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东韶关乐昌特产有什么 韶关乐昌有什么特色美食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东韶关乐昌特产有什么 韶关乐昌有什么特色美食吗更新时间:2024-01-21 16:31:33

一. 广东省 韶关 乳源 瑶山茶油

瑶山茶油

茶油是公认的“绿色食品”、“保健食品”,是最佳的保健食用油。本品选用本地瑶山优质油茶果仁,经传统工艺精榨而成。其品质纯正,不含黄曲霉素和胆固醇。长期食用,可预防冠心病、脑血栓、血管硬化等各种心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降血压、降血脂、软化血管等保健功效。此外,茶油还是天然的护肤、护发、化妆用品和高级糕点的理想原料。用茶油治疗烧、烫伤以及婴幼儿驱风祛湿是民间传统风俗。

二. 广东省 韶关 始兴 始兴毛竹

毛竹又称苗竹,是亚热带山区经济作物之一,其生长一般要求年平均气温13.0℃,年降水量>1000mm。始兴县年平均气温19.6℃,年降水量1527.7mm,具备毛竹生长的气象条件。近年,毛竹种植17.8万亩,蓄积量达到2136万条,年产毛竹100万条。因此,自古以来毛竹种植便成为始兴的一大经济作物。其主要产地分布在北山、罗坝、澄江等地,以北山苗竹为最佳,故有“南山木,北山竹”之说。始兴毛竹具有粗大、笔直、节疏、厚实、纤维性能强的优点。所以,其用途极广,多用于建筑、造纸和加工如竹椅、竹席、筷子、竹篮、簸箕等竹制品。

由于始兴毛竹资源丰富,也催生了另外两大土—笋干和土纸。土纸是用毛竹的嫩竹制造的。始兴生产的土纸具有洁白、光滑、柔软、吸水性强的特点,有东庄纸、山贝纸、玉扣纸、重桶纸、油桶纸、磨头纸、全料纸、京文纸、草纸等多个品种。其中东文纸质量最优,而桶纸和京文纸为大宗。早在民国时期,全县有大小纸厂100多间,年产量达一万多担,多数销往外地,甚至远销国外,成为北山等竹区的一项支柱产业。毛竹又是竹笋的一大原料之一。

始兴毛竹笋分冬笋和春笋两种,味道鲜美,是佐餐佳品之一。因产量多,农家多将春笋加工成笋干,宜于保存,一年四季均可享用,同时笋干也成为始兴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

三. 广东省 韶关 武江区 韶关铜勺饼

铜勺饼,广东韶关的,其制作方法大概如下:以浓稠粘米倒入直径8~9厘米的浅平铁勺内,再放入酸菜、辣椒作馅(也有放入黄豆、花生仁或小鱼、虾、螺肉作馅的),然后再裹上一层米浆,用油炸酥。你若去了韶关,很多小店都有这种特色食品。因为它是韶关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铜勺饼为民间小食,作佐酒小吃或零食,香酥可口。

四. 广东省 韶关 乐昌 乐昌陈记辣椒酱

乐昌陈记辣椒酱

五. 广东省 韶关 始兴 顿岗马蹄

顿岗马蹄个大皮薄、肉厚,色泽鲜美,爽、脆、漱、甜、无渣、口感好,具有清热降火、生津润胃等功效,是理想的绿色食品,产品可保质一年。

顿岗镇有耕地多为盆地平原,土地成土母质多属砂页岩和第四纪红土的河流冲积物,土壤耕层深厚肥沃,有机质丰富,理化性状优良,十分适宜马蹄的生长发育。顿岗镇种植马蹄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据县志记载,顿岗镇种植马蹄有300多年的历史,由于土壤耕层深厚肥沃,气候适宜,产出的马蹄以果大、皮薄、肉脆、爽甜、多汁、无渣、易于保鲜、贮藏、加工等特点,为粤北山区名优土品,而享誉省内外。

近年来,顿岗镇通过打造“顿岗马蹄”品牌,开展高产优质马蹄栽培推广与应用,引导农户走“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将马蹄种植户化零为整。与华农大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技协作关系,承担了马蹄生产的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等工作,依托高产优质马蹄示范基地,抓好马蹄的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在培育壮苗、选田整田、施足基肥、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田间管理、采收与留种等方面进行培训,农户普遍掌握了马蹄高产栽培技术;积极开展科普活动,科教兴镇,注重品牌;注重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注重品牌,普及推广测土配肥等新技术。通常,农户会在上半年种植稻谷、花生、辣椒,收获之后在下半年种植马蹄。很关键一项经验是大量施用有机质肥料,将早造稻秆或早造花生苗大量压于马蹄田作基肥,为保障马蹄品质奠定了关键基础。二是选育优良品种,完成马蹄优良品种繁育体系建设,使马蹄产业不断壮大,优良品种覆盖率提高达100%。2005年全镇马蹄种植面积976亩,年产量2608吨,年产值近396多万元。2014年全镇马蹄种植面积达5000亩,年产量15000多吨,年产值近4000多万元。

顿岗是始兴的农业大镇,距县城7公里,地处省道1912线旁,该镇种植马蹄有300多年的历史。近几年,全镇狠抓了品种的改良和大面积的种植,年种植1.5万亩以上,总产量3万多吨,是该镇农业的主导产业,产品是粤北名优土。

顿岗马蹄物美价廉,平均价为每吨1500元左右,销售时间是当年11月份至次年的8月份,欢迎客商前来洽谈订购。

六. 广东省 韶关 乐昌 乐昌梅花猪

梅花猪是广东省著名地方品种大花白猪的一个重要品系,原产于韶关乐昌市梅花镇,主要分布于乐昌市和乳源县。梅花猪的主要特点是外形体型较小,毛色为黑白相间,白色占全身的三分之二,头、嘴、耳朵、臀部及尾部的四分之一为黑色;四肢、腹部为白色;背部黑白交错;背腰圆而凹,腹部膨大而下垂。种猪利用年限长、母性好、耐粗饲、适应性强。梅花猪皮薄、肉味鲜美,肉质鲜嫩而爽滑,肉味浓郁而纯正,香甜不腻,肉质跟其它品种的猪有很大不同。食用方法可根据个人口味制作,做扣肉、团子肉、大杂烩(带皮肥瘦肉片、猪杂、猪骨、豆芽或萝卜等同煮)更美味,深受消费者喜爱。

乐昌市是广东省最北部的山区县(市),东部与本省仁化县交界,西南与本省乳源县比邻,北面与湖南省接壤。地属中亚热带季风区,气候稳定,雨量充足,自然条件较好,光热水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1451.2小时,年平均气温19.7℃,年平均降雨量1491.0毫米,无霜期295天,对梅花猪的养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但由于种种原因,梅花猪目前已濒临灭绝状态,纯种梅花猪已所剩无几,在对家畜遗传资源的保护已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的今天,全面系统地开展对这一优良猪种遗传特性的研究,加快保种与开发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我市于2004年开展梅花猪保种繁育与推广,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景栋林教授的指导下,乐昌市畜牧兽医水产局组织实施,有关猪场和畜牧兽医水产站共同参与,经过多年的努力,到2012年梅花猪已基本恢复原来体型外貌特征、性状基本达到原来的生产性能,甚至产量更高,并且全部建立档案和系谱,形成梅花猪保护区。

为加强对梅花猪的开发研究与保护,提高梅花猪的生产性能和肉质,喂养梅花猪均用番薯藤、野菜、黄豆和大米等天然绿色饲料,结合放养方式,以保证出栏的都是环保、健康、美味的绿色梅花猪。

目前梅花猪养殖生产单位主要有广东金珠农业科技乳源分公司和乐昌市天然牧业有限责任公司。

七. 广东省 韶关 翁源 周陂大肉

周陂米粉大肉:又称“周陂大肉”。制作方法:先将猪五花肉切片,加入生抽、白糖、生油、五香粉、盐,泡制半小时,再散入炒香磨成的米粉拌匀,再用蒸笼蒸半小时即可。特点:滑、爽、香而不腻。

信息来源:翁源县旅游局

八. 广东省 韶关 翁源 全香菇

全香菇

选用干的厚菇或花菇每盆150克,净茶油50克,先把菇脚剪掉,洗净后,用清水浸泡发胖,倒去清水,将菇面向下贴在扣碗内,茶油从上淋下,放在蒸笼内蒸好,两手即将扣碗倒在瓷盆内,加少许麻油,清香可口,别有风味。此菜四季适用,为荤素筵席上的佳品。

九. 广东省 韶关 乐昌 乐昌白毛茶

乐昌白毛茶又名乐昌白毛尖。有性系。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二倍体。

产地及分布:原产广东省乐昌县。广东仁化、乳源、曲江等地有分布。广东北部茶区有较大面积栽培。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福建、浙江等省有少量引种。1985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

十. 广东省 韶关 始兴 始兴香菇

香菇是始兴县的传统,栽培历史悠久,是广东省久负盛名的一个地方特色产品,“粤北香菇”的正宗代表,是名闻遐迩的“北菇”生产基地。据90年代初的《始兴县志》记载:“始兴民间生产香菇有300多年历史,长期沿用古老的育菇方法,产量不高,民国时期全县一般年产干香菇15吨。进入70年代,从外地引进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推广菌种培育技术取得成功,全县年产干香菇上升到五六万市斤,熟年达七八万市斤,1987年-1988年发展袋栽香菇后,年产干香菇突破10万公斤,连同段木育菇在内,全县香菇总产值约1000万元。县供销部门从1959年-1989年共收购干香菇178.9吨。”始兴县乡土志(清光绪三十三年)曾经这样描述香菇的栽培:菇民在大山中将“枫树、圆树、钩树伐之,置于山中,以刀间劈之,寸木受霜雪,越年出香菇。”

始兴县位于广东省北部,南岭山脉南麓,居北江上游、浈江中游地带。四周高山环绕,始兴土地肥沃,土地总面积为326.12万亩,属中亚热带气候,始兴县是全国闻名的林业县,全国森林资源、林政管理示范点和国家林业综合发展示范县,全县有林面积17.34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82%,森林覆盖率达75.2%,森林覆盖率达76.6%。始兴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空气清新,植物资源、森林资源特别丰富,十分适宜食用菌生长。

始兴香菇按品质不同分为野生、木质人工制菌和袋栽菇三大类,每一类又分为花菇、冬菇、香信(春菇),以花菇质量最优,为香菇中的上品,花菇的顶面呈现淡黑色,菇纹开暴花,白色,菇底呈淡黄色,花菇因顶面有花纹而得名。始兴香菇素以柄短、肉厚、细嫩、纹显、爽滑、清香等特点而深得美食家偏爱。传统上,始兴香菇为出口产品,远销港澳和东南亚一带。主要产区分布在司前、隘子、深渡水、花山、罗坝、澄江、北山、刘家山等地。1992年12月,始兴县成功举办了“香菇节”,550名客商及专家学者云集始兴,共商香菇发展大计。2004年5月,始兴县科技开发中心申报的星火计划项目食用菌产业化示范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

现在,始兴县以山区林木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打造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模式。由于以前长期沿用古老的种菇方法产量很低,从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开始,始兴县进行大规模人工栽培香菇,并根据市场及消费者的需求,引进了椴木香菇和袋装香菇新品种,大力推广椴木香菇和袋装香菇栽培。

1、采用高温蒸汽用于香菇培养基质的灭菌,具有高效节能,节省劳力,降低杂菌感染率;2、袋装香菇培养料配置比:桑枝50%、桠枝材(木屑)25%、麸皮20%、白糖2%、石膏2%、专用料1%、含水量1:1.1,PH值6—6.5;3、机械搅拌与袋装,选用规格为15㎝*55㎝*0.05㎝的聚丙烯塑料袋进行袋装,然后高温灭菌与冷却;4、用液体菌种注射法在培养室接种,然后堆放在培养室进行发菌养菌管理,菌丝经过2个月的培养基本发透;5、当少量菇芽形成后,即可进入菇田排场见光,放入搭棚出菇管理;6、菇的采收与加工,鲜菇采收后分级包装或者在3至4摄氏度的冰库中保鲜,上市用2至5摄氏度冷藏车或泡沫箱装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