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周口熟食特产 周口土特产哪里有卖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周口熟食特产 周口土特产哪里有卖更新时间:2024-04-13 01:10:46

一. 河南省 周口市 鹿邑县 观堂麻片

观堂麻片是鹿邑之一,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以片薄,酥脆香甜、爽口而成为名牌产品。

二. 河南省 周口市 沈丘县 周家麻花

周家麻花是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老城镇的。周家麻花吃起来清脆可口,易消化,味道正,不涩不苦,不垫牙,无怪味,用火一点便燃,长期存放不霉不软,脆酥如初。

沈丘县老城镇又名乳香台,地处泉河之滨,南与安徽临泉接壤,经济发达,商业繁华,在方圆百十里流传着"兆丰酒,顾家馍,周家的麻花点着火"的谣谚。

如今,经营周家麻花的叫周显章,从他曾祖父起祖辈以卖麻花为生,代代相传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周家麻花呈金黄色,看似透明 状。绠头麻花象灯笼,伞形麻花似伞面。吃起来清脆可口,易消化,味道正,不涩不苦,不垫牙,无怪味,用火一点便燃,长期存放不霉不软,脆酥如初。

1947年8月,刘邓1率中原野战军千里挺进大别山,路经沈丘,县城人民用兆丰酒、顾家馍、周家麻花慰问刘邓1和人民子弟兵,至今被传为佳话。1990年周家麻花被县、地评为优质风味小吃。

三. 河南省 周口市 淮阳县 冯塘耿氏熏鸡

冯塘耿氏熏鸡是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冯塘乡的特色美食。其特点是色泽金黄、皮脆骨酥、软烂鲜嫩、油而不腻、咸淡可口,有清淡的腊肉香味,并有健脾保健之作用。

冯塘耿氏熏鸡历史悠久,源于清代,由宫廷传入民间。熏鸡加工以宫廷秘方为基础,经过耿氏四代人的精心研究,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加工程序。原料选用6个月龄的健壮柴鸡,精选20多种天然名贵香料和中草药,工序达10多道,纯手工加工。

冯塘耿氏熏鸡以其完美的造型、诱人的色泽、独特的风味、可靠的质量而久负盛名,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广销周边市县。该产品被周口市工商局、周口市商业局、周口市消费者协会、周口市个体劳动者协会评为“周口市优质风味小吃”,荣获周口市消费者“信得过产品”的称号,并于2005年通过了国家商标总局注册的“冯塘耿氏”商标。

淮阳县冯塘耿氏熏鸡店,位于淮阳县冯塘集镇中心繁华地段,现由耿氏熏鸡第四代传人耿振主持经营。

四. 河南省 周口市 鹿邑县 鹿邑草帽

鹿邑草帽是河南省鹿邑县传统。相传始由南唐董侍卫的女儿董月英掐制,后经群众不断改进,使这一工艺制品在民间流传下来。据《清明上河图》知北宋时草帽已很普遍。清光绪《鹿邑县志圹物产”里也有详细记载。草帽辫又叫“麦秸辫”,是农民掐制的手工编制晶;草帽由草帽辫缉制鹿邑草帽而成,产品有黄白两种。群众总结草帽的优点与功能是:草质柔软,造型美观;人称“活草”,不折不断;坚固耐用,携带方便;遮阳挡雨,‘又当扇扇;坐在地上,可代坐垫。因此深受国内外客商和用户欢迎。清朝中叶以前,掐辫缉草帽只是农民自用或馈赠亲友。女孩出嫁后的第一个夏季,要从娘家给男方拿几顶草帽,叫做“回奉帽”。此风俗一宣保持至今。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草帽逐渐转入商品生产,出现了专业商户——辫子庄和草帽行。农民靠掐辫缉帽度过了不少灾荒年,现在仍是一顶主要副业。民间流传有歌谣称“麦秸是个宝,农民离不了;掐个辫子缉个帽,灌油吃盐有线了;灾年能籴粮,丰年添衣裳。”

解放前山东、湖南、天津、上海和汉口等地的商人,常年在鹿邑开设的辫子庄有“通聚祥”、“恒太祥”等18家,年收购草辫量约值白银20多万两。开设草帽行的有“乾元正”“恒顺”等15家,年收购草帽量约值白银10万两。

解放后,人民政府扶植设庄办厂,大力发展这一传统。80年代大部工序已实现机械化,所收购草帽辫1万多包,机制草帽500万顶,并能生产20多种新型工艺美术制品。辑制手工帽是一项精巧手艺,要求“一针扎三辫,里外不露线。”成品帽要用硫磺熏,帽农称为“镀金镶银”——黄帽似金,白帽如银,此即人们常说的“鹿邑黄”和鹿邑白手工草帽的造型有鞍桥式、笠式、礼帽式、博士帽式、楼角式和儿童花草帽等。机制草帽式样更多,有适应全国各族人民风俗习惯和爱好的工农帽、绣花喷花青年帽、绣花喷花儿童帽等100多个花色品种。鹿邑草辫草帽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国外用户特别是西欧一些国家的公主、小姐将鹿邑草帽作为美丽、高尚的装饰品。草辫草帽是河南主要出口商品之一,每年出口草帽150万顶,远销欧、亚、非近20个国家。

五. 河南省 周口市 项城市 潘庄红薯

项城市的潘庄村是1000多人的行政村,人均耕地不足1亩,但潘庄却是周口有名的农作物良种培育基地,年产值超过千万元,其中脱毒红薯闻名全国。近年来,该村联合农业、科技部门研发试种农作物良种,脱毒红薯是最成功的一个.该村还把脱毒红薯的种植作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加强脱毒红薯的良种繁育和技术推广力度,积极引导农民种植.由于脱毒红薯产量高、出粉率高、经济效益好,顺应市场需求和农民需要,使该品种在全镇得以迅速推广开来,并且使农民得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六. 河南省 周口市 川汇区 糟鱼

糟鱼颜色鲜嫩,白中泛黄,鳞光闪亮,骨酥肉烂,咸中有甜,清秀宜人。它不但味道好,适口性极强,而且含有钙、镁、磷、铁等多种营养成份。有健脾开胃,消积化滞,增进食欲等功效,也是治疗小儿软骨病的理想食品。

七. 河南省 周口市 扶沟县 汴岗大盆鸡

汴岗大盆鸡是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汴岗镇的特色美食。大盆鸡采用当地土鸡,加以辣椒、花椒、八角、桂皮、香叶、肉蔻、白芷、丁香等烹制出来,色泽微黄,味美肉嫩,汤汁浓稠,十分可口,来品尝者络绎不绝。

扶沟汴岗的大盆鸡,历史久远,相传瓦岗寨的李密当年在汴岗住扎时,爱吃鸡,常令军厨做出用大盆盛之一用,因此这道菜就叫大盆鸡。李密死后葬于此,这个地方改名殡王岗,这个军厨就在这个镇上开饭馆为生,以制做大盆鸡闻名。现在汴岗街上开大盆鸡店的有几家,大都是军厨的后代。

八. 河南省 周口市 太康县 马头豆腐干

常师傅豆腐干以配料考究,口感筋香,热天存放3个月不霉不变等特点而久负盛名,其真空软包装产品占有内地市场外,还远销台湾、香港等地。( 周口)

九. 河南省 周口市 西华县 西夏小香瓜

近年来,在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西华县西夏镇依托当地资源优势,把小香瓜规模种植作为农业结构调整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突出规模优势,打造全产业链,抓市场,促品牌,如今小香瓜种植已成为该镇富民产业,有力促进了该镇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丁红旗是西华县西夏镇展庄村一位普通农户,前些年在外务工的他看到村民们规模种植小香瓜走上致富路,他便返乡搞起了小香瓜大棚种植。缺乏技术他主动找到有种植经验的瓜农取经学艺,加上这几年镇里科技小分队服务到位及时,丁红旗很快就学到了一技之长。眼下看到自家棚内的小香瓜即将上市,这让他很高兴。丁红旗介绍说,他种了三个大棚,有七亩多地。技术上有人指导,瓜的品质不错,提前上市,效益也可以。

香瓜上市早,品质效益高,这让当地的香瓜种植规模逐年扩大。为助推农业品牌效应,近年来,西夏镇党委政府把展庄、张百楼、后朱等,列入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村,给予扶持,提供资金技术帮扶,在市场发展上,通过内引外联积极帮助瓜农拓市场,及时提供信息,解除了瓜农、菜农产销不衔接问题,从而有力助推了这一产业的规模发展,实现了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眼下,尽管小香瓜还未上市,可展庄村已接了一个又一个销售订单。展庄村支书丁国旗说展庄村香瓜种植有十多年历史,从当初的几亩几十亩到现在的八百多亩,瓜农通过探索摸索取得了一定的种植经验,为农民增收增效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现在香瓜种植成了西夏乃至西华的种植的一个亮点,对农民增收起到了推动作用。

信息来源:西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十. 河南省 周口市 沈丘县 沈丘兆丰贡酒

沈丘兆丰贡酒是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的。沈丘兆丰贡酒清澈透亮、窖香浓郁、绵软香甜、回味悠长。该酒连续荣获省优、部优、国家金奖、国际名酒特别金奖。

兆丰贡酒起于隋唐,兴盛于清朝,以有千余年历史, 兆丰贡酒引千年古井之水,精工酿造。其重要特点:清澈透亮、窖香浓郁、绵软香甜、回味悠长。该酒连续荣获省优、部优、国家金奖、国际名酒特别金奖。1998年又获河南省工业产品一等奖美誉。兆丰酒畅销全国各地,出口东南亚各国。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