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汉中适合种什么土特产水果 汉中必买十大特产水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汉中适合种什么土特产水果 汉中必买十大特产水果更新时间:2024-05-05 15:05:27

一. 陕西省 汉中 洋县 洋县洋芋糍粑

洋芋糍粑以洋县本土坡地洋芋为原料,1火蒸煮至烂熟,晾凉,放在枣木碓窝用木锤反复捣杵数时,至能拉成一条线后取出,佐以特制调味料食用。入口爽滑细腻,珍馐美味,别具风格。以洋县华阳镇洋芋糍粑最为地道。

留坝有“洋芋糍粑,胀死老汉”的民间戏语,一是指洋芋糍粑香味诱人,二是因洋芋糍粑老少皆宜。洋芋糍粑取材留坝闸口石,由于生长时间长,洋芋质地结构紧密、淀粉含量极高,粘性好,制作的洋芋糍粑色泽如玉,清香扑鼻,既美味营养,又具有美容瘦身作用。如用自制的酸菜水或泡菜盐水、葱花、精盐炒熟,配以姜末、蒜汁、花椒粉、红油辣子等佐料调好,就是名副其实价廉物美的待客佳肴。

信息来源:洋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 云南省 临沧 双江县 勐库大叶种茶

有性群体优良茶树品种。1984年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信定的第一批全国30个茶树良种之一。原产双江县勐库镇。原种种性纯度高。主要分布在双江、临沧、镇康、永德、凤庆、昌宁等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广东、广西、海南、贵州、四川等省区曾先后引种大面积栽培。植株乔木型,树冠高大,分会较稀疏,树姿开张。叶大,长13.8-21.9厘米,宽5.8-9.0厘米,以椭圆形为主。叶尖渐尖,叶面强隆起,叶片厚而柔软,叶缘微波,侧脉10-12对,叶齿疏浅钝。成叶色深绿,嫩叶黄绿。发芽期早,生长期长,育芽力强。芽叶肥壮,茸毛多,持嫩性强。一芽三叶百芽平均重121.4克。开花盛期在11月中旬,结实率低。产量高,在良好条件下栽培亩产150-200千克,最高达400千克。茶多酚与儿茶素含量高。春茶一芽二叶含咖啡碱4.04%,氨基酸1.66%,茶多酚33.7%;每克茶叶含儿茶素182.16毫克。适制红茶、普洱茶及绿茶。制工夫红茶,金毫披露,条索肥壮重实,香高味浓强,汤色红艳。制红碎茶香气高,滋味浓强鲜,汤色红艳。制绿茶白毫显露,滋味醇厚。宜在气候温和、湿度大、绝对气温不低于-3℃、土壤深厚肥沃的地方栽种。

被中国茶叶界权威赞为“云南大叶茶正宗”、“云南大叶茶的英豪”。

地域范围

勐库大叶种茶产地位于云南省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境内,涉及大文乡、忙糯乡、邦丙乡、沙河乡、勐勐镇、勐库镇6个乡(镇)和勐库华侨管理区、双江农场管理委员会两农场。地理坐标:东经99°35′~100°09′,北纬23°11′~23°48′,南北长64.2公里,东西宽57.9公里,种植总面积1.6万公顷,年产量1.6万吨。

三. 陕西省 汉中 南郑区 草堰酱肉

草堰酱肉是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草堰村的。草堰塘酱肉,黑里透红,香昧扑鼻,观其色,闻其味,不食也会满口生津。

中国传统酱肉之乡位于南郑县草堰街,离县城以东2公里,汉中8公里,处在大河坎与周家坪之间的交通要道上。如果你走在南郑街头闻到一股香味,侧头一看,就会看见店铺门口放着一口锅,锅里煮的就就是草堰酱肉,酱肉一般都是现煮现卖,那色泽褐红,冒着热气的各种酱肉堆在桌案上,散发出一种诱人的香味儿,常常招惹得行人和食客们垂涎三尺,留足购买。吃酱肉是南郑人的一大嗜好,这从城乡药店门前常挂有出售腊汁药料的广告牌子便可见一斑。在南郑,不论县城里,还是乡间,几乎家家都有一个腊汁罐,来了客人,随时可倒出来煮肉,甚是方便,在县城里很多上班族每天下班后走到自家楼下常常会不自觉的去打上一斤酱肉回家和家人一起品尝,不管是小孩还是大人都对酱肉钟爱有加。

顾名思义,酱肉即是用腊汁煮出来的肉,所谓的“酱”也就是煮的腊汁,但它不同于干腊肉,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干腊肉是用烟熏腊的;他也不同于一般的卤肉,卤肉是用卤法制作的肉,即用盐水、五香料或酱油制成卤水,将肉放进卤水里煮熟即成。而腊汁肉不加葱姜、料酒,也不用加糖来调色,只需用几味中草药及香料与肉同煮即可。这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堪称一绝,也算是南郑人的一个首创.体现了一方一域的民风民俗。

南郑腊汁肉所用的中草药及香料为:甘松、山奈、荜拔、良姜、砂仁、白蔻、细辛、白芷、肉桂、丁香,另加大茴香、小茴香、草果。这几种药料混杂在一起,制成药料包,即可用来熬制腊汁,它除了能提供特殊香味外,还能健胃消食,润肺理气,散寒祛风,镇痛化滞,通窍开胃等功效。

煮熟后的酱肉,黑里透红,香昧扑鼻,观其色,闻其味,不食也会满口生津。酱肉最普遍的吃法是:将肉切成薄片入盘,蘸着味碟吃,味碟用红油辣子.姜末,蒜泥,葱花、醋,味精调制而成。夹一片肉放在味碟里蘸一下,入口有明显的药味儿,但味中有香,耐嚼爽口,香味醇美。另一种吃法是将惜汁肉切成或片,或丝,或丁,加葱、姜、蒜、料酒等作料,可与多种蔬菜同炒,也美味无穷。

在南郑、酱肉常常成为酒客们佐酒的尤物。酒客们一边品酒一边吃酱肉,酒香和肉香,还有那药香……嘿!那个味儿,真是过口难忘,让人无法用词汇来形容出它的美妙。正因为如此,外地人一吃也丢不下。其实它的妙处在于:那酱肉融入了微苦的药香味,使肉腥味明显减少,不油不腻。嚼一口肉,的确微苦,但那种微苦的味道很快被肉香酒香压住了,越品味越浓。吃过几次,你就会知道,世上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下酒菜了。喝完酒还要带上半斤八两酱肉回家。这样一来,卖酱肉的竟比卖酒的生意还好。

其实,在汉中,不管走到哪里或许都能品尝到浓香的酱肉,但是南郑县草堰的酱肉是最为经典夜市最为常见的。小编来到位于南郑县草堰酱肉一条街时已是下午,各个酱肉摊点的老板们将不同的肉分开摆放,有猪肘子、五花肉、牛肉、鸡腿等都在其中,馋的小编直流口水,如果您要是有机会来到这里,一定要一尝为快。

悠久传统,酱香典范。时下,南郑县的草堰酱肉可以说已遍布南郑县乃至汉中市的街头巷尾,草堰酱肉无须进入高档酒店吸引受众,只需在小区路口处,街边巷尾旁,其浓郁的香味就能让人们闻香止步,踏味而来,而值得肯定的是,草堰酱肉没有因此而失去“尊贵”的地位,反而获得了人们靓号的口碑。

四. 陕西省 汉中 汉台区 汉中锅贴

汉中锅贴实际上是一种“花卷”。除了面以外,里面仅有一点点由"盐、花椒、肉末"组成的内馅。

据说在隋朝末期,兵慌马乱,战势处于下风,做饭的人也都是敷衍了事,打仗的士兵很难吃上热饭。有一天,那炊事员(姑且叫他)将锅烧热,准备给带兵的将领煮面,这时候突然传来了战斗的号角声,那厨子慌乱之下将未拉长的面条扔进锅里,等他开锅后才发现原来锅里根本没加水,面条全贴在了锅边,上面还是软的,下面已镀上了一层金黄,这时也故不了那么多,拿出来一吃,嘿,上软下脆,还很爽口。隋朝虽然被历史的浪潮所淹没,但这种面食却流传至今,便演化成了今天的锅贴。

后来人们在制作锅贴的工艺上做了更新,又添加了许多佐料,经过水蒸油煎,不仅保留了锅贴松软酥脆的舒适口感,吃起来油滋滋的,让人回味无穷。

制作方法:将发好的面擀成很薄的面片,里面抹上“油、盐、花椒粉”等作料,再卷成一个个很长很细的长卷,很多的这样的“卷子”并排放进大锅里面。这个大锅也不是小街锅贴使用的那种平底锅,而就是一般传统的那种尖底大锅。大锅里面放进了少许猪油,在大锅的尖底处创造性地放进了一个有点类似紫砂制作的有着很多小孔的“盆”,该盆是倒扣在大锅的尖底处。而那些做好的卷子就在这个大锅的锅沿上排列了,由于大锅的锅沿是倾斜的,所以本来是长长的卷子在制作的过程中由于重力的作用就不断地向下集中,这样等到成熟的时候,本来是长长的卷子就演变成为了一个个下高上矮的“三寸金莲”形了,下面也被油煎成为了一片金黄色了。

五. 广东省 广州 天河区 水果冰粥

水果冰粥

夏日炎炎,酷暑难当,端上一碗美丽“冻”人的冰粥,其中五颜六色的鲜果令人感观愉悦,细细品味,“啊,好爽!”。这一家在天河落户的冰粥店,菜牌里的粥品真可谓包罗万有,有南方口味、北方口味的,而且还附有各种具针对性的营养价值,十分贴心。

据说这是从台湾引入的水果冰粥,在炎热的夏日里可以清清肠胃并凉爽去暑,什么苹果冰粥、西瓜冰粥、荷叶冰粥、芦荟百合冰粥……这些粥听起来都挺特别的,原来是在冰冻的白粥里面加入各种水果粒,白粥像潮洲粥一样还能看到未化尽的米饭粒,水果粒则带出了甜润的感觉,很清淡,尤其适合夏天吃。

这些冰粥还可依照客人的爱好,加入碎冰、红豆等配料,舀上一勺,含在口中,红豆粉粉的很松软,而且很有嚼头,和着碎冰和饭粒吃上几口,温润清爽,实在是从舌尖到喉口都无比惬意清凉,回荡在口里的是甜甜的味道。

六. 陕西省 汉中 勉县 汉江黑猪

汉江黑猪全身被毛黑色,头中等大,嘴粗、长短适中,有长嘴型、狗头型和短嘴型的狮子头型,耳大下垂,额部皱褶多而明显,尻斜,腹大下垂,有效06对以上。成年公、母猪个体重分别为123.20±20.4千克和91.93±15.40千克;成年公、母猪体长分别为121.4±8.5厘米和123.5±8.7厘米,胴体瘦肉率、脂肪率分别为41.88%和47.70%(以上数据为原始品种调查时测得)。

汉江黑猪性成熟早,公、母猪在2~3月龄都有爬跨行为和发情现象,窝产仔数(经产)9.5±2.22头,1998年勉县黑河猪保种群为10.18±3.22头。护仔性强,在冬季-5℃无人护理情况下,仔猪均可成活,很少有压死仔猪的现象发生,最高胎产仔24头,活产仔数18头。

汉江黑猪本身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优越的生产性能,产仔数多,成活率高,排卵数多,同时其性成熟早,发情明显,易配种,经测定,以约黑(大约克×汉江黑猪)和长黑(长白×汉江黑猪)杂交效果最理想。以约黑为例,二元杂交后代平均日增重提高84%,胴体瘦肉半提高8.95个百分点,二元杂交后代作母本,产仔数平均提高2.4头。同时,二元杂文后代完全克服了汉江黑猪体型方面如腹大、斜尻、卧系等缺点。这一杂交模式在汉江黑猪主产区使用了20余年。近年来,汉江黑猪作母本才逐渐被以长约(约长)、长黑对长汉(长白×汉白)、约汉(约克×汉白)等二元杂交组合的母本代替,逐步趋向于以内(外)二元杂交为主的生产模式。

勉县黑河种猪场在1981年和1990年从600余头母猪中,经过一、二胎测交鉴定和繁殖性能测定,选育保种核心群10个家系100头基础母猪,重点侧重于繁殖性能的选育提高,经3个世代选育,窝产仔数平均提高0.67头。在保种选育过程中,采用了非继代胎次的二元杂交利用方式,以巴克夏×汉江黑猪、长白×汉江黑猪、约克×汉江黑猪二种杂文模式,向社会提供了大量二元杂交母本,为当地养猪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七. 陕西省 汉中 勉县 汉中熬菜

熬菜,有的地方也叫炖菜,是指将几种完全不同的菜放在一起烹饪。汉中熬菜是汉中的传统家常菜,几乎每个家庭都会做。因为其蔬菜多,不油腻,味道醇厚,四季皆宜,因此深受汉中人民的喜爱。

八. 陕西省 汉中 城固 城固酒

城固酒用纯粮酿造,已有3700多年历史,是陕西名牌产品,共有五大类40多个品种,尤以城固特曲、金粮醇称著。近年来,城固酒厂选用上等桔子,运用传统工艺精酿的桔子酒,果香浓郁,营养丰富,市场潜力巨大。



九. 陕西省 汉中 汉台区 汉中菜豆腐

菜豆腐是汉中人爱吃且百吃不厌的一种家常菜。

菜豆腐的制作十分讲究。第一道工序就是把泡涨的豆子磨成浆,磨好了浆,再细细滤去渣,之后倒进锅里,把豆浆烧开,放进切好的小白菜,就开始点豆腐了。

菜豆腐质量的好坏全在这“点”上,在汉中家家都有吃酸浆水菜的习惯,用上好的酸浆水点出的豆腐白细、软嫩,后味绵长,略带甘甜,不像用传统的石膏、卤水等化学原料点制的豆腐那样发涩发苦。

点要得法,每隔四五分钟点一次酸浆水,需一勺一勺慢慢点,性急不得,如此数回,待豆花一层层结块,水和豆腐泾渭分明时,轻轻捞起,用纱布包裹,再挤压成块状,豆腐块中间夹杂着青菜,色泽清白如玉,一股酸香气扑鼻而来,令人垂涎。然后将淘净的大米下入滤过豆腐的酸水中熬粥,小火慢熬,不时用铁勺在锅底轻搅几次。粥不能熬得太稠,也不能太稀,要汤浓米烂,这时再将豆腐切成小块,回锅与粥一起稍煮一下,一锅酸香四溢的菜豆腐就做成了。

菜豆腐食用时非常讲究,吃时还要配小菜,小菜的配法也极有讲究,一般是将葱花、香菜、姜末、蒜泥、青椒、香油、芝麻、核桃仁末、油泼豆瓣酱、咸菜、红油辣子等拌匀入盘下饭。这饭菜吃起来急不得,要有章有法,一口豆腐,一口汤粥,即一口浓香,一口清香,乱了招式便走了味儿。先小心翼翼地呷一口热汤,清香自然,浸润双唇,再用筷子夹上一些小菜抹于豆腐上,送入口中,细嚼慢咽,浓香宜人。豆腐的绵甜,汤粥的酸香,小菜的麻辣,那种难言之妙令人回味无穷。

十. 陕西省 汉中 镇巴县 面皮

汉中面皮相传始于秦汉,它是以大米为原料,经过浸泡,磨成米浆,加水稀调相宜,上特制的笼蒸熟,待冷却后切成细条,具有白,薄,光,嫩,细,柔,韧,香等特点,再辅以豆芽,菠菜,胡箩卜丝,调配入芝麻酱,辣椒酱,大蒜汁,生姜汁,芥末,五香粉,精盐等佐料.拌后红绿相映,黄白互衬,色泽鲜亮,食之爽口,气味芳香,风味独特.面皮吃法很多,除凉食外,还可晾干油炸,雪白透亮,香酥迷人,在宴席可与虾片媲美,还有炒,烩等吃法.它早以是人们喜爱的,风味独特的地方名小吃.( 汉中)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