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巴蜀味道特产有哪些菜 四川巴蜀硬菜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巴蜀味道特产有哪些菜 四川巴蜀硬菜有哪些更新时间:2024-01-20 11:50:08

一. 山东省 临沂 兰陵县 兰陵菜煎饼

兰陵的菜煎饼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菜煎饼,因为它里面的菜是和煎饼一起在油的包裹下煎熟的。兰陵菜煎饼外观呈金黄色,口感香脆,吃完以后满嘴留香,是兰陵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小吃

二. 宁夏 银川 贺兰县 螺丝菜

螺丝菜又称甘露、宝塔菜,学名草石蚕,当地老百姓称它为地溜子,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块茎洁白如玉,形如蚕蛹,呈螺旋状塔形,肉质脆嫩,十分可口,是驰名中外的“八宝菜”、“什锦菜”之一。

螺丝菜营养丰富,有特殊的香味,质柔软,味淡薄,熟食棉软,腌制加工后质地脆嫩,颜色洁净,形状美观,是佐餐之佳品。螺丝菜除可熟食、腌渍加工外,还可入药,可治疗多种疾病,同时也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同时它还可作为工业提取水苏糖新型原料,产量高,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记者从贺兰县农牧局获悉,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贺兰县螺丝菜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并以“金贵螺丝菜”为名向工商部门注册了新鲜蔬菜、腌制蔬菜类商标,为贺兰县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奠定了基础。

    据介绍,螺丝菜在贺兰县已有近30年的种植历史,可与春小麦、冬小麦套种,果实色白、质脆、味甘甜,已形成规模化种植,产区主要集中在贺兰县无公害产区的金贵镇、习岗镇、洪广镇等17个村,亩产量可达1500公斤,远销陕西、四川、甘肃等地,每亩毛收入约4500元,是贺兰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点发展产业。

三. 海南省 五指山 崖州白花菜

崖州白花菜与俗称的白花菜不同。俗称的白花菜原产地为美洲,白花菜科。崖州白花菜则是一种尚未正名的野菜。据清光绪《崖州志》记载:“白花菜,茎紫,生荒园里。花白,味香,宜腌酸食。杨贵妃因高力士进之,称美。自此著名。”

美洲白花菜与崖州白花菜虽然同名,但有许多不同之处:

分类不同。美洲白花菜为观赏入药花卉;崖州白花菜为野生半野生蔬菜类。

开花期和色彩不同。美洲白花菜夏季开花,花白色或带红晕;崖州白花菜春开花,花纯白色。

结果不同。美洲白花菜萌果圆柱形;崖州白花菜只开花不结果,成熟后结花籽以传后代。

生长期不同。美洲白花菜为一年生草木;崖州白花菜具有季节性,春季萌芽,夏季收获。

用途不同。美洲白花菜供药用和观赏用;崖州白花宜腌酸食。

训化不同。美洲白花菜训化已久;崖州白花菜仍属野生,自生自灭。

值得一提的是崖州腌制的白花菜。崖州白花菜之所以珍贵,并不因为它花长得好看,是因为它腌制后其味独特,醇香为各类腌制蔬菜之冠。故旧时为贡品,进贡朝廷,以得到杨贵妃所赏识。

崖州白花菜采集和腌制办法是:夏季头遍雨后的一、两个月内,坡地、荒园就长出鲜嫩的白花菜,一般高约30厘米左右的植株为嫩株,可采集。采集后的植株可风晾一两天或日晒半天就切碎为1厘米左右以生盐腌制;腌制后放进密封的陶罐里发酵一、两天;接着揭盖灌进适量米汤(以盖过菜顶为宜),然后再密封;过一个星期左右就可食用。

腌制过的白花菜醇香味美、甜酸适中,吃后满口留香。民间多以其作为酸粉的佐料,富裕人家以其煮鲜鱼,其味美不胜收。

四. 陕西省 汉中 洋县 洋县菜豆腐

洋县菜豆腐是陕西省汉中市洋县的特色美食。菜豆腐稀饭是洋县地区一种民间家常饭,虽然做的方法不复杂,但因取料方便,做工较细,好吃且富有营养,所以已成了当地待客的佳肴了。

传说,康熙皇帝一日微服私访,到了洋州地面,看到家家户户男女老幼都在食用一种稀粥。此粥白绿相间,清香袭人,赏心悦目,到了客栈,康熙皇帝便问店小二此为什么饮食,店小二笑着告诉他,此乃“青山飞雪”,本客栈有供应客人的。便随即舀出一碗。康熙皇帝狼吞虎咽,吃的两颊留香。后来他回京后令御厨烹饪“青山飞雪”,但非常遗憾,他杀掉了许多御厨,却怎么也做不出在扬州吃过的那种鲜嫩可口的味道了。

康熙皇帝在洋州客栈吃过的“青山飞雪”就是我们今日的“菜豆腐”。

菜豆腐烹饪时要放入菜,可谓名副其实。将黄豆用水泡涨、磨浆、过滤、烧开后,便将切碎的白菜(也可以是春不老、红薯叶、软菜、芥菜等)放入,然后徐徐加入酸菜水(也可以使泡菜水、食用醋、葡萄汁、葡萄糖内脂等酸性物或石膏),便点出了豆腐,而且,所点出的豆腐很快与菜裹在一起,形成“大雪弥漫,覆盖碧山”的情景;另一种烹饪方法是先点豆腐后放入菜,此种做法的结果是菜归菜,豆腐归豆腐,两不粘。现今洋县城东城南城北方向的群众爱吃菜与豆腐裹在一起的,而县西的群众则爱吃菜与豆腐分离的那一种。要注意的是,不论哪一种烹饪法,点豆腐时都要用文火,以锅内不要煮起水泡为宜;同时要注意点时慢慢来,千万不能着急;点豆腐时锅内不能点得太清;放入菜时,菜不要放得过多。做到以上几点,菜豆腐无酸味,点出的豆腐也多,而且特别嫩,口感最好。接下来的工序便是将淘干净的大米放入,也可以放入玉米珍子。

吃菜豆腐更有学问,根据个人口味,菜豆腐可喜可稠,米可软可硬。胃酸过多的人,有绝招,可在豆浆烧开后要出少许,待菜豆腐做成后掺入其中,菜豆腐则变得甜丝丝,特别养胃。菜豆腐要吃烫,不凉不热吃了胃胀;万一放凉了,也不要紧,可加入食盐、葱、韭、蒜苗和大肉勺子炒着吃。老百姓说,菜豆腐调盐,强过过年,就是对这种吃法的真切感受。吃菜豆腐是,人们还一定要配以辣子佐餐。佐餐的辣子也有讲究,往往是将新鲜的生葱、韭、蒜、芹菜等切成碎末,和入辣椒面之中还可以加入少许的香油或熟菜油。辣子里不要将食盐放得过多,放多了对胃有害处,对皮肤也不好,脸上会发青。有辣子佐餐,更能让你食欲倍增,稀稀溜溜的一气吃上几大碗。

人们爱吃菜豆腐,除了它清爽适口之外,更重要的是她很具有养生保健价值。众所周知,青菜,粗纤维多,而豆腐的来源之物——黄豆为植物肉之王,微量元素特别丰富,二者相配伍,营养结构上达到了优化组合,人体极易吸收。菜豆腐还具有利尿功能,能够有效地清除肠胃油腻秽物,常吃菜豆腐有利于协管和心脏的保健。

现在有人花样翻新,在烹饪时将菜切的极碎,待菜豆腐裹在一起时,将其压成块状,做成“菜豆腐火锅”。菜豆腐由寻常百姓家步入酒店大雅之堂。带有浓厚民俗文化特色的地方小吃——菜豆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本地居民及外地游客的喜爱。

“青山飞雪”今天已成了洋县的一道风景,难怪当年的康熙皇帝对它念念不忘呢。

洋县菜豆腐2007年曾被央视二套为您服务栏目收录并做为陕南菜豆腐的代表拍摄播放。

信息来源:洋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五. 浙江省 杭州 临安 天目菜竹笋

天目竹笋是天目山区,以人工栽培为主,以食用鲜笋为主的一批中茎笋竹。 临安市主要的竹笋品种二十多种,其有雷竹、早竹、毛竹、天目早竹、石竹、篌竹、红竹、高节竹、乌哺鸡竹、白哺鸡竹、尖头青竹、毛金竹、淡竹、水竹、木竹、刚竹、五月季等。这些竹笋壳薄肉肥,色白质嫩,鲜中带甜,清香松脆,鲜食其味特别鲜美。其中雷竹、高节竹竹笋作为蔬菜,以鲜食为主,故叫菜竹。雷竹、高节竹由于出笋早、价格高、产量高、商品率高,故经济效益好。雷竹在所有竹笋中出笋最早,一般三月初出笋,通过早出高效技术,可在春节前后大量出笋,笋期长60~90天,秋季9~10月还有秋笋出土,春笋亩产达2000多公斤,秋笋亩产达200多公斤。雷笋价格,每500克从83年的0.57元,增加到95年的2.02元,春节前后出土的雷笋从86年的每500克要1.6元,增加到近2年的17~18元。据95年统计,平均亩产值8000元,最高达50700元。 高节竹笋,笋味美、适应性强、产量产值高,一般亩产1000~1500公斤,高的达3500多公斤,亩产值3000多元,出笋期在4月下旬到5月底,是雷笋后的接力品种深受笋农和消费者的喜爱。雷竹笋和高节竹笋,笋味鲜美,鲜中带甜,营养丰富,清爽可口。据测定蛋白质含量雷笋为2.7%,高节笋为2.76%,均为大白菜蛋白质含量的二倍多,脂肪含量了高于常见蔬菜;总糖低于一般蔬菜,粗纤维的含量较常见蔬菜低,磷含量丰富,还含有18种氨基酸。自一九八四年开始,经临安县委县府及有关业务部门的发动指导,菜竹笋的发展很快人十来个乡镇扩大到35个乡镇,占全县39个乡镇的89.7%;面积从一九八三年的3.37万亩增加到一九九五年的15.54万亩,增长了3.61倍,成为江南最好的菜竹园。产量从一九八三年的710.5吨,增加到一九九五年的4.6万吨,增长了63.7倍,产值从一九八三年的82.4万元,增加到一九九五年的1.5亿元,增长了181倍,占农产品总值的29%,在临安的农产品中独占鳌头,成为临安农民直接得利的高效产业,中国林业报称誉“临安竹笋甲天下”。( 临安)

六. 广东省 清远 英德 大湾菜包

大湾菜包是用生糯米拌以冬菇、腊肉、虾米、鲜肉粒等,再用猪婆菜或油麦菜 将其包裹起来,隔水蒸熟,蘸上酱油,吃起来糯香菜滑,是英德农村的特色小食。

七. 湖北省 荆门 钟祥 盘龙菜

盘龙菜系明朝宫庭御膳佳肴。首创于湖广安陆州(今钟祥)兴献王宫邸。相传明武宗朱厚照因无子继位,病危之际立下诏书,其死后由皇太后同时召回堂弟朱厚熜和族弟翼王,两人“先到为君,后到为臣”。兴王府离京最远,为超时间,幕客严嵩献策,朱厚聪假扮钦犯上囚车,日夜兼程赶到京城。

朱厚聪乃藩王世子,平日奢华,坐囚车容易,可途中进粗食就难。他于是命府中厨师做出一种吃鱼肉却不见鱼肉的菜,若做不出,性命难保。有位叫詹多的厨师,心灵手巧,也没做一道符合要求的菜。一天詹妻见丈夫天时已晚还未回来,就带了做熟的红苕给丈夫吃。夫妻俩互相推让,不小心弄破了红苕皮。詹多灵机一动,悟出了配方!

众厨师齐心协力,就做出了吃鱼肉而不见鱼肉的食物,原来是鱼、肉、蛋做出一“红苕”,也有人称之为“红萝卜”。“红苕”营养丰富却不腻,美味可口。朱厚聪吃着“红苕”进京做了皇帝。朱厚聪登基后,即为嘉靖。詹多奉命进京为皇帝做菜,他对红苕加以改进,更名为“盘龙菜”,即蟠龙所食之菜,嘉靖吃了新的“盘龙菜”后,赞不绝口,命人记入宫中食谱。

从此“盘龙菜”便成了明宫佳肴。为宴席上的美食上品。红黄相间,装盘成龙形,肥而不腻,柔滑油润,味香绵长。而到现在,它已成为过年时钟祥每家每户饭桌上都能见到的传统特色菜,也称“盘龙菜”。

制作与食用方法:

1、配料:鲜肉、鲜鱼、鲜蛋、上等淀粉、食盐、味精、葱、姜。

2、食用方法:

一蒸:切薄片装碗,上笼蒸半小时,吃时另酌酱油、醋。

二炸:切一分厚的片上浆,大热油落锅,炸成金黄色起锅,吃时另酌酱油、醋。

三溜:切薄片,温油温热后下锅。

八. 广东省 佛山 三水区 嘉鱼(菜)

嘉鱼(菜)

这可不是普通的鱼,不普通之处在于它的鱼鳞竟然是包在鱼皮里的,且长着老鼠一样的尖尖嘴,嘴角还挂着两条胡须。为食强最困惑的是鱼皮长在鱼鳞外,但没有人能给他答疑,就连一辈子以打鱼为生的老渔民也不知缘故。据说此鱼的名字是一位皇帝起的,唐朝时皇帝南巡至此,御厨从两名渔夫手中购得此鱼烹饪给皇帝享用,皇帝见其形奇怪,其味鲜美,便问御厨其名。御厨答不出,皇帝便为其起名嘉鱼,民间又叫皇帝鱼。从此,此鱼就被列为贡鱼了。

因为嘉鱼是生长在三江汇流处的深水处石洞里,因此在捕捞技术尚不发达的时候,只有枯水期才易捕到嘉鱼。不过如今捕捞技术如此先进,嘉鱼也成为三水河鲜餐桌上的常客了。

嘉鱼最值得推崇的是它的肉质,雪白如玉,呈糕状,用筷子拨动时感觉不是肉,仿佛拨动的是凝脂。入口即化,仿佛是雪入温室般,即刻便融入口中了,那种感受真是难以表述,似飘渺,若有若无,只留下一口的鲜香回味。

九.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南风菜

南风菜是沙洋民间的春腌菜,早在清朝晚期就已有此菜。因出晒时天气多刮南风,故名南风菜。

南风菜多以大叶芥菜或腊菜,在春季腌制发酵经南风吹干而成。食用时可与多样荤素搭配,佐以酱油、白糖、生葱、生姜、八角、桂皮、芝麻油等料,配制成各色佳肴。如用南风菜烧肉,南风菜烧鳝鱼,南风菜烧猪蹄膀等,在宴席上颇受欢迎。南风菜烧猪蹄膀的制作是用猪蹄膀或五花肉750克,用南风菜250克,鸡蛋10个,用酱油40克,白糖10克,葱、姜各25克,八角、桂皮各5克,芝麻油40克作调料,将南风菜用水冲洗后,切成碎末,将猪蹄膀刮洗干净后切成1.5厘米×1.5厘米的块状,葱切段,姜稍拍,鸡蛋白煮后去壳待用,取净锅置中火烧热后,下麻油烧八成熟,下葱、姜煸香,再下八角、桂皮出味后,下蹄膀肉块煸炒至紧皮肉色变白后,下酱油、白糖上色,再下熟鸡蛋、南风菜末,同时加原汤1250克,加盖或转入瓦罐内在中火上烧沸后,移微火上,保持微沸加热约10分钟至汤汁适中,择去葱姜、八角、桂皮、末渣不用,即可装盘入席。

十. 江苏省 徐州 铜山区 道家菜

徐州是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故乡,也是道教饮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道教的饮食文化是以求长生养生为目的,有食素与食荤两派,不过在节日大典、例祭、道事活动时均用蔬食菜馔。素菜又称斋食,所用原料有豆腐、面筋、竹笋、菌类等。荤食原料多用野味、山珍,调料惯用药料,以汁浓味厚见长,具有养生的特点。道家宴席主要有:“三清托荤宴”、“太极宴”、“三五宴”、“四四宴”等。托荤菜有:“阴阳鱼”、“乾坤蛋”、“四方肉”、“太虚丸子”、“黄芪竹荪”、“陈皮鸡”、“胭脂肉”等。

由徐州“太极宴”研制组制作的“托荤太极宴”菜点共有4组28品。第一组:先上主拼太极图,外围五行碟;第二组,先上两小件,跟上一汤,后上八大件;第三组:上四道点心;第四组:上一品锅、四菜碟,两样主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