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永平路哪里有特产 永平路有啥好吃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永平路哪里有特产 永平路有啥好吃的更新时间:2024-01-15 01:59:21

一.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傈僳族手抓饭

“手抓饭”是富有傈僳族地方风味特色的小吃。其选料的方法是:以本地的香米煮熟后倒在一个洗涤干净的簸箕内,在米饭上放上切成小块的黄焖小猪肉、火烧鸡、熟火腿和油煎土豆、凉拌鱼腥草、清煮南瓜及佐料,然后盛一碗鸡汤在每一个客人前面。

客人在吃“手抓饭”前必须先洗手,然后大家围着簸箕做在一起,以左手当碗,右手当筷,边吃“手抓饭”边喝杵酒。在“手抓饭”时,主人还会唱着动人的祝酒歌,向来宾一一敬“同心酒”,直到客人酒饱饭足才结束。

二.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永平豆豉

豆豉是永平人民在烹饪中较早使用的传统调味料之一,由于商业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以杉阳、博南民间制作的名声最响。

豆豉的制作方法是先把黄豆洗涤、浸渍、蒸煮,冷却后加入曲霉菌,少量面粉,放入缸中让其进行发酵,同时拌入一定量的食盐、辣椒、花椒、茴香粉等,如此腌制出来的成品叫做水豆豉。佐以菜子油后腌制出来的,便成为油豆豉。近年来,有人又突发奇想,在杉阳把山野的香菇菌加入油豆豉中共同腌制,其味更为独特。

在烹饪中,豆豉主要是最为咸鲜调料使用的,可适用于多种炒、蒸、烧、拌菜菜肴、豆豉不仅是调味佳品,而且还有医药作用。据说,常吃豆豉有帮助消化、减缓衰老、增强脑力、提高肝脏解毒功能、防治高血压、消除疲劳、预防癌症、减轻醉酒程度八大好处。同时,还能解除其他一些疾病。在缺衣少穿的年代,一缸豆豉在乡下家庭中的地位,等同于一座小小的米粮仓,如今,走进永平许多人家,豆豉依旧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调味佳品。

信息来源:大理州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

三.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永平松茸

松茸,又名松蘑、松口蘑、箐鸡枞。口蘑科,口蘑属。

松茸菌盖初期为半球形,后平展呈伞形。直径一般为6-20厘米,大者达30厘米,淡黄色,覆有纤维状的绒毛鳞片。中央色暗,呈辐射状,菌肉白嫩肥厚,肉质细密,有特殊浓郁的菌香味。

松茸是永平食用菌类中的名优。永平地处滇西腹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云南松、栎树、杜鹃等混交的山林资源极为丰富,适宜于松茸的生长。

松茸一般为群生,分布于海拔1800-2900米,斜度在20-50度之间的山坡。凡是有松茸生长的地方,土壤一般呈中性,且有深厚的腐殖质。松茸一般在每年的6-11月出土,8、9月为出菇的旺季。

松茸具有菌体肥大、肉质细嫩、香味浓烈、味道鲜美等特点,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特殊的药用价值。内含蛋白质、脂肪、粗纤维和多种维生素,具有强身、益肠胃、止痛、理气化痰、驱虫等功效。另外,还具有治疗糖尿病、抗癌等特殊作用。在日本、欧洲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视为食用菌中的珍宝,称为“蘑菇之王”。

信息来源: 大理州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

四.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永平鸡枞

鸡枞是永平的一种名贵食用菌。它以菌体丰肥、肉质细嫩爽口,含有钙、磷、铁、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份,味道特别鲜甜而著称。

鸡枞的种类很多,有黑皮鸡枞、青皮鸡枞、白皮鸡枞、黄皮鸡枞、草皮鸡枞等。其中以黑皮鸡枞的品质为佳。鸡枞产季为每年的6-9月,其中7、8两月是鸡枞出土的旺盛时期。多生长在未受污染的红壤山林的山坡上,或荒地、乱坟地、苞谷地、田野丛中的白蚁巢穴边,多为群生。菌冠出土时像蒜头,以后逐渐展开如伞状,菌柄实心,表面光滑,肉质细嫩易破碎。

明代的《广菌谱》、《滇国漫录》、《本草纲目》、《滇略产略》、《滇南新语》以及杨升庵的《沐五华送鸡枞》、清代的《路面食鸡枞》等书,详细地对鸡枞名称的由来,鸡枞的生态习性、分布、加工技术、烹饪方法、独特风味等作了记述。

《南国漫录》一书中写道:“鸡堫,菌类也。唯永昌所产为美,且多。……永昌以东至杉阳界尤多。……此物唯六月大雷雨后斯出山中,或在松下,或在林间,不一定也。出一日采者,朵小而嫩,5、6日即烂矣。采得,洗去土,量以盐煮烘干,少有烟味即不堪食。采后过夜,即香味俱尽,所以为珍。鸡以形言,嵏飞而敛之貌”。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记载道:“鸡枞,又名鸡菌,南人谓鸡枞,皆言其味似之也。鸡枞出云南,生沙地间丁蕈也。高脚伞头,人采烘寄远,以充方物。点菜、烹肉皆宜。益味、清神、治痔。”

鸡枞的吃法很多,不论炒焙、清烹、氽汤作菜,其味清香四溢,甘美爽口。油炸更为香脆,回味无穷。用鸡枞可以制做多种名菜,如凉拌鸡枞、红烧鸡枞、生煎鸡枞,火腿夹鸡枞等。鸡枞经过晾晒,盐渍或植物油煎制而成干鸡枞、腌鸡枞或油鸡枞,可以贮存较长时间,以备常年食用,食之仍有鸡枞的特殊风味。

信息来源:大理州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

五.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永平泡核桃

永平泡核桃是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的。永平泡核桃因果大、壳薄、仁白、质优而深受国内外客商青睐。

永平有广阔的山地资源,有适宜核桃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全县73个村民委员会(社区)均有核桃分布,其中56个村适宜种植泡核桃。全县各乡镇均育有泡核桃苗,其中以博南镇胜泉村最多,质量最好,一般每年育近600亩。

永平县出产的核桃,有果大、皮薄、仁白、味香、出油率高、营养丰富等特点,是馈赠亲友宾朋和居家食用的传统风味食品。且可入药,有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等功效。核桃树既是点缀田园,绿化环境的理想树木,又是质地坚韧、纹路美观、轻巧耐用的二等家具用材。

1980年以后,随着党的经济政策在农村的进一步落实,永平核桃生产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到“九五”末,全县泡核桃发展到了20万亩。“十五”期间,永平县委、政府把泡核桃作为永平最具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来培植,加强领导、制定措施、统一规划,择优布局,在海拔1600米—2400米的适宜区域全面种植泡核桃。

2010年,全县核桃面积已达130万亩,产量1.6万吨。产值达40068万元(据大理州林业局、大理州统计局、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大理分院联合调查表明,永平县2010年核桃产量达3.42万吨,产值达11.22亿元)。

2006年,永平县被中国优质果品基地暨果品产业先进典型评选组委会评定为“中国优质核桃基地重点县”;2009年,永平泡核桃被中国果蔬产业品牌论坛组委会评为“中国十大名优核桃”;2010年,永平县被中国果蔬产业品牌论坛组委会评为“中国核桃之乡”。

六. 福建省 福州 闽清县 鼎日有油酥肉松

产于福建福州。

相传,清咸丰年间,有个名叫林鼎鼎的人在福州一个地方官吏家当厨师。他手艺高超,能作多种美味菜肴,深得主人器重。一次主人因受风寒,食而无味,日见消瘦。林氏苦苦寻思,取来一块腿精肉,放在锅内不停地翻炒,不时加入冰糖、料酒、盐、虾仁等佐料。炒着翻着,忽闻一股焦 味,原来汤汁已被烧干。林氏以为这下可糟了。谁知一尝,味道却鲜得出奇。他当即送给主人品尝,主人连声赞道:“好吃,好吃!”太太,小姐见之大喜,也想吃,问林:“明日可有肉松?” 林鼎鼎笑道:“有我林鼎鼎在,日日有!”自此以后,他潜心琢磨配制肉松的方法,终于在咸丰六 年创制成香醇色艳、味鲜带甜的棕色肉松。地方官将林氏制作的肉松进贡清文宗皇帝,赠送给京中官员。宫中贵妃食后问:“还有肉松吗?”内侍答:“有林鼎鼎在,日日有!”一时间,“鼎日有” 广为流传,许多官使纷至沓来品味。林鼎鼎见此情景,干脆辞去厨师之职,开设作坊,专营肉松。 取何店名?林氏想:“鼎日有”名声在外,何不就挂此招牌!后来,林鼎鼎创制的肉松秘方日臻 完善,为区别于江苏的太仓肉松,便称之为“鼎日福建肉松”,生意兴隆。 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七.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永平泡辣子

“永平泡辣子”选用永平山区及邻县优质青红辣椒,佐以花椒、大蒜、红糖、紫苏水等多种配料,利用传统的土陶大罐腌制工艺精制而成,具有酸辣适中、香脆爽口、开胃健脾、增进食欲等特点。1997年前,永平农户多以家庭作坊的方式腌制泡辣子在市场零星销售。1998年以来,天然食品有限公司、泰丰食品有限公司和阿巧娘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陆续开始对“永平泡辣子”的加工工艺和产品包装进行改进,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加了附加值,使“永平泡辣子”“一泡”走红,畅销省内外。天然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南疆风情泡辣子”和阿巧娘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清真泡辣椒”分别获得大理州金花奖。

永平辣椒资源丰富,年产泡辣子在400吨左右。

信息来源:大理州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

八. 福建省 福州 闽侯县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系美且有糕饼店于清咸丰年间创制,已有130余年历史。有椒盐、桂花、核桃等品种。

九.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永平白皮大蒜

白皮大蒜是永平县的大宗农副产品,是享誉州内外的“永平泡辣子、泡大蒜”的主要原料之一,主产于龙街的古富、普渡、上村等地。这些地方的海拔大多都在1750-2260米之间,气候寒凉,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日照充足,非常适宜于白皮大蒜的生长。

永平白皮大蒜在许多大蒜种类之中,以皮薄色白、饱满个大、肉质丰厚、味道甜香适中而称冠于大蒜之首。个头大的重约250克,一般也在100-200克之间。不但易于栽培,而且产量高,平均亩产都在1000公斤左右,经济效益十分的明显,是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发展生态型农业的一项主要产业。

永平种植白皮大蒜已有近百年的历史,龙街镇的大部分地区几乎家家都有种植白皮大蒜的传统,少则几分,多则10余亩。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大幅度调整,白皮大蒜的种植已经初步形成了龙街镇由传统型农业向生态型农业转化的一个支柱产业。全镇的社会产量约在100万斤左右。其他地方的菜农也多有零星种植,但尚未形成相应的规模和档次。生产潜力还没有得到大的挖掘和发挥,如果认真加以组织,提高科技含量,白皮大蒜必将成为永平富有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

信息来源:大理州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

十.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永平白玉兰

白玉兰是永平栽培历史最悠久的观赏树种,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全省著名的早春名花,以花大、色白、香味似兰而得名。

白玉兰为我国最名贵珍稀的花木之一。郭沫若曾赞道:“亭亭挺立的枝头,开出朵朵白莲,有香类似兰蕙被人们称为玉兰。玉没有我们这样纯白而柔软,兰却要比我们更加馥郁而悠闲。花开后,花瓣可以施面粉而煎,观赏植物与经济植物其美双全。”

白玉兰,又名白木莲、玉兰等。因花“色白如玉,香味似兰”,故名白玉兰。明代王世懋《学圃余疏》上说:“玉兰早于辛夷,故宋人名心迎春……千千万万蕊,不叶而花,当其盛时,可称玉树”,故又有迎春、玉树之名。

白玉兰为木兰科、木兰属,高大落叶乔木。一般树高4—6米,最高可长到25米,树皮多灰色,树干直立而挺拔,枝节弯曲多姿,树冠呈卵形,先端尖,基部椭圆形,嫩叶背面脉上有柔毛,叶大,长10—15厘米。花先叶开放,花硕大,径达12—20厘米,花瓣倒卵形或椭圆形,洁白如玉、基部偶有绿晕或红晕,萼片为花瓣状,开前直立,朵朵向上,宛若竖立的千百只玉杯,又好似水上芙蓉,有如白色荷莲,争奇斗艳,极为壮观。绽后展开,每枝一花,顶生,花期长达半月,花瓣6片,萼3片,瓣萼不易区别。一朵朵亭亭玉立,一团团晶莹洁丽,清芬远逸,怡情悦目,远远望去,犹如雪山琼岛,美不胜收。果穗叠生,瞢荚果,圆柱形,成熟后自行开裂。种子外覆肉质金红色外种皮,内种皮骨质。

玉兰树寿命极长,可以活到上千岁。

白玉兰不仅是一种花形俏丽,花色典雅,树态宁静的观赏花木,而且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花含芳香油,可提制浸膏,是配制香精的重要原料;花甜而清香,可以窨茶和食用,洗净,拖面油煎或糖渍,味极佳;种子可榨油,作润滑油和制皂用;其花还是治病疗疾的良药。据医籍记载,果和芽可发汗、解热。花有通窍、散风寒、止痛清脑、降低血压的作用。木材坚硬致密,可作体育器材和高级家具。

信息来源:大理州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