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狮子头面是哪里特产 狮子头哪个地方做的比较有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狮子头面是哪里特产 狮子头哪个地方做的比较有名更新时间:2023-12-25 07:05:30

一. 四川省 南充市 西充 西充狮子糕

西充狮子糕

西充晋称牌狮子糕,以香甜酥脆、入口化渣、色之金黄的特色,享誉海内外,多年来畅销不衰,给西充人民创造了财富,给狮子糕人带来了娇傲。狮子糕原名“寿王糕”。出自1876年(光绪二年)秋,杭州西湖“寿春坊”斯仁谷之手。

“寿王糕”因色之金黄,香甜酥脆,入口化渣,回味清香,多为达贤仕人待客佳肴。西湖县令姚其杭必备为待客茶点,其千金姚胜兰每日必方解口馋,百姓大多待仕人用之方能食用。

“寿王糕”用料考究,必采杭州西湖上湾酒米,经多次浸洗、成粉,菜子油炸炼,散温后配上好红糖、芝麻、中间麻油成形食用。光绪乙未年斯老归天,由子斯力撑坊继业。

西充青狮人何孬娃家境贫寒,为偷吃本族长黄瓜解饥,严遭毒打后逃出家门,流浪到杭州西湖,饿昏倒在“寿春坊”门前,斯力视之,与食救醒,何谢斯救命之恩,以身报效。斯正缺劳力,留为杂事,持奉家人。何手足勤快,为人灵巧,斯收之为徒,何以工钱报恩。白日浸洗酒米,晚间磨粉。孬娃出身贫穷,酸甜苦辣皆行,吃苦耐劳皆有,技艺在心。

光绪已年端午节,斯家午夜饮酒,食酒过多,醉倒在床,因天热午夜糕房起火,“寿春坊”被焚为灰烬。斯力痛哭终日,过度悲伤,不久离世,“寿春坊”从此而绝。何痛拜离师,回家在象溪河边姐家栖身,借姐家房半间,银子四两买回糯米等原料,回家泡米三日椿成细粉制成“寿春糕”。是夜梦中,从师生涯历历在目,师父救命之恩,授艺之情在脑海中一一出现,师、师、师、斯、斯、斯,家乡也师,其糕称之为王,何王也?取人王将要犯上,怎敢?鲁中王乃狮子也。师、斯、狮三字同音巧到极点,取此糕为狮子多妙,此糕色之金黄,如同金狮之毛,就取名狮子糕好了。何大笑而醒。其妻问何故而笑,何将梦事说与妻,妻说莫不是师父要我们不忘其恩。师父姓斯,家乡也狮,取名狮子糕既是纪师又怀师恩,更忆家乡,“三狮”结为一体,真乃是狮缘也,全家人十分乐意。故狮子糕于1891年(光绪十七年)初问世。县人食之赞不绝口,过往商客四海扬名。

光绪二十六年,何年事已高,家已有结余,与妻商量,移房四桂房街,“狮子糕”食客更旺。光绪二十八年孟冬何长眠离世,其子何继父之业,深研细作,取衙门口外井水烧开冷沉浸洗糕米,打硬其味道更美,直至民国年间继师生意兴隆。民国后期,也有稻香斋、桂香斋等坊继作此糕。何便关门停业,其后以胥锦常为代表的作坊为胜。

解放后在0的领导下,私有工商业实行联营。1955年正式成立了国营西充县糖果厂(第一任厂长沈光清〈女〉)。成立后,融各小作坊“狮子糕”生产技艺为一体,在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下,逐步扩大了生产规模,使狮子糕这一地方发扬光大。

1961年朱老总回家乡路过西充,还将狮子糕带回中南海,并给予高度评价。1964年西充民歌手余家清带着西充乡土风味赴成都参加省职工调演,一曲“好吃不过西充狮子糕”的民歌得到了高度赞美。人们不但爱吃狮子糕,而且会唱“好吃不过西充狮子糕”的民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西充狮子糕”多年被国家科委、省、市、县评为优质产品,多次荣获金奖。随着对外交流的扩大,狮子糕漂洋过海,远销东南亚。

原料配方:

糯米18.5千克白砂糖9.25千克芝麻1.1千克熟猪油1.4千克鸡蛋750千克饴糖4.5千克麻油14千克生米粉900克熟米粉500克香精适量。

工艺流程:

泡米→舂粉→熬熟芡→合粉→压片切条→油炸→拌和→成型→包装

制作方法:

1.泡米、舂粉:选颗粒饱满的糯米,用清水淘洗,浸泡4~6小时,捞出滴干水分,用碓窝舂成细粉,过60~70目罗筛,要求米粉细腻。

2.熬熟芡:将糯米粉取800克(以每100封成品计算)放入烧开的清水锅内搅拌均匀,熬成稀糊状,然后加入猪油,继续煮沸,以将全部糯米粉煮熟为度。

3.合粉:将其余的糯米粉与鸡蛋混合均匀后,再加入熟芡,揉成粉团。然后将粉团压成0.5厘米厚的片块,切成1.5厘米宽的条子,再将条子切成0.5厘米宽的小块,即为生坯。切块时要求形状一致,大小均匀,生坯间应用撒粉,以防止粘连。

4.油炸:先将麻油倒入锅内,升温到250~280℃时,再将生坯逐渐放入油锅,待生坯呈谷黄色、爆化时即捞出,是为糕坯,冷却待用。

5.熬糖、拌和、成型:将白砂糖和饴糖放入锅内,加上适量的清水

二. 江苏省 宿迁市 泗洪县 苕菜狮子头

菜系:苏菜

口味:鲜香

价格:10-40元

特色:肉质细嫩,鲜爽可口,苕菜清香,是春季时令佳肴。

原料:

猪肉500克,蓄菜100克,荸荠100克,金钩30克,火腿50克,盐3克,胡椒粉3克,料酒20克,蛋清豆粉40克,猪油500克,姜10克,葱15克,鲜汤500克,味精1克,水豆粉15克,熟鸡油10克。

制作方法:

1.金钩泡涨,荸荠去皮,与猪肉、火腿均切成约3厘米的小粒,装盆中,加盐、胡椒粉、料酒。

2.蛋清豆粉,拌匀后做成四个相等的扁圆形肉团。苕菜洗净。

3.锅置旺火上,下猪油烧热(约150℃),放入肉团,炸成呈浅黄色时捞。

4.起,放入罐内,加鲜汤、盐、料酒、姜(拍松)、葱(挽结),烧沸撇去浮沫,改用小火煨火巴,加入胡椒粉,下苕菜烧入味,放入味精,捞起肉团放盘中,苕菜镶四周,原汁用水豆粉勾薄芡;淋入熟鸡油,浇于盘中即成。

三. 江苏省 淮安市 淮安区 淮扬狮子头

系淮扬菜著名菜肴,选用猪肋肉、汤菜头、黄芽菜叶、绍酒、虾籽、湿淀粉、鸡蛋清等炖制而成的肉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以及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狮子头肥嫩味美、诱人食欲,深受楚州人民喜爱,是民间宴席中必备佳肴。1949年开国大典时,被列入国宴,从此名声大噪。周恩来生前特别喜爱此菜,常常勾起思乡之情,因此又名周公思乡。

四. 江苏省 扬州市 仪征 清炖蟹粉狮子头

清炖蟹粉狮子头

扬州人对自己家的菜式、口味有着不容更改的偏好。粤菜风行之际,扬州人也吃早茶,但从点心到吃法都是地道的维扬式,边吃边加上评论:“我们扬州老早就有早茶了。”清炖蟹粉狮子头据说也有近千年历史了,到现在还是百吃不腻。所谓"狮子头",用扬州话说是大劗肉,普通话就是大肉丸子,但肉里面还有螃蟹肉、蟹黄、调料,下面再垫上青菜心,上笼焖。用扬州人的话说:“猪肉肥嫩,蟹粉鲜香,菜心酥烂,须用调羹舀食,食后清香满口,齿颊留芳,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五. 江苏省 镇江市 京口区 清炖蟹肉狮子头

清炖蟹肉狮子头又称斩肉,为镇扬传统名菜。此菜主料为蟹肉和猪肉,斩切作成肉丸,因烹调时不用酱油着色,故称清炖,又因造型大而圆,夸张比喻为狮子头。此菜以刀工火工见长,宜用砂锅炖制。


六. 安徽省 合肥 肥东县 公和堂狮子头

公和堂狮子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公和堂狮子头则是因为李鸿章的题联:“公则悦,四海风从;和为贵,万商云集”而名噪一时。百年历史,几经波折,当年“公和堂”李国诚的曾孙子2001年在肥东撮镇重开酒店,并将包装一新的“公和堂狮子头”推向市场。2003年公和堂的狮子头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农博会,2吨产品,3天内被参展的上海市民抢购一空。其后上海、长春、沈阳等地超市纷纷要求订货,公和堂狮子头一时供销两旺。今年4月份,安徽省技术进出口公司主动上门,要求代理公和堂狮子头产品出口韩国。一直想开拓东南亚市场的公和堂第五代传人李昌信,随即与我省食品出口的商检等部门联系,投入300多万元,新建了标准化厂房和生产车间。公和堂特色狮子头原是当天制作当天出售,排队抢购,供不应求。现在销量越来越大,已出口到海外市场,包装保质期一年内不变色。它的主要配料也十分考究,由红麦面粉、植物油、白砂糖、姜末、黑芝麻等槌揉制成,既要严把火候,保持狮头皱折呈披散头毛状,又要酥、松、脆一气呵成,手工艺要求精确精当。

关于公和堂狮子头,还流传着一段历史故事呢!传说当年,李鸿章回合肥省亲,漫步街头,被族亲李国诚认出邀其入酒楼,主人奉上自制狮子头茶点,中堂品尝后,赞不绝口,并在酒宴中即兴吟诗:“公则悦四海风从;和为贵万商云集。”“公和堂酒楼”因此得名。中堂回京前特取狮子头数斤,公和堂也因此名声大振。再后来李国诚的后代回到老家肥东撮镇,改革开放后,李国诚的曾孙子李昌信为了弘扬传统美食,在撮镇开了家“公和堂”食品厂,利用祖传手艺,做出包装一新的“公和堂狮子头”,成为撮镇的一大。

好吃归好吃,你一定想知道是如何制作的,不要着急,下面我来介绍一下简单做法。1.葱姜蒜洗净切末,油菜洗净、胡萝卜洗净切丝; 2.猪肉馅和葱姜蒜末、淀粉、白胡椒粉、酱油充分拌匀,并摔打至有弹性,做成大小相等的肉丸; 3.烧热半锅油,将肉丸放置油锅炸至金黄; 4.炒锅内留少许油,略炒油菜及胡萝卜丝,再将炸好的肉丸倒入,并加入酱油、料酒、清水同烧,中火焖煮10多分钟至熟透,用水淀粉勾芡,淋上明油盛盘即可; 特点:肥瘦适宜,肉香四溢提示: 1.剁肉馅时要参照“三分肥,七分瘦”的原则; 2.肉馅如一时不用,可将其盛在碗里,将表面抹平,再浇一层熟肉油,可隔绝空气,使肉馅不易变质。

李鸿章 (1823~1901)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号少荃、仪叟,别名李中堂、章桐,晚清重臣,曾任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封爵一等肃毅侯。李鸿章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被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李鸿章在职期间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参与洋务运动,积极倡建近代海军、建立北洋水师;最终却不得不以外交代表身份签署《越南条约》《马关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李鸿...... 详细>>>

七. 河北省 石家庄 桥西区 金毛狮子鱼

    产地:中国河北。    历史:金毛狮子鱼,始于民国初期。最早由石家庄市的中华饭庄名厨袁清芳创制。因成菜色泽金黄,形似狮子,故名。1952年在河北八大城市烹调技术表演赛中,袁烹制的“金毛狮子鱼”,获得了高度 评价。该菜是河北参加1983年全国烹饪鉴定会的名菜。    特点:用鲤鱼加工修饰后,炸制而成。色泽金黄,鱼丝蓬松形似狮子,酸甜适口。    工艺:将鱼洗净。从下嘴唇劈开,掰开鳃盖,将鱼身两面上下交叉批成薄刀片,每片端均与鱼身相连,再用剪刀成细丝。葱、姜、蒜切成米粒,玉兰片、火腿片切成7厘米长的丝。炒锅烧热,下花生油,烧至四成热,将调好的鸡蛋糊均匀地抹在鱼身上,下油锅,边炸边抖动,使细丝散开,呈金黄色时捞出,鱼腹朝下放在盘中。锅内留油少许,将葱末、姜末、蒜末、玉兰笋和火腿长丝(约7厘米长),加酒、醋、白糖、酱油,烧浓,下湿淀粉勾芡至浓稠,淋上热油少许,出锅,浇在鱼身上即成。

八. 江西省 宜春 宜丰县 宜丰狮子头

狮子头:宜丰潭山、天宝特有传统名菜,盛传100余年,具有色泽雪白,肉质鲜嫩、清香味醇,四季皆宜等特点。用猪前胛心肉500克,上等糯米400克,香菇10克,荸荠50克,鸡蛋1个,薯粉25克,以及盐、味精、生姜等为原辅材料。将肉剁细,加入鸡蛋、薯粉、食盐、味精、生姜拌匀。另把削皮后的荸荠与香菇剁细,把糯米放在沸水中,泡至半熟时捞起,用冷水洗,用一半与肉、荸荠、香菇等做成25克重的丸子,另一半放入盘内,将丸子粘上糯米,上蒸笼以旺火蒸熟。

九. 江苏省 苏州 姑苏区 浇头面

同得兴号称“精品奥灶面”,据说老板觉得,凭什么日本面条能卖二三十块、苏州面只卖几块钱。于是他把面馆装修成了大酒楼,真把苏州面卖出了大价钱。苏州本地人有点不屑,说谁脑子坏掉了才会吃二十块钱一碗面,可你进去一看,还真有这么多“脑子坏掉的人”在吃面!

焖肉、爊鸭、枫镇大肉、爆鱼是他家的经典浇头,难得来一趟,就全点上吧。苏州红汤面并不是倒点酱油进去充颜色的,那是熬出来的汤汁,一人一碗红汤面在手,几个经典浇头摆开,有多壮观!叫瓶酒也行,反正不用开车,喝吧。

平常苏州人爱去的是陆长兴、东吴面馆之类的传统老店,都是各有各的绝活。门口买票,拿着小票站到窗口排队自己端面是苏州面馆的传统场景。苏州人都挺和气,不会有人插队,只要好声好气跟人说,打面加浇头的阿姨叔叔都很愿意听你的:汤要宽哦(汤多)、过桥哦(浇头单独放小碟子里)、面硬一点哦……

这些小面店的现炒浇头最好吃,猪肝、腰花、鳝丝都很入味,哪怕一份简单的炒肉丝,也是一股幸福的家常味道。虾腰(清炒河虾仁+爆炒腰花)面是经典组合,再加份青菜或者扁尖肉丝,哎呀,是有多丰盛!

苏州本地人喜欢早上吃碗焖肉面去上班,热汤热水的很给力。中午就来碗现炒浇头面,晚上来吃面的往往还自己提着瓶黄酒,喝上几口,浑身通泰。对了,你看到有人往面碗里倒姜丝的,那肯定是地道苏州人,或者是像我这种长年的苏州面爱好者,这个习惯别处真没看到过。

十. 江苏省 扬州市 邗江区 红烧狮子头

红烧狮子头,是中国逢年过节常吃的一道菜,也称四喜丸子,是取其吉祥之意。这是一道淮扬名菜,有肥有瘦的肉红润油亮,配上翠绿青菜掩映,鲜艳的色彩加上扑鼻的香味,光看就引动食欲,醇香味浓的肉块与汁液,是令人无法抵挡的顶级美味。

狮子头要柔软好吃,肉最好自己剁,另一个重点是在容器上,要细火慢炖,以砂锅为最佳,己故国画大师张大千传授夫人的一道拿手好菜就是“红烧狮子头”,大千先生的作法是,十分瘦肉,三分肥肉,细切粗斩,大小要如米粒,不能剁太细,让肉质间保持缝隙,才能含汁。

红烧狮子头是一道淮扬名菜,有肥有瘦的肉红润油亮,配上翠绿青菜掩映,鲜艳的色彩加上扑鼻的香味,光看就引动食欲,醇香味浓的肉块与汁液,是令人无法抵挡的顶级美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