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山西忻州县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山西忻州县特产更新时间:2024-04-16 01:24:39

一. 山西省 忻州 忻府区 忻州蒸肉

口味:咸鲜味 工艺:粉蒸

忻州蒸肉的制作材料:主料:土豆(黄皮)2500克,猪肉(肥瘦)750克

辅料:小麦面粉300克

调料:胡麻油50克,大葱100克,姜50克,盐20克,料酒30克

做法

1. 将土豆蒸熟剥皮擦烂;

2. 猪肉切成3 厘米左右的细丝;

3. 鲜姜洗净,切成3 厘米左右的细丝;

4. 大葱去根须,洗净,切成3 厘米左右的细丝;

5. 将土豆泥、猪肉丝、姜丝、大葱丝混合搅拌,加入料酒,放10 分钟左右使其柔韧;

6. 用少量冷水将粉面化成糊浆状;

7. 将粉糊加入上述混合物中,逐渐加胡麻油、食盐,搅和拌匀,以能握住不流泻为准;

8. 完全和好后放入直径为17 厘米、深1.7 厘米的瓷碟中,蒸45 分钟;

9. 出锅冷却后,手蘸冷水将碟内蒸肉整形拍光,然后回笼再蒸30 分钟;

10. 出笼后,用平板按压蒸肉,使之紧密;

11. 食用时,将蒸肉切成薄片,蘸醋、香油等调料,也可再配上其它凉菜。

二. 山西省 忻州 神池 神池黑豆

神池黑豆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神池黑豆产于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种植历史悠久。据历史文献记载,黑豆为神池县缴纳公粮主要品种,且每年保持在10万斤左右。据《神池县志》记载,神池黑豆种植面积1975年为28830亩、1980年为16282亩、1985年为50675亩,现在每年保持在5万亩以上。神池豆腐远近闻名,豆香十足、久烩不烂,是每日神池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神池黑豆便是主要原料,当地有句俗话说“神池人不可一日无豆”之说;神池黑豆的又一妙用是酿造老黑酱,几乎家家自酿;还有黑豆豆芽,新人结婚时要将黑豆豆芽撒在婚车上和新娘包袱里,寓意着生根发芽、繁衍生息;神池人还有在冬至炒黑豆“咬杂病”之风俗。2003年神池县被山西省政府确定为全省优质小杂粮重点县。

神池黑豆是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的。神池黑豆是当地历史悠久的名优,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还具有良好的保健效果,是国内、国际市场上的-货。神池黑豆是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神池县地处东经111°42′--112°18′,北纬38°56′--39°24′,位于山西省西北部,东邻朔州,南接宁武,西连五寨,西北靠偏关,东北界平鲁。神池因县制宜,在特色兴农战略的基础上注重生态、高效、示范引领等作用,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率,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2012年,神池县黑豆种植面积达到6.18万亩。

2013年,山西省神池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申报的“神池黑豆”通过专家评审,成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地域范围

神池县位于晋西北黄土高原,地处管涔山西北麓,东与朔州市接壤,西与五寨县毗连,南距管涔隔宁武,北负洪涛界偏关县、平鲁区。地理坐标:东经111°42′—112°18′,北纬38°56′—39°24′,县域面积1472平方公里。神池黑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境内的龙泉镇、义井镇、八角镇、东湖乡、太平庄乡、虎北乡、贺职乡、烈堡乡、长畛乡、大严备乡等10个乡镇241个行政村。近几年黑豆年种植面积保持在3300公顷以上,年总产8000-10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外在品质:神池黑豆籽实大而饱满,呈卵圆形或近于球形,色泽乌黑发亮,子叶呈黄绿色。内在品质:神池黑豆中蛋白质含量高达38-42g/100g,人体必需的亚油酸含量为4-5g/100g、亚麻酸含量为0.8-1.0g/100g;含有18种氨基酸,特别是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其中赖氨酸含量可达2-3g/100g;每100g黑豆粉中含大豆异黄酮79.5-83.2mg、维生素E20.1-25.9mg、钙158-187mg、磷548-598mg,还含有人体必需的维生素B1、B2、C、烟酸和丰富的锌、铜、镁、钼、硒、氟等微量元素;黑豆皮含有花青素,花青素是很好的抗氧化剂来源,能清除体内自由基。质量安全规定:符合《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茄果类蔬菜等37类无公害农产品检测目录的通知》农办质[2012]8号中关于大豆的指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 大豆 NY 5310-2005》,以及《GB4285农药安全使用准则》、《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等相关标准和要求。

三. 山西省 忻州 保德 保德油枣

保德油枣:保德油枣,产于沿黄河一带的天然沟壑中,山谷中,日照强,雨量小,气温高,十分干燥,有利于油枣生长。据考证,保德县栽植枣树已有11OO年的历史,相传,清朝康熙皇帝出巡路经保德时,在冯家川念盘儿尝过红枣,夸赞枣儿油性大,称为“油枣”。

保德油枣的特点是:个大、皮薄、肉厚、核小、汁多、味甜、色泽深红、油光闪亮,含糖57.9%,果实制干后富有弹性,掰开后可拉三至四厘米长的细丝。它易贮藏,易运输。经加工后的油枣深紫油润,皮薄质细,形大无核,枣肉肥美细腻,有一种特殊香味。鲜枣用酒泡制为贵妃枣,俗称醉枣,酒芳枣香,风味特殊。油枣作为中药有健胃、补脾、助肾的功能。

保德油枣已有380多年的栽培历史。传说在该县潘家乡有棵老油枣树,清代康熙皇帝出巡时曾吃过这棵树上结的枣,并留言:“一穷二白的保德州,唯有鲤鱼大油枣”。自此,保德油枣便成了贡品,每到秋季收枣的时候,地方官就向老百姓征收鲜枣进京上贡。

保德油枣主要产于该县黄河岸边的5个乡,23个自然村。最高年产量达175万公斤。油枣的特点是:色泽深红、油光闪亮、个大皮薄、肉厚核小、对多味甜、耐贮存。鲜枣可食部分达94%以上,含糖量27%以上,含酸0 71%,每100克鲜枣中含维生素C500毫克以上;干制品可达50%。干枣含糖57.9%,酸1.7%。与其他枣相比,油枣含酸量较高,味道偏酸,但维生素C含量却多于其他品种。

用油枣加工成精枣,色泽深紫而油润,形大无核,皮薄纹细,肉细甜香。最有名的要数加工后的“无核糖枣”,深紫油润、皮薄纹细、形大无核、枣肉肥美细腻,有一种特殊香味,成品装入塑料袋中密封。长期以来,保德油枣不仅被当地群众做为招待宾客和馈赠亲友的佳品,而且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泰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为国家换取大量外汇。

四. 山西省 忻州 代县 代县金针

代县金针,又名黄花菜,其色泽金黄,角长肉厚,硕大肥嫩,个头均匀,烹调久煮有烂,吃后余香不绝。金针营养丰富,据科学化验结果,每百克干品中,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达60.1克、蛋白质14.1克、灰分0.9克、钙436毫克、磷261克、铁24.3毫克。

它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核黄素、硫胺素等。干黄花中含有高达5%的芳香醇,故它又是一种芳香异常的可口蔬菜,自古以来就用它制作盛馔佳肴。佛斋中也少不了它,俗语有“佛界七大菜,黄花不例外”。黄花菜还可入药,它具有利尿、健胃功能。

五. 山西省 忻州 河曲 河曲黄河鲤鱼

河曲黄河鲤鱼

六. 山西省 忻州 静乐县 牛腰子

牛腰子

牛腰子又名牛肾。

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肾脏。

营养价值:牛腰子含丰富蛋白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烟酸、铁、硒等营养元素;有补肾气,益精之功效。

适用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适于肾阳虚衰、髓海不足、头晕头昏、眼花耳鸣、腰膝酸软、0早泄、遗精滑精、舌淡脉弱等症;

2、高血脂患者忌食。

用法用量:

治五劳七伤,阴萎气乏:牛肾一枚(去筋膜,细切),阳起石四两(布裹),粳米二合。山水五大盏,煮阳起石,取二盏,去石,下米及肾,着五味葱白等,煮作粥,空腹食之。

肾脏的腥味很强很特殊,许多人都认为非常美味,而小牛肾的肉质通常最嫩。法国人的烹调法是加入马德拉酒做成嫩煎腰子;比利时人则加入琴酒以及杜松子烹调;在英国,肾脏则是牛排、肾派和血肠的基本原料。牛肾的风味较强、肉质较粗,可以用在需要长时烹调的派饼或菜肴中。

食用功效:

味咸,性温,入肾经;

有补肾气,益精之功效;

治肾阳虚衰、髓海不足、头晕头昏、眼花耳鸣、腰膝酸软、0早泄、遗精滑精、舌淡脉弱等症。

七. 山西省 忻州 原平 白土

石寺乡:白土。

八. 山西省 忻州 忻府区 忻州莜面栲栳栳

“莜面栲栳栳”(栲栳kǎolǎo)是山西高寒地区尤其是忻州地区的一种面食小吃。栲栳是指用柳条编成,形状像斗的容器。也叫“笆斗”。“栲栳栳”是用莜面精工细作的一种面食品,因其形状象“笆斗”,民间叫“栳栳”。是用竹篾或柳条编制成的一钟上下粗细一致的圆框,形状象斗,是农家专门用来打水或装东西的一钟用具,因“栲栳栳”形如“笆斗”故得名。

其中忻州的做法最典型:将莜面加一倍开水或冷水和制,用手掌在光滑的板面上推一个,食指卷一个,做成如‘猫耳朵’似的筒状形,长寸许、薄如叶、色淡黄。做好后,挨个站立并排在笼内酷似蜂窝。熟时即香味扑鼻,吃时再配以羊肉或蘑菇汤调和,使人闻之垂涎,胃口顿开,食之香醇异常,回味无穷。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演唱的山西民歌中有“……交城的大山里,没有那好菜饭,只有莜面栲栳栳,还有那山药蛋”,生动地描述出山区人民的食俗风情。“莜面栲栳栳”这种山区普通的杂粮便饭,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

九. 山西省 忻州 代县 代县黄米

黄米是黍子脱皮后的子实,有大小黄米之分。用代县黄米做成的油炸糕柔软、黏性大、外焦里嫩、黄中发红、红中透亮、香甜可口,是人们餐桌上永不衷败的炸食。

不光是逢年过节待客或者是婚丧嫁娶时大做特做,就是平素也是经常要吃的美食。

十. 山西省 忻州 代县 代县麻片

早在清代就已驰名省内外。

做法:将上等面粉拌上糖,加入油、蜜水和成团状,然后擀成皮、涂上蜂蜜、撒上芝麻,上锅烘烙。成品色微黄,酥脆香甜,吃来满口余香。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