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云南特产荞麦大月饼 云南荞麦月饼老牌子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云南特产荞麦大月饼 云南荞麦月饼老牌子有哪些更新时间:2023-12-23 16:05:40

一. 云南省 普洱市 西盟 佤族大耳环

早就听说佤族的银饰品非常奇特,耳环大得出奇夸张,大得让人不敢相信。不久前,我慕名来到孟连县的富岩乡,终于见识到了这样的大耳环。

富岩佤族妇女的耳环,以纯银打制而成。大小不同,造型各异。有的似缩小了的象脚木鼓,直径3至4厘米,长6至7厘米,中间空心,朝耳背的一面加盖;有的象锣面,锣面直径达8厘米以上;有的还垂有许多银穗,走起路来窸窣作响,摇曳生姿。

佩戴耳环的妇女说,这些耳环是她们祖祖辈辈留下来的珍贵礼物。过去,不仅妇女戴耳环,男子也戴耳环。耳垂上之所以饰以环坠,是为了引起异性的注意,激发恋情。现在,这些耳环不仅是为了吸引异性,而且还是财富的象征。许多人为了能戴上漂亮的耳环,小小年纪就忍受穿耳的痛苦,起初是在耳轮上穿孔,并塞进去一块很小的木栓,以后逐渐用大一些的木栓替换,直至最后塞进一块直径约4厘米的栓塞为止。

另外,还有一个秘密,大耳环也是一个实用的工具。空心的耳环体相当于一个储钱或小针小线的容器。几张100元的人民币,只要把它卷成筒状,很轻易就能把它装进耳环之中,然后盖上盖子,非常安全。

二. 陕西省 榆林 靖边县 三边荞麦

三边荞麦是指主要产自陕北的定边、靖边、吴旗、志丹等县的荞麦。在出口贸易中,习惯上将产自这些地区及甘肃、宁夏相邻地区的荞麦称为榆林荞麦。榆林荞麦属红花甜荞类型,籽粒三棱形,褐色,千粒重35克,具有粒大、皮薄、面白、粉多、筋大、品质好等优点,是我国三大出口荞麦品种之一。

榆林荞麦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红花甜荞,种植面积在10万公顷以上,仅陕北就达7.0万公顷。榆林荞麦虽属小宗作物,但分布较为广泛,陕北的榆林市、延安市及甘肃、宁夏的相邻地区均有种植。但榆林市的定边、靖边、神木和延安市的吴旗、志丹、安塞等县是其主要产区,榆林市的横山、榆阳、府谷和延安市的富县、宜川、黄陵等县(区)也有小面积种植,榆林市南部和延安市北部的少数县(区)也有零星种植。

榆林荞麦是传统的出口农产品,在陕北具有较强的生产优势,栽培面积较大。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是榆林荞麦出口的黄金年代,种植面积仅陕北就达8万多公顷,总产约8万吨。之后,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退耕还林(草)的实施,面积有所减少。由于陕北气候干旱少雨,荞麦又多种植于土壤贫瘠的岗薄地或沟壑区,生产水平一直很低,一般公顷产量只有200—650千克,且年度间变化很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荞麦科研的不断发展,榆林荞麦的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平均单产达到750千克以上,定边县曾出现过每公顷产量达885千克的典型。表明榆林荞麦具有很大的生产潜力。

榆林荞麦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其独特的自然生产条件和良好的品质深受外商青睐,是国际市场上的名牌产品,上世纪九十年代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及西欧等国家和地区。但由于榆林荞麦异色率较高,粒型也不整齐,售价一般低于内蒙古荞麦。口岸价每吨低200元以上。加之省内无专营公司,竞争力差,近年来出口量逐年下降,年约1万吨左右。相反,随着荞麦新型营养保健食品的兴起,榆林荞麦的国内需求量不断增加,年销售量可达2万吨以上,主要以荞麦粉销往大中城市。另外,也有少量荞麦米、荞麦挂面等加工产品。

三. 江苏省 苏州市 姑苏区 苏式月饼

苏式月饼是江苏省苏州市的。苏式月饼是中国汉族中秋节的传统食品,为苏式糕点.受到江北部分地区和江南地区汉族人民的喜爱,皮层酥松,色泽美观,馅料肥而不腻,口感松酥。苏式月饼制作技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苏式月饼,皮层酥松,色泽美观,馅料肥而不腻,口感松酥,是苏式糕点的精华。苏式月饼的花色品种分甜、咸或烤、烙两类。甜月饼的制作工艺以烤为主,有玫瑰、百果、椒盐、豆沙等品种,咸月饼以烙为主,品种有火腿猪油、香葱猪油、鲜肉、虾仁等。其中清水玫瑰、精制百果、白麻椒盐、夹沙猪油是苏式月饼中的精品。 苏式月饼选用原辅材料讲究,富有地方特色。甜月饼馅料用玫瑰花、桂花、核桃仁、瓜子仁、松子仁、芝麻仁等配制而成,咸月饼馅料主要以火腿、猪腿肉、虾仁、猪油、青葱等配制而成。皮酥以小麦粉、绵白糖、饴糖、油脂调制而成.( 苏州)

中秋文化对华人影响巨大,“团圆、幸福、甜美、统一、和谐”已经成为中秋文化的内涵和主旨,而月饼也就成为了这一文化内涵和主旨的载体,苏式月饼作为中国月饼的两大帮式之一,对中国饮食和民俗文化影响深远。

苏式月饼制作技艺实际上是古代人民的集体智慧结晶,源于唐朝,盛于宋朝。直至清乾隆三十八年稻香村的出现,这项技艺才开始真正被收集、整理、改良、创新、传播。

历经两个多世纪,在稻香村和其它老字号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全面发展。 至今可以有文字记载的,确切的传承艺人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吴金堂一代,在此之前的艺人确切史料已经丢失,至今有五代传承。

苏式月饼制作区域为江浙沪三地,传统的正宗技艺保留在苏州稻香村。此项技艺基本内容包括:选料、初加工、擦馅、制皮、制酥、包酥、包馅、成型、盖章、烘烤、包装等等过程。制作过程中没有任何模具,使用器具也比较简单,有刮刀、油光纸、烤盘、木炭基杉木盒等。

苏式月饼的花色品种分甜、咸或烤、烙两类。甜月饼的制作工艺以烤为主,有玫瑰、百果、椒盐、豆沙等品种,咸月饼以烙为主,品种有火腿猪油、香葱猪油、鲜肉、虾仁等。其中清水玫瑰、精制百果、白麻椒盐、夹沙猪油是苏式月饼中的精品。 苏式月饼选用原辅材料讲究,富有地方特色。甜月饼馅料用玫瑰花、桂花、核桃仁、瓜子仁、松子仁、芝麻仁等配制而成,咸月饼馅料主要以火腿、猪腿肉、虾仁、猪油、青葱等配制而成。皮酥以小麦粉、绵白糖、饴糖、油脂调制而成。

四. 陕西省 咸阳 淳化县 淳化荞麦

淳化荞麦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淳化荞麦籽粒色泽红褐色或黑褐色,面粉灰白色,具有特殊芳香味。受地域影响,淳化县城北部,海拔12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种植的荞麦品质为上乘,尤其是汉甘泉宫遗址所在地铁王乡梁武帝村(海拔1350~1400米)出产的荞麦,棱角隐讳,俗称无棱荞麦,因其颗粒饱满浑圆,出面率高,故品种为最上乘。

内在品质

淳化荞麦富含淀粉、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芦丁、总黄酮、蛋白酶等,其铜、硒等微量元素含量也较高。

食疗保健

用淳化荞麦磨面加工的食品入口滑润,易于消化吸收,有益于防治贫血病及癌症,控制糖尿病,治疗高血压,尤以降低胆固醇、血脂、血糖、血压的功效最为显著。是保健、养生、美容之佳品,特别是高血压、高血糖、高血压人群的最佳治疗保健食品。

产地自然环境

淳化荞麦产地位于咸阳西北部,地势基本呈北高南低状,海拔介于630~1809米之间。属渭北黄土高塬南缘丘陵沟壑区,气候特点为大陆性季风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8℃~10℃,年降水量610.8毫米,平均日照时数2249.1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49.86×108焦耳/平方米,≥10℃活动积温3281.0℃,平均无霜期170~183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荞麦的生长与营养物质的积累。

地域范围

淳化荞麦生产区域位于陕西省咸阳市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8°18′-108°50′,北纬34°43′-35°03′。东与三原、耀县为邻,南与泾阳、礼泉相接,西隔泾河与永寿、彬县相望,北与旬邑接壤。其分布区域包括城关、秦河、铁王、卜家、十里塬、胡家庙、官庄、润镇等8个乡镇,常年生产面积5万亩,年产量约1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淳化荞麦生育期短、抗旱、耐瘠薄、抗病性强;籽粒饱满,果皮红褐色或黑褐色,出面率高,面粉细腻,色泽均匀,制作的食品外形光亮,入口滑润,适口性好。 2、内在品质指标:淳化荞麦营养丰富,粗蛋白平均含量不低于11.47%,粗脂肪含量高出对照至少7个百分点。 3、安全要求:产品符合无公害食品麦类及面粉NY5301-2005荞麦的规定的标准要求。

五. 河北省 邯郸 武安 荞麦灌肠

荞麦灌肠武安自古有之,河渠村的灌肠最有名。用荞麦面和面,和成稀糊涂状,然后在笼屉上铺上布,把稀荞麦面放在一个特制的坨子里蒸,蒸好后切成宽约3厘米,长约5厘米的带棱的薄片儿,放在平底锅上煎(煲),锅底先放些油,以前放驴油,有“驴油煲(煎)灌肠”的说法,现在主要是用花生油,棉籽油,煎锅周围放一铁圈,煎好的就夹到铁圈上。吃灌肠时必须沾蒜沫儿,没有蒜沫儿不出味儿。煎灌肠街头小摊随处可见。其口味香软,口感极佳,是武安地道小吃。

六. 陕西省 延安 洛川县 陕北荞麦

陕北荞麦是延安传统出口产品之一,主要产区为延安北部各县,亦有“陕北三宝,荞麦、羊肉、地椒草”之说。全市种植面积约百万公顷,年产荞麦数十万吨。延安荞麦生长期长,光热能条件充足,加之颗大皮薄、面白粉多、筋大质优,做面食洁白细长,光滑爽口。其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均高于大米、小麦,食之不仅味美,且有防止血管硬化,控制糖尿病和消积化滞及抗癌等功效。因此身价日高,营养学家称之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绿色食品,被誉为现代社会的“贵族食品”、“益寿食品”。志丹县产的荞麦营养挂面荣获北京“七五”全国星火计划博览会金奖。荞麦浑身是宝,荞麦花是优质蜜源,荞麦皮是民间的“黑宝宝”,用之填充做忱芯,皮壳性凉、柔韧富有弹性,枕之不仅可明目醒脑,还有保健按摩之效,游客购买枕卧之后,啧啧称奇,俱称“神枕”,已成旅游商品。( 延安)

七. 河北省 保定 涿州 沙记月饼

沙记月饼是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的。比较有名的是沙老三月饼。

沙记月饼是涿州当地的著名小吃,很多店都有卖。都是纯手工制作,不含防腐剂,绝对的绿色食品。吃起来口感均匀,是老少皆宜的食品。

推荐去处:鼓楼大街西水门沟子清真沙记月饼;西丁沙老三月饼。

八. 安徽省 合肥 蜀山区 梅干月饼

其表皮是油酥皮,用上等面粉与素油搅拌加工制成,饼焰采用野菜(苦板菜),经过腌制加工,拌以新鲜猪板油和白糖而成。制成的月饼与广式和苏式月饼不同,其味清香,酥软可口,甜而不腻,营养丰富,素有盛名。

九. 安徽省 阜阳 颍州区 裕昌祥月饼

裕昌祥月饼

阜城北关老庞家生产的一种传统月饼,属百年老字号品牌。在安徽省阜阳市有这么一种说法“南有阜阳的樱桃,北有涡阳的苔干”。这阜阳的樱桃就是指阜阳老字号“裕昌祥”用于制作月饼和糕点的樱桃脯。裕昌祥的月饼有香酥、枣泥、香蕉、西瓜、山楂、水蜜桃、蜜汁五仁等十多个品种,都采用传统工艺制作,采用的都是纯天然的上等原料,吃起来酥软可口,甜而不腻,特别是嚼后不沾牙。“裕昌祥”对外承诺保质期为半年,实际上一年以后月饼口感如故,依然是香气扑鼻。

十. 甘肃省 武威 凉州 凉州荞麦

荞麦是蓼科植物,却一副天生丽质,茎绎紫色,水灵灵透明,像红珊瑚枝;叶脉像用朱笔勾画过似的,红色筋络历历在目,荞麦的花,细致、纯朴、粉白透姻脂色。一串串,一技枝,极繁,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农村净朗活泼的小姑娘,一笑,满脸都是阳光

养麦花这么美,那是有缘故的。传说先祖们的时代,凉州非常富饶,一年收的粮食当年吃不完,就有好多人不敬天道,暴殄天物,懒惰不思农事,邻里相争,兄弟反目,常出恶事,玉帝知道了后非常生气,要惩罚凉州百姓,使命将五谷棉麻全部收尽,“九天玄女”奉命行事,最后拔荞麦,没留意,援破了手指,她见这东西似乎不是什么正经庄稼,便不劳神了。荞麦染了仙女的血,茎杆都变成了红颜色,叶脉也变成红色,长得特别快,一旬一收,凉州百姓靠了荞麦才免于饿死,打那以后,百姓都一心向善,凉州重又富庶起来,但老天的惩戒不可不记,更兼荞麦有活命之恩,百姓就一直种它,叫做“救命粮”或“六谷”

凉州自然气候,收了小麦,离霜降还有些时日,可是种二茬庄稼时间又不够,就种荞麦、山药、豌豆这些生长期短的农作物。叫“秋田’,又叫“一茬半田”,若逢天旱、雹灾,小麦没收着,也趁着秋季雨水丰沛填补些秋庄稼。农家种养麦,可不是为了它的花开得娇艳

养麦有三道棱,色黑,碾去皮,里面的仁却极白,可以磨面,也可以稍加碾轧,加工成珍子,俗称“荞珍子”。把荞珍子煮得粘稠稀烂,加几块山药蛋,是农家最常见的早餐,名口“珍子拌汤”。正月里过年,人吃得油腻了,没食欲,老奶奶们就会说;“做些珍子拌汤,涮下肚子。”荞麦面的吃法很多,宫廷御膳中便有“荞面窝窝”这道点心,据说做起来要十几道工序,几十种配料,常人是望尘莫及的。农家吃荞养面简单多了,荞面使开水烫,弄几节白葱“砑”成碎末,和进面里,搁点盐、花椒面,擀薄,烙成烫面油饼,又软又香,说不定皇帝佬吃的“荞面窝窝”还不及这“烫而油饼”好吃呢。夏季,人们喜欢吃“荞面凉粉”。先把荞面“打”成稀糊,再倒进盆里晾,凉了,面糊就凝成一坨。吃时切成条或者是用一根长长的马尾丝儿,一头固定,一头牵在手中,突噜一旋,就旋成极薄的荞麦皮儿,搁一勺醋,洒些香菜末儿,冰清玉洁,别说吃的话,看着就感到津生喉润,暑意全消

凉州养麦,浑身是宝。她的花,是优质蜜源,仅次于枣花蜜,甘甜醇香,金黄澄净,是蜜中佳品。她的茎叶和叶质地脆软,多汁柔细,饲喂牲畜最肯上膘。碾过籽的荞皮,棕黑净爽,松软清香,凉州人喜欢用来做枕头瓤子

金秋的凉州田野上,养花正艳……( 武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