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泰和富瑞特产 泰和县土特产介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泰和富瑞特产 泰和县土特产介绍更新时间:2024-04-01 05:34:04

一.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泰和竹篙薯

泰和竹篙薯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竹篙薯系明代弘治年间,采用本县山区野生山药,在江西省泰和县赣江两岸的冲积平原上,经过500多年选育、培植而成。全国仅江西泰和栽种,在泰和县数万合镇种植面积最大,达5000多亩。因竹篙薯生长一般深入土层100多厘米。每根长约100厘米,重400克左右,形如竹篙,故称竹篙薯。

二.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南溪米酒

南溪米酒,远近闻名。酿者代代相传,饮者千年礼赞,南溪人自酿自饮,自行其乐,故南溪有酒乡之雅称。千百年来,南溪人逢年过节、婚庆寿诞等红白喜事必饮米酒,视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生活幸福、其乐无穷的生活写照。南溪米酒浓醇香甜,最能醉人,充满朴实无华的乡土气息,是酒族中最为真纯质朴,具有乡土本色的美味,冬饮驱风去寒,夏饮提神健脑,具有养颜益寿,滋阴补阳,舒筋活血等功效。

三.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泰和乌鸡

泰和乌鸡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泰和乌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泰和乌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泰和乌鸡是正宗乌骨鸡,已列入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它以保健、美容、防癌三大药用价值而名闻古今中外.

乌鸡又称乌骨鸡(Gallus domesticus),,是一种杂食家养鸟。美国则把它唤为光滑的矮脚鸡,乌鸡长得矮,有小小的头及短短的颈项。它源自于中国的江西省的泰和县武山。在那儿,它已被饲养超过2,000年的历史。经过进化及繁殖分布,现在,在很多国家都有它的行踪。它们不仅喙、眼、脚是乌黑的,而且皮肤、肌肉、骨头和大部分内脏也都是乌黑的。由于饲养的环境不同,乌鸡的特征也有所不同,有白羽黑骨,黑羽黑骨,黑骨黑肉,白肉黑骨等等。乌鸡羽毛的颜色也随著饲养方式变得更多种。除了原本的白色,现在则有黑、蓝、暗黄色、灰以及棕色。从营养价值上看,乌鸡的营养远远高于普通鸡,吃起来的口感也非常细嫩。至于药用和食疗作用,更是普通鸡所不能相比的,被人们称作“名贵食疗珍禽”。

地域范围

泰和县位于江西省中南部,吉泰盆地中心。全县东西长105公里,南北宽57公里,国土总面积2667平方公里。泰和乌鸡位于北纬26°28′-26°57′,东经114°18′-115°20′,江西省泰和县行政辖区全境,全县辖16个镇、6个乡、2个场(澄江镇、碧溪镇、桥头镇、禾市镇、螺溪镇、石山乡、南溪乡、苏溪镇、马市镇、沿溪镇、塘洲镇、冠朝镇、上模乡、沙村镇、水槎乡、上圯乡、老营盘镇、中龙乡、小龙镇、灌溪镇、苑前镇、万合镇、武山垦殖场、泰和垦殖场)。生产规模2160万羽,年产量18000吨。

四.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蜀口茶叶

蜀口茶叶产于泰和县马市镇的蜀口洲。该地产茶始于唐代,距今一千多年。明成化年间,蜀口洲引进遂川县珍稀名茶狗牯脑,使蜀口茶品质显著提高,成为一方名茶。蜀口茶精心制作后,形如鱼钩,条索紧细,银毫披露;汤色明亮,略呈浅绿;茶味浓郁,入口醇香,回味久长,沁人肺腑。清朝曾列为贡品,1985年,蜀口茶获吉安地区茶叶评比第二名,1987年,在广交会上,首次打入国际市场,颇受外商青睐。

五.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万合竹篙薯

万合竹篙薯

由来:竹篙薯是明代弘治年间,采用本县山区野生山药,在赣江两岸的冲积平原上,经过500多年的选育培植而成。全国仅江西泰和栽种万合种植面积最大,达5000多亩。竹篙薯生长一般深入土层中100多cm。每根全长80-90cm,重250-350g。形如竹篙,故称竹篙薯。栽种:选择土质肥沃疏松,土层深厚的冲质沙壤条坑栽植。腾叶绕插成的排的小竹子生长,全生育期240天,保质期2个月。种植和收获工作量极大。食用:竹篙薯生长在深层次的土层中,无污染,是纯天然的美味佳肴。它含有丰富的淀汾、蛋白质、维生素及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元素和氨基酸。去皮洗净后,可切片素炒(每盘一斤)炒肉、(每盘配4两),用它做汤元(1斤肉配3两)、包饺子(1斤肉配5两)、煮肉汤、炖鸡汤(一钵配两斤)则更为鲜美。由于松脆清香,老人和小孩更为喜爱。功效:性平、味甘,有益脾健胃、滋肺补肾、滋阴壮阳、治油腻、助消化及美容之功能,常食用能化积、消渴、治疗脾虚泄泻、遗精、带下等症。十二乌鸡口服液

该产品是1992年元月正式投产的国家级新药,是在以宫延珍贵秘方的乌鸡白凤丸基础上,选用泰和乌骨鸡,配以党参。黄芪、当归等名贵药材、经泰和制药厂与江西省药物研究所历时四年开发研制而成的。该产品为国内首创独家生产。具有补气血、益肝肾之功能,主治妇女病、气血两虚、肝肾两亏、月经不调、脾虚带等症。经江西省妇产医院、江西医学院第一医院349例临床验证表明,该药治疗月经不调显效91%,治疗带下病显效率为87%。该药投产几年来,产品已覆盖全国29个省,并荣获江西省优质新产品奖。

六.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花旗参炖乌鸡

花旗参炖乌鸡

花旗参炖乌鸡:秉承古代中医"药膳同源"理论精华,取正宗产地--中国泰和武山村纯种乌鸡配伍名贵进口中药材花旗参,聘请专业老中医现场指导,采用传统民间养生保健配方,运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精心炖制而成。汤中花旗参具有补气健脾、益气养血,抗衰老养颜之功效;乌鸡补虚扶弱,补益肝肾,滋阴养血,合而为汤,具有滋阴生津,养血补气的作用。

该品采用现代保鲜工艺,全开易拉罐包装,不含防腐剂和添加剂,只需加热至65℃以上便可以开罐食用,省事省力,方便快捷,实为您食补佳品,更是馈赠亲友之高尚礼物。

七.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红米饭南瓜汤

红米饭南瓜汤

红米饭南瓜汤:红米饭南瓜汤采用现代生物技术,结合现代营养学,食品学,保健学,选用井冈山红米、南瓜、芸豆等加之优质蔗糖精制而成。真空罐装,高温高压杀菌,不含防腐剂、添加剂。

产品功效:具有养颜减肥、降糖降脂,润肺、滋补肝肾之功效。

八.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役乳兼用牛

省畜牧技术推广站和泰和县畜牧兽医站在泰和县澄江,上田,沿溪等地,将体格健壮,气宇轩昂的瑞士西门塔尔公牛与毛色金黄,温顺娴静的本地母牛黄牛杂交而培育出一种新畜种,这种牛,肢直蹄坚体敦实,两眼大而明亮,尾巴摆动有力,既可耕田,又能挤奶,称为役乳兼用牛,据1984年对六头役乳兼用牛产奶量统计,第一个泌乳期每头平均产奶1590公斤,日平均5。2公斤,乳脂率为5。18%;产奶二十天后,便进入使役期,担负五至七亩耕种任务,也未见产奶下降。其中二号牛,在炎热天气下连续使役一星期,每天耕作时间长达四、五个小时,日产奶仍能保持5公斤左右,1985年又对进入第二个泌乳期的三头牛测定,日平均产奶8。7公斤,产奶量比第一个泌乳期提高60%。这项研究。天辟了把传统的役使耕作型牛育成役,奶,肉综合经营型牛的道路,发展前景广阔。

九.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乌鸡补酒

乌鸡补酒系本区泰和县酒厂的独家产品,产品商标有《安乐牌》,《白凤牌》二种。该产品自投入市场以来,一直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强身健体之功效而风靡国内外。

此酒系以当地的"白凤乌骨鸡"为主要原料,配以十六味名贵中药,经过大米小曲工艺酿造出基与乌鸡、国药进行科学提炼,精心勾兑而成。酒色棕红,清亮透明,酒质纯正,药香协调,鸡香突出,入口鲜甜感好,为喜庆宴席上的佳品饮料。

该产品含有人体必须的六种氨基酸和黄酮类等营养元素,对治疗神经衰弱、腰疼0、赤白带下、筋骨痛、肠胃等病症和调补气血、补肾健胃壮体均有独特功能。1982年曾荣获江西省优质产品奖,同年底被外部列为国家礼品酒、产品远销日本、美国。1983和1985年分别荣获外经部、国家荣誉证书和银质奖。

十.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泰和酱油

泰和酱油

泰和生产酱油已有160年的历史,其配料精当、制作精细、味道咸中带甜、浓度高、烹调菜肴色泽和润。品种有建设、生产两种普通酱油,还有制作技术比较复杂,用料、工艺要求较高的富强特级酱油,近年来又在富强酱油基础上配以泰和乌骨鸡,制成营养丰富、香味醇美的乌鸡酱油。产品远销省内外。民国初年,泰和沿溪渡的酱油在美国芝加哥国际酱油评选会上获优质奖;50年代,富强酱油在上海华东调味品协作区评比中被评为优等产品;乌鸡酱油在1989年的广交会上获得好评。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