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新都特产推荐 新都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新都特产推荐 新都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4-01-26 13:42:32

一. 四川省 成都 新都 凤尾酥

成都凤尾酥是川式名点之一,相传始于明代,是由宫廷筵席点心演变而来。外表呈浅金黄色,外酥内软,趁热食用倍觉鲜美。凤尾酥的芯料随季节而变化。根据不同的芯馅,分为鲜花凤毛酥、龙虾凤尾酥、金钩凤尾酥等等
( 成都)

二. 四川省 成都市 新都区 新都柚

新都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新都柚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新都柚是成都市新都区地方名优,1994年、1996年、1997年、1998年度,连续荣获全国柚类“金杯奖”,1995年荣获农业博览会“国家银奖”,1999年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四川名牌产品,并授予名牌产品证书。区内已种植新都柚84万多株,年产量8000吨以上。

新都柚产于成都市新都区,因果形靓丽、品质优良、口感上佳成为当地食用和馈赠佳品,是四川省名优果品之一。产品种植历史悠久,是栽培百余年历史的地方良种柚。据《新都县志》记载:“清代后期,清白乡周家引进漳州柑子(新都柚旧称)。民国16年,利济乡向家嫁接一枝漳州柑子,后繁殖百余株...,分布在清白、利济、龙安等乡,甜而多汁,脆嫩清香。彭县、郫县先后从县内引种。1981年,龙安乡潘家果园产的漳州柑子,参加温江地区柑橘早熟品种评选,被评为柚子良种第一名。” 新都柚作为成都市名优,品种已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推广良种,其产品酸甜可口、风味浓醇、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具有止咳化痰、益脾健胃之功能,是老少皆宜的佳品。1981-1990年,新都柚连续八届荣获成都市优质良种柚鉴评第一名,1994年、1996年、1997年、1998年连续荣获全国柚类“金杯奖”,1995年荣获农业博览会“国家银奖”,1997正式通过四川省品种鉴定委员会认定,1999年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四川名牌产品,并授予名牌产品证书,2005年通过国家绿色食品中心认证,认证为A级绿色食品。新都柚更是被载入《中国土名优产品年鉴》。 从2004年至今,新都“柚子节”已连续举办了八届,以“柚”为媒,以“节”聚友,期间商客云集,游人如织,更有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目前,新都区已发展成为四川省最大的柚生产示范基地,集旅游、休闲、农业科技示范于一体,全区柚种植84万多株,年产量8000吨以上,盛果期产量突破1.5万吨。2010年,新都柚亩产值9000元,人均年收入达11000元,果品畅销省内外,深受消费者欢迎,经济和社会效益好,有效带动果农致富增收,为当地新农村建设做出突出贡献,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新都柚果实高扁园形,果皮淡黄色,皮薄有芳香味,果肉细嫩香脆化渣,果汁酸甜适度,营养丰富,含多种维生素,尤其维C含量较高,有天然罐头之美称。 10月中下旬成熟,耐贮运、能贮3-4个月,贮藏后风味更佳,并有药用价值,具有抗炎、祛痰、保肝益胃之功能,是老幼皆宣的果中珍品。

地域范围

新都柚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大丰街道办事处、三河街道办事处、新都镇、石板滩镇、新繁镇、新民镇、泰兴镇、斑竹园镇、清流镇、马家镇、龙桥镇、木兰镇、军屯镇等13个镇(街道办事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03°59'-104°17',北纬30°42'-30°57',东邻青白江区,南环成都市区和龙泉驿区,西接郫县,北靠彭州市。保护面积30000亩,年产量30000吨。

三. 四川省 成都市 新都区 四川海椒

石板滩、木兰、泰兴、三河等乡镇,地处东山台地尾区,盛产海椒,俗称东山海椒。品种有大红袍、二金条。色泽鲜红、味道辛辣,是川菜调味的上好佐料。涪陵榨菜、郫县豆瓣,都选用东山海椒作为原料。

四. 四川省 成都市 新都区 杜仲腰花

五代时,终南山中,有一名杜仲之人,长年炼丹,希望求得不死之药,然而,数十年过去,头发依然在白,身体也一日老似一日,终日郁闷。某日,杜仲突然发现,自家门前一片茂林,从自已幼时至今,一直郁郁葱葱,生机昂然。乃取其皮叶,熬水饮之,后得道飞升而去。后人故将此树命名为杜仲,将杜仲熬水,与猪肾共烹,具有强腰肾,壮筋骨,愈阳萎之功效,还可降血压。( 成都)

五. 四川省 成都 新都 蒜泥白肉

    "蒜泥白肉":是川菜中人们非常喜爱的一款家常风味菜式。 该菜以成都的竹林小餐、蜀苑酒楼两处最有名气。蒜泥白肉讲究 选料、要求肥瘦相连的猪腿肉;讲究刀功,要求片张薄而均匀, 肉皮、肥肉、瘦肉三者相连;讲究调味,要求色红味浓,突出蒜 香味。品尝此菜给人以爽口、肥而不腻的美感,宜于下酒佐饭。

选用肥瘦相连的坐臀肉或五花肉传统上选用前者,经水煮刚断生、切片、卷片和凉拌而成,成菜香辣鲜美,蒜味浓厚,爽脆嫩滑。五花肉一向是中式菜的主角,将它放入清水中连皮烹煮,可使汤汁浓稠油亮,五花肉肥美多汁,用青瓜条将肉片卷成团,蘸着蒜泥酱汁送入口,就算多吃都不怕腻。

六. 四川省 成都 新都 牛肉焦饼

牛肉焦饼,煎点,特点:色泽金黄,皮酥脆香鲜,馅细嫩微麻。烹制法:煎。此品为成都市新都区的著名特色小吃之一,也叫牛肉焦包,尤以三义园牛肉焦饼名气最大。

川味牛肉焦饼的做法:dDa

1、用开水将面烫好,和入化牛油少许揉匀,做成剂子待用。dDa

2、无筋鲜牛肉斩细,加醪糟汁、盐、豆瓣、酱油、生花椒粉、姜末拌好以后,再下葱花调匀成馅。dDa

3、将面剂微按扁,包入馅心封口,用手掌压成圆饼形。dDa

4、平锅内烧菜油,将饼坯入锅煎炸至金黄色即成。dDa

操作要领:油炸时要掌握好油温。dDa

三义园牛肉焦饼的典故:dDa

牛肉焦饼中最有名的还是要数“三义园牛肉焦饼”,“三义园”是旧时成都唯一一家以卖牛肉焦饼为主的小吃店,牛肉焦饼的制作者叫曹大亨。但他并不是一个腰缠万贯的大亨,而是一个数十年站在街边小店油锅旁煎炸牛肉焦饼的哑巴师傅,故成都市民也称“三义园牛肉焦饼”为哑巴焦饼。dDa

“三义园”是清末王静庭与两个朋友合伙开设的面店,取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作店名。该店专门经营牛肉焦饼和牛肉面。此小吃现做现煎,香气四溢,有诗赞曰“焦饼煮时满街香,气味扑鼻诱入尝。”
新都县滇味小食的牛肉焦饼则是1997年认定的《中华名小吃》。dDa

七. 四川省 成都 新都 新都叶儿粑

叶儿粑又叫艾馍,是川西农家清明节的传统食品,特色是清香滋润,醇甜爽口,荷香味浓,菜分两味,咸鲜味美。

简介 叶儿粑又叫艾馍,原是川西农家清明节的传统食品。1940年新都天全斋小食店将艾馍精心制作,更名为叶儿粑。因有其独特风味,盛名远播。新都解放后,制作技法更有改进。叶儿粑有甜、咸两种,采用糯米、大米、香艾、红糖、猪油、菜油、芽菜、白糖、酱油、桃仁、料酒等作原料。

原料配方 糯米3.5千克 大米1.5千克 红糖500克 桃仁200克 猪板油1千克 芽菜70克 菜油70克 味精10克 甜酱70克 艾叶400克 化猪油600克 白糖3.5千克 面粉100克 半肥半瘦猪肉3千克 腌肉1千克 白酱油100克 料糖25克 芭蕉叶适量

制作方法 1.糯米、大米淘净,加清水泡胀,放入艾叶(或青菜叶)磨细成浆,装入布袋压干水分成湿粉,取出后加红糖(切细),化猪油揉匀。

2.面粉炒熟,桃仁炸酥切细,板油去油皮剁细,加白糖混合揉匀成甜馅。芽菜、腌肉切细,鲜猪肉剁成碎米粒状。巴蕉叶入沸水锅内,加油少许,待煮蔫后即捞起晾干。

3.锅置中火土,放油烧至六成熟,放入鲜肉粒炒散,再加入切细的腌肉调和后,放盐、芽菜、胡椒、酱油、甜酱、白糖(50克),料酒炒匀炒香,起锅放味精制成馅。

4.将粉子揉匀,扯若干个25克重的节子,逐一包入糖馅或咸馅,用芭蕉叶裹住,入笼旺火急蒸,见起蜂窝状眼时则熟,即可进食。

产品特点 咸心鲜香,脍炙人口。

八. 四川省 成都 新都 新都寿星柑

新都寿星柑,是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的著名,该品果实有圆形、扁圆形、长圆形或倒卵形等形状,色泽呈桔红色至金黄色。果可生食,加工蜜饯,药用价值也较高,如生食果皮能止咳化痰。

新都寿星柑是四川新都水果,深受消费者喜爱,据说已销往省内外数十个大中城市。hWe

新都寿星柑包括四季柑、金柑、金弹,属芸香科金柑属植物,树冠矮小,常绿,果实有圆形、扁圆形、长圆形或倒卵形等形状,色泽呈桔红色至金黄色。果可生食,加工蜜饯,药用价值也较高,如生食果皮能止咳化痰。hWe

新都寿星柑因其树冠矮小,枝叶繁茂,常绿,周年花果不断,花雪白芳香,果形、色秀丽,故有姣美高雅之感。hWe

九. 四川省 成都 新都 家常海参

·原料:水发海参300克。 猪肥瘦肉50克、黄豆芽100克。青蒜苗20克、郸县豆瓣20克、猪油65克、料酒20克、盐卫克、鲜汤300克、红酱油10克、味精0。5克、麻油10克、豆粉10克。 ·制作过程海参片成上厚下薄的斧楞片,用好汤喂两次捞起。猪肉剁细。青蒜苗切成大粗花。黄豆芽去净根脚。豆瓣剁细 。炒锅置火上,下猪油烧至四成热时下猪肉,放料酒、盐肥散,盛盘。再将锅洗净入下猪油烧至六成热时,下 豆瓣炒出香味呈红色时,加入鲜汤烧沸,将豆瓣渣捞出,放入海参及肥好的猪肉、红酱油、料酒推转,将锅移 至小火上煨,待煨至亮油时,勾薄芡,下蒜苗、味精、麻油推转。另用一锅烧猪油,将黄豆芽炒熟,装入盘中 垫底,然后将海参连汁淋于豆芽上即成。 ·特点:汁色棕红,咸鲜微辣,海参火巴糯,肉馅软酥。( 成都)

十. 四川省 成都 新都 韭黄椒丝炒蛏子

材料:蛏子1.5斤,韭黄4两,红椒丝、姜丝各少许,蒜茸1 茶匙。 调味:盐2/1茶匙,糖2/1茶匙,生抽1茶匙,麻油2/1茶匙, 生粉1茶匙,上汤2汤匙。 做法:(一)蛏子洗去污泥,放入开水中一烫即捞起,去壳取 肉,用冻水冲净,抹干水份。 (二)将蛏子肉放入碗中,加酒一茶匙,生粉2/1茶匙, 生抽1茶匙,腌片刻。 (三)另用沸水将蛏子肉飞水,晾干水份待用。 (四)韭黄切段待用。 (五)烧红锅用3汤匙油,将蒜茸、姜丝、红椒丝爆香, 加入蛏肉,蘸酒,倒入调味汁料炒均后加入韭黄,淋少许熟 油拌均,即可趁热上碟
注意:蛏子的食法很多,炒是较精致的菜式,可用作宴客. 蛏子 买回来以后,需用少许清水加入食盐,将蛏子养约半天,蛏之 壳内的泥沙就会自动吐出,此时再清洗较容易,而且将蛏子去 壳取肉后,如仍有污泥,也容易清洗干净.晾干水份,加入调味 料腌后再经飞水步骤,蛏子已熟七八成,再煮时就容易熟透.( 成都)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