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特产直播桂圆肉 特级桂圆肉直播卖货第一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特产直播桂圆肉 特级桂圆肉直播卖货第一更新时间:2024-01-06 18:53:47

一. 山东省 德州 陵城区 荷叶肉

主料:带皮猪五花肉350克,鲜嫩小荷叶10张。

配料:大米50克,葱姜丝25克。

调料:甜面酱40克,酱油50克,料酒5克,糖色少许,八角、桂皮、花椒共10克。

1、将肉切成长约10厘米、宽约5厘米、厚约0.4厘米的大片,共10片。然后放入葱姜丝、酱油甜面酱、糖色、料酒拌匀,将肉腌约1小时。

2、荷叶用开水烫过,把荷叶反面的大盘用刀片掉,修正好备用。大米放入药料(八角,桂皮,花椒),用小火炒至微黄时取出,将米碾碎(不要太碎),然后把米放盆中,倒入开水(水要没过大米),浸闷好备用。

3、把闷好的大米和肉拌匀,再腌约半小时。取荷叶铺平,光面朝下,每张放上腌好的肉一块,包成小长包,共10包,放入碗内,上笼蒸至肉烂时取出,扣在大盘内即成。

风味特点:口味醇厚,风味独特,肉烂清香,肥而不腻。

二. 台湾省 花莲 凤林肉圆

凤林是花莲客家人聚居最多的地区,这家中正路农会旁的小吃店,就以新鲜、纯手工、纯米做、不掺其他植物粉的客家粿闻名;老练的“蒸工”,蒸出恰到好处的Q黏口感,加上香喷喷又实在的馅料,吃得人满嘴都是,都是这里销路最好的三种,但皆限上午供应;另外,以纯糯米制成的碗粿,口味分甜咸两种,同样声名远播。 粿( 花莲县)

三. 上海市 静安区 荠菜肉馄饨

菜系:沪菜

口味:清香

价格:10-40元

特色:皮薄馅多,荠菜清香,滋味鲜美。

原料:小麦面粉1300克,猪肉(肥瘦)750克,荠菜1500克,黄酒25克,盐40克,白砂糖25克,香油,味精15克,猪油(炼制)40克。

制作方法:

1.将面粉制成馄饨皮。然后将荠菜洗净,放入沸水中烫一下,捞出用冷水冲凉,再挤干水分,斩成末。肉末中加细盐,白糖,黄酒,味精,麻油和清水150克,拌透搅上劲后,加荠菜末调和成馅心。

2.将皮子放在左手掌中,馅心放在皮子中心,折成大馄饨生坯。

3.锅内放清水,烧沸后,将馄饨生坯下锅,用铁勺背部靠着锅边和锅底轻轻推动,以防馄饨粘在一起。待馄饨浮起后,加些冷水再煮片刻随即捞起盛入碗内(碗里事先放好鲜汤和猪油)。

四. 山东省 济南 长清区 坛子肉

历史:“坛子肉”始于清代。因肉用瓷坛炖成,故名。据传,创制该菜的是济南凤集楼饭店的厨师。在清代袁枚所著《随园食单》中就有“磁坛装肉,放砻糠中慢煨,方法与前同,总须封口”的记载
特点:用猪肋条肉煨制而成。成菜色泽深红,肉烂汤浓,肥而不腻 ,鲜美可口
工艺:将猪肋条肉洗净,切成2厘米见方的块,放入沸水锅中焯5分钟左右捞出,清水洗净。葱切成3.5厘米长的段,姜切成片。把肉块放入磁坛子内,加酱油、冰糖、肉桂、葱、姜、水,用盘子支口盖好,用中火烧沸,转用小火煨3小时左右,至汤浓肉烂即成。( 济南)

五. 广西 来宾 忻城县 忻城肉粽

糯米加入去皮绿豆及调好味的猪肉块,或腊肉、火腿、鸡肉等,用棕叶包成枕形,中高端低,蒸熟而成。香软、味鲜。

六. 吉林省 辽源 西安区 肉血肠

肉血肠

七. 广东省 佛山 顺德 龙江米沙肉

龙江米沙肉

龙江米沙肉为龙江镇的一款传统名菜。特点是软滑可口,美味香浓,肥而不腻。

用料:花肉500克,粘米150克,汾酒25克,二汤150克,南乳25克,陈皮、胡椒粉、味料各适量,芫荽叶2件。

制法:

1、慢火烧镬将粘米炒至金黄色后,取起磨碎成米沙。

2、把花肉用水滚至七成熟,涂上老抽,用针在皮上刺孔。

3、烧镬下油,把花肉炸至呈红色,取起放在冷水里泡凉后,切日字形件(每件约重20克),再以冷水泡去油腻,沥干水放在大碗里,用汾酒腌过后,下南乳调好味,下米沙拌匀,放在扣碗内排好,入笼扣,临食用前翻转在碟。

4、再烧镬下油,注入二汤,用者抽调色,撒上胡椒粉,调味,用湿生粉勾薄芡,淋上米沙肉面,放上芫荽叶设色。

八. 广东省 中山 小榄菊花肉

小榄地区盛产菊花。充分利用菊花作食品便应运而生,其中最负盛名是菊花肉。菊花肉是选用猪的背部肥肉、切成透明状薄片用糖腌制, 外面拌一层半鲜半干的糖渍菊花瓣而成。这种菊花肉看来虽肥,但吃起来爽脆不腻、清香可口,特别是菊瓣液香凝喉,芬芳扑鼻,是中山的传统送礼佳品。

小榄菊花肉乃小榄驰名中外的土,传统制法是精选猪的肥膘肉,切成小四方薄片状用砂糖腌制,装入罐中密封,等到肥猪肉腌成水晶般通透的时候,糖肉就做好了。然后取出腌制好的糖肉,加上糖浆,蘸上菊花糠,美味可口的菊花肉就做好了。菊花肉虽用肥肉制作,但吃起来爽脆不腻、清香可口,是送礼佳品。

菊花肉可以当作零食,吃起来有一阵阵菊花的清香,甘甜而不腻。过去,小榄人喜欢把菊花肉当茶点。在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小榄人的家里会自己制作一些菊花肉。如今,小榄人多数用菊花肉来烹饪现代菜式或制作汤圆糖水等。

九. 四川省 泸州 龙马潭 泸州桂圆

泸州桂圆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泸州桂圆,在国内颇有名气,是我国5大名水果之一,属高档、畅销土品。市中区、泸县为主产区。

泸州桂圆以肉厚鲜嫩、色泽晶莹、果汁香甜、风味隽美,富含糖份和多种维生素而享有盛誉。其细、嫩、香、甜诸品质,均赛过福建、两广所产桂圆。桂圆可鲜吃、制果干、果脯、罐头。圆肉营养,药用价值高,具有补心、益智、养血、安神等功效,是常用中药之一。目前,泸洲有桂圆树13万多株。

著名川果之一的泸州桂圆产地在四川省泸州市境内,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境内雨量充沛,日照较强、热量充足,冬暖夏热湿润,无霜期长,周年无台风,属准南亚热带气候。泸州桂圆主产区分布在海拔400m以下地区,土壤以紫色土和沿江新、老冲积地为主,产地能排能灌,水利资源属长江水系,十分丰富。泸州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和南亚热带气候特征,为泸州桂圆生长及特色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独特的环境条件,成就了我国成熟期最晚、品质优、种植规模较大的内陆最北缘桂圆商品生产基地。

泸州桂圆具有“果肉厚,离核,肉质细脆、化渣,味浓甜,有香气,种子小,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果实外观好,品质优,其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高,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泸州桂圆在8月中旬至10中旬成熟,比国内南方桂圆主产区晚2个月上市,占据国内晚熟桂圆市场,市场销路好,价格高,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泸州优质晚熟桂圆已成为国家农业部列入《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为今后重点扶持发展的优质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

泸州桂圆种植历史悠久,据考证,已有2000多年种植历史,1600年前已形成生产盛貌。在后汉杨孚著《南裔异物志》、 公元三世纪左思著《蜀都赋》和唐天宝年间(742年)苏子瞻的诗文中已对泸州桂圆的生产做了详细描述,并成为贡品,直至今天,泸州一带仍把最大的桂圆称“贡元”。现存的泸州张坝桂圆林是中国北回归线上最大最古老的桂圆林,占地6000余亩,绵绵10余公里,生长着15000多株百年以上桂圆树,蔚为壮观,是泸州桂圆历史悠久的佐证。

泸州桂圆

四川

泸州市园艺学会

泸州桂圆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四川省泸州市辖区的江阳区、纳溪区、龙马潭区、泸县、合江县、叙永县等6个区县102个乡镇(街道)。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8′~106°28′、北纬27°39′~29°20′

AGI2010-04-00300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