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驻马店正阳王勿桥特产 驻马店土特产必买清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驻马店正阳王勿桥特产 驻马店土特产必买清单更新时间:2024-01-22 20:27:58

一. 河南省 驻马店市 驿城区 驻马店小磨香油

驻马店小磨香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传承400年小磨香油历史文化、品味原始皇芝麻的营养价值!

驻马店自古以盛产芝麻著称,更因其地方历史悠久优质小磨香油而驰名,香油可以延年益寿,皇芝麻小磨香油还有它独特的医疗保健之功效。

相传,“盘古”开天地,一片混沌,万物以灰、黄色为主,芝麻为五谷之首,为“神农”尝百草所发现,原始芝麻外表颜色亦为灰、黄色,所以俗称黄芝麻,因黄芝麻为“神农”帝亲自发现,并且营养、保健、食疗、调味等价值奇高,又尊称为“皇芝麻”。 民谣曰: “五谷之首为芝麻,芝麻之王皇(黄)芝麻”。

产地造就无法复制的出色品质:

皇芝麻为最原始芝麻物种,其营养、保健、食疗、调味等价值远高于其它物种,但皇芝麻对生长环境要求很高,仅豫西南山区独有种植,随着人类的进化,污染的加剧,皇芝麻基本接近绝种,属濒危植物物种,面临灭绝的状态。

皇芝麻文化产业基地位于盘古开天所在地,白云山脚下,基地北面是国家大型水库“板桥水库”--现规划为驻马店和漯河两市居民生活饮用水保护地,库区范围严禁使用化学肥料施种作物,所以皇芝麻才得以生存和种植。

皇芝麻之营养价值:

皇芝麻小磨香油色枣红、香浓郁、味绵长。除食用效果极佳外,对人身体更有很好的食疗、保健、营养作用。适用于火锅调味、凉菜调味、拌粉面调味、蘸食、冲汤、汤粉面调味、热菜起锅后调味等。有开瓶满口香的美誉,皇芝麻小磨香油更为油中极品,曾有宫廷御厨专用油的美誉,皇芝麻类食品兼容性强,也可配合其它调味品使用,考虑到皇芝麻小磨香油的营养特性,不建议炒菜使用。

皇芝麻具有养血的功效,可以改善皮肤干枯、粗糙、令皮肤细腻光滑、红润光泽,起到一般的美容化妆品所不能替代的功效,久食可以美容养颜。

二. 河南省 驻马店市 汝南 汝南涮牛肚

汝南涮牛肚是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的。汝南涮牛肚肚脆汤美、肥而不腻,老少皆宜,深受广大食客青睐。

走进汝南县城的淮府街、娘娘巷、大街口这些小吃聚集的地方,你可以看到这里到处是涮牛肚。这一传统小吃以其独特的风味深受人们喜爱。

汝南麻辣涮牛肚是汝南传统名小吃,以其独特风味,深受人们的欢迎,自二百年前创制以来,几经精心改良,至今更是香飘万里。

涮牛肚主要用料有牛肚、竹签、肉片、大料、鸡汤等,另有干豆角等几十个配料,或浸、或煨、或煮,将牛肚切片制成半成品,然后用竹签串起肚片,放进已配制好的火锅内涮煮,再蘸上用芝麻、花生调制的佐料,即可食用。汝南麻辣涮牛肚,肚脆汤美,喷香可口,肥而不腻,老少皆宜,深受广大食客青睐。这一传统风味小吃已发展到周边省市和沿海地区。

三. 河南省 驻马店市 平舆县 狼牙土豆

原料:土豆、酱汁、盐、糖、五香粉、孜然粉、辣椒油。

做法:1、土豆事先切成“狼牙”锯齿状,浸泡去除表面淀粉,而后沥干,过油至熟,捞出沥油趁热拌入调料和酱汁;2、土豆盛入一只搪瓷盆,撒上调料诸如盐啊、糖啊、五香粉、孜然粉等等,一应俱全,最后来一勺自家炸的辣椒油,簸一簸,即可。

四. 河南省 驻马店市 新蔡 新蔡山羊

新蔡县是我国重要的山羊生产基地县之一。新蔡山羊,一以饲养量大,产品数量多,板皮质量好,肉质细嫩鲜美而闻名。山羊板皮,经济价值较高,是我国一项大宗的传统出口商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新蔡的山羊板皮和平舆的庙皮,同属“汉口路”山羊板皮,适宜制作高档皮革,在国外享有很高声誉,曾一度成为国际市场上的热门货。    新蔡山羊,体型较小,肉质细嫩,膻体小,不肥腻,易消化,蛋白质含量丰富,营养价值较高,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好肉质。( 驻马店)

五. 河南省 驻马店市 新蔡 潘记烩面

潘记烩面自一九八三年首创以来,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在驿城独树一帜。潘记烩面视信誉和质量为生命,碗碗面都一丝不苟,精心制作。

汤料中配有多种名贵滋补中药材(大茴、花椒、胡椒等),使烩面香味醇正,营养丰富,具有面筋、肉烂、汤醇、味美的独家特色。

六. 河南省 驻马店市 西平 西平咸豆腐脑

西平咸豆腐脑是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的特色小吃。西平咸豆腐脑,块儿不大不小、不嫩不老,咸淡可口,色香味美,营养丰富,老少皆宜。

在西平县有一种小吃,备受市民喜爱,那就是至今仍风头不减的街头小吃“咸豆腐脑”。西平咸豆腐脑历史悠久,在清朝就已成为当地负有盛名的小吃,集市、庙会上均有销售。

制作西平豆腐脑儿的主料为黄豆、芝麻叶或干菜及豆浆,辅料有盐、辣椒、葱、姜、大茴、芝麻酱、芹菜、面粉等。制作流程是先把黄豆用温水浸泡松软,再磨浆过滤成豆浆。豆浆煮沸后,用醋来点即成,然后放芝麻叶,拌面糊后将部分辅料下锅,煮熟即可食用。西平咸豆腐脑,块儿不大不小、不嫩不老,咸淡可口,色香味美,营养丰富,老少皆宜。

较有名气的是县城北街崔家西平咸豆腐脑。崔家自民国30年(1941)年开始制作传统的西平咸豆腐脑。经多年实践,摸索出一套独特的制作技术。他家的西平咸豆腐脑,块儿不大不小、不嫩不老,咸淡可口,色香味美。

据当地人讲,为了吃到地道、正宗的西平咸豆腐脑,经常有外地人早上开车到西平喝碗咸豆腐脑,再开车回去,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也道出了人们对它的喜爱。

七. 河南省 驻马店市 遂平县 正道香油

驻马店小磨香油具有枣红透明、清澈莹亮,香味浓郁、油质醇正的特点,属万般食用油品之首,堪称绝佳的烹调用料。小磨香油在驻马店历史悠久,遍及各城镇乡村,可谓“一处磨油,全村飘香;一家食油,香溢四邻。在市区各大超市均有销售。

八. 河南省 驻马店市 新蔡 棠村三粉

棠村三粉

棠村镇历来有种植红薯、加工粉面、粉条、粉皮的传统技术,棠村“三粉”中的粉条质地细腻、晶莹透亮、久煮不糊、味道鲜美、口感好、营养高。 该镇立足做大做强“三粉”产业,强力实施品牌战略,筹资1000多万元建成了谷河薯业有限公司,该公司生产的高、中、低档优质粉面、粉条、粉皮已走出新蔡,俏销华中、华东各地,远销韩国、美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九. 河南省 驻马店市 上蔡县 崇礼红薯

崇礼红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这句描述粮食供应紧张时代人们与红薯紧密联系的俗语,如今在上蔡县农村有了新的内涵。昔日被群众当作饲料的红薯成为餐桌上的新宠,以红薯为原料加工产业链条成为脱贫致富的“黄金链”。

“现在红薯全身都是宝,红薯是群众改善生活的上乘佳品,加工后还可制成淀粉,淀粉可制成粉条、粉皮,加工淀粉后的红薯渣可制糖色,还能喂猪、制酒精,红薯叶也是一道好菜,在城里的饭店可受欢迎了,红薯秧晒干后也是上乘的饲料……”日前,正在上蔡县城黑龙潭市场卖红薯的齐海乡柴冀村农民冀国选高兴地告诉笔者。今年,他种植的2亩红薯获得了亩产600多公斤的好收成,仅此一项就可收入2500多元。

在上蔡县像冀国选这样种植红薯、发展红薯经济的农户有1.1万多户,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相关产业产值达2亿多元。

上蔡县是农业生产大县,农民历来就有种植红薯的习惯,尤其是粉丝、粉皮更是当地农民的绝活。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的变化,人们对小杂粮的需求也越来越突出。面对这一需求,该县紧紧抓住红薯种植以及农民传统的“三粉”加工优势,大力引导和鼓励群众发展红薯生产,拉长产业链,走产业化经营之路,实现了红薯从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的转变。

崇礼红薯

地域范围

崇礼红薯的地域保护范围包括上蔡县崇礼全乡,涉及格了朱村、枯河村、崇礼村、任庄村、岳徐村、西党村、孙村村、东党村、大付村、杨堂村、大朱村、坡朱村、大袁村、方堂村、后店村、张庄村共16个行政村。保护范围地理坐标为:北纬33°18′~33°35′,东经114°58′~114°68′。东北与商水县搭界,东南与杨集乡接壤,西同韩寨乡相连,南与蔡沟乡毗邻,沿213省道两侧,东西总长10㎞,南北总长7㎞,适宜种植面积3913公顷,年总产量7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外在感官特征:崇礼红薯与其它地区枝蔓及外形特征区别不大,施花科一年生植物,蔓生草本,蔓长1-1.8米,基部分枝6-8个,平卧地面而斜上,叶互生,不开花;具地下块根,块根纺锤形,外皮土黄色或紫红色。内在品质指标:据检测,崇礼红薯含维生素C40-50㎎/100g、淀粉23-28g/100g、磷0.04-0.05%、粗纤维0.6-0.9%、总糖2.2-3.2%。安全要求:红薯是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必须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条件,禁止使用未依法登记和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

十. 河南省 驻马店市 驿城区 烙菜馍

馅料:荆芥叶子切成碎末,小倭瓜擦丝(用盐杀一下,挤掉水分),两种比例1:1。

调料:盐,猪油适量,王守义十三香适量,姜末,葱末,鸡精适量。

做法:

和馅——馅料和调料拌匀备用。

和面——面合成饺子皮的软硬度即可,用擀面杖擀成圆形小饼,越薄越好,大小比普通盘子小一圈。

烙饼——一张面皮垫底,上面铺上和好的馅,边缘留白一厘米左右,上面盖上另外一张面皮,四周捏紧,放入平底锅中小火烙(不用放油),盖上盖,烙一分钟左右翻面,在烙另外一面,烙到两面都有黄点点就可以了。

如果要是想加鸡蛋的话,就把一张面皮先放在锅里,铺上馅料,直接把鸡蛋打进去,放一点盐,等鸡蛋稍微凝固,再把另外一张面皮铺上去,用个勺子、铲子什么的把面皮周边压上,翻面,两面烙熟就行了。

贴士:

菜馍的馅可以随意变化,只要以素馅为主就行了,因为烙的时间短,而且不用放油,所以不适合肉馅。可以是茴香馅,韭菜馅等。注意如果蔬菜水分大,需要用盐事先把水分杀出来再和馅。

鸡蛋可以用包饺子的方法,先炒熟后拌入馅内,也可以直接摊在上面。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