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江川特产美食 江川特色美食与介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江川特产美食 江川特色美食与介绍更新时间:2024-01-28 13:04:58

一. 云南省 玉溪 江川区 明星蘸水食洞鱼

明星位于县城之北的抚仙湖岸与澄江县的立昌村交界处,湖岸鱼洞密布,绿树成荫,环境幽雅凉爽,堪称天然避署胜地,是江川的旅游景点之一。明星人民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在捕捞抚仙湖抗浪鱼的实践中,积累了一套独特的捕鱼方法,同时总结了铜锅煮鱼配蘸水的烹调经验。

一、煮鱼方法:取鱼洞中岩泉水连同活鱼入铜锅内,加入适量的盐和姜丝,盖上盖子,在专用的小炉灶上用柴禾大火一次煮沸,再放入适量的葱叶、味精。

二、蘸水配制:干辣椒用火烧后舂细,花椒舂细,葱白、姜切细,大蒜打烂成泥备用。先将适量菜子油注入炒锅内炼透,尔后放入自制的面酱、辣椒面及适量盐巴在炒锅内炒拌。炒锅离火后,再把花椒面、味精、切细的葱白、姜和蒜泥等配料放入拌匀即成。芫荽、薄荷切细另用碗装,随意取用。食用时,蘸水用鱼汤调开,把鲜鱼配蘸水即可食用。

旅客们吃了配有明星蘸水铜锅煮鱼,真是赞不绝口。它已成为江川县的一道名特菜肴,吸引了的众多县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二. 云南省 玉溪 江川区 江川火锅

江川火锅,也叫炊锅,相传已有三百年历史,它由古代的铜鼎逐步发展和演变而来。分为铜制、陶制、搪瓷制、银锡合金制。江川主要以铜制火锅为传统产品,分为大、中、小火锅,产品畅销省内外三十多个地州市县。铜制火锅不仅在民间食肆中流传甚广,而且在宴会上也经常以炊锅烹美馔,登上大雅之堂。

江川火锅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好,抗腐蚀性强的特质。用火锅

烹制菜肴,其食用的方法一般有涮锅、清汤锅、码锅等。菜料多样,选择广泛。从名贵的山珍海味到一般的白菜豆腐,都可以作为烹制原料。火锅制作的菜肴,具有味别众多,汤菜兼有,清鲜香醇,爽口不腻

,烹制简便的特点。食之,使人有“菜在一锅,香味四溢”之感。喜庆寿宴,逢年过节,严寒时日,全家老少吃上一席火锅什锦,兴趣盎然,别有一番情趣。

三. 云南省 玉溪 江川区 冬瓜蜜饯

到玉溪市旅游的游客,以能够买到本地冬瓜蜜饯带回家去而感到不虚此行。热情好客的玉溪主人,在待客的糕点中缺少了冬瓜蜜饯,就会表示歉意。亲友之间,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也常以馈送冬瓜蜜饯作为一种礼品。玉溪市冬瓜蜜饯具有清凉甜脆、透明无渣的特点
相传玉溪制作冬瓜蜜饯始于明代后期,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民国初年玉溪凤香斋糕点铺名师唐家荣,增创"水晶蜜饯,使玉溪蜜饯声名大震。玉溪冬瓜蜜饯则分为红蜜饯和白蜜饯两种,两种蜜饯均呈透明状,且色泽鲜艳,故而红蜜饯被誉为"琥珀蜜饯",白蜜饯被誉为"水晶蜜饯"。 玉溪冬瓜蜜饯,虽然称蜜饯,却并非以蜜制作,而是选用上等红、白糖精工制成,质优味美,让人吃后真有"不是蜜味胜似蜜味"感觉。制作各种蜜饯,首先选用水分适中的冬瓜,削皮成净片,再将冬瓜净片切成块状后,用石灰水浸泡、漂洗一星期,待冬瓜净片呈丰满的透明状态时,先用糖浸一日,然后反复煮、清三次。成品后,按干装和水装两种藏于阴凉干燥处,较长时期不会变质。玉溪冬瓜蜜饯畅销省内、远销北京、福建等地,1982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 玉溪)

四. 云南省 玉溪 江川区 菌子宴

一进九溪“蒋记菌子宴”的大门,就见许多人围坐在一起,正在一篓篓打理当天买来的干巴菌。老板娘宋卜焕告诉记者,这段时间正是干巴菌生长的最好季节,所以他们每天要买上几十斤,除了保证当天需要外,其余的一部分用来储藏,一部分用来腌制干巴菌咸菜。“蒋记菌子宴”是名副其实的菌子宴,他们以鸡枞、干巴菌、奶浆菌、鸡油菌、黄连头、铜绿菌等各种菌子为原料,最多可以做出30多种不同口味的菜肴。而菌子宴的特色,就要数杂菌焖鸡、鸡枞汤、青辣椒炒干巴菌,以及独特的杂菌膜了。“蒋记菌子宴”的鸡枞汤不添加任何辅料,只稍微放了点油盐,清亮的汤刚一上桌就香气扑鼻,喝上一口,肠胃和味觉都活跃起来,是最好的饭前开胃菜。这时候,杂菌焖鸡也做好了,红辣椒、绿薄荷、白鸡肉、黑棕色的菌子,加上红汪汪的汤汁,颜色刺激着食欲,赶紧尝一块鸡肉吧!口感鲜嫩爽滑,少了几分鸡肉的寡淡,多了几分菌子的鲜香。再尝一块杂菌,初入口中是菌子野性的香味,咬上一口,菌子里饱含的鸡汁一下滑入口中,顿时让人想起一个词“唇齿留香”。青辣椒炒干巴菌、炒杂菌也是不可不尝的,因为吃过的人都一个劲地推荐说:“香,太香了!吃过一次还想吃。”杂菌膜则算是饭店里最有特色的菜了,是老板娘将江川传统的膜腌制方法用到杂菌这种山珍上,创造出百吃不厌的杂菌膜,它可以成为饭桌上的佐餐佳肴,也可以当作茶余饭后的零食。吃得差不多时,煮一碗面条,舀几勺杂菌焖鸡的汤汁,再根据个人喜好加点炒干巴菌、炒杂菌、杂菌膜,最后来上点饭店自己腌制的嫩黄豆、干巴菌咸菜,一看调料就馋得我们只管低头吃饭,再顾不上跟你介绍什么了。如果你是个有心人,记得走得时候带上一罐用新鲜红辣椒、新姜腌制的蒋记腌干巴菌,送朋友或者给家人,都是一份很好的礼物。

其实,“蒋记菌子宴”的生意之所以火爆,除了他们独特的加工工艺外,原料的品质是很关键的一个因素。九溪野生菌素来以无污染,菌香浓而在全市的野生菌交易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加上“蒋记菌子宴”多选用九溪放马沟、罗合白两村的菌子,因为“放马沟、罗合白山上的树棵子厚,没有工农业污染,菌的质量好”,所以味道更为醇香

五. 山东省 聊城 莘县 伊尹治国美食养生宴

伊尹,商初大臣。出任前,曾在我县莘亭一带躬耕。《孟子》中记载:“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伊尹是商朝五朝元老,历佐商汤、外丙、仲壬、汤孙太甲和沃丁,理政安民60余载,治国有方,权倾一时,为商朝600年基业奠定了基础。伊尹是中国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宰相、第一位帝师,被孟子称为“圣之任者”。同时,伊尹还被中国烹饪界尊为“烹饪鼻祖”和“厨圣”。

伊尹治国美食养生宴,把握了伊尹治国、养生、美食三个理念。伊尹以鼎烹说汤,分析天下大势与为政之道,主张“居上克明、为下克忠”,注重尊贤、用贤。“治大国若烹小鲜”是对他的高度评价。《汤液经》为后世食疗、养生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伊尹五味调和等烹饪理论,被历代宫廷食典延续使用。本套宴席既体现了伊尹时期的美食养生文化,亦体现了伊尹的治国理政思想,是上古治国美食养生的生动再现。

六. 云南省 玉溪 江川区 抗浪鱼

   抗浪鱼是抚仙湖的鱼类,人工驯养繁殖抗浪鱼是云南省科技厅的农业科技攻关项目,经项目单位和技术人员两年的探索和精心饲养管理,在海口抗浪鱼养殖场人工饲养的5000尾抗浪鱼 ,通过激素处理和人工模拟抗浪鱼的自然产卵习性,于2002年5月6 、7日第一批产卵,10日孵化出鱼苗,5月14 、15日第二批产卵,两批共孵化出鱼苗5万多尾。2 002年7月24日,海口抗浪鱼养殖场有6-8厘米2龄抗浪鱼40万尾,1--1.5 厘米1龄抗浪鱼20万尾。标志着抗浪鱼人工驯养繁殖取得成功。经过两年多的探索研究,项目组科技人员已初步掌握了抗浪鱼的整个生活周期和生活习性、人工饲养管理技术、疾病防治措施,为下一步继续研究,恢复鳞鲸鱼种群奠定了很好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

为进一步完善抗浪鱼人工驯养繁殖技术,扩大规模,使抗浪鱼的种群得到尽快复,2002年7月26日 ,由澄江县科学技术局、澄江县水电局组织筹备,玉溪市科学技术局主持召开“澄江县抚仙湖抗浪鱼人工驯养繁殖评价会”。抗浪鱼人工驯养繁殖专家评价组、抗浪鱼人工驯养繁殖课题组,省、市、县有关单位领导,新闻媒体等46人参加会议。会议通过课题组汇报项目实施情况,专家及领导提问,课题组答辩,评价组提出评价意见等议程,对抗浪鱼人工驯养繁殖取得成功给予充分肯定。建议课题组及县科学技术局、水利局做出计划,从抗浪鱼种苗数量、发展规模等方面,向市委、市政府汇报,争取更多资金投入,使来之不易的这项技术尽早发挥作用,让抗浪鱼种群尽早得到恢复,造福于沿湖居民,促进抚仙湖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为濒危物种的种群恢复,著物种的产业化生产探索一种模式。

七. 云南省 玉溪 江川区 四道特色鱼菜

2005年12月20日至23日,首届中国云南高原湖泊淡水鱼烹饪邀请赛在江川隆重举行。比赛认定江川特色鱼菜四道,分别是:江川铜锅蘸水鱼、江川盐水鱼、江川渎渎鱼、江川小干鱼,这四道菜色香味俱全,是江川传统鱼佳肴,深受人们的喜爱。

八. 云南省 玉溪 江川区 江川大头鱼

江川大头鱼是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的。大头鱼的得名,在于头大而宽,其头顶1背,口大呈弧形,无口须,体色呈限白,以头油、肉嫩、质鲜、味美,含脂量高而闻名。

江川地处滇中,境内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半湿润地区,全县现有水域面积16.5万亩,是全国唯一水域面积超过耕地面积的县份,多年来该县一直是云南渔业生产的重要基地县。沿湖4乡(镇)13村37个自然村涉渔,全县70%的人口与渔业有关,去年该县渔业收入逾4000万元。江川境内主要经济鱼类有青、草、鲢、鲤、鲫鱼、大头鱼、金线鱼等,其中数大头鱼与抗浪鱼尤为著名。明《云南志》载:“大头鱼出星云湖,渔者干戊二日编为竹笼,沉水取之,其头味甚美”;1869年,外国学者将大头鱼标本收藏于巴黎博物馆。大头鱼因鱼头宽大而得名,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且可以入药,有滋补、祛风的功效,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是星云湖特有的土著鱼类之一。

江川星云湖碌鱼,俗称“大头鱼”,学名柏氏鲤,为鲤科鱼类。它生活在淡水湖泊的中上层水域,以浮游生物为食,天然繁殖。一般个体重在300—400克,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江川大头鱼在省内外闻名遐迩。

江川历史上盛产“大头鱼”,起源于何时,尚无确切考证材料。明正德(公元1506----1520)年间有记述“其渔利之富向为滇中著名”。清代及民国时期的记录是“碌鱼”产于星云湖中,似鲤而首巨,身肥味美,俗呼“大头鱼”,其脑浆营养价值更高。

星云湖因历史上盛产大头鱼著名,五十年代鱼获物中大头鱼约占50%。目前已成为稀有鱼种。1987年,国家把大头鱼列为重点保护鱼类之一。

九. 云南省 玉溪 江川区 大头鲤

大头鲤的体形与鲤鱼十分相似,但头部较宽大,体形似鲤,所以得名“大头鲤”。在中医学上还可将其入药,具有滋补、祛风的疗效。近年来种群数量不断减少,亟待保护。大头鲤为我国特有种,仅分布于云南省的星云湖和杞麓湖。因其肉细嫩,含脂量高,味美,营养丰富,颇受人们欢迎。

尾柄细长。体长9—12厘米,最大体重可达2千克。头特别大而宽,头长大于体高和背鳍基长;头背宽而平坦。口阔且大,亚上位,弧形,口裂显著倾斜,口宽大于吻长。无须。下咽齿主行第二枚齿齿冠具2-5道沟纹。鳃耙排列甚细密,在48个以上,其长度超过鳃丝长。鳞大,侧线鳞34-37个。背鳍 大头鲤

和臀鳍均具带细锯齿的硬刺。背、腹鳍起点相对或背鳍稍长,背鳍基长,鳍条短,外缘深凹,胸、腹、臀鳍均大;胸鳍达腹鳍。尾鳍下叶为橘红色。背鳍的起点大约于腹鳍相对,距尾鳍的基部比距吻端的距离略近。背鳍颌臀鳍硬刺的后缘均具锯齿。尾鳍呈深叉状。鳔具2室。

生活习性

喜欢生活在水深而水质较清澄的水体中上层,对恶劣环境耐受力差,若水质混浊或离开水体则易死亡。性活跃,游泳迅速。食性较单一,大小个体的食性差异不大,几乎均以大型浮游动物的枝角类和桡足类为食;有时也杂食些硅藻、丝状藻和龟甲轮虫等,但数量很少。

繁殖习性

一般雌鱼体重在50克左右即已性成熟,产卵期较长,从4月初开始直到9月,以5-6月最盛。卵附在水草上孵化。
生长速度较慢,但生长速度均匀,各龄鱼体的平均年增长量约60毫米。最大个体重2公斤,通常在1龄鱼中已有50%的个体性成熟,体重52克,而雄性体长仅117毫米,体重32克。大头鲤的怀狼量大,3-4龄鱼的怀卵量达13万粒。分批产卵,通常分为两批,两批之间相隔7天。每批产卵3天。过7天再产第二批卵。产卵期为5-6月,卵通常在晴天拂晓3-5时产于水下1-2米处,产粘性卵,卵粘附于水生管束植物上。以浮游动物为食, 其中以枝角类和桡足类占绝对优势,其次为轮虫,此外还兼食少量硅藻,丝状藻以及水生维管束植物等

大头鲤(15张)。

致危因素

在20世纪50-60年代曾为产区的主要经济鱼类,在两个湖的渔产量中,占极大优势,曾占总产量的70%左右。自70年代引进鲢、鳙,与大头鱼产生食物竞争;在引种时又带来了鰕虎鱼、鳑鲏、麦穗鱼等小型野杂鱼,这些鱼生命力强,且大量吞食鱼卵;再则湖泊水位下降,水草减少而破坏了产卵场;长期的酷渔滥捕;大头鱼自身抗病力弱,生长缓慢,适应环境差等综合因素,导致资源的锐减。

种群现状

目前大头鱼在星云湖和杞麓湖中,仅占鱼产量的0.5%左右。
1963年统计,大头鲤在星云湖占鱼类总产量的70%,在杞麓湖占30%。自20世纪70年代始,由于捕捞过度,引进食性相似的鳙及环境变迁影响,大头鲤资源日趋枯竭。1979年江川渔场用池塘人工繁殖获得成功。1988年后又生产大规格鱼种放湖,使鱼产量逐步增长。

十. 云南省 玉溪 江川区 九溪糍粑

九溪糍粑是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九溪镇的特色小吃

糍粑是用糯米加工而成的一种食品,尤其是九溪乡农民加工的糍粑,是餐桌上不可多得的佳肴。每年春节群众就有加工糍粑的习惯。遇远方来客,当地群众就会拿出自家加工的糍粑,用香油炸熟,招待客人。炸热的糍粑白里透黄,色香俱佳,食之酥脆味甜,令人赞不绝口。

九溪糍粑,加工方便。用糯米泡水一日左右后蒸熟,倒入石臼中舂烂至八成,撒入事先碾碎的黄果皮、花椒和白糖,接着舂到看不到饭粒即可。舂好后的糍粑,用手打成月饼状,用青松毛盖好,凉二至四天,就可用特制的推刨,把糍粑推成均匀的长条片,再用菜刀切成长形小方片,晒干就成。晒时要掌握火候,一次晒干。晒老了易碎,反之夹心,若是第一次没晒干,则应抬入家中,不能让风吹着,让其自行晒干。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