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我的家乡特产干巴菌 云南特产干巴菌介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我的家乡特产干巴菌 云南特产干巴菌介绍更新时间:2024-01-16 06:42:53

一. 广西 梧州 藤县 藤县大红菌

藤县位于广西东南部,地处东径110°21′12″——111°11′31″,北纬23°21′46″——24°9′58″之间,东接苍梧,南邻岑溪、容县,西与平南毗邻,北与昭平、蒙山接壤,全县总面积3945.62平方公里,折合5918422.7亩,其中:丘陵山地470万亩,占80%,全县阔叶林面积98万亩,经调查了解全县大部分乡镇有野生大红菌生长,主要以象棋、金鸡、新庆、岭景镇为主,正常年景全县年产量25吨左右(干菌),在产地每公斤售价280—400元之间。大红菌是与椆木、大叶栎、红椎等多种壳斗科树木共生的菌根真菌,是我县稀有资源产品,均在早晚稻扬花时节,是大红菌出菌的高峰期,群众积极上山采集,是农民增收的好路子。据了解,大红菌是著名野生食用菌,可与松口磨(松茸)、美味牛干菌、松乳菇、黑孢块菌等齐名,它的食用价值高,营养丰富,并有舒筋活络的药用功效和保健功能。

野生大红菌,据报导(日本菇类年鉴):正红菇干品,含有90—92%的有机物,包括20%的蛋白质,60%碳水化合物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尼克酸以及抗酮血脂,心脏病和脑脉软化等腺嘌呤衍生物,味鲜美,汤呈现紫红色,寄意吉祥喜气。另外,此菇加青仁、黑豆、赤肉炖服,还可以治疗产妇贫血,也可以与其它多种肉类蒸、炖食用,可补血健身。我县椆、栎、红椎林资源丰富,并且有天然野生的适生条件,因此抓好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大红菌,能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增加出菌量,保护自然环境,加快本地的开发利用,促进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对增加地方经济和农民收入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

二. 云南省 曲靖 沾益 曲靖青头菌

青头菌:菌体较大,肉肥厚,以尼克酸含量极高著称。可以药用,对眼目不明有效。还能泻肝火,散热舒气。

三. 云南省 曲靖 师宗 高良牛干巴

高良牛干巴是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高良乡的。选用精壮黄牛,取腿部精肉,辅以食盐、辣椒等调料腌制,薪炭文火烧烤,去除焦黑部分,用木棒大力捶松其组织,手撕成松状,食之香辣可口,风味十足。

说起高良壮乡的牛干巴,得先从高良牛开始说起。

据说这高良牛都是放养在高良坡、高良谷,每年大多时候都在野外自由生长。即便是到了冬天主人把牛赶回家,也只是喂玉米、粗糠,所以高良牛肉质鲜嫩、味美色鲜。原料好是美食的基础,再看壮家人腌制、烘烤牛肉的方式,也就难怪小小一坨牛干巴如此美味了。腌制牛干巴,先将精壮黄牛宰杀之后,切割分条,并用香草、食盐、姜面、八角面、草果面、花椒面、辣椒面等作料合为一体拌匀,撒在牛肉条上反复揉搓,再放到盆中腌制3小时后,接着用木炭火慢慢烘烤,待肉内水分烘干方可出灶。每一份美味,都是时间的慢慢见证。

再说这吃,高良牛干巴吃法不拘一格,可以炸着吃、煮着吃,还可以用火烧着吃,虽然吃法多,吃起来却不复杂。其中,水煮牛干巴是先将干巴切成薄片,油炸后放入酸笋做好的肉汤里煮10分钟便可食用;而火烧牛干巴则是先将牛肉条放到木炭火灰里将干巴烧熟,取出拍尽灰烬,待牛肉松软后,将干巴撕成肉丝放入盘中,同便蒿、薄荷、辣椒等配料搅拌后就可以了。火烧牛干巴香醇酥脆,是难得的一道好菜,而且袋装后还可以当做零食慢慢享用。

四. 云南省 楚雄 南华县 青头菌

青头菌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食用菌。青头菌主产云南滇西三江并流区原始森林地带,生长环境相当纯净,主要生长在树林里的草丛里,每一年六至九月出菇。当地老百姓很喜欢吃。菌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植物纤维等成份,入口很细嫩,香味很悠长,有浓郁大自然清香气息。刚出土时象球形,后逐渐展开呈扁圆形,菌帽质地十分坚固,为青绿色,表面有一片青褐色鳞片。

子实体中等至稍大。菌盖直径3-12cm,初期球形,很快变扁半球形并渐伸展,中部常稍下凹,不粘,浅绿色至灰绿色,表皮往往斑状龟裂,老时边缘有条纹。菌肉白色。味道柔和,无特殊气味。菌褶白色,近直生或离生,较密,具横脉,等长。菌柄长2~9.5cm,粗0.8~3.5cm,中实或内部松软。孢子印白色。孢子无色,有小疣,可联成微细不完整之网纹,近球形至卵圆形或近卵圆形,(6.1-8.2)umx(5.1-6.7)um。褶侧囊体较少,梭形,有的顶端分叉,状如担子小梗。夏秋季于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分布广泛。可食用。可药用,记载主治眼目不明,克泻肝经之火,散热舒气,服之最良,但不可多食,食之宜以姜为使”。对小白鼠肉瘤180川艾氏癌的抑制率均为60%-70%。可与栎、桦、栲、栗形成外生菌根。

青头菌生长在松树或针叶林、阔叶林或混交林地,每年夏秋季为生长期,雨后产量多。均以成对形式出现,深林中只要发现一朵,在不超出一米范围内必定能发现另一朵,子实体中等至稍大。菌盖初球形,本身具有与青草一般的保护色,不容易发现。很快变扁半球形并渐伸展,中部常稍下凹,不粘,浅绿色至灰绿色,表皮往往斑状龟裂,老时边缘有条纹。菌肉白色。菌褶白色,较密,等长,近直生或离生,具横脉。在雨季来临时,沟洼地带最容易发现其踪影。菌柄长中实或内部松软,可食用,味道鲜美。

信息来源:南华县政府办公室

五. 宁夏 中卫 中宁县 舟塔乡枸杞

中宁县舟塔乡,靠黄河之浇灌,沐塞北之甘露,润天地之精华。土壤肥沃,地理气候条件独特,所产枸杞色红、粒大、肉厚、籽少,营养丰富,品质卓越,驰名中外。辖区11个行政村,100个村民小组,6602户农户,耕地面积3万亩。全乡枸杞面积已发展到2.2万亩,占全乡耕地面积的81%。平均亩产400多公斤,最高亩产600公斤,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8%直接来自枸杞产业,枸杞产值突破1亿元,果农的生产管理技术水平位于全县之首。万亩枸杞高科技示范园区更是闻名区内外,是宁夏观光农业的重要基地。

舟塔乡是中宁县乃至宁夏枸杞种植规模最大的乡,是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的主产区和核心区。舟塔乡宛如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镶嵌在中宁枸杞之乡,在万亩高科技示范园区的映衬下,神采熠熠,光彩夺目

六. 云南省 红河 元阳县 元阳牛干巴

元阳牛干巴是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的。元阳人腌制出来的小黄牛干巴,已经成为元阳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菜。不少食客慕名前来,不光自己要尝尝这道美味,还会带回几件干巴礼盒,与亲朋分享。

南沙是元阳县的新县城,地处哀牢山南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上。南沙是一个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水草丰美的地方,这里的土壤里微量元素含量高,养育出了水灵灵的原生态小黄牛。用小黄牛肉制作而成的干巴,肉质细,营养丰,口感鲜,开胃口。

把牛肉做成干巴,源于当地特殊的风俗习惯。家里有了婚丧嫁娶的红白喜事时,都会摆上牛肉作为宴席上的主菜。在过去,当牛肉吃不完时,就会腌制起来。但当地人都把腌制牛肉干巴的技术,归功为傣族人家过“白事”时的一种发明。

当地的傣族人家,只要有老人去世,老人的每位亲家都要牵上家中最好的黄牛,到亲家家中进行宰杀、祭祀。他们认为,牛能送逝者顺利归天,并且,当逝去的人带着成群的牛在“阴间”见到仙逝的0时,会感觉面子上有光彩,因为牛能证明他在人间的日子过得好。

所以,如果遇到子女、亲家较多的老人去世的情况,他家就会有吃不完的黄牛肉(尽管祭祀完后,亲家会带回半头牛,但仍有剩余)。南沙城闷热潮湿,牛肉容易腐烂变质,这该怎么办呢?天长日久,聪慧的傣家人就发明了制作牛肉干巴。

腌制干巴时,一般会挑选黄牛最为坚韧、细嫩的腿部肌肉。将选好的牛肉分解成条状后,如果喜欢吃腥味,就不必去除牛油和牛筋。如果怕吃起来有腥臊味,就必须将所有依附在牛肉上的牛油、牛筋剔除干净,仅留瘦肉,放进盆里,加入适量的盐,然后像揉衣服一样使劲揉,直到所有的盐粒化完,盐味渗透到牛肉中。然后撒上干辣椒面,在条状的牛肉底部穿孔,用棕树叶穿起来,挂在竹竿上,像晾衣服一样放到太阳光底下暴晒、风干一至两天,或者放到燃烧的木材、甘蔗渣或松针上烘干。

腌制完成的牛肉干巴,可以根据个人不同的口味进行烹调。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热油中放入适量晒干的小米辣,稍微炸成黑红色后,把切成片的干巴放进油锅里炒,炒熟出锅后,撒上适量花椒粉,撒上几片炸香了却依旧绿油油的薄荷叶,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干巴就做成了。无论是就着焖锅酒还是白米饭下肚,香、脆、麻、爽的奇妙滋味,绝对会让你吃完一口还想再来一口。最为特别的是,这些干巴筋道而且脆,连老人都吃得动呢。

还有一种牛肉干巴的吃法较为刺激味蕾:把干巴切成条,放到木炭上烤熟或在油锅里炸熟,然后装进石臼里舂成干巴丝,再加入生姜、大蒜、新鲜小米辣、花椒等配料一起舂。这样做出来的干巴,绝对辣得你大汗淋漓、胃口大开、大呼过瘾,保你一辈子都忘不了这滋味。

七. 甘肃省 兰州 皋兰县 毛柄金钱菌

毛柄金钱菌又名"冬菇",属担子菌目,是一种丛生食用真菌。主要分布于兰州东南的兴隆山区。兴隆山为黄土高源上的一块绿色宝岛,这里林木繁茂,荫郁葱笼,地形复杂,溪流淙淙,适宜真菌生长。毛柄金钱菌多生于树桩及倒木上,有时也生于活立木上,表面光滑,色黄肉佳,滋味鲜美,营养丰富。 毛柄金钱菌含有氨基酸、精氨酸等多种成份,常食有利于儿童智力发育,故有"智力食品"之誉。其性平、味甘,可预防和治疗某些肝病和胃肠道溃疡,能降低胆固醇,因而既是席上佳品,又是药中妙丹。( 兰州)

八. 云南省 楚雄 双柏县 云南虎掌菌

虎掌菌在历史上被视为中宝珍品,是向历代王朝纳贡的贡品之一。这种菌无盖无柄,在菌体上长满一层纤细的茸毛,呈黄褐色,并有明显的黑色花纹,形如虎抓,因而得名。虎掌菌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很高,鲜时有浓香味,干制后香味更浓。虎掌菌每年八至九月生长在高山悬崖的草丛深处。云南省仅有楚雄州和丽江县的少数地区生产,故较珍贵。


虎掌菌的营养价值:

黑虎掌菌学名枣翘鳞肉齿菌,是著名的出口食用菌之一。菌体粗壮肥大、肉质细嫩,含有丰富的胞外多糖,不易破烂且营养丰富。据分析测定,其干品含17种氨基酸,其中有占总量41.46%的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以及11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该菌性平味甘,有追风散寒、舒筋活血之功效,民间也用其作壮阳之用,有降低血中胆固醇的作用。


九. 山西省 运城 夏县 禹王乡柳编

禹王乡:柳编

十. 云南省 大理 剑川 剑川青头菌

青头菌生长在松树或针叶林、阔叶林或混交林地,每年夏秋季为生长期,雨后产量多。青头菌为真菌?植物门真菌绿菇的子实体。菌盖宽3—12厘米,初球形,很快变扁半球形并渐伸展,中部常稍下凹,不粘,浅绿色至灰色。菌肉白色,味道柔和,无特殊气味,炒吃味鲜美。

青头菌是群众喜爱的一种食用菌。青头菌主产于云南滇西"三江并流"自然遗产保护区,剑川县内均有广泛分布。青头菌生长环境极其纯净,主要生长在树林中的草丛里,每年六至九月出菇。当地人很喜欢吃。菌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基酸、植物纤维等成份,入口细嫩,香味悠长,有浓郁的大自然清香气息。刚出土时有点象球形,以后逐渐展开呈扁圆形,菌帽质地坚固,呈青绿色,表面有一片青褐色的鳞片。

青头菌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B2、尼克酸等营养成分。

青头菌富含有17种氨基酸占11.45%、11种矿物质以及核黄素、灰分、尼克酸占32.4%,其中以尼克酸含量极高著称。《滇南本草图说》记载:“青头菌,气味甘淡,微酸无毒,主治眼目不明,能泻肝经之火,散热舒气,妇人气郁,服之最良。”

青头菌是名贵的食用菌,气味甘淡、微酸无毒。

每年的雨季开始,剑川县内的青头菌陆续上市,是深受群众欢迎的一道山珍美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