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3月份广西特产杨梅 广西杨梅和浙江杨梅哪个好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3月份广西特产杨梅 广西杨梅和浙江杨梅哪个好吃更新时间:2024-01-16 08:36:46

一. 广西 桂林 平乐 夏橙

品质优良,色鲜味美,且成熟早,很畅销
( 桂林)

二. 广西 柳州 鹿寨县 广西毛血旺

毛血旺

食材来源于广西本土广大乡村,此种草根风格的食材做成的乡村家常菜,在民间广泛流传。本店将这些食材加以收集、整理和开发,在桂北菜的基础上,自创出“草根风格”的乡村私房菜,逐渐成为旺销菜品。

麻辣鲜香,汁浓味足。

做法:

1、锅里少开水,将金针菇和木耳放入烫片刻,再分次放牛百叶、鳝鱼段及猪血

2、倒掉锅里的水,在锅内放猪骨汤(或清水)加入麻辣火锅底料、鸡精煮至底料溶化

3、先加土豆片煮约2分钟,再加入金针菇和木耳约2分钟,接着加入鳝鱼段及牛百叶、火腿、黄豆芽,最后才加入猪血至汤再度沸腾

4、将煮好的材料及汤起锅转入盆内

5、锅内放油(油不可少)烧至7成熟时,放入花椒、姜、干辣椒、八角、桂皮小火至变黄色,将八角、桂皮捞出

6、将滚烫的热油及干辣椒、姜、蒜淋在盆内

营养功效:

1、黄豆芽:黄豆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春天多吃些黄豆芽可以有效地防治维生素B2缺乏症。豆芽中所含的维生素E能保护皮肤和毛细血管,防止动脉硬化,防治老年高血压。另外因为黄豆芽含有维C,是美容食品。常吃黄豆芽能营养毛发,使头发保持乌黑光亮,对面部雀斑有较好的淡化效果。吃黄豆芽对青少年生长发育、预防贫血等大有好处,常吃黄豆芽还有健脑、抗疲劳、抗癌,防止牙龈出血、心血管硬化及低胆固醇等功效。

2、鳝鱼:鳝鱼富含DHA和卵磷脂它是构成人体各器官组织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脑细胞不可缺少的营养;鳝鱼特含降低血糖和调节血糖的“鳝鱼素”,且所含脂肪极少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鳝鱼含丰富维生素A,能增进视力,促进皮膜的新陈代谢。鳝鱼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固脱、温阳益脾、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等功效,适用内痔出血、气虚脱肛、产后瘦弱、妇女劳伤、、肾虚腰痛、四肢无力、风湿麻痹、口眼歪斜等症。

3、火腿肠:火腿肠含有供给人体需要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还具有吸收率高、适口性好、饱腹性强等优点,还适合加工成多种佳肴。火腿肠中含有亚硝酸盐等添加剂,且不多食。

4、木耳(水发) :黑木耳中铁的含量极为丰富,故常吃木耳能养血驻颜,令人肌肤红润,容光焕发,并可防治缺铁性贫血;黑木耳含有维生素K,能减少血液凝块,预防血栓症的发生,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木耳中的胶质可把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内的灰尘、杂质吸附集中起来排出体外,从而起到清胃涤肠的作用,它对胆结石、肾结石等内源性异物也有比较显著的化解功能;黑木耳含有抗肿瘤活性物质,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经常食用可防癌抗癌。

5、鸭血有补血和清热解毒作用,并有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功效。

三. 广东省 广州 黄埔区 萝岗杨梅

萝岗杨梅

萝岗地处广州东效,四面群山环抱,杨梅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总产量近1600吨,总产值大约1600万元,可以说杨梅是萝岗的支柱产业之一,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

萝岗杨梅种植有着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利”条件,夏无酷暑,气候温暖湿润,气温适中,雨量充分,加上山上流水淙淙,在杨梅生产的季节里,山间云雾缭绕,滋润了杨梅林,山地土质肥沃,酸碱度适中,满足了杨梅对非生物因素的需求。从而大自然慷慨地赋予了萝岗杨梅独特的生长气候环境。萝岗杨梅大都集中萝峰。由于历史栽培悠久,大多数树桩围径1.68米,树高4.6米,树宽9~10米左右。萝岗培育出的杨梅个儿大,一般单果重10-16克,大的可达24克左右,果实未成熟前为红色,达到完全成熟时,则变为浓紫色或菜油黑色,带蒂采下,果蒂青绿,与果实的绛红色相映,悦目诱人,由于萝岗杨梅肉厚,肉柱钝头,柔软多汁,味甜,核小,果实含糖量丰富可达12-18%,含酸1.2-3.2%,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营养价值颇高,具有止咳声津,润肺助消化,开胃以及食疗等功效,有“红果绿蒂”、“果中玛瑙”之称。因此萝岗杨梅闻名遐迩,走悄果品市场,是百果园中的珍果,深受市民青睐。

四. 湖北省 恩施州 来凤县 来凤杨梅

来凤杨梅,是武陵山区稀有珍果,水果中的珍品。果实6月中下旬成熟,果中大,重约12克,圆形,色淡紫红至紫黑,肉质细软,甜酸多汁,核小,品质上等,营养丰富,风味佳美,正值一年中鲜果淡季,故倍受消费者青睐。树冠葱翠,姿态优美,终年常绿,又是绿化的优良树种。全县有百年以上的古杨梅108株,其单株产量最高可达1000公斤以上。

素有“湖北杨梅第一乡”美誉的来凤县三胡乡黄柏村位于来咸路26公里处,素以古村、古道、古杨梅、古院落、古寺庙、古戏楼和黄柏、贡米闻名,距离恩施市130公里、张家界200公里,省道利智线横贯其中,交通十分便利。该村有一千多年的杨梅栽培历史,种植面积和年产量均占湖北省的90%以上,是武陵山唯一无公害绿色产业杨梅生产基地。

三胡乡独特气候、土壤条件和上千年的栽培经验,加上政府引导,现有杨梅14000亩,有9000多亩进入丰果期。2005年,杨梅卖到 40元 /公斤,直到2010年,三胡的杨梅还是卖30元 /公斤,这主要是三胡引进的杨梅品种,比原产地更甜,略有一点酸味,颜色鲜艳,果形大,市场销路一直很好,知名度高,这几年的销售价格一直很高。

五. 浙江省 舟山 定海区 皋泄晚稻杨梅

“乡村五月芳菲尽,惟有杨梅红满枝。”每年一到夏至,定海区白泉山坡上的数万棵杨梅树上就缀满了圆滚滚、红紫紫的杨梅。舟山民谚说:“好吃杨梅皋泄岙。”皋泄杨梅栽培历史悠久,公元1298年编写的舟山方志《元大德昌国州图志》把皋泄杨梅列为“佛国仙乡”之果品。清光绪《定海厅志·物产志》载:“杨梅种类甚多,以颗大核细为上”,“杨梅以皋泄庄为上”。

皋泄晚稻杨梅是杨梅中的上品,因其成熟期迟于其他品种10天左右,故称晚稻杨梅。晚稻杨梅系乌黑种,果实圆满球形,熟时乌黑晶亮,果大核小,甜酸适中,果汁多而肉细腻,风味独特,鲜食、加工皆宜。用精制米烧洒浸泡后食之,有祛痰、消暑、御寒、止泻和生津、提神、消乏之药用功能。鲜食营养价值也较高。故在舟山农村有“桃饱李丧命,杨梅医百病”之说。

皋泄晚稻杨梅原产爱国村泄岭下,相传有700余年历史。循史查考,到爱国村杨嘉发老人(逝于清光绪十三年)时,晚稻杨梅完成变异进化,成为海岛水果之独特珍品。1950年前,这一“佛国仙果”,却一直是“新居未换一根椽,只有杨梅不值钱”的山中野果,栽培仅局限于皋泄乡的几个村庄,面积不到500亩。1950年以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当地的政府把发展杨梅生产作为富民强镇的重要产业来抓,制 订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加大开发力度,加快开发步伐。至今,全镇晚稻杨梅种植面积达1万余亩,其中成林面积3000亩,结果大年产量1600吨。并建有杨梅生产基地10个,良种育苗场3个。

1985年7月初,经省内外果森专家品评,皋泄晚稻杨梅被鉴定为浙江省名特优品种,列为四大著名杨梅品种之一。1988年4月,被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作为舟山唯一水果珍品,编入中国第一部果树栽培专著《中国杨梅志》。1994年初,市科委下达了全市该年度唯一的市级农业类重点科研课题——皋泄晚稻杨梅选优及开发项目,经过科技人员4年时间的努力,于1997年11月通过市级评审,成果水平达到省内先进,为提高晚稻杨梅品质,发挥品种优势,创造名牌产品,打下了扎实的基础。1998年11月在全省首届优质农产品评审中,皋泄晚稻杨梅被省政府评为浙江省优质农产品金奖。

六. 广西 玉林 博白 凤山杨梅

广西博白县凤山镇四月盛产的杨梅,酸甜可口,有助于消食、消滞功效,做成杨梅干又是一种旅游佳品。还可以做成可口的酸梅汤,杨梅酒,美味又健康!值得一试!

七. 安徽省 池州 石台县 石台杨梅

安徽石台县盛产大量的杨梅,这里人工培植杨梅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杨梅果型硕大,肉质细软,汁液饱满,甜酸适度,不仅可鲜食,而且是食品罐头工业的上好原料。富岱杨梅按果色分为红梅和白梅两大类,红梅鲜红带紫,白梅白嫩似玉,观其色食其果,回味无穷。杨梅可以精制成杨梅干、杨梅蜜饯,爽口开胃、生津止渴,“酒浸杨梅”是人们喜爱的传统饮料,可以去湿消暑、止泻、消乏。明代李时珍《本草纲要》中记载,杨梅有“止渴,和五脏、涤肠胃、除烦愦恶气”的作用。杨梅富含糖类、果酸、维生素C和维生素B,特别是杨梅中的纤维素含量丰富,能刺激肠壁蠕动,防止便秘。

八. 浙江省 台州 黄岩 黄岩东魁杨梅

黄岩东魁杨梅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魁杨梅,原产于浙江黄岩,因果特大而著称。其主要特点:果实不正圆形,单果重20~25克,果色紫红,肉柱较粗,可溶性固形物13.5%,其糖含量为10.5%,果汁含量为74%,而酸含量仅为1.35%,远远优于其他杨梅。果实7月初开始成熟。东魁杨梅丰产稳产,抗风,成熟时不易落果,是鲜食佳种,近几年发展迅速。东魁杨梅发源于黄岩,其母树为实生树,距今已有100余年,70年代由浙江农业大学教授,定名为东魁杨梅取"东方之魁"之意,果实之大世上罕见,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杨梅,素有"杨梅王"之称 !

黄岩东魁杨梅是浙江省台州市黄岩的主要产业,它也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果实最大的杨梅品种,最开始是由五十年代末从黄岩江口镇东岙村杨梅园中选出,并由中国园艺界的泰斗、原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吴耕民教授欣然命名为东魁杨梅,意指“东方之魁”。

黄岩东魁杨梅由原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吴耕民先生定名为东魁杨梅,意指东方之魁,是我国重要的杨梅品种资源之一。现有栽培面积约1300多公顷,2005年产量可达8000余吨。该品种具有果实特大,成熟期为6月底至7月上旬,平均单果重为25克,最大果重达50克。果实圆球形,纵横径平均为3.93厘米×3.76厘米,可食率达94.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1.7%;成熟期不易落果,较耐贮运;果实鲜食、制罐、加工烧酒杨梅兼优,果实紫红色,肉厚、汁多、味浓,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是送礼佳品。

黄岩东魁杨梅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近几十年发展迅速,已成为黄岩主栽品种之一,1998年东魁杨梅被评为浙江省优质农产品金奖。1999年北京国际农博会认定为名牌产品。我区十分注重质量品牌,正在为东魁杨梅申请注册商标,已制订一套东魁杨梅系列标准,并已颁布实施。并于2001年10月黄岩还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杨梅之乡”。

九. 四川省 雅安 石棉县 栗子坪杨梅

栗子坪杨梅,是四川石棉县土品,栗子坪出产杨梅粒大汁多。杨梅又称圣生梅、白蒂梅、树梅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

简介 栗子坪杨梅栗子坪杨梅,是四川石棉县南部栗子坪土品,栗子坪彝族乡位于四川石棉县南部,东与甘洛县毗连,东南与越西县接壤,南与冕宁县交界,北与安顺彝族乡、擦罗彝族乡、回隆彝族乡为邻。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变黑,而是因为实在太红了,所以像黑的。当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同时,嘴唇上舌头上也都染满了鲜红的汁水。

十. 广东省 汕头 潮阳 西胪乌酥杨梅

西胪乌酥杨梅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杨梅是杨梅科杨梅属的常绿乔木果树。其优稀品种乌酥核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相传清朝末年内斜(潮汕译音,原字为上中下结构,由“山大车”组成)村农民郑董株野生杨梅单株选育嫁接繁殖的。乌酥核杨梅属迟熟种,高产、优质,较运,适应出口,果粒圈套,每公斤60多粒,果实深紫红色,核小酥化、肉厚质脆、汁多味甜。可食部分占90%以上,可溶性因形物13%左右,每100克果肉含糖12-15克、有机酸0.5-1.8克,还含有铁、维生素C、鞣酸等,果仁含油40%,适应鲜食。乌酥核杨梅适应性广,惊蛰后开花,芒种后采收,熟期一致,成熟期耐湿性强,在多雨的情况下不致大量落果,但花期怕严寒雨雾,需肥是较多,产量不稳定,寿命短。西胪山区果农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根据杨梅的生长发育特性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通过培植;植后三年,选在惊蛰前后的晴朗天气无东北风日子进行嫁接;加强嫁接后栽培管理,做好水土保持,增施钾肥等科学用肥法、精细的土壤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措施取得丰收。西胪果农掌握了栽培杨梅的可行技术,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农科人员也已研究出用“多效唑”促花、“5号疏花剂”疏花及生物保鲜剂保鲜的方法,攻克杨梅生产上大小年结果、花多果小和不耐贮藏运输的难关,为大力发展名城乌酥核杨梅的出口创汇提供有利条件。( 潮阳)

西胪镇地处榕江下游西岸,依山傍海,土地肥沃,向来是潮汕平原的“鱼米之乡”,也是孕育有“岭南佳果”美称的乌酥杨梅之地。

西胪镇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高度140米。乌酥杨梅种植位置在潮阳小北山麓的中心地带,海拔高度80~160米之间,由小北山麓中的海田山及乌岩山组成椭圆形盆地,虽地属海洋季风气候,但形成了相对独特的山区气候。产地背风向阳,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春季又有适度的日夜温差,有利杨梅营养成分的转化积累。同时,小北山麓生产区域植被厚,有机质含量高,土壤中所含的铁、硼、锰、铜、锌、钼等微量元素多,壤土团粒结构好,自然肥力强,可耕作层深。山地壤土大多呈微酸性,pH值在4.5~6.5,是生产高品质乌酥杨梅的天然区域。

潮阳西胪得天独厚的山地自然生态环境,为杨梅的生长培育了最适宜的气候、土壤、水源和生物群落。

早在600多年前,西胪镇就已经开始种植杨梅,种类主要以乌梅和红梅两大类为主,品种主要有乌酥、凹蒂酥、凸蒂酥和流涎酥等。其中,乌酥杨梅被看作是杨梅中的“极品”。

据传,在清朝年间,西胪镇果农将优良变异的杨梅单株选育嫁接繁殖,成功创造出乌酥这种优质杨梅品种——果实呈深紫红色、核小酥化、肉厚质脆、汁多味甜且酸甜适中,别具风味。后来,这种方法又传到龙溪、乌岩、里溪、尖山、岩前等地进行大面积种植。

有着悠久栽培历史的乌酥杨梅,远离城市的喧嚣,安静地自然生长在少被大气污染的山区,被视为天然绿色食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由于核小,乌酥杨梅的可食部分高达90%,含可溶性固形物13.4%,除糖分和有机酸外,还富含铁、维生素C、鞣酸等,其中,每百毫升果汁含维生素C51.57毫克,具有极佳的口感,其果仁含油量也在40%。

乌酥杨梅惊蛰后开花,芒种后采收,熟期一致,成熟期耐湿性强,在多雨的情况下不致大量落果,但花期怕严寒雨雾,产量不稳定,寿命短。

近年来,为更好地扩大这种优稀水果的市场品牌价值,保护产业健康发展,汕头市、潮阳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积极响应国务院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号召,按照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的“三服务”(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于企业需要、服务于人民利益)工作方针,把推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作为抓好农业标准化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他们积极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免费开展各种服务工作,邀请农业和标准化专家深入农村讲解有关农业科技、标准化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知识,提高农民的农业标准化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意识。

2004年开始,汕头市潮阳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从标准开始着手,规范西胪乌酥杨梅的种植和生产。他们帮助西胪镇制定了地方标准《乌酥杨梅》和《乌酥杨梅栽培技术规程》并组织实施推广,推动创建了市级、省级标准化示范区。在标准化指导下,西胪镇乌酥杨梅的种植面积从最初的400公顷扩大到今天的近900公顷,集中种植于小北山麓的中心地带,年产量25万公斤左右。

2009年初,潮阳区启动了西胪乌酥杨梅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此后,广东省、汕头市质监局积极协助申报小组,收集相关资料,做好各项对比检测,编写申报材料等。

2011年1月,西胪乌酥杨梅被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地范围为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西胪镇现辖行政区域;品种为乌酥杨梅;立地条件要求:土壤类型为赤红壤,土壤质地为沙壤土,土壤pH值5.0至6.5,土层厚度≥0.8m,有机质含量≥1.0%。要求每年6月上中旬进行人工采摘,但雨天不能采摘;感官特色要求:色泽深紫红色,鲜亮均匀;果形近球形,果肉厚且酥脆结实,核小而酥,酸甜适口。理化指标要求:单果重≥8g,可食率≥8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

作为当地特色农产品之一,西胪乌酥杨梅早在1986年就被评为“广东省名优水果”,2004年还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而在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资质后,通过严格实施标准化种植和管理,不但提高了西胪乌酥杨梅这个品种的技术价值,更带来西胪乌酥杨梅快速发展的市场价值和品牌价值,为当地农村和农民实现了创收。

目前,乌酥杨梅除销售到南方各省市外,还销往泰国、新加坡和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西胪乌酥杨梅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西胪镇现辖行政区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