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惠州安墩土特产 惠州安墩美食特产有哪些品牌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惠州安墩土特产 惠州安墩美食特产有哪些品牌的更新时间:2024-01-06 05:12:02

一. 广东省 惠州 惠阳区 三门龙虾

三门龙虾

二. 广东省 惠州 惠东县 乾坤蒸狗

乾坤蒸狗

将狗肉皮在火上燎黄,用水泡软,刮洗后用凉水浸泡,待肉质发胀时,用木棒在肉上轻轻反复捶敲。边捶边洗至血水排尽肉质松软,将狗肉切条,用凉水泡上,将大冬、生地、枸杞、甘莫、柠檬洗净。鸡剔下胸脯肉,汆下的鸡肉和肘子各改成八块,姜切片,葱切节,鸡肉和肘子用姜、葱水泡上。把瘦猪肉和鸡脯肉分别用刀背剁茸,分别用姜、葱水泡上。炒锅置火上,放入清水,烧沸后放入一段柏木去臊气,再放狗肉、葱姜,料酒,用中火煮透,将狗肉捞出冲洗漂凉,鸡肉、时于用沸水氽透。锅内掺入清水,放鸡。肉,肘子、葱姜,用武火烧沸,打净浮沫,移炆火煮至肉熟时,下入狗肉、响把。将天冬、生地,甘草用纱布包好,连同狗肉等一起放入盛子内。把汤烧沸,下胡椒粉,料酒,冲入猪肉茸,待肉茸凝结时捞出肉末,将清好的汤滗入盛子内,用温棉纸封口,上笼蒸至肉火巴取出、捞出药包不用,将汤漠入锅内烧沸,冲入鸡茸,用同样方法清好汤,加盐,味精调好味,倒入狗肉盛子内,加盖封严,覆笼大气蒸。将柠檬去皮、去瓤切成细丝,分成两碟。豆瓣用油酥香,分成两碟,与蒸好的狗肉同时上桌。

特色:狗肉肉质肥烂,软滑利口,汤汁清鲜,浓厚味醇,并具有补中益气,温肾助阳之功效。

三. 广东省 惠州 惠城区 西湖听韵

   苏东坡被贬惠州后,妻妾大多散去,惟侍妾王朝云紧紧相随。王朝云善歌舞、音乐,常在惠州西湖泗洲塔下为东坡奏琵琶,读乐填诗。东坡常感怀于此,遂以虾为原料,自创了这道“琵琶虾”,以示知音、佳肴、美景与雅乐同韵。
特色:清新鲜美,口感清爽嫩滑。

四. 广东省 惠州 惠城区 客家娘酒

客家酿酒又称“滗酒”或“扒酒”,客家人习惯叫扒酒。是把糯米放入蒸笼蒸成饭加入酒饼、红菊、黄精、首乌、红枣、米酒发泡一个多月的时间酿出来的酒。

按照以前客家人的风俗,客家酿酒只有在妇女生小孩、产后在家坐月子的时侯或春节期间才能尝得到。特别是妇女产后在家坐月子时必然会有酿好的酒,而且把酿酒后的酒渣(又称酒糟或糟麻)留下来分派给邻居亲友共享。客家人习惯把酿好的酒蒸鸡,这道特色美食通常给产妇坐月子时食用,因其具有补气、生血的功效。

客家人的酿酒和饮酒方式据说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秉承了许多古中原地区的酒文化基因。起初酿酒时,客家人采用山楂树的根叶及自已种的高梁和狗尾粟(小米)来酿酒,酿出来的酒有舒筋活络、驱寒保暖之效。后来,客家人又采用制糖后的甘蔗渣来酿酒,这种酒被称之为“滗酒”。此外,客家人还用糯米放入蒸笼蒸成饭加入酒饼和红菊发泡来酿酒,因这种酿酒呈暗黄色,因此客家人又称它为“客家黄酒”。

选取体质糯米、黑糯米为主要原料,秉承传统工艺精心酿造,窖藏多年,香甜柔绵,含有人体必须的多种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具有行气活血、养颜润泽、滋补健身之功效。梅州市的“广东客家酿酒总公司”出产的金牌及银牌客家娘酒,早在1993年就被评为广东名牌和黄酒第一名;1994年荣获全国精品博览会金奖;1995年获得“中国名牌”称号。

客家娘酒是我国最古老的酒种之一,它以糯米为原料,首先将糯米去壳留皮(俗称糙米)煮熟成糯米饭后用簸箕散热放凉,用特制酒母(俗称酒饼)均匀地洒在米饭上混合,装入瓦埕中20天左右进行糖化发酵。再将糖化发酵的酒娘过滤出来装入瓦埕中,这时将瓦埕四周围上稻草、谷壳,点燃稻草、谷壳进行炙酒(也称火焙),再用布包装入红曲放进瓦埕,待瓦埕里的酒滚开一段时间后,约2个小时后可熄火,放凉,再用草纸将口封回即可。

客家娘酒呈红褐色,具有蜜甜醇厚,气味芬芳的独特风味。客家人对客家娘酒情有独钟,逢年过节,婚嫁喜庆,必用客家娘酒。客家娘酒的酒精含量低,一般在百分之十五左右,属于低度饮料酒。客家娘酒性柔和,四季皆宜饮用,既可直接饮,男女老少皆宜。

客家娘酒的酿造工艺一直以民间流传的方式传承着。娘酒指的是用糯米特制的黄酒,在梅州地区也经常称之为“老酒”,在当地已经成为了一种深入民心的民间饮品。关于“娘酒”的起源,在梅州地区有许多民间传说。

传说一:神仙赐酒

在“五胡乱华”年代,中原大地民不聊生,民众大举南迁。一群妇女结伴南逃,越过千山万水进入广东、福建两省,累得再也走不动了,昏睡在荒山野岭。此时,一位满头银发、红光满面的长老拿着一只竹制的盛器,从盛器里倒出一杯红褐透明的液体递给妇女中的最年长的老妇:“喝下去吧。”老妇轻轻呷了一口,醇香浓郁的气味沁人心脾,随即疲累全消,不饥不渴了。长老告诉她们:“这是用糯米酿造出来的娘酒。”接着,长老又教给她们娘酒的酿造方法。说完,长老突然不见了。妇女们又惊又喜,急忙跪拜:“神仙保佑,神仙保佑。

从此,南迁者在这里安居乐业,繁衍后代,客家娘酒也世代相传,流传至今。

传说二:娘酒祭神

很久以前,客家的缺牙山一带发生旱灾时,有一位过路缺牙老叟来此乡村讨茶喝,一农妇叙说闹旱荒情况,解释没有茶,便将媳妇坐月子的酒斟了满满一碗给老叟。老叟一口饮毕,化为一道白光飘向缺牙山。次日,一场倾盆大雨下来,山民欢呼不已。从此,山民们每遇旱年,便用坐月酒,即娘酒登上缺牙山焚香求雨。

传说三:廖化发明

廖化字元俭,本名淳,襄阳人,曾为前将军关羽主簿,羽败,属吴。话说廖化归属了吴国,想离开吴国回蜀国,却没有机会,更何况还要带上0亲。

廖化在思念蜀国时,百无聊赖,于是将一些糯米用水浸透,接着,用甑锅蒸糯米,将蒸好的糯米放入陶器中,并将畲族人采集的一二十种药材投入糯米中,用稻草包裹住陶器,美其名曰:“服药、净身、草埋。”

陶器闲置久了,竟飘来一阵醉人的酒香,“黄酒”由此诞生了。廖化将这种美酒和美酒的“处方”献给孙权,酒醉的孙权放廖化回家。于是,廖化连夜带着母亲往西行走,恰巧在路上碰到东征的刘备,随刘备回了蜀国。

又有一说,这种黄酒不是廖化自己的发明,而是他母亲教他做出来的。于是,客家人称黄酒为“客家娘酒”,以示纪念,后来此称呼随着客家人南迁,沿用至今。

用客家娘酒炒鸡又名娘酒炒鸡、娘酒鸡、酒鸡、姜酒鸡,是客家地区用鸡肉(最好公鸡)、生姜、娘酒制作而成的一种风味小吃。其味香甜嫩滑,美味可口,具有健脾开胃、行气活血之功效,是客家人滋补身体的美味佳品,也是客家妇女生孩子后的主要滋补食品之一。客家女人坐月子的时候,家人将鸡肉和姜片生炒之后,加点糯米酒煮,给产妇服用。现在早已不再只是做月子的专用膳食了,平时想吃随时就可以做,每到过年时节,客家地区的梅州,几乎家家户户都要亲自制作几坛客家娘酒来接待亲朋好友。

五. 广东省 惠州 博罗县 平安大桔

平安大桔是广东惠州博罗县的。

平安大桔是平安镇重点发展的“一乡一品”产品,该镇土壤、气候适宜于年桔生产,所产年桔酸甜适中,果形均匀,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目前,该镇年桔种植面积达2500亩,年产1500吨,销售额600万元,种植规模在不断扩展中。

六. 广东省 惠州 惠东县 惠东蜂蜜

来自林场深山纯天然蜂蜜。分别:春蜜 夏蜜 冬蜜 冬蜜为最佳。

惠东县气候宜人,丰饶,风景优美。它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7○C,平均年降雨量1805毫米。全长176公里的西枝江河贯穿全境,以两岸良田广袤的西枝江为轴心,全县可分沿海、沿江、丘陵山区三类地区,盛产海洋鱼类、贝类、水稻、甘蔗、花生、大豆和荔枝、芒果、龙眼、香蕉、柑桔等。其中白花三黄鸡、梁化梅菜、港口大园萝卜、铁冲牡砺、高潭明姜和蜂蜜等等都是著名的出口土品。惠东依山傍海,风景秀丽,既有奇峰异石,又有海湾沙滩;既有名胜古迹,又有现代文明文化,景点众多,千姿百态,栩栩生辉。他们就像一块块闪光的宝石镶嵌在惠东的版图上,又似一首首长诗,一幅幅画卷,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多少英雄豪杰为之奋斗,为之添彩,又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打扮,为之增辉。惠东旅游资源分布面积达806平方公里,占全县地理面积的23.7%。坐落在港口镇大星山下的海龟湾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海龟自然保护区。著名旅游景点有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区、平海南门海滩、平海古城、平海鹧洞滨海温泉、港口双月湾、稔山亚婆角、白盆珠水库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白盆珠温泉、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梁化森林公园以及九龙峰旅游区、南山龙岩寺、西来古刹等名胜。还有皇思杨古围村、增光田坑城、平山镇百丘田革命老区、全省镇一级最大的安墩粤赣湘边纵队纪念公园、增光凤岗天然牧场——“惠东小草原”、县城南湖公园等。惠东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身,集山、海、泉、瀑、岛、江、湖于一体,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七. 广东省 惠州 龙门县 西溪笋

龙华镇桥头村:“西溪笋”。

龙门西溪笋是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西溪河一带的。西溪竹笋薄如纸、嫩滑清甜、爽甜可口。更因其在深山丛林中自然生长、无污染、无农药残留,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氨基酸,还有防癌作用。是龙门县三大土之一,早在八十年代就已驰名省内外,远销港、澳、台。

龙门西溪笋产于龙门县左潭镇与龙华镇交界处的上下西溪,由丛生麻竹(又名甜竹)根部在大小暑前后冒出。鲜笋可制清水罐头,一般制成笋衣笋干。西溪笋的特点是肉厚、鲜嫩、爽口。县志记载:西溪甜竹笋,甘脆异常,蒸熟曝干可久藏,比大头竹、筋竹、黄竹、苦竹、猫竹五种笋俱佳。据测定,西溪笋含糖类2~4%、脂肪0.2~0.3%、蛋白质2.5~3%,以及磷、铁、钙、镁、锗、有机硅等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

西溪笋栽培历史悠久。相传明朝弘治年间,上西溪鹿庵村就有人学会了栽培。每年清明前后10天挖隔年竹头种下,3年后便可收成。鲜笋经加工成笋衣.笋干。笋衣曾被列为“贡笋”送朝廷1食用。近百年来,笋衣、笋干远销港澳和东南亚各国,在国内外颇负盛名。

过去由于西溪笋竹种苗不多,栽培技术单一,加工手段落后,因此产量不多。1980年,全县西溪笋竹只有1万多丛。近年来,政府帮助农民大力发展西溪笋,推广竹枝埋芽移植、竹节带丫定植等栽培技术,在左潭、龙华两个镇建立了6个西溪笋生产基地,办起两间鲜笋加工厂。目前全县种植笋竹面积6.3万亩,年总产量达3.5万吨。其中,以左潭镇、龙华镇种植面积最大(共3.1万亩),其次是王坪镇、天堂山镇。

龙潭镇新寮村是西溪笋的主产地,制作和销售西溪笋是该村的一项传统产业。目前全村种有3000多棵笋竹,制作西溪笋的农户有300多户。每年7至9月,该村每家每户的门口、楼顶、晒谷场都晒着金黄色的西溪笋,这可为每户人家带来1万元左右的收入。

西溪笋鲜笋与干笋各有各风味:鲜笋肉质鲜白肥嫩、清甜爽口;干笋色泽金黄,香甜爽滑。用作各种肉类的配料可蒸、可炒,其味特佳,特别受游客欢迎。与此同时,据有关资料表明,笋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及铁、磷、镁等无机盐和有益健康的多种氨基酸;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高,其在肠内可以减少人体对脂肪的吸收,能促进肠蠕动,增进消化腺的分泌,有利于消化和排泄,减少有害物质在人体内的积留和吸收。

八. 广东省 惠州 龙门县 黄泥焗花生

王坪镇西埔村:“黄泥焗花生”。

九. 广东省 惠州 龙门县 龙门米饼

龙门米饼以优质冬米,精选花生为主要原料,盐、糖为辅作佐料精制而成。其以“皮薄馅多,爽脆可口,咸淡适中,清香宜人”的特点赢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现时,龙门米饼有“永清饼”和“蓝田饼”两种。“永清饼”个体较茶杯口大些,“蓝田饼”似钱币大小。包装有纸盒和罐装两种。2001年县有关质检部门为龙门米饼制定了质量标准,促进了龙门米饼的销售。全县2002年米饼总销售量逾1000万只,产品主要销往珠三角,并远销港、澳、台等地。

十. 广东省 惠州 博罗县 酥醪腊肉

酥醪腊肉

每年入冬,博罗县长宁镇酥醪村的200多户人家家户户都加工腊味。由于农户选料都用自养的生猪,且腌制精细,味道特别,其腊味制品不仅在当地畅销。而且闻名珠三角地区。

酥醪腊肉,以其味“甘香、爽脆与不腻”自古以来久负盛名,为腊肉中之极品。其特异口感源自其传统饲养方法。采用漫长的一年多饲养期,煮熟饲料及每日喂食采自深山的青色饲料,饮优质之山坑矿泉水。采用山村传统工艺腌制和日晒风干而成。为无公害之环保食品。

酥醪人腌腊味很讲究,配方从不外传,山外的人大概只知道配料有茴香、八角、沙姜、蜜糖、料酒、生抽等十多种,但怎么也仿造不出它的特殊香味和爽脆可口的风味来。

腊味品种有:腊猪肉、腊猪头皮、腊猪舌、腊猪心、腊猪肝、腊猪肚、腊猪肠……一头猪除了猪血,别的什么都可腌制成腊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