工中间传开来,后来西塘百姓的餐桌上也出现了这道菜。

四. 湖北省 孝感市 汉川 严和尚的烧猪头

严和尚的烧猪头:严和尚,城关西街人。曾在今红旗商场附近开夜市馆。他的烧猪头最为出名。他切的猪头肉薄如纸而不腻,味道鲜美,成为汉川小吃一绝。他的卤兔子,素火腿(豆棍)、鲜豆丝也很受顾客欢迎,他的面条是现撵现卖,人们晚上消夜,总爱到他那里去“尝新”。

五. 黑龙江省 黑河 五大连池 中国唯一的“矿泉牛奶”

中国唯一的“矿泉牛奶”

新西兰独资黑龙江新鹤王乳业有限公司是由新西兰洪洋集团独资创建的外商独资企业,新西兰洪洋集团是一家以投资房地产、畜牧养殖(牧场)、皮革加工、国际贸易、乳品研发等多元化的投资集团,2003年底投资并购原五大连池鹤王乳业集团,进军中国乳品制造业。

鹤王品牌曾是中国乳品十大品牌,鹤王商标获得“黑龙江省著名商标”,曾是黑龙江省唯一一家出口的乳品企业,产品远销东南亚和中东地区,在海内外获得过良好声誉,生产基地位于刚刚获得“世界地质公园”的五大连池市,该地区风景优美,空气清新,远离工业污染,水草肥美,矿物质丰富,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冷矿泉产地之一。该地区又地处北纬48度,是优良高产黑白花奶牛的理想饲养地带,由该地区饲养奶牛所生产的新鲜牛奶既无污染又富含丰富的天然矿物质元素。是中国唯一的“矿泉牛奶”生产基地。

六. 浙江省 嘉兴 嘉善 姚庄黄桃

姚庄黄桃是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姚庄镇的。姚庄镇位于嘉善县东北部,盛产的黄桃以口感松脆,味道甜美而有着良好的口碑。

姚庄的"绿色食品"锦绣黄桃的皮与果均显金黄色,甜多酸少,味道独特,每天吃二只可以起到通便、降血糖、血脂,抗自由基,祛除黑斑、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也能促进食欲,堪称保健水果、养生之桃。

2005年,姚庄“锦雪”黄桃摆上了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的宴席,成为继西湖龙井茶之后的第二个进入国宾馆的浙江农产品;2006年,“锦雪”牌锦绣黄桃首次打入香港市场,深受香港市民喜爱,每年姚庄黄桃“空运香港”,销量逐年增加。数据显示,嘉善县姚庄镇黄桃果树面积已达到1万亩,是全国最大的鲜食黄桃生产基地之一。

七. 浙江省 嘉兴 嘉善 嘉兴粽子

嘉兴鲜肉粽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亦称五芳斋粽子。嘉兴传统名点。1939年由冯昌年开设的“五芳斋”创制。现品种较多,尤以鲜肉粽著称。先将糯米淘净,拌入优质酱油;鲜肉切成块,加食盐、味精、白糖等调料搓匀;再用漂洗干净的粽叶作外包皮,把糯米和肉块包扎成长三角生坯,放入锅内旺火煮1小时后用文火煮熟即成。特点是,粽香浓郁,糯而不烂,油润鲜美。是沪杭线上久负盛名的方便食品和馈赠亲友的礼品。1989年荣获商业部饮食业优质产品金鼎奖。( 嘉兴)

嘉兴鲜肉粽子的制作材料:

糯米1000克,去骨猪腿肉600克,白酒5克,红酱油50克,白糖28克,精盐25克,粽叶100克,水草10根,味精少许。

嘉兴鲜肉粽子的特色:

软糯不烂,肥而不腻,肉嫩鲜香。

教您嘉兴鲜肉粽子怎么做,如何做嘉兴鲜肉粽子

1.将粽叶放在开水锅内煮3-5分钟,取出用清水洗净,理直沥干水分。

2.将糯米放入淘箩内,在清水中淘洗5分钟,连箩静置15分钟,沥干水分,倒入盆内,依次加入20克白糖和15克精盐及红酱油拌匀。

3.猪腿肉按横丝分别切成肥、瘦长方块,放入另一盆内,加入余下的白糖、精盐及味精少许、白酒,反复搓擦肉块,使调料渗入肉内,直至泛出白沫时为止。

4.左手持粽叶两张,毛面朝下,宽度交叉1/5相叠,右手拿另一张粽叶,毛面亦朝下,交叉1/3叠接在左手粽叶尾部,然后用右手在粽叶总长的2/5处折转,两边相平叠上近3厘米,成漏斗状,用左手拿住,右手放入米4O克、肉块两瘦一肥,再盖上6克米,包盖肉块,最后将长出部分的粽叶折转,盖住米,包出四角,成矮壮长方形。将水草头朝下,在成形的粽子上绕6圈,再将水草头尾拿在一起转3转塞入草圈内。

5.粽子放入沸水锅内,加水高出粽子5厘米,上面用竹架石块压实,2小时后改小火煮1小时即熟。

嘉兴鲜肉粽子的制作要领:

1.肉块要切成长6厘米、宽3厘米、厚1.6厘米的块;

2.粽子放入沸水锅中要用旺火煮,煮时要加几次水,使水没过粽子,以免夹生。

八. 浙江省 嘉兴 嘉善 西塘黄酒

西塘人历来爱喝点黄酒,因此,在西塘历史上有过许多大大小小的黄酒作坊。黄酒酒性温和、酒味醇润、口感独特,成为现代人交流感情,馈赠亲友的佳品。

九. 云南省 丽江 华坪县 纳西族的七星披肩

近代以来,丽江纳西族男子服饰与邻近汉族的基本相同。一般说来,农村青壮年男子下地劳动多穿一排布扣的对襟衣,外罩羊皮坎肩,下着长裤,穿本地布鞋,免冠或打头帕(俗称“搭头”),腰束带子;平日或赶街时多穿汉式长布衫,戴毡帽。妇女服饰,则明显保留本民族特点。她们内穿汗衫,中穿右衽宽腰大袖的大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外加毛质或布质的坎肩,下穿长裤(下脚不缝边),打脚带,脚穿挑绣图案的布绒面、皮底船形绣花鞋,逢年过节才穿袜子或裹上脚布。衣服多为蓝、白、青三色,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百褶围腰。妇女下地劳动或外出走亲访友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的制作颇为精巧,背面上端衬着黑平绒或黑色毛幅巾,其下用七对皮条穗订有并排的七个绣花小圆布圈(早先妇女披肩肩部还有两个较大的绣花圆布圈以代表日月),这种“披星戴月”的披肩,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已婚妇女在头顶梳发打髻,戴圆形的纱帕(“古井”);姑娘们则将发辫盘在脑后,戴布头巾或黑绒小帽。少数山区妇女,多着麻布衣裙。

泸沽湖云南一侧纳西族的服饰,与丽江纳西族有明显的差别。男女儿童13岁前均穿长衫,13岁行过成年礼(即女子穿裙子、男子穿裤子)后,他们才换上成人服装。成年妇女喜穿红、蓝、紫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条镶边,钉双排纽扣,穿浅蓝和白色衬里的双百褶裙,裙长及足背。她们还喜束红、黄色腰带,穿青布绣花鞋。青年男子头梳小辫,或盘在头顶或垂于脑后,壮年则戴自制青布小帽或皮帽。他们喜欢藏族服饰,如戴藏式呢帽,穿藏靴,佩铜、银质的大耳环,显得英姿骁勇。

新中国成立后,丽江纳西族的服饰有了较大变化,其趋势是向节省布料、便于劳动和工作的方向发展,且与汉族基本相同,只是姑娘们一般都还有一套民族服装。泸沽湖畔纳西族的服饰则变化不大。

十. 浙江省 嘉兴 嘉善 西塘八珍糕

产品名称:西塘八珍糕

产品产地:西塘

产品类别:糕点

产品特性:八珍糕色呈灰褐,清香开胃、甜性适度、松脆可口,具有健脾和胃,培元理气和中止泻、消食,无药味,对小儿和病后虚弱者更适用。

产品成份:山楂(炒)100克 麦芽(炒)20克 山扁豆(炒)20克 苡薏仁15克 芡实(炒)10克 山药10克 茯苓(炒)10克 莲子(去芯)10克 蔗糖3 360克 糯粉(炒)2 475克 粳粉(炒)1 650克

产品功效:消食和胃,健脾利湿,用于小儿体弱,面黄肌瘦,脾胃湿因,食少腹胀。

产品简介:八珍糕是西塘传统,既是药物,又是糕点,历史悠久,有口皆碑。是独特的糕中佳品。早在1920年有西塘老中医钟道生按“外科正宗”古方和自己临床经验首创制作。其制作方法是把八味中药粉碎成末过筛,把蔗糖加水适量,加热溶化成糖浆。按配方混匀后蒸熟,制成条状,然后切成薄片干燥即得。1956年前一直在钟介福堂中药店生产、销售,公私合营后,制糕工人和原配方都转到西塘食品厂,从此产量大幅度增长,产品也远销北京、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深受广大群众,特别是儿童的欢迎。

产品历史:清代光绪六年九月的一天,西太后慈禧由于嗜食油腻肥甘病倒宫中。她不思饮食、消化不良、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大便稀溏、闷闷不乐。太医们心急如焚。太医李德生率众太医去为“老佛爷”会诊。认为其病是脾胃虚弱所致。经过众医研讨都认为该给“老佛爷”补脾益胃,开了八味既是食物又是药物的处方:茯苓、芡实、莲子、苡仁、山药、扁豆、麦芽、藕粉各二两,共研细粉,加白糖七两,用水调合后做成糕点,并取名“健脾糕”。吃了此糕几天后,“老佛爷”的病状竟完全消失了,食量大增,周身亦有力了。“老佛爷”一高兴便将“健脾糕”改称“八珍糕”。从此,“八珍糕”竟成了慈禧最喜食的食品。不管有病无病,总要让御膳房为她做“八珍糕”食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