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舟山小梅鱼干特产 舟山红娘鱼干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舟山小梅鱼干特产 舟山红娘鱼干特产更新时间:2024-01-18 00:48:25

一. 浙江省 舟山 普陀 三鲍勒鲞

三鲍勒鲞

鳓鱼鱼体侧扁,口大向上倾斜,鳃孔大,体背淡青色,体侧腹部银白色,腹面有硬刺能勒人,故名。鳓鱼以每年端午期间产量最丰。鳓鱼刺多,肉质细嫩,味鲜美,鳞下脂肪丰富。鳓鱼经腌制后,称“咸鳓鱼”。凡经三次反复盐腌,称“三抱咸鳓鱼”,久贮不坏。鳓鱼用酒糟糟之,即成久负盛名的“糟鳓鱼”。三鲍勒鲞用盐经过3次以上腌制而成,配以鸭蛋、火腿片、姜片、黄酒等副料蒸之,肉质红嫩,咸鲜可口,是舟山居家传统名菜。

二. 浙江省 舟山 普陀 舟山黄鱼鲞

用鲜黄鱼剖肚盐渍晒干后,称为黄鱼鲞。经过精细加工的舟山黄鱼鲞,洁白、形圆、味鲜、咸淡适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适量的脂肪,有开胃、清火、生津、活血的作用。黄鱼鲞加生姜清炖,可供妇女产后补虚。黄鱼鲞烤猪肉,是定海人用来招待客人的一只最有特色的地方名菜。

三. 浙江省 舟山 岱山 风味螺肉干

风味螺肉干

先将新鲜黄螺洗净,冷水入锅,待水沸后捞出。挑出煮熟的黄螺肉,晾干。用酸辣酱、盐、味精、白糖、胡椒粉、海鲜酱少许,调汁和螺肉拌和。用牙签将螺肉串连,每串三至四颗,然后装盆即可。香、鲜、辣、爽口。

四. 广东省 河源 源城区 万绿湖鱼干

万绿湖鱼干是广东省河源市万绿湖的。万绿湖鱼干采用自然生长在万绿湖水库的淡水鱼,经火烤精制而成。鱼干已去内脏,其味道清甜、纯香、营养丰富。

万绿湖是华南最大的人工湖,又名新丰江水库,是华南最大的生态旅游名胜,因四季皆绿,处处皆绿而得名。水好是万绿湖的魅力所在,她有高原湖泊的秀丽,但没有高原的交通艰难和气候寒冷,集“四美”于一湖。万绿湖水库的鱼类品种非常多,包含 鲤鱼,鲩鱼,白条(蓝刀),鳙鱼,鲢鱼,鲶鱼,黑鱼,黄颡鱼,翘嘴鲌鱼,罗非鱼,赤眼,黄尾鲴,70多种鱼类等等......并且还有许多水产生物,虾类,鳖鱼,螺类。

万绿湖鱼干是万绿湖的名产,湖水纯天然,水质清纯含人体所需的矿物质。鱼干色鲜、肉嫩、味甘醇是其主要特征,其营养丰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维生素,口感清香,风味独特,是人们理想佳肴。因万绿湖优良的水质,万绿湖里生长的湖鲜也格外受到食家追捧。

五. 广东省 阳江 阳东县 东平鱿鱼干

鱿鱼干是由新鲜的海鱼和枪乌贼干制而成的,尼嫩,营养丰富,被誉为海味理几千年前,中国古书中就记软朱旦与乌贼相似,但无骨尔,越人重之”。据测定,鱿鱼干的可食部分达95%,比同类鱼产品墨鱼干多13%;蛋白质含量每百克达65.9%,比墨鱼干多27.8克;含热量316千卡,比墨鱼干高42千卡;鱿鱼干还含有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营养成分,是中国出口的大宗海产品之一,远销日本、东欧、非洲等地。

东平鱿鱼是正宗的阳江,东平鱿鱼似"火箭筒",是海珍品之一。是东平的渔民通过钩钗和灯光围网在近海捕获,经过精心挑选,优质的鲜鱿淡晒,用传统的方法自然风干而成。东平鱿鱼肉质肥美,具有色泽透黄鲜靓,味道淡甜,鲜美脆口,食者皆赞。

东平素有“南粤鱼仓”之称,为全国著名渔港,来过东平旅游的人一定都知道。

六. 浙江省 舟山 岱山 野生獐

岱山县境内现有野生獐种群达到3500头,主要分布在岱山本岛、秀山岛及大长涂岛。獐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具有改善人体新陈代谢、延年益寿、健身美容之功效,并对小儿消化不良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七. 浙江省 舟山 普陀 大黄鱼胶

产品名称:大黄鱼胶

产品产地:浙江舟山岱山

产品别名:称大黄鱼、石首鱼。.

产品季节:立夏前后,

产品特性:肉质鲜嫩,味甘性平,营养丰富。

产品成分:含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钙、铁等多种营养成分。

产品功效:大黄鱼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耳石有清热去瘀、通淋利尿的作用,膘有润肺健脾、补气止血作用,胆有清热解毒功能。

产品简介:大黄鱼,俗称黄鱼、黄花鱼,分布在黄海南部至雷州半岛以东海域,有岱衢族、闽――粤东族和硇洲族三个地理种群,因其体色金黄、肉嫩味美、经济价值高而闻名海内外。 大黄鱼是我国海洋捕捞主要经济鱼类。但由于长期的酷鱼滥捕,导致资源严重衰退,大黄鱼养殖因缘兴起。1986年福建开始从事大黄鱼的人工繁育和养殖研究。我省于1996年率先在象山、普陀、玉环开展大黄鱼养殖试验,1997年宁波、舟山开展了人工育苗和养殖试验,获得成功并迅速向全省推广。大黄鱼加工后有长胶、片胶,口味极佳,健肠胃,为“滋补珍品”,清时列为贡品。

产品历史:至于大黄鱼的开发史,可追溯到公元前500多年,至今已2500多年的历史。据《吴地记》载:“阖卢十年(公元前505年)东夷侵、吴王入海逐之。据沙洲上,相守月余,属时风涛,粮不得渡,王焚香祷之,言讫,东风大震,水上见金色逼海而来,绕吴王沙洲百匝,所司捞漉,得鱼,食之美,鱼作金色,不知其名,见脑中有骨如白石,号为石首鱼”。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石首鱼出水能鸣。”“每岁四月,来自海洋,绵亘数里,其声如雷,海人以竹筒探水底,闻其声乃下网截之”、明代屠本畯著《闽中海错疏》提到“浙南渔场,海上以四月小满为头水,五月端午为二水,六月称为三水,……八月出者名桂花石首、腊月出者为雪亮”。大黄鱼开发性生产大约始于唐宋年间,在明代后朝由于倭寇入侵,朝庭颁倭海令,并弃岛内迁,捕捞业萎缩衰退。直至民国时期,在漫长的300年间,海氛不清、硝烟不断。海洋捕捞时盛时衰,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之后,大黄鱼捕捞生产于20世纪50-60年代达到顶峰。

产品典故:有一次乾隆南巡,天近傍晚见一片茂密竹林,听其间传出悦耳叮声,片刻即逝,便入林见石高可逾丈,厚约数尺,色白如雪,形似龙蟠.皇帝一看,倍加喜爱,传旨马上运回宫中.将其放在”清漪园”内,可院门太小,无法运进,又拆门运石,安置妥后,乾隆并亲自提笔写”青艺岫”三个大字,太后听说十分生气,把乾隆痛斥一番,乾隆为了消除母亲心头之气,特意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宴席,还亲自设计了一个”脯雪黄鱼”的菜孝敬太后,取意”卧冰求鲤”的典故,以尽母子之情。

八. 浙江省 舟山 普陀 碧海漫金沙

碧海漫金沙

碧海漫金沙是桃花岛的特色菜。原料:桃花产新鲜海带,土豆。金黄色的土豆稍有化泥,配之以碧绿海带,浓汁其上,香气四溢,入口滑而不腻,脆而有劲。到桃花旅游必品此菜,不可错失美食时机。

九. 浙江省 舟山 定海区 舟山金塘李子

舟山金塘李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舟山金塘李子,因产于舟山金塘岛而得名。金塘李子果实圆形,果大核小,皮薄色青,果肉鲜红,肉厚质脆,汁多味甜,酸度适口,被列为浙江省十大名果之一。

金塘李子单果平均重60克,最大果重110克,果面底绿色,果粉厚、灰白,果肉鲜红色,近核部紫红色,由内向外逐渐变淡,呈放射状色带,肉质脆嫩、纤维少、味酸甜、多汁、微香,果肉含碳水化合物12%,蛋白质0.71%,果酸0.79%,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金塘李子不仅是夏日的鲜果珍品,舟山人将金塘李子制成20多种蜜饯产品和李子酒,其中化核加应子是传统出口产品中主要蜜饯品种,最受东南亚各国消费者的欢迎,李子酒也已经全面进入欧洲市场,在俄罗斯尤其受青睐。金塘李子成为了舟山一张叫得响的名片。

十. 浙江省 舟山 岱山 岱山海盐

岱山海盐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经过传统精湛的滩晒工艺制得的“岱盐”,素有“洁白、粒细、鲜嫩、营养”四大品质,在浙江省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1]

岱山盐区简介“岱山海盐”生产历史久远,拥有优越独特的海岛自然环境,据《岱山县志》记载,自宋朝以来,岱山就以使用刮泥淋卤之法生产食盐。“岱山海盐”为清朝贡盐,清代中前期,岱山盐民又采用煎煮法制盐;嘉庆年间,岱山盐民王金邦更是首创木板晒盐法,在各地广为推广。

目前,岱山县已经成为浙江省最大的盐业生产基地,拥有盐田2.1万亩,总产量近10万吨,占全省海盐产量的65%以上。岱山海盐在全省制盐产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优越的海岛自然环境,洁净的东海海水加上传统工艺操作,才有了岱山海盐‘绿色、自然、健康’的品位。”

岱山海盐素有“洁白、粒细、鲜嫩、营养”的特色,产品晶莹剔透,粒细脆嫩,鲜味可口,富含人体必需的钾、镁、钙、碘、锌微量元素,深受消费者青睐。在金华火腿、余姚榨菜等精品腌制品的生产中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

岱山海盐

岱山县盐学会

10196860

海盐(食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