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苗家特产土货 湘西苗家农产品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苗家特产土货 湘西苗家农产品土特产更新时间:2024-05-08 02:09:56

一. 重庆市 秀山县 苗家菜豆腐

秀山苗家菜豆腐就是用蔬菜和豆腐制作的一种豆腐类食品。是苗家人日常最喜食用的主菜之一。做这道菜,首先倒适量冷水入锅,再将事先用石碓冲细的黄豆粉倒入并拿筷子搅匀,文火煮开后即倒入青菜类,稍加搅拌,再文火煮至汤水变清,即可放入野葱、大蒜、辣椒粉末等佐料,焖盖一阵,便可食用。

制作材料

黄豆、酸菜汤、青菜类

制作秘诀

1、黄豆,能做豆腐用的无杂质、无霉变的即可,要求不高;

2、酸菜汤,农家腌制酸菜后剩余的酸汤水,这是制作菜豆腐最关键的一种原料;

3、青菜类,以选青菜、南瓜苗、番茄苗等带茸毛的菜类为佳,表面光滑的菜类次之,如白菜、芥蓝等。

4、用酸菜汤点浆这个过程与点豆腐的过程是一致的,只是菜豆腐用的是酸菜汤而不是石膏粉。一般1.5-2千克黄豆制作的菜豆腐要用酸菜汤大约2-2.5千克,关键在于酸菜汤酸的程度。待到汤水看起来好象跟菜豆腐已经分离时即可食用。

制作过程

1、将黄豆粗磨去皮,然后浸泡胀,再磨浆,无论是电磨还是石磨,都要求豆浆磨得越细越好,一般10-15人的食用量用豆1.5-2千克;

2、青菜类要洗净切细备用。菜的用量从重量比可与黄豆按1:1,或略高于黄豆也可;

3、煮浆,将磨好的豆腐浆趁冷放到锅内煮,当豆浆煮开将要溢出锅边时立即放下菜类,稍加搅拌,待后放的菜煮熟就立即退火,若天气热,可把锅抬到地上准备点浆;

4、用酸菜汤点浆,当锅抬到地上后用铁勺或是小瓢舀事先准备好的酸汤绕圈浇到锅内,淋2次后再用勺舀其中的汤水自浇,如此三番五次,直到看到菜豆腐逐渐往下沉、汤水逐步清亮起来为止。

二. 贵州省 黔西南州 册亨县 苗家金球糯粑

苗家金球糯粑

“金球糯粑”又叫“马打滚”和“糯粑洗澡”,是苗家最为普遍的风味小吃。

苗家金球糯粑制法:

(1)七成糯米加三成粘米用水泡胀(粘米先泡水1小时后再泡糯米),磨成水浆后用布袋兜着将水挤出。

(2)将含部分水的米粉浆搓成鸭蛋大小的团子,放在沸水中煮熟。

(3)团子煮熟后,倒在滚粉之中(滚粉用熟黄豆粉、芝麻粉、五香粉加白糖或红砂糖制成),或用盆、或用手缓缓摇动,将团子滚成球形,粘满粉末即成。这种打滚、粘粉的做法,群众称之为“马打滚”、“糯米洗澡”。又因团子是白色,粉末为金黄色,故又称“金球糯粑”。

苗家金球糯粑特点:“金球糯粑”香甜可口,柔软细腻,别具苗家风味

三. 贵州省 黔东南州 凯里市 苗家炒香虫

苗族因居住在丛山峻岭,溪坎堰旁。这些地方都自然栖息着各种虫类。他们选取其中的少部份作为食品。如昆虫类的大马蜂、花脚蜂、七里蜂、小米蜂的幼虫。每当他们发现这类蜂群的时候,就通过各种方式追踪找到窝巢,凭经验测出幼虫丰满时,就掏其窝、取其虫。或鲜炒,或煲汤,或焙干香炒,其味特别鲜美。再就是天牛和蜻蜓的幼虫。天牛的幼虫是蛀虫、有松蛀、青杠蛀、丝栗蛀和葛藤蛀等。吃法与上述相仿。

四. 湖南省 湘西州 保靖县 苗家窖酒

采用传统古老工艺酿制的一种苗族小米窖酒,是酒中珍品。( 湘西)

五. 海南省 琼中 苗家五色粽

苗家五色粽是和三色饭齐名的苗家美食,其做法和工艺相似,都是用野生植物的叶液来提供天然色素,分别是红、黄、蓝、黑、白五色。

据民间传说,很久以前,苗族祖先居住在黄河流域,由于苗族头人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五兄弟无法忍受1逃难。在逃难时约定于农历三月初三到海南岛五指山相会。五兄弟历尽艰险,漂洋过海,爬山涉水,按时到了五指山。于是,他们高高兴兴地点起篝火制作五色粽,以庆祝兄弟团聚。从此,他们就在海南岛居住繁衍,五兄弟改为五姓,故现在海南岛的苗族只有李、邓、金、蒋、马五姓。为此,每当农历“三月三”苗族同胞家家户户都制作五色粽,以示对先祖的怀念和家庭团圆,因此五色粽是海南岛苗族同胞家庭团圆吉祥的象征。

五色粽的制作方法简单。先把糯米用猪油或花生油炒至闻有香味,取出分别装进五个盒子里。然后用野生植物的叶液分别染成红、黄、蓝、黑、白五色。再加入腌好的野味,如山猪肉、黄肉、鹿肉等或家禽肉。接着用树叶或芭蕉叶包裹,每种颜色的糯米都放一种,再用麻绳捆住。粽子的形式呈圆柱形,大小随意。煮粽子时,水要浸没粽子,如果分多锅煮,五种颜色的粽子每锅都要有,其意喻吉祥。煮约两小时,粽子发出浓厚的芳香味时就可取出食用。

吃五色粽分热吃和冷吃两种。初出热锅的五色粽,香味回溢,诱人口水欲流。拆开叶子咬上一口,只觉得软滑粘牙舌头甜畅,满口清香,令人吃欲大增。冷的粽子,渐渐变硬,慢慢吃可给人一种醇香的味道,吃过后嘴里还久久留有吞不进肚,吐不出口的余味。

六. 四川省 宜宾市 兴文县 苗家九大碗

苗家九大碗是宜宾市兴文县苗族最常见的传统宴席,通常由九道菜组成,隆重而不奢华,丰盛而不浪费。每逢新春佳节或红白喜事,在兴文苗乡农村常常可以看到数十上百人聚在一处,一边帮忙准备酒宴,一边聊家常。宴席一旦开始大家按辈分的高低,分散坐于桌旁,伸箸畅食,举杯畅饮,享受丰盛的苗家九大碗。由四样菜组成的头碗象征“四季发财”;丸子象征“岁岁平安”;心肺汤象征“心心相印”……九大碗中每一样菜都有它美好吉祥的寓意。

七. 贵州省 黔东南州 黄平县 黄平苗家腌汤

黄平苗家腌汤大肠,储存数百年的苗家腌汤,它具有腌酸、臭香之味,常年储存,四季食用,可浸泡蔬菜、炖煮鱼肉,既激发食欲,增加食量,又帮助消化,减少脂肪,是美容、保健之佳肴。

如想自酿腌汤,非要得到原汤作“引子”不可,先将青菜放焉洗净拧干后用石块压在预备的坛内底部,再把“引子”倒入坛内,盖上坛盖注入坛沿水密封一段时间后加上米汤直至腌汤呈淡黄色。为保持它的味浓鲜美,必须经常取而食之,并每隔几日要将清淡的米汤或舂粑磨粉的汤脚加进去,另外加些木姜花、木姜子,放少许炒煳米,以助其香味。平时要将鲜豇豆、鲜辣椒、鲜黄瓜、鲜青菜等新鲜蔬菜放入腌汤坛中,切忌放带油的物品及肉,腌菜时间较短有辛辣味,很难食用,待二三十天之后方可取而食之,其菜有脆嫩腌香之味,可生食、可熟食,无论生熟,吃时放些烧煳辣椒面,其味更美。腌汤炖鸡鸭、煮鱼肉更是上菜,它可去鱼虾之腥味、肥肉之肥腻,使鱼肉越炖越香越嫩,味道鲜美,其汤味更浓烈,喝其汤慢慢品尝,十分耐人回味。

黄平的“好家苑”,是最香腌汤味道的地方,食者如云,络绎不绝。据说,“好家苑”的腌汤是精心调制的。红油的腌汤,白白的大肠,夹杂一些牛杂,再加上一些碧绿的蔬菜和几个小炒,吃起来真是余香满口,数日不绝。

八. 重庆市 秀山县 苗家老腊肉

苗家老腊肉

苗家腊肉保持了色、香、味、形俱佳的特点,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赞语。秀山的苗家老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功能。如果再能配上荷兰豆 竹笋或者蒜苗, 淡淡的素味儿透着香香的腊味,能让你食指大动。

九. 贵州省 黔东南州 雷山县 苗家狗肉

原料:狗肋条肉1500克。

调料:精盐,胡椒粉,狗肉香薄荷,鲜山奈,豆腐乳,野葱,蒜瓣,生姜,干辣椒,花椒面,大葱节。

制法:1、初加工:选用20斤左右的当年土狗,先用木棒敲击头部使其晕死后再放血。用开水烫遍全身,煺净毛。再用稻草点火燎至皮焦,最后用温水泡软刮洗干净皮呈淡黄色,剖腹取内脏,漂洗干净;2、切配:取狗肉斩成块每块必须连皮带骨。鲜山奈切节,一部分狗肉香、姜切末,一部分姜切片,野葱和蒜瓣分别切末,干辣椒用子母灰炮脆搓成面;3、烹制:取火锅放入冷水,下入狗肉,用大火烧开打去泡沫,下入鲜山奈、姜片,改小火炖20-30分钟,下入精盐、胡椒、大葱节、狗肉香,即可上桌边煮边吃;4、味碟的调制:取调味碗,放入辣椒面、花椒面、狗肉香末、姜蒜末、野葱末、豆腐乳、精盐和胡椒面,再舀锅中带油脂的汤汁调稀,随狗肉上桌蘸食。

特点:汤汁清亮,原汁原味,肉嫩皮脆,具有稻草的清香味,地方特色风味浓郁。狗肉是清炖的,但吃起来皮脆肉嫩、汤鲜、本味足。

制作关键:选料时,狗不宜太老也不宜太嫩,老的狗皮子不脆,太嫩的狗有腥味,且风味不足。宰杀时,一定要用木棒敲击狗头而死,不能用刀宰杀,以使血液在体内不流失,保证其风味及营养。贵州其他地方做狗肉都是先去骨后炖,再切片入锅灌汤。而苗家狗肉不去骨,且斩块时每块都要带皮。在火候上要注意,一开锅就打泡沫,打晚了会影响风味。调味时要注意,狗肉里不可过多地加香料,不加味精。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