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龙岩漳平土特产有哪些东西 漳平有什么特产带回家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龙岩漳平土特产有哪些东西 漳平有什么特产带回家更新时间:2024-04-19 10:55:20

一. 福建省 龙岩 武平 武平金橘

武平金橘

金橘(学名:Fortunellamargarita(Lour.)Swingle),又称金桔,为芸香科金橘属常绿灌木。树高3米以内,叶质厚,卵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顶端略尖或钝,基部宽楔形或近于圆;叶柄长达1.2厘米,翼叶甚窄。单花或2-3花簇生;花梗长3-5毫米;子房椭圆形,花柱细长,通常为子房长的1.5倍,柱头稍增大。果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橙黄至橙红色,果皮味甜;种子卵形,子叶及胚均绿色,单胚或偶有多胚。花期3-5月,果期10-12月。

金橘果实含丰富的维生素A,可预防色素沉淀、增进皮肤光泽与弹性、减缓衰老、避免肌肤松弛生皱。也可预防文明病,如血管病变及癌症,更能理气止咳、健胃、化痰、预防哮喘及支气管炎。金橘亦含维生P,是维护血管健康的重要营养素,能强化微血管弹性,可作为高血压、血管硬化、心脏疾病之辅助调养食物。

金橘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金橘甙等成分,对维护心血管功能,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压等疾病有一定的作用。作为食疗保健品,金橘蜜饯可以开胃,饮金橘汁能生津止渴,加萝卜汁、梨汁饮服能治咳嗽。

金橘的特点是果皮和果肉一起食用,嚼食后,顿觉喉间津润、满口生香。金橘80%的维生素C集中在果皮上,每百克高达200毫克。金橘除鲜食外,也可泡茶饮用。一个较大的用途是加工成白糖金橘饼、甘草金橘饼、果酱、桔皮酒、金橘汁等。果皮还可提取芳香油。

金橘皮薄,有特殊芳香,可连皮生吃,亦可酒浸饮。冬季吃金橘可强化鼻咽粘膜,预防感冒,金橘浸酒服,可预防支气管炎。老年人吃金橘还能治胸闷痰积,食滞胃呆,并能增强毛细血管弹性,防治脑血管疾病。

二. 福建省 龙岩 连城 荸荠羹

连城美食之:荸荠羹

荸荠是连城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在闽西一带享有盛名,清凉解毒,深受人们的喜爱。“荸荠羹”是当地菜汤中的佼佼者。

“荸荠羹”选用削皮的荸荠为主要原料,配上鸡蛋清、地瓜粉、葱花、瘦猪肉、麻油等,烹制时将荸荠、精肉切丁,鸡蛋清、地瓜粉调成芡汁,骨头汤下锅旺火煮开后依次下肉丁、荸荠丁、调入芡汁,撒上麻油、葱花即成,特点是香甜脆爽,汤味清鲜!

三. 福建省 龙岩 连城 连城根艺

连城根艺

连城地势较高,这里岗岭重叠,群山起伏,峰壑纵横,涧流密布;西部为武夷山支脉的松毛岭,峰恋耸峙,形势险要;国家级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大部分在连城境内。全境多为低山丘陵盘踞,是全国重点林业区。林区县份的地理优势,为连城根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丰富的资源基础。改革开放以来,连城的根艺同其它事业一样,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目前,已有二十多家根艺生产专业户,每年产值一百多万元,其艺术水准和产量均为福建之首。

四. 湖北省 武汉 东西湖 老通城豆皮

"老通城"是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大智路口一家大型酒楼的名字,以经营著名小吃三鲜豆皮驰名,有"豆皮大王"之称。这家酒楼创办于1931年,某地原在古汉口城堡大智门外,为城乡通道,故名通城甜食店,抗日胜利后复业,改你老通城甜食店。该店仿照湖北民间的传统小吃豆皮,锐意改进,配合甜食应市,颇受欢迎「制法是将绿豆、大米混合磨浆,在锅里摊成薄皮,内包煮熟的糯米、肉丁等馅料,用油煎好。特级厨师高金安精益求精,以鲜肉、鲜蛋、鲜虾仁为主制作馅料,创制出三鲜豆皮,皮包金黄发亮,入口酥松嫩香,更加烩炙人口。毛泽东品尝四次,次次赞赏。外地人和外宾到武汉来都以能吃到老通城豆皮为快。( 武汉)

五. 福建省 龙岩 上杭 南阳糍粑

糍粑是我国南方特别是客家地区最为流行的美食,人们习惯于在节日或粮食丰收时制作,象征着喜庆、团圆、丰收。

糍粑,闽西各县市都有,但南阳糍粑最为盛行,上杭县南阳镇家家户户都会打糍粑。现在的街市里虽然时而有糍粑卖,但那些机器制作的糍粑并不地道,吃起来总还有饭粒的感觉,在香、韧、甜等方面也没有南阳糍粑来得痛快。农历3月23日是南阳一带的打醮日,记者前往南阳目击了糍粑制作的全过程。

糍粑是糯米做的,它的特点是粘、韧、滑、香,那种口感是任何一种食物也无法比拟的。

糍粑的具体做法是:浸米、蒸饭、捶打、起团和拌料。将糯米洗净,漂去糠皮和杂质,浸泡4小时以上,滤干水,放入饭甑里蒸至九成熟。将蒸好的糯米饭倒入石臼,用脚踏驱动的杵或手持"T"形的棒槌去击打,因糯米的特性是黏稠,加之米饭滚烫,所以石臼旁还须一盆冷开水、一个"救糍粑"的人。

"救糍粑"的人动作要大胆而准确,既要"救糍粑",又要注意自己的头和手不被打到。南阳人打糍粑用棒槌,棒槌打糍粑是一项费力气的差事,非得壮汉不可,力气小的人没多久就会感到手臂软绵绵的。打糍粑既是个技术活,也算是粗活,它讲究准、稳、狠,这样糯米才能打得均匀、有韧性,这活儿即便是冰雪天气也会出一身大汗。

糯米饭捶打得黏稠了,下一步就是做糍粑。用手工将糍粑捏成小拳头大小,压扁后放在簸箕里就成了。糍粑的食用方法很多,佐料也很讲究,有炒豆香末、有芝麻香末,也有用红糖和白糖做佐料的。糍粑可用油煎炸,也可用炭烤,还可用微波炉加热。

吃糍粑最过瘾的吃法就是吃烤糍粑,冬日的山区阴寒潮湿,为了取暖,一般人家都会燃起火炉,大伙围坐一团。将糍粑放在火盆木炭上烤炙,糍粑在炭火中渐渐鼓胀,叽叽作响,表皮微微隆起后像个大包子。此时将表皮弄破,会有一股白气腾出,用口撕咬外酥内软外黄里白,似一个"金包银"的糍粑拿在手里软乎乎的,但千万要注意避免烫了口舌。

据乡土志书记载:"糯米饭就石槽中杵如泥,压成团形,形如满月。大者直径一尺五,寻常者约四寸许"。心灵手巧最会做糍粑的客家妇女,再做几个大糍粑,小则三五斤,大则十多斤,这叫"破笼粑",象征"五谷丰登",又显示客家人大方和好客。

六. 福建省 龙岩 长汀 清香镜子粉

北方也称之为地瓜;“番”就是异邦,其得名,本身说明它是从南洋传入的农作物。番薯的营养、口感和大米相比,属次一等的杂粮。但实际上,它是客家山区杂粮中的老大,地位仅次于稻谷,对于山区清贫人家而言,番薯几乎等同于主食。

在闽西汀州(今长汀县),番薯的品种众多:根据其肤色,红的叫番薯,白的叫白薯,黄的叫黄薯;根据收获季节,夏至前栽种的叫早番薯,早稻收割后下种的叫晚番薯。

当地人食用番薯有十来种办法:煮吃;去皮切成片晒干,做成番薯片;可以摊番薯饼炸着吃,等等。早番薯粉多,一般用机器刷烂过渣做成地瓜粉,用来加工成镜子粉(薯粉条)吃。

早番薯吃不完,搁在家中萌芽生虫,大板车拉去碾成浆。院子里放个大禾桶,搭起支架,吊上纱布,舀上薯浆,清水一滤,搅几下,薯浆就哗啦啦地滴落到禾桶里。天黑,倒净禾桶里的水,灰白的地瓜粉就凝成了,铲入木桶挑回家。翌日,用辣辣的日头晒,院子里、房顶上晒满了点点湿地瓜粉,白花花的,香味飘满村子了。

清代以来,闽西客家首府汀州城乡就用地瓜粉做粉条了。因其色泽透明光亮似镜,所以被称之为镜子粉。民间常用它烹制菜肴招待客人,有个顺口溜说:“平时来了亲和友,玻璃镜子氽猪肉,加配木耳黄花菜,汤鲜味美滑溜溜。”

镜子粉的制作工艺如下:地瓜粉1斤,清水适量。将地瓜粉盛入盆内,加适量清水,用手搅拌成稀浆状待用。备方汤盘一个,用布蘸上食油在盘内擦一遍,使其润滑,将稀浆舀入汤盘内,双手端盘轻摇,均匀后置沸水锅内,加盖,用旺火蒸1分钟后起锅,起出粉皮,挂在竹竿上晾至半干,取下用刀切成3厘米左右的三角形或菱形块状,再摊置竹篦上晒干,即成粉皮。

镜子粉用温水浸泡,让其变软。包菜丝、蒜泥入油锅加盐,炒出香味,酱油、花生油、葱花、花生米也必不可少。将这些配料和浸软的镜子粉放进碗里一搅,满室氤氲,沁人肺腑。嘴巴咂咂一响,镜子粉就滋溜滋溜地滑到肚子里,满肠清香。

作为祖祖辈辈养命主食之一的番薯,客家人想着法儿变着花样享用,正是这样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冲淡了清贫生活浓浓的苦涩。(李玉林)

信息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

七. 福建省 龙岩 漳平 漳平青仁乌豆

漳平青仁乌豆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青仁乌豆为中晚熟品种,春播120天,夏播105天。株高1米左右,一般分枝8~10个,呈扇形。幼苗浅绿色,6片叶后开始变深绿色,且叶脉呈浅绿色,较明显。

叶片卵圆形,中等大小。花为白色,集中开花,棵架大,长势稳健.抗倒伏。结荚性能极强,一般结荚200个,最多400个,每荚2粒,偶有3粒。百粒重42克,是一般黄豆的2倍。子粒黑而发亮,豆脐线为白色,内仁碧绿,晶莹透亮。

漳平青仁乌大豆,据说在解放前由漳平新桥农民从漳州某中药店买到少量种子试种繁殖培育而成,1956年被列为全国名贵大豆良种。该品种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食用滋补保健,具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等功效,故又名“清凉乌”,可入药,在《本草纲目》中仅用乌豆作单方治病的处方就达59条之多,涉及内科、妇科、外科、五官科以及药物中毒等,用途广泛,通常作为清凉性滋补强壮药来应用,也可制做凉茶,还是很好的食品佐料,如青仁乌豆炖猪脚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保健佳肴。

漳平青仁乌豆产于福建省漳平市,栽培历史近百年,据说在解放前由漳平新桥农民从漳州某中药店买到少量种子试种繁殖培育而成,1956年被列为全国名贵大豆良种(《漳平县志》1990年)。漳平青仁乌豆引进种植已百年,被列入福建省大豆地方品种(《福建大豆地方品种志》)。主产地海拔170-300米,主产区属河谷冲积地,土壤疏松肥沃,温光充足,适宜大豆生长。该品种属秋大豆类型,有限结荚习性,茎直立,株型收敛,叶色浓绿,花紫色,茸毛棕色,荚熟时黑褐色,籽粒扁椭圆形,百粒重23-25克。一般立秋前播种,生育期105天左右。种皮黑色,子叶绿色,种脐黑色,脐中带有一条白色小勾线,形成了漳平青仁乌豆的显著特征。 青仁乌豆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其营养丰富,种皮颜色乌黑,内仁碧绿,花青素含量高达30毫克/千克以上,品质上乘。该品种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食用滋补保健,具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等功效,故又名“清凉乌”,可入药,在《本草纲目》中仅用乌豆作单方治病的处方就达59条之多,涉及内科、妇科、外科、五官科以及药物中毒等,用途广泛,通常作为清凉性滋补强壮药来应用,也可制做凉茶,还是很好的食品佐料,如青仁乌豆炖猪脚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保健佳肴。在市场上倍受青睐,售价每公斤30-40元,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地域范围

漳平青仁乌豆产于福建省漳平市新桥镇、双洋镇、和平镇、象湖镇、吾祠乡、永福镇、桂林街道、溪南镇、芦芝乡、拱桥镇、官田乡、南洋乡、灵地乡、西园乡、赤水镇等15个乡镇(街道)。漳平位于福建省西南部,九龙江北溪上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17°10′~117°45′,北纬24°54′~25°47′间。境内南北长98km,东西宽58km,土地面积2975平方公里。漳平市区海拔167m,青仁乌豆主产地新桥镇政府所在地海拔295m,双洋镇政府所在地海拔310m,、和平镇政府所在地海拔219m,象湖镇政府所在地海拔247m。漳平市东毗永春县、安溪县,南连华安县、南靖县,西邻新罗区、北接永安市、大田县。地势由南、北向中部河谷倾斜,以低山为主,中山有部分,盆地少;为玳瑁山、戴云山、博平岭山脉之腹地,市境内海拔高度差异大,形成多种不同的小气候区域。植被覆盖良好,森林覆盖率达76.2%。 漳平青仁乌豆主产于海拔170m~300m的河谷冲积地,土壤疏松肥沃,温光充足,独特的环境条件形成了漳平青仁乌豆花青素含量高的优良品质,新桥等乡镇为漳平青仁乌豆主产区。漳平青仁乌豆地理标志登记保护600公顷,2011年漳平青仁乌豆总种植面积283.2公顷,总产量622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漳平青仁乌豆外形为椭圆形,脐中带有一条白色小勾线,籽粒外皮黑而发亮,内仁碧绿,品质特征显著。 2、内在品质指标:花青素含量29mg/kg~35mg/kg,粗蛋白含量33%~40%,可溶性糖含量8%~10%,淀粉含量49%~60%。 漳平青仁乌豆产品质量等级按Q/ZSSQ001—2011《漳平青仁乌豆》执行,卫生指标等同NY5310《无公害食品大豆》。

八. 福建省 龙岩 武平 武平盘菜

武平盘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武平盘菜

盘菜,学名芜菁,又名蔓菁,块茎类植物,因形似盘状,故俗称“盘菜”。盘菜根如圆萝卜,盐腌晒干作咸菜名梳菜。华东一带通称香大头。芸薹属芸薹种芜菁亚种能形成肉质根的二年生草本植物。学名BrassicacampestrisL.ssp.rapiferaMatzg(syn.B.rapa.L.),别名蔓菁、圆根、盘菜等。染色体数2n=2x=20。肥大肉质根供食用,每100克鲜重含水分87~95克、糖类3.8~6.4克、粗蛋白0.4~2.1克、纤维素0.8~2.0克、维生素C19.2~63.3毫克,以及其他矿物盐。肉质根柔嫩、致密,供炒食、煮食或腌渍。欧洲、亚洲和美洲均有栽培。

武平西郊盘菜属十字花科芸苔属芜菁品种,块茎类植物,客家语称“油头”,生长期90~100天,盘菜根部肥大,呈圆盘形,叶簇生,叶色深绿,叶面有绒毛,单根重0.5~1.0kg。武平西郊盘菜从当地盘菜品种中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种其表皮光滑,皮肉黄白,肉质致密,味甜,品质好,营养丰富,煮食与腌制均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武平县成立盘菜协会,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以“生产标准、资料供应、产品销售”三统一,实现“种植(基地)+加工(外销)”的发展模式,有效推进西郊盘菜种植产业化进程。通过种植户、营销户努力,武平县西郊地区的平川、城厢、中山、万安、东留等5个乡镇56个村每年种植盘菜2500亩以上,产量达3750吨,可实现年产值2200多万元。西郊盘菜种植已成为主产区农民致富主要途径之一。

九. 福建省 龙岩 武平 龙岩小吃

龙岩小吃

十. 福建省 龙岩 新罗 苦抓汤

苦抓汤

在龙岩的风味小食、菜谱中,"苦抓汤"不但具有地方特色,还是防病、治病的药膳。所谓苦抓(一名败将草),性寒味苦,有清热、解毒、泻火、散瘀、消肿,可治便秘、痢疾。海外游子,常常不远千里托亲朋故友捎带或者邮寄,在异国他乡品尝家乡的这一道美味佳肴。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