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北人给外地人邮什么特产 给在外地的湖北人带什么礼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北人给外地人邮什么特产 给在外地的湖北人带什么礼品更新时间:2024-01-18 20:50:58

一. 湖北省 荆州 松滋 豆花鲜鱼

湖北省荆州松滋市十大地方名菜豆花鲜鱼特点:色泽分明,外酥肉软,豆花鱼香。

制作方法:取鲜鱼一条,宰杀洗净。鲜煎至金黄色,放入味料,豆花同煮。

二. 湖北省 仙桃 沔阳麻鸭

沔阳麻鸭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沔阳麻鸭,为蛋肉兼用型育成品种。原产于湖北省仙桃市沙湖、杨林尾、西流河、彭场等地区。 沔阳麻鸭系湖北省仙桃市(原沔阳县)畜禽良种场育成。1974年湖北省科委组织有关单位制订品种标准时,命名为沔阳麻鸭。1982年9月组织省内外专家签定,经湖北省农牧业厅畜牧局审定出为育成品种。养殖范围遍及湖北省内天门、汉川、洪湖、荆门以及武汉市蔡甸区、汉南区等地。

1960年开始,沔阳县畜禽良种场引进体大、身长、蛋重的高邮鸭为父本,与当地体小、善牧、蛋多的荆江鸭进行杂交改良,显尔出较好的0优势,自群繁殖三年后,又于1966年再次引进高邮鸭公鸭与杂交一代母鸭进行杂交。经过近20年的定向选育和自交固定,逐渐育成丁体大、蛋重胜于荆江鸦的沔阳麻鸭新品种。

沔阳麻鸭耐热抗寒,适应性强,成活率高。既善游牧走旱地,又经得起风霜雨雪的袭击,在滴水成冰的严寒季节,仍能潜入深水觅食色虾螺蚌。据1981年统计初生雏鸭1200只,在放牧条件下,30日龄成活串89.67%,60日龄成活牢85.17%。沔阳麻鸭颈细长而灵活,具有较强的觅食能力。 沔阳麻鸭

沔阳麻鸭是湖北省体型较大、生长较快、适应性强、产蛋较多的蛋肉兼用型育成鸭种。其鸭蛋制成的“沙湖盐蛋”,以蛋大、油多、蛋黄呈桔红色而闻名全国,畅销港澳。1982年湖北有15个县饲养,深受群众欢迎。鉴于育成后的时间短,今后应继续以仙桃市畜禽良种场为选育基地,搞好东荆河外滩5000亩种鸭牧场建设,大力发展鱼、虾、蚌、螺和麦黄草等动植物饲料,并采用群体建系的方法,使沔阳麻鸭朝蛋多、强大、快长的方向发展。

特征沔阳鸭体躯呈长方形,具有背宽胸深,肉色发红,胫和蹼为橘黄色等外貌特征。公鸭:头颈上半部和主翼羽为孔雀绿色,有金色光泽,颈下半部和背腰为棕褐色,臀部黑色,胸腹部和副主翼羽为白色,喙壳青黄,喙豆黑色。母鸭:全身均为斑纹细小的条状麻色,有深麻和浅麻两种,以浅麻居多,主翼羽呈青黑色,喙壳铁灰色,喙豆黑色。雏鸭:羽色为乌灰色,头顶至颈背部有一条深色的羽毛带。

沔阳麻鸭生长速度较快,在13周龄体重就可以达到1.5 kg左右,屠宰率为89%~91%,瘦肉率略低,仅有16%~17%。产蛋性能表现为年产蛋160~250枚,平均蛋重74 g,蛋壳颜色分为青色和白色,分别占85%和15%。在繁殖性能上,沔阳麻鸭在公母配种比例为1:20~25时,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为93.07%和88.47%。

沔阳麻鸭虽然有很多的优点,如繁殖性能好、屠宰率高等特点。[

沔阳麻鸭

仙桃市鸭业协会

11210913

活鸭

三. 湖北省 仙桃 丝网划子

丝网划子的历史虽然不长,但由于沔阳地处湖区,水域广阔,适于丝网作业,因此深得渔民青睐
丝网划子小巧灵活,长不过八尺余,宽仅两尺许,且船板极薄,一人拖得动,两人抬得起,放在肩上可以翻山越岭,运动自如。划子通体呈弧形,酷似一弯新月,比威尼斯的小艇还翘得厉害。浮在水面用苏东坡“纵一苇之所如”的“苇”来形容它,一点也不觉夸张。这种苇叶似的小划子驶起来轻快如飞,回旋自如
丝网种类繁多。就施放的深度说,就有浮网、沉网、半沉网之分;就纺织的材料言,又有丝网、线网或现代的塑料网之别。而就用途则又可分为疏网和密网,既可捕大鱼,百十来斤也挣不脱;也可捞小鱼,连指头大的也逃不了。真的是“一网打尽”,可谓鱼类之大敌
( 仙桃)

四. 湖北省 仙桃 仙桃美味黄鳝

仙桃美味黄鳝

我一直喜欢仙桃,不仅仅因为仙桃是我的故乡,更主要是那里的水乡人文不带俗气。后者是我到过不少的地方的悟道。

有朋友认为,是那里的‘沔阳三蒸’迷住了我,让我对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山川也敢一碗水端不平。

我喜欢吃‘沔阳三蒸’,尤其喜欢吃粉蒸黄鳝,与偏食无关。这是一个‘好吃佬’不好听的坏名声。鳝鱼其实是仙桃人们餐桌上最朴实的一道菜。

鳝鱼现宰现吃,可炒,可爆,可炸,可炖。在仙桃,黄鳝除了粉蒸,再就是烧排鳝,炒鳝丝,黄瓜炖鳝鱼汤。仙桃人精明能干,特别富有想象力,能让地方文化彰显无余。

仙桃黄鳝生长在一个波澜不惊,雨意绵绵的江汉平原水域里。这里的人爱吃它,不仅仅是它的肉嫩,而且它的营养价值也很高,含大量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维生素。

当朋友们旅游仙桃,来到汉王陈友谅故里,观赏完莲花仙境,然后再到沙湖湿地公园,看无边无际的芦苇,仰视天空中各种水鸟……疲惫一天踅进一农家大院,看到水缸里养着肥大的黄鳝,顺势点上一个黄鳝多样吃法。

初夏的江汉平原,阳光和煦,雨量充沛。庄户人家的菜地里长出水灵灵的蔬菜。老板从菜园里抽来几根蒜苔,摘上几条黄瓜,还有青椒,洗净落锅。噼拍一顿爆炒,很快,鳝排的清香被蒜苔托着,弥散一屋。

老板把一盘烧好的蒜苔排鳝端到你面前,你悠然地呷着啤酒,狼吞虎咽吃着。而此时一盘青椒炒鳝丝又端了出来。随之盛来香喷喷的米饭。

黄瓜鳝鱼汤用柴火炖着,当地做法的妙,就在于黄瓜入鳝鱼的鲜味,没有黄瓜的脆嫩,哪有沙锅中的黄鳝油香鲜嫩润肠胃啊。

客人脸上泛着红晕,米饭打底,再每人来一碗热腾腾的黄瓜鳝鱼汤,汤入肠胃,冲淡了啤酒,噎下米饭,一点也不渴。这才酒足饭饱了。此时此刻是你在怎觉得;没看够仙桃美景,返身回来在美景中吃美味黄鳝,农家小院溪流曲径,真是人生中一份难得的风雅。

心情舒畅中,品尝着绿色食品一一仙桃黄鳝佳肴,‘莫笑农家腊酒浑‘的场景才能找到感觉。

我爱吃粉蒸黄鳝是在小时候就有了。端午节前后,天气渐渐的热了起来,人们选端午节请客也是有的。没冰箱的年代,有鳞鱼不好放,只好买些无鳞鱼做菜了。如泥鳅,黄鳝。

把宰好洗净的黄鳝捶成片,切为一段一段,用米粉拌好后,放在蒸笼里用柴火灶蒸上一半熟,用碗捡起来。等客人到齐后,再用一空碗一翻扣,放进蒸笼里热一下,端出来浇上勾好的欠,撒些葱花就可以端上席了。米粉粘附字黄鳝上吃起来不油腻,色味俱全,又鲜又嫩,真好吃。粉蒸黄鳝就代替了‘沔阳三蒸‘中必须有的蒸鱼了。

那时候,经济不发达,平常家里是很难吃上的。……

美丽富饶的仙桃,有水的地方就有黄鳝,随着科学的进步,现在都人工养殖黄鳝了,形成了很大的产业规模,远销国内外。再也不需像我小时候拿着鱼篓到处去捉了。想吃方便了。

朋友,仙桃的黄鳝何止这几种吃法。如果哪一天你去游仙桃,临行前请通知我一声,也许我能为你当一个游仙桃,吃黄鳝很精明的向导。不过当向导只是我一个漂亮的借口,其实我是想找机会回我的故乡去吃粉蒸黄鳝呢。

五. 湖北省 天门 天门生姜

生姜,铜陵“八宝”之一。
铜陵所产生姜称为“铜陵白姜”,属铜陵独有的农作物优良品种,品质极佳,具有“块大皮薄、汁多渣少、肉质脆嫩、品味纯正、香味浓郁”等特点,享誉海内外

六. 湖北省 荆州 石首 石首尖椒

石首尖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石首尖椒是在石首境内生长的一种小辣椒,尤以该市调关镇连心垸、黄陵山、沙湾等村所产最多,质量最好。在一棵辣椒树上,一般六、七个小辣椒一簇,朝天生长,被人称为“天仙姊妹”。石首尖椒体长秀美,红润有光泽,皮薄,辣味纯正。其采摘后经过暴晒加工,干而不脆,润而不湿,常用来制成家用调味品或辣酱。湖南、四川人尤喜食用石首尖椒,常把它作为旅行佳品。近年来,每年有20多万公斤的石首尖椒出口香港、新加坡、印尼和泰国等地,有的甚至远销南欧的罗马尼亚。

石首尖椒

石首市七姊妹朝天椒产销协会

10969172

辣椒(调味品)

七. 湖北省 仙桃 沔阳珍珠丸

沔阳(今仙桃市)是湖北江汉平原上的一个大县,水面较多,物产丰富,为鱼米之乡。当地人爱吃蒸菜,有“无菜不蒸”的食俗,被称为蒸菜之乡。相传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揭竿起义,一举攻下沔阳县城。陈的妻子潘氏亲自掌厨,将鱼、肉、藕等拌上米粉,配上其他作料,装碗蒸制,犒赏起义农民。大家吃了,啧啧称赞,此后即世代相传,喜食蒸菜成习。

珍珠丸子位在三蒸之首。糯米的选用很有讲究,江浙一带的糯米不够细长,需用四川、两湖的糯米才够“卖相”。将糯米淘洗并用温水浸泡,然后捞出滤干。再将加了蛋清的肉茸、鱼茸、荸荠丁、香菇末搅匀,挤成肉丸,放入糯米中滚上一层米,用手轻压表面,把一部分糯米压入肉馅中。蒸制前,铺上一层菜叶,不易粘盘。

食材:猪肉、糯米、鸡蛋、生菜

调料:叉烧酱、姜、胡椒粉、生抽、盐、香油

做法:

1、将猪肉切成小丁,姜切成末;

2、肉丁中加入姜末、叉烧酱、胡椒粉、盐、香油搅拌均匀后挤成肉丸

3、糯米洗净后在清水中浸泡6小时以上,然后沥干水分

4、将肉丸上蘸满鸡蛋清,把糯米滚到肉馅上,尽量裹到看不到肉馅

5、把滚好的肉丸放到蒸锅里,大火蒸20分钟,糯米变成晶莹剔透的颜色就可以了

6、再把蒸好的丸子放到有生菜衬底的盘子上即可。

八. 湖北省 仙桃 拔丝莲子

主料:水发莲子200克

辅料:红绿樱桃、面粉、干淀粉各适量

调味料及腌料:清油50克,白糖50克

制作步骤:

1.红绿樱桃洗净切丁。将水发莲子洗净,粘上面粉和干淀粉。

2.炒勺放油浇至五六成热,将莲子入锅炸至金黄色,捞出控油。

3.锅中放白糖,加温水,烧开熬至浅黄色,放入莲子,颠翻几下,使莲子裹匀糖汁,装在抹过熟油的盘子里即可。上桌时随盘带一碗凉开水供蘸食。

特点: 酥脆,香甜。

九. 湖北省 荆州 监利 监利黄鳝

监利黄鳝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监利黄鳝是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的。监利黄鳝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黄鳝营养价值很高,我国民间流传着“冬吃一枝参,夏吃一条鳝”的说法。相应的,黄鳝的市场价值也高,尤其是冬季没有野生黄鳝的时候,人工养殖的黄鳝价格超过30元一斤。

监利县网箱养殖黄鳝历史悠久,90年代中期便有养殖户从事网箱养鳝,到2000年代中期养殖网箱曾突破70万口,后一直稳定在50万口左右。

监利县程集镇的“生态黄鳝”美名远扬,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程集镇目前已是国家级黄鳝健康养殖技术规范基地、人工繁育优质黄鳝苗种基地。养殖面积1000公顷,现有示范基地一个,黄鳝养殖网箱25万余口,年黄鳝产量5000余吨,销售黄鳝4200吨。

2013年,监利县黄鳝养殖运销协会申报的“监利黄鳝”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2529867。

监利县黄鳝养殖运销协会

12529867

黄鳝(活的)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