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浮梁县吴宝庆土特产 浮梁江村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浮梁县吴宝庆土特产 浮梁江村土特产更新时间:2024-01-15 16:55:57

一. 江西省 景德镇 浮梁县 浮瑶仙芝

“浮瑶仙芝”商标为江西省著名商标。成品具有条索紧细、白毫显露、香气清香持久、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叶底嫩绿匀亮等特点。该产品在“1991年中国杭州国际茶文化节”评比中被评为“文化名茶”,后又被农业部评为金奖。

二. 江西省 景德镇 浮梁县 油炸馄饨

1,虾肉收拾干净切小粒。蒜、芫荽头剁碎



2,热锅下油烧热,下蒜、芫荽头末爆香,倒入虾肉和蘑菇,加生抽、蚝油、砂糖、胡椒粉调味,盛起晾凉待用



3,香葱或韭菜入沸水稍烫,捞出用凉水过凉



4,用云吞皮将馅料包上,用香葱或韭菜扎上



5,放入七成热的油中炸至金黄色捞出沥干即可

三. 四川省 南充 蓬安县 吴馓子

吴馓子是司马相如故里一道古老的传统美食,有着几代人的传奇。吴氏祖传名特小吃,秘方考究、做工精致,采用水糖、黑芝麻、核桃、花生、黄豆、香料等,以嘉陵第一桑梓“神龙泉”水揉合,生坯三寸六,成品三寸一,色泽红润、香甜酥脆、入口化渣、回味无穷。沿江两岸,口口相传,嘉陵江畔,美食一绝。

关于吴馓子的来历,据说唐朝画圣吴道子入蜀观嘉陵江时,曾在周子古镇用一副逼真的画缚住了一条危害百姓的恶龙。人们为纪念画圣吴道子,拯救相如故里百姓之恩德,研制出了一种食品,用糯米和面,加清油、鸡蛋扭捻成环状,仿画圣困恶龙之形,入锅炸至黄金色,酥脆味美,入口化渣,取名“吴馓子”,从此,吴馓子成了远近闻名的特色小吃。

地址:蓬安县周子古镇新华街69号

电话:0817——8887918

四. 江西省 景德镇 浮梁县 野生中药材

浮梁野生中药材资源丰富,全县境内野生植物共有木本类、藤本类、草本类、水生植物等217科,788种,主要药材品种有天然野生粉防杞、海金砂、大活血、台乌、黄精、百部、灵芝、前胡、桔梗、七叶一支花、玉竹等大批品种,都是道地药材,它们质优、蕴藏量大,并且适宜种植的各类中药材年产量在200吨以上,其中,粉防杞30吨、海金砂20吨、大活血50吨、台乌50吨、黄精20吨、百部30吨等。

五. 河南省 鹤壁市 浚县 寺下头吴记花生米

寺下头吴记花生米系城关寺下头吴氏祖传.吴记花生米洁净匀称,色鲜味美,香焦酥脆.其销量为全县同行之冠,远销安阳、新乡、郑州、开封等地。1983年曾参加广州交易会,获中外客商好评。

信息来源:浚县政府门户网站

六. 湖南省 邵阳市 大祥区 宝庆竹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庆竹刻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省邵阳市旧称宝庆府,地处湘西南,是湖南西南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宝庆属西高东低半山区半丘陵地貌,盛产楠竹,自古竹器制作业十分发达,是中国竹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宝庆竹刻是从实用竹器工艺中脱胎出来的一种集观赏、实用于一体的民间工艺。明代编修的《宝庆府志》,曾记载过万历年间宝庆竹刻名师潘一龙及其竹艺作品的情况。清代康熙年间,宝庆竹刻艺人王尚智发明了翻簧工艺和翻簧竹刻。以此法制作竹刻时,艺人将竹子去青去节,剥削出竹簧,经煮、晒、碾等工序后,压平贴于木胎或竹胎之上,再抛光打磨,运用不同的手法在上面雕刻人物、山水、花鸟。竹簧雕刻色泽犹如象牙,格调高雅,一经问世,即成为达官贵人和文人雅士竞相收藏的珍品,并被宫廷定为贡品和外交礼品。曾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1950年,政务院特定8件宝庆翻簧竹刻工艺品,作为毛泽东主席出访苏联向斯大林祝寿的礼物。

宝庆竹刻的雕刻技艺种类齐全,题材丰富,手法别致,仅刀法就多达二十余种。宝庆竹刻的历代大师们擅长于将自己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与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中国古典书画的意境融会贯通,创造了无数精美的竹刻艺术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宝庆竹刻这朵民间艺术奇葩虽然在历代战乱和20世纪60年代屡受严重摧折,仍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但在20世纪90年代邵阳原有的9家竹艺厂全部破产倒闭,技师流散全国各地,现仅存的二十多名老艺人亦年事渐高。宝庆竹刻正濒临消亡,亟待抢救、保护。

曾剑潭 (1932~2012)曾剑潭,男,已故,1932年——2012年。1945.2——1949.12 邵阳市“松竹石”竹刻店学徒1950——1953 邵阳市“新民竹艺联社”刻工1954——1956 邵阳市“竹艺生产合作社”技师,雕刻组长1955 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1958 邵阳市竹艺厂技师、雕刻车间主任1959 邵阳市竹艺厂...... 详细>>>

张宗凡 张宗凡•宝庆竹刻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张宗凡,男,1968年9月生于湖南省武冈市。高级工艺美术,湖南省雕刻工艺大师,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1990年7月毕业于衡阳师范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同年分配至邵阳市工艺总厂从事民间工艺美术创作设计工作。系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宝庆竹刻)传承人曾剑潭大师的入室弟子,嫡传宝庆竹...... 详细>>>

七. 江西省 景德镇 浮梁县 浮梁茶

浮梁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浮梁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浮梁是个大地方,老妪能解的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一句: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近年来按照“产地商标统一,证明商标凸显,产品商标各异,公共资源共享”的原则,浮梁县以“千年品牌、百年金奖”为核心理念来整合推介宣传“浮梁茶”,形成了以“浮梁茶”证明商标为主品牌,以各家企业产品商标为特色,-运行的品牌建设模式。主要是通过以整合品牌为抓手,协会牵头,企业参与,共同塑造“浮梁茶”金字品牌;通过评比、申报、获奖获证,参加国内外茶事活动,着力推介“浮梁茶”;浮梁县1997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红茶之乡”,2005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无公害茶生产示范基地县”称号,2007年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国设单位。在品牌宣传推介方面,浮梁县主动出去,积极运作。一是整合“浮梁茶”品牌,推进“浮梁茶”品牌升级。在2007年基础上完善规范了浮梁茶展示厅,抓好南昌等大中城市浮梁茶的窗口建设,2007年浮梁茶被评为“江西名牌农产品”,2009年被江西省工商局认定为“江西省著名商标”;二是加大媒体宣传力度,树立“浮梁茶”品牌形象,在“浮梁茶”宣传中,围绕“千年品牌,百年金奖”和“江西浮梁,千年茶都”,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扩大了“浮梁茶”知名度;三是对户巨型“浮梁茶”广告牌及灯箱广告进行了全面更新,面积达175平方米,同时在要道口新增了100m2的巨型广告牌;四是积极对外推介“浮梁茶文化”,彰显“浮梁茶”文化特色,先后多次参加了省内外茶事活动,主要有:2007年5月份的“江西省首届茶博会”、11月的“中国•南昌首届农博会”;2008年10月的中国(南昌)绿色食品博览会以及2009年12月的“中国(北京)国际地理标识产品展览会”等。“浮梁茶”获绿博会金奖和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年度金奖。2009年被评为“华东十大名茶”,特别是2009年在“江西省食品暨‘四个一’”展洽展示活动”中浮梁茶代表江西的一片茶亮相精品展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省茶叶联合会的组织下参加了2009年5月7日—9日在西安的茶叶博览会;协助主办了“第六届.景德镇浮梁茶文化旅游节”;五是6月10日—12日成功承办了江西省茶叶协会一届五次理事会议,以会高位推介浮梁茶,会上浮梁茶产业发展举措得到了高度赞扬,;六是直接使用“浮梁茶”商标的茶企由2007年的5家增加到2008年11家。企业套印“浮梁茶”标识及包装意识不断增强,全县套印包装57236套,“浮梁茶”手提袋37000只,企业用产品有效地宣传推介浮梁茶,共同打造“浮梁茶”核心品牌的氛围越来越浓;七是按照省农业厅整合品牌的布局,浮梁茶以整体入驻南昌茶叶市场,130多平米的浮梁茶专营店于4月份开业,目前企业产品均已对接,并成立了南昌浮梁茶茶业公司,整体推介浮梁茶的氛围已形成。浮梁茶市场知名度日益提升,市场进一步拓展,合力进一步形成。

地域范围

“浮梁茶”地理坐标为东经117°01′00″~117°42′00″,北纬29°09′00″~29°56′00″。具体地域是浮梁县属以下产茶乡镇:瑶里镇、鹅湖镇、庄湾乡、王港乡、湘湖镇、西湖乡、勒功乡、江村乡、经公桥镇、峙滩乡、兴田乡、蛟潭镇、黄坛乡等13个乡镇。地域的保护规模为:5500公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浮梁茶具有:外形紧、细、圆、直;色泽干湿翠绿,湿显金黄,香气板粟、兰花之香,溢味醇爽,回厚,叶底明亮等特色。 1、感官特征: 浮梁茶各级别感官品质指标,见下表(略) 2、内在品质指标: 浮梁茶各级别理化指标,见下表(略) 3、安全要求:卫生指标应符合NY5017—2001第4、5条规定;取样按GB/T8302—2002规定执行;水分按GB/T8304—2002规定执行;总灰分按GB/T8306—2002规定执行;水浸出物按GB/T8305—2002规定执行;粗纤维按GB/T8310—2002规定执行;铅、铜、六六六、DDT等卫生指标按NT1017—2001第5.2条规定执行;定量包装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43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执行。浮梁茶水浸出物含量高,茶多酚,氨基酸等有效成分高于其它茶,除饮用还有较大的药用和餐用价值,有浮梁茶“三味入药”之称。

八. 湖南省 邵阳市 北塔区 宝庆猪血丸子

宝庆猪血丸子,亦称血粑,是邵阳的传统食品,始于清康熙年间,民间历代相传,至今已有好几百年的历史。

宝庆猪血丸子的主要原料是豆腐,先用纱布将豆腐中的水分滤干,然后将豆腐捏碎,再将新鲜猪肉切成肉丁或条状,拌以适量猪血、盐、辣椒粉、五香粉以及少许麻油、香油、味精、芝麻等佐料,搅拌匀后,做成馒头大小椭圆形状的丸子,放在太阳下晒几天,再挂在柴火灶上让烟火熏干,烟熏的时间越长,腊香味越浓。也有做一铁架,架下用火炉焚烧锯木屑、糠皮、谷壳或木炭熏烤,此种熏法特别讲究火候,不能过急过猛,否则口味不佳。丸子熏干后即可食用。

猪血丸子色、香、味俱佳,腊辣可口,增进食欲,且易于保藏,至少半年内不会变质,同时还携带方便,煮熟切成片即可食用,是宴客时一道开胃的冷盘。

九. 浙江省 温州 永嘉县 上吴枇杷

产品名称: 上吴枇杷

产品产地:温州

产品特性:甜酸适度,风味甚佳

产品简介: 上吴枇杷是省枇杷早熟品种,比塘栖枇杷上市要提早半个月左右时间,具有个大核小、皮薄色黄、肉质细嫩、味甘鲜醇、香气浓郁等特点。枇杷,属蔷薇科常绿乔木,一年四季,苍翠绿。叶厚、呈椭圆形,边缘有锯齿状,表面皱缩,背面密被茸毛。圆锥花序,密被锈色绒毛,花冠淡黄色,有芳香。果球形或椭圆形,橙黄或淡黄色。性喜温暖湿润,宜于荫处生长。 枇杷果肉柔软多汁,甜酸适度,风味甚佳。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甲种维生素和糖、钙、镁等元素,营养价值很高。楷杷既可生食,又可制罐头食品,还可以制果汁、果膏和果酱等,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枇杷还有药用价值,中医以叶入药,性平、味苦,有清肺、舒气和止吐逆等功效。枇杷花不仅能熬汤可治头痛、伤风,而且是珍贵的蜜源,其蜜为高级滋补品。枇杷核,还可作酿酒的原料。枇杷树干,木质细韧,可供雕刻。由此可见,枇杷浑身是宝。 永嘉枇杷各地均有人分布,主要产区为六龙、黄田、乌牛及上塘等地,尤以六龙上吴枇杷最为出名。

产品历史:枇杷,是初夏时节人喜欢的佳果。枇杷别名甚多,古称“卢桔”。古诗有“客来茶摆空无有,卢桔微黄尚带酸”。枇杷又是我国传统名果,栽培历史距今已有二千余年,温州栽培枇杷至少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据清孙诒让:<<永嘉闻见录>>记载:“邑产枇杷,肉薄而核多,惟巡道署及谕署所植,肉厚有独核者,风味不减家乡。”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