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平邑县的特产介绍 山东德州平邑特产介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平邑县的特产介绍 山东德州平邑特产介绍更新时间:2024-04-06 08:34:36

一. 陕西省 咸阳 旬邑县 旬邑土甜瓜

旬邑土甜瓜产于旬邑底庙镇。底庙镇有“甜瓜故乡”的美誉。该镇群众种植甜瓜已有千年历史,现有种植面积600余亩。肥沃的土地、干燥的气候、充足的阳光,具备了甜瓜生长的天然特性,再加之丰富的种植经验,所产甜瓜色泽鲜艳、果肉香甜、常带香气,深受人们的喜爱。

甜瓜,别名梨瓜子,又名香瓜。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有机成份和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每百克甜瓜瓤肉内含蛋白质0.4克,脂肪0.1克,钙29毫克,磷10毫克,抗坏血酸13毫克,还含有铁、胡萝卜素、乳糖、树胶、树脂等,是滋补佳品。甜瓜肉可消暑清热、生津解渴、保护肝脏、除烦;甜瓜籽有驱除蛔虫、丝虫等作用;甜瓜蒂可减轻慢性肝损伤,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

近年来,随着土甜瓜品种的改良和种植技术的提高,土甜瓜生产形势日趋见好,亩产4500斤左右,每斤0.5元,平均亩产值2300多元,使之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途径。

二. 山东省 临沂 平邑县 郑城金银花

郑城金银花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金银花素有中药里的青霉素之称,现代中药方剂中有1/3以上的配方中使用金银花,目前该镇年产优质金银花干化600万公斤占全国药用金银花总量的70%以上,因而郑城金银花价格的细微变动都将影响到整个国药行情。该镇实行0引导,协会带动,行业自律等有效举措,做良心企业确保稳定国家消炎,降热,祛瘟类用药及国家降火饮料用原料提供高品质金银花。该镇现有国家级绿色产品金银花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万亩,散植金银花2.6亿墩,苗木基地5000亩,年出圃金银花苗木3.4亿株惠及华北、西北亿万农户。

郑城镇是全国最大的金银花主产区,种植面积11万亩,年产干花600万公斤,有“中国金银花第一镇”称号。近几年始终把金银花产业作为全镇核心支柱产业来抓,坚持“团结、奉献、求实、创新,做大金银花产业,打造特色强镇”为目标。先后完成了农业部1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6千亩有机食品基地和“郑城金银花”地理标志认证,注册国家工商总局“平邑金银花”地理标志商标,建设国家药监总局1万亩GAP基地,被评为为临沂市十佳优质农产品、临沂市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和临沂市特色产业镇。在2010年度临沂市县域经济总结表彰大会上,郑城镇被市委市府授予“乡镇经济发社会展一等奖”,今年3月被市委市0授予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先进乡镇。今年还要完成“平邑金银花”山东省著名商标创建,通过“全国一乡一品示范镇”、“国家级生态镇”、“山东金银花生产基地”等验收。目前全镇注册公司56家、合作社32家,个体工商户1000家,其中达到GSP标准的17家,已认证9家,认证GMP企业1家,GAP基地一处,工业园区3处,去年完成税收1386万元,镇财政进一步壮大。为适应市场发展,于2009年,启动总占地400亩总投资2.18亿元的“中国金银花物流港”建设,目前一期工程已经竣工,吸引全国10多个省市120多家客商入驻物流港经营,正在启动电子交易平台、交易大厅和二期60套交易门面楼,该市场年交易量达1000万公斤,成交额达20亿多元。

地域范围

郑城金银花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山东省平邑县郑城镇境内。地理坐标为地理坐标为东经117°36′12″~117°42′25″,北纬35°09′35″~35°13′23″,南北长12.9㎞、东西宽5.8㎞,主要涉及平邑县郑城镇1个乡镇,共计38个行政村。

三. 陕西省 咸阳 旬邑县 旬邑狗舌头

狗舌头馍是旬邑传统食品,此馍不只用蒸制法做成,而是既蒸又烙,先烙后蒸。人们叫做“烧馍”。上等小麦面粉发好后,加入花椒叶沫及少许盐,揉成扁圆形,略长,用梳子压出花纹,放入铁锅稍烙,使之上色;然后进笼蒸熟,成品形似狗舌头,吃口筋道清香。麦收后庆祝丰收,招待贵客多用此主食。

信息来源:旬邑县文物旅游局

四. 陕西省 咸阳 旬邑县 旬邑土蜂蜜

土蜂蜜是由土蜂酿造而成的原生态蜂蜜。土蜂是一种中华小蜂,长年生活在深山老林之中。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前后来收蜂蜜,一年只收一次,数量少、品质优,堪称“蜜中珍品”。

旬邑土蜂,大多长年生活在马栏、石门林区,区内蜂恋迭嶂、奇花异草、植被丰富,各种中草药多达380余种,是理想的土蜂栖息地和优质的无公害、原生态的蜂蜜产地。

旬邑土蜂蜜是土蜂采百花、百草、百药之花酿成的蜂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酶类、核酸类、黄酮类100多种营养物质、有清香甜润、清热解毒、抗衰老、舒张血管、美容养颜、营养滋补等功效。

五. 吉林省 辽源 东丰 野生的山菜

东丰县地处吉林省中南部、长白山余脉,是“五山一水四分田”半山区县份,属季风区中温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县内土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适合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素有“山区小粮仓之称”;林业生产在全省和全国久负盛名,森林面积达11.3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2.07%,是全省林业先进县、全国百万亩人工林基地县之一、全国生态建设县之一。半山区的地理环境,为林品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六. 陕西省 咸阳 旬邑县 旬邑粉蒸鸡

相传秦时,秦始皇长子扶苏镇守边关,秦始皇驾崩急招,太子扶苏回咸阳时走秦直道经旬邑,饥饿难忍,农户杀了一只家养鸡剁成小块,拌入面粉与花椒叶,铺盖面衬,文火蒸熟。色泽黄亮、油而不腻,软嫩可口。

信息来源:旬邑县文物旅游局

七. 山东省 德州 临邑县 德平熏鸡

德平熏鸡是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德平镇的。德平熏鸡具有香味浓郁、肉烂脱骨、营养丰富等特点。

德平熏鸡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因其制作精良,熏制独特已成为德平传统的地方名吃。

传统的熏鸡工艺要经过选料,杀、烫、洗、晾、炸、煮等工序,煮鸡时放进的调味品达十几种。德平熏鸡造型优美,整鸡呈伏卧衔羽状,栩栩如生,色泽金黄中透着红色,香气醇厚,浓郁,香味经久不散,口味适众,咸淡适中,熟乱脱骨。

德平熏鸡第六代传人崔涛,在保持传统熏制的基础上,又对熏鸡的制作进行了大胆的创新,现在的德平熏鸡色,香,味更具上品。特别是他使用的原料都是本地产的土鸡。

八. 云南省 丽江 华坪县 纳西族的七星披肩

近代以来,丽江纳西族男子服饰与邻近汉族的基本相同。一般说来,农村青壮年男子下地劳动多穿一排布扣的对襟衣,外罩羊皮坎肩,下着长裤,穿本地布鞋,免冠或打头帕(俗称“搭头”),腰束带子;平日或赶街时多穿汉式长布衫,戴毡帽。妇女服饰,则明显保留本民族特点。她们内穿汗衫,中穿右衽宽腰大袖的大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外加毛质或布质的坎肩,下穿长裤(下脚不缝边),打脚带,脚穿挑绣图案的布绒面、皮底船形绣花鞋,逢年过节才穿袜子或裹上脚布。衣服多为蓝、白、青三色,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百褶围腰。妇女下地劳动或外出走亲访友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的制作颇为精巧,背面上端衬着黑平绒或黑色毛幅巾,其下用七对皮条穗订有并排的七个绣花小圆布圈(早先妇女披肩肩部还有两个较大的绣花圆布圈以代表日月),这种“披星戴月”的披肩,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已婚妇女在头顶梳发打髻,戴圆形的纱帕(“古井”);姑娘们则将发辫盘在脑后,戴布头巾或黑绒小帽。少数山区妇女,多着麻布衣裙。

泸沽湖云南一侧纳西族的服饰,与丽江纳西族有明显的差别。男女儿童13岁前均穿长衫,13岁行过成年礼(即女子穿裙子、男子穿裤子)后,他们才换上成人服装。成年妇女喜穿红、蓝、紫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条镶边,钉双排纽扣,穿浅蓝和白色衬里的双百褶裙,裙长及足背。她们还喜束红、黄色腰带,穿青布绣花鞋。青年男子头梳小辫,或盘在头顶或垂于脑后,壮年则戴自制青布小帽或皮帽。他们喜欢藏族服饰,如戴藏式呢帽,穿藏靴,佩铜、银质的大耳环,显得英姿骁勇。

新中国成立后,丽江纳西族的服饰有了较大变化,其趋势是向节省布料、便于劳动和工作的方向发展,且与汉族基本相同,只是姑娘们一般都还有一套民族服装。泸沽湖畔纳西族的服饰则变化不大。

九. 陕西省 咸阳 旬邑县 旬邑石雕

旬邑石雕自古闻名,旬邑县底庙镇万家川人万政银,从小酷爱美术、泥塑、雕刻。他先尝试着做泥人,后又用当地的沙石做佛像。他跑遍了全国大部分佛教寺院,拍摄了众多形象逼真、造型生动、千姿百态的各种佛像、菩萨造像;查阅了《中国历代石雕大全》、《中国佛教图像解说》等资料,满脑子的立体人物造型迫使他坐卧不宁。家乡随手可取的石头,赋予了他创作的灵感,一块块的顽石到了他的手上便成了形态逼真的艺术品。他雕刻的石佛、菩萨、观音、罗汉、石狮、石马、石羊、石兽、石龛,竟可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就连国家级的文物专家也无法辨认真伪。

十. 黑龙江省 黑河 五大连池 中国唯一的“矿泉牛奶”

中国唯一的“矿泉牛奶”

新西兰独资黑龙江新鹤王乳业有限公司是由新西兰洪洋集团独资创建的外商独资企业,新西兰洪洋集团是一家以投资房地产、畜牧养殖(牧场)、皮革加工、国际贸易、乳品研发等多元化的投资集团,2003年底投资并购原五大连池鹤王乳业集团,进军中国乳品制造业。

鹤王品牌曾是中国乳品十大品牌,鹤王商标获得“黑龙江省著名商标”,曾是黑龙江省唯一一家出口的乳品企业,产品远销东南亚和中东地区,在海内外获得过良好声誉,生产基地位于刚刚获得“世界地质公园”的五大连池市,该地区风景优美,空气清新,远离工业污染,水草肥美,矿物质丰富,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冷矿泉产地之一。该地区又地处北纬48度,是优良高产黑白花奶牛的理想饲养地带,由该地区饲养奶牛所生产的新鲜牛奶既无污染又富含丰富的天然矿物质元素。是中国唯一的“矿泉牛奶”生产基地。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