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秦皇岛特产紫米糕 邱县特产血糕的吃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秦皇岛特产紫米糕 邱县特产血糕的吃法更新时间:2024-04-17 02:45:52

一. 江苏省 扬州市 宝应 宝应紫圆慈姑

宝应紫圆慈姑是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的。宝应是著名的“中国慈姑之乡”。“宝应慈姑”在唐代就成为御用贡品,清代被列为重要土产。宝应慈姑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宝应是著名的“中国慈姑之乡”。“宝应慈姑”在唐代就成为御用贡品,清代被列为重要土产。为充分利用丰富慈姑资源,提升宝应慈姑产品形象,促进宝应慈姑产业做大做强和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近日,县农委一名工作人员到宝应县档案馆,查阅宝应慈姑相关历史资料。我馆工作人员为其提供了珍贵馆藏《道光宝应县志》、《民国宝应县志》及《宝应年鉴》、《宝应大事记》等7本有关宝应历史文化的地情书籍和资料。为“宝应慈姑”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宝应慈姑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地域范围为宝应东荡地区的广洋湖、射阳湖、西安丰、曹甸、望直港和鲁垛等6个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9°07′43〞~119°42′51〞,北纬33°02′46〞~33°24′55〞。

二. 河北省 秦皇岛 昌黎 昌黎猪

产于河北昌黎。体型中等紧凑,成年公猪体重150公斤左右,体长140多厘米,胸围130多厘米;成年母猪体重140多公斤。头较小,额部有皱纹,颈较粗短,腰背宽而平直,臂部丰满,四肢胶短,被毛黑色,四肢下部尾尖及鼻端均具白斑。公猪四肢粗壮,胸部宽深;母猪乳房发育良好。猪具有适应性强、增重快、早熟,易育肥、皮薄肉嫩、出肉率高等优点。

三. 浙江省 湖州 长兴 长兴紫笋茶

长兴紫笋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长兴紫笋茶历史源远流长,久负盛名,是中国茶文化发祥地之一。早在1200多年前的唐代,茶圣陆羽在长兴顾渚山茶区发现此茶“芳香甘冽,冠于他境,可荐于上”,并以“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载入《茶经》,取名“紫笋”,推荐给皇帝。唐代贡茶分布较广,包括五道十七州部,而顾渚紫笋茶最为著名,乃贵为贡茶之上品,有诗云“琼浆玉露不可及,紫笋一到喜若狂”,被后人称谓中国贡茶之最,中国名茶之源,而且朝廷命将贡额勒石立碑,定名为“顾渚贡焙”。 近年来,长兴紫笋茶连续被省农业厅评为浙江省一类名茶、省级名茶、中国名茶、全国名茶、农业部首届国际农博会获名牌产品等称号。并先后荣获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浙江农业博览会评为金奖等荣誉称号;“紫笋”牌商标已连续三次被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紫笋”牌紫笋茶已连续三次被评为浙江省名牌产品。

产品产地:浙江湖州长兴县

产品季节:清明至谷雨期。

产品特性:泽绿翠,银毫明显,香孕兰蕙之清,味甘醇而鲜美,茶汤清澈晶亮,叶底细嫩成朵。

产品成分:富含维生素、钙、铁等多种营养成分。

产品功能:该茶不仅清凉可口,而且有回归自然、驻颜悦色、治疗咽喉肿痛等功效,是炎炎夏日消暑、润喉的理想饮品。

产品简介:紫笋茶亦称湖州紫笋、长兴紫笋,是中国传统名茶,产于浙江省长兴县。早在1200多年前已负盛名。由于制茶工艺精湛,茶芽细嫩,色泽带紫,其形如笋,故此得名为紫笋茶。

每年于清明至谷雨期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其制作,经摊青、杀青、理条、摊凉、初烘、复烘等过程。制成的极品茶芽叶相抱似笋;上等茶芽挺嫩叶稍展,形似兰花。

如今紫笋茶是国家级名茶,获北京农博会金奖。

产品历史:唐代贡品——紫笋茶,被历代文人誉为“茶中极品”,产于浙江长兴顾渚山一带。早在唐代宗广德年间(公元764~765年),茶圣陆羽在长兴考察茶叶,发现此茶优于其他茶,就推荐给皇帝,并于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正式列为贡茶。长兴作为茶圣陆羽的第二故乡,古代许多文人墨客都涉足紫笋茶原产地顾渚山,留下了许多诗篇和摩崖石刻,成为珍贵的中华茶文化遗产。“紫笋”一名,也由陆羽《茶经》“紫者上,笋者上”而得名。随着紫笋茶贡额的增加,在顾渚山建造了第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茶厂——贡茶院。每年谷雨前,皇帝诏命湖长两州刺史督造贡茶,顾渚山立旗张幕,太湖里画舫遍布,盛况空前。龙袱包茶,银瓶盛水,限定清明前将贡茶送到长安。故有“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和“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等诗句。当时采茶役工约三万,工匠千余,累月方毕。顾渚紫笋茶在唐代连续进贡八十多年,会昌中(公元843年)进贡紫笋茶数量近二万余斤,朝廷将贡额勒石立碑,定名为“顾渚焙贡”。自唐朝经过宋、元,至明末,连续进贡876年。顾渚紫笋茶作为贡茶可谓进贡历史最久、制作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品质最好、进贡时间最长的贡茶,顾渚紫笋是中国贡茶之最。

地域范围

长兴紫笋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包括长兴县水口乡、夹浦镇、小浦镇、煤山镇、白岘乡、龙山街道、雉城镇、林城镇、泗安镇、二界岭乡、吴山乡、和平镇、李家巷镇、洪桥镇及国营场站等地的天目山余脉山区,辖15个乡镇92个村(场)。东至李家巷镇的青草坞村、南至和平镇的周坞山村、西至泗安镇的五丰村、北到夹浦镇的父子岭村,地理坐标为北纬30°43′-31°11′,东经119°33′-120°06′。全县国土面积1430平方公里,保护区茶园面积6600公顷,产量1000吨。

四. 湖南省 娄底市 涟源市 涟源紫米

涟源紫米,源自湖南涟源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曾定居龙山,采药撰方,著《千金要方》,留下二千多个药方,疗效神奇,上山进香求医者,络绎不绝。今岳坪峰顶,尚留“药王殿”。相传是“药王”孙思邈带入,亦相传是明朝从江西引入。此后,涟源便开始有紫米种植,涟源紫米颜色鲜艳,味香微甜,药食兼用,独具一帜,是稀有的健康食品和食疗佳品。如今,涟源紫米以它特有品质,走向全国市场和千家万户。

紫米是极珍贵的水稻品种,谷壳颜色紫红,米粒外层有紫色物质,做成饭粥后色更鲜艳,故名。紫米乃“米中极品”,俗称“长寿米”、“补血米”,是稀有的特色保健食品。汉武帝以来,历代为“贡米”,皇室贵族的珍稀美味,《红楼梦》中御田胭脂米,是国家领导人出访选定的馈赠礼品之一。

营养价值:紫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赖氨酸、核黄素、硫胺素、叶酸等和多种维生素,铁、锌、钙、硒等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皆高于普通大米。营养丰富,品质甚佳,是理想的滋补佳品。

食用效果:《本草纲目》记载:紫米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明目活血等作用。对头昏目眩、贫血白发、腰膝酸软疗效尤佳,长期食用可延年益寿,是老年人长寿之“养生米”,适合孕产妇和康复病人保健食用,产妇“月子米”,贫血病人“补血米”。紫米的膳食纤维含量丰富,能够降低胆固醇,预防冠心病,帮助减肥。美国研究显示,紫米花青素较丰富,有助抗癌。

食用方法:饭、粥、煲汤,或加工。可单独食用,亦可按1份紫米配4份白米食用。紫米味香微甜,粘而不腻,熬粥晶莹透亮。紫色素易溶于水,不宜用力搓洗,蒸煮放水稍多,时间稍为延长。

五. 云南省 丽江 古城区 白米糕

菱形,白白的小块,有红糖、白糖两种口味。红糖味的在正中点了红点,模样惹人喜爱。这是种蒸出来的米制食物,吃着满嘴干干的面面的,不用担心上火,1块钱5个。卖米糕的大妈从不吆喝,推着三轮车

六. 山西省 晋城 沁水县 沁水紫皮蒜

沁水紫皮蒜

沁水紫皮蒜产于沁水县端氏镇。特点是蒜头大,蒜瓣大,辛辣味浓。为山西省晋城地区名土品。

七. 台湾省 花莲 周记筒仔米糕

米粒黏、肉燥香,周记筒仔米糕香喷喷的劲儿,源自于一丝不苟的制作过程;黏质佳的糯米先炒过,肉馅则精选瘦肉炒香,接着放进蒸龙内蒸到熟透;端上桌前,洒上花生粉与甜辣酱,寻常小吃嚼来口颊生香。此外,店内还有四神汤与排骨汤,排骨汤不放香料,完全蒸出原味,相当爽口。( 花莲县)

八. 山西省 晋中 昔阳县 红枣米糕

红枣米糕

红枣米糕的制作材料:

软黍米面1500克,红枣500克,玉米面500克,白糖250克。

红枣米糕的介绍:

山西一带盛产黍米、红枣,用黍米面和红枣制作枣糕,是当地的传统风味小吃。逢年过节,迎亲送友,以至红白喜事,都要制作枣糕以示庆贺。

红枣米糕的特色:

色泽金黄,口感香甜。

红枣米糕怎么做,如何做红枣米糕:

1、将红枣洗净蒸烂、去核。把两种面粉混匀,加白糖100克,用适量水拌成湿粉状。

2、铁笼上火烧热,用双手细搓米粉入笼内,搓一层米粉放一层红枣(上笼时需有蒸气,没有蒸不熟),搓完后,蒸10分钟下笼。食用时切块上盘加白糖。

红枣米糕的制作要领:

用手搓入笼中时,用力要匀,不能有小粒。

九. 云南省 保山 龙陵县 龙陵紫皮石斛

龙陵紫皮石斛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龙陵紫皮石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龙陵紫皮石斛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紫皮石斛原为广泛分布于龙陵海拔1200米~2000米区域的一类优质石斛,在现行市场收购价上,是仅次于铁皮(含铜皮)石斛的优质石斛。经上海复旦大学取样化验,其多糖含量达10.8%~11.6%之间,为霍山石斛多糖含量的60%。石斛多糖具有明显的提高免疫能力,对防癌抗癌、抗衰老及治疗糖尿病有较好的疗效。近二十年来,浙江乐清市的部分农民纷纷涌入龙陵收购、加工紫皮石斛。经多年的采集,龙陵境内野生紫皮石斛几乎灭绝,而市场需求逐年增加,价格年年看涨。在野生可采资源减少、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龙陵县以龙山为代表的广大农民纷纷对紫皮石斛的人工栽培技术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形成了很多成功的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龙陵县紫皮石斛属于兰科石斛属的一类优质石斛,其代表种为齿瓣石斛(Dendrobium devonum Paxt),主要分布于龙山、龙江、象达、平达、木城等乡镇,该类石斛以茎条表现为紫红色为显著特征。以开花期不同分为春紫(清明前后开花),夏紫(芒种前后开花),秋紫(立秋前后开花)三种类型。民间历来有将紫皮石斛捆于喜附生的木棍上挂在屋檐下,作为观赏。近年来,随着石斛开发利用越来越广泛,仅靠野生采集已难满足市场需求,为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产区农民将采集到的野生石斛中的当年生茎(商品名称白条)剪下出售,而将二年生以上的老茎(俗称老草)作为种苗栽培,由于紫皮石斛的人工栽培尚属新生事物,无现成的栽培模式,全凭各产区农民摸索试验,经过几年的实践,产区农民充分发挥聪明才智,采取仿野生栽培,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栽培方式,可谓白花齐放。归纳起来,主要的栽培模式有:活树放养法(移活树规范种植放养法),石墙栽培法(在此基础上改进的空心砖填料栽培法)、瓦(草)房栽培法,木床栽培法(改进后的木床加杉原木栽培法)、木槽栽培法等几种栽培模式,取得了亩年产值折计3.6万元的收入,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地域范围

龙陵紫皮石斛农产品地理标志生产区域保护范围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境内,涉及龙陵县的龙山镇、龙新乡、镇安镇、象达乡、平达乡、勐糯镇、碧寨乡、腊勐乡、龙江乡、木城乡共10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98°25′—99°11′,北纬24°07′—24°50′,东西横距 64 公里,南北纵距 78 公里。种植面积1000公顷,年产量219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特征 1.1、鲜品:表面黄绿色带紫斑点或条纹,老熟时叶鞘呈银灰色,有的间有褐色斑,节间裸露部分呈紫色;略具香气,味淡,后微甜,嚼之初有粘滑感,继有浓厚粘滞感。园柱形,横断面圆形,节间微胖;节明显,节间1.3cm~2.2cm,不分枝,茎粗2mm~6mm,基部下延为抱茎的鞘,边缘和中肋常带淡紫色。 1.2、枫斗:未抛光呈银灰色,抛光后呈黄绿色或暗红色。略具青草香气,味淡,后微甜,嚼之初具有粘滑感,继有浓厚粘滞感。呈螺旋形,一般为2-4个旋纹,茎拉直后长3.5-8cm,直径0.2-0.3cm,表面有细纵皱纹,质坚实,易折断,断面平坦。 4.2内在品质特征: 2.1、鲜品 水分≤85%, 粗多糖:鲜品干燥后≥ 28% 。 2.2、干品(枫斗) 水分≤12%,灰分≤6.0,酸性不溶性灰分≤1.0,浸出物≥ 10,粗多糖(以无水葡萄糖计)≥28%。 龙陵紫皮石斛具有养胃生津、滋阴除热之功效。 3、安全要求 产地环境应符合云南省紫皮石斛地方标准DB53/T290.1-2009要求。生产技术规程执行云南省紫皮石斛地方标准DB53/T290.3-2009;质量安全要求执行云南省紫皮石斛地方标准DB53/T290.4-2009。

十. 黑龙江省 哈尔滨 阿城 白城紫皮大蒜

白城紫皮大蒜:久负盛名。

白城大蒜是黑龙江省阿城县闻名遐迩的之一。它的主要产地是金代上京会宁府城池遗址内外,阿什河乡的白城、南城、双城、新城四个村。蒜质尤以白城城内产的为最佳。阿城白城地区种蒜已有800年历史,阿城蒜因蒜瓣整齐、蒜汁黏稠、辣中带甜的极佳品质而声名远播。1998年阿城大蒜基地被中国学会授予“中国北方大蒜之乡”称号。.

品种介绍

白城大蒜有紫皮蒜和白皮蒜两种,以紫皮蒜著称。紫皮蒜,鳞茎外皮呈紫色,瓣少而个体肥大,蒜瓣整齐,是大瓣蒜种。蒜汁稠粘,蒜味辛辣,品质好,宜久存。紫皮蒜所产蒜苔,也是蔬菜中的佳品。白皮蒜,鳞茎外皮呈白色,蒜头大,产量高,蒜瓣多而个体小,是小瓣蒜种。鲜白皮蒜,供淹制糖蒜。干白皮蒜可供冬季生产蒜苗。.

营养成份

白城大蒜含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不仅是上好的调料,而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并含有抗坏血酸、尼克酸、硫铵素等营养物质及人体所需要的锌、镁、钠、磷、铁、硒等元素。.

药用价值

白城大蒜含的大蒜素,具有抗癌、抗菌和解毒杀菌、健脾开胃、消食去积的作用。白城大蒜还有加速伤口溃疡愈合作用,能治高血压,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防止血管阻塞,对预防心脏病及血液循环系统疾病,亦有良好效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