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白糖脆饼南通特产 脆饼南通特产奶香味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白糖脆饼南通特产 脆饼南通特产奶香味更新时间:2024-05-12 19:18:57

一. 江苏省 南通市 如东 如东文蛤

如东文蛤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如东文蛤是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的。如东沿海是文蛤的主要产地之一,所产文蛤肉质鲜美,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等营养成分。

如东出产的海产珍品文蛤,素有“天下第一鲜”之称。早在唐代文蛤就被列为贡品。文蛤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药用价值很大。文蛤是如东大宗出口产品,以往处于自然繁殖、自然生长、自由采捕的状态,为了保护这一贝类资源,在1958年建立“如东县海涂养殖场”,首次进行了人工围养、放养文蛤幼苗、捕大留小,实行封滩养殖。1969年以冻蛤肉出口,从1979年开始改由鲜活文蛤出口,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如东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文蛤养殖出口基地。作为全国著名地文蛤产区的如东,全县除天然文蛤繁殖海面外,人工养殖面积达50多万亩,年出口6000多万吨,成为我国最大地文蛤生产基地。

二. 江苏省 南通市 通州 西亭脆饼

原名复隆茂白脆,始产于清光绪年间,已有100多年历史, 产地为通州市西亭镇。曾获95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这种脆饼选料讲究、加工精细、形态别致、层次分明、香甜松脆、富有营养,是家庭食用、旅游携带、馈赠亲友的优质食品。

西亭脆饼是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西亭镇的。西亭脆饼用料考究,做工精细,具有酥甜香脆、美味可口的独特风格。

西亭脆饼是千年古镇西亭生产的一宗传统特色食品,它初创于晚清,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

西亭脆饼每只不足两公分厚,竟有十八层,干吃,有酥、脆、香、甜的感觉;泡食,层次不乱、汤水不浑、香味扑鼻,且纯正可口、营养丰富、健脾开胃,颇受人们喜爱。

清光绪初年(1880年左右),有位名叫冷纯溪的镇江商人涉江来西亭镇落户谋生,开了爿茶食坊,取名“复兴店”,制作一种酥甜食品——脆饼,孰料生意清淡,问津者寥寥。冷某为了在同行竞争中站稳脚跟,打出品牌,重金礼聘了手艺高超的茶食师傅研制新的脆饼配方,并招徒传艺,把“脆饼”定名“薄脆”,采用精白面粉、绵白糖、纯质精炼白油、脱皮白芝麻为主要原料,在色、香、味、形四字上狠动了一番脑筋,因此很快别树一帜,慕名求购者络绎不绝,生意一天天看好。也是事出有缘,因为西亭是清末状元、后身居北洋政府农林、工商总长要职的张謇的祖居地。这一年,他回乡探亲祭祖时,品尝了同在一条街、相距仅数步之遥的复兴店薄脆饼,在大加赞赏之余,情酣笔畅地为该店题名为“复隆茂”号,寓意生意兴隆、财源茂盛。张状元赴京时,又把薄脆饼作为自己家乡的土遍赠京城的达官贵人、驻华使节和外籍客商,从而使复隆茂脆饼名声大噪。

由于世事沧桑,复隆茂脆饼店也几经沉浮:抗日战争期间,它几乎毁于炮火中,陷入一片萧条;解放后,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再一次1封炉歇业;祖国的改革开放才使这一尘封已久的传统食品被人们挖掘出来,恢复生产,并正式以“西亭脆饼”为商标申报注册。

西亭脆饼所以名声在外,除讲究选料纯正,也是和工人师傅精心操作分不开的。从和面到出炉,一共有28道工序,而且基本上都是手工操作,饼胚贴上黄泥炉壁后,经优质无烟煤炭微火烘烤一个半小时以上才出炉,这样制作成的脆饼只只成型饱满、色泽金黄,香味扑鼻,真是撩人食欲。

几十年来,西亭脆饼厂已从一个只有三名工人、三只黄泥炉子的手工作坊起家发展到现在拥有一百多名工人和一批先进设备的食品厂;且不断革新,制成了椒盐、含硒等新品种的脆饼,更受人们的喜爱。1989年初,西亭脆饼荣获全国食品博览会金奖,2001年“西亭脆饼”品牌进入了江苏省著名商标行列当地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西亭脆饼十八层,层层分明能照人,上风吃来下风闻,香甜酥脆爱煞人。”这大概是对这个传统食品最简炼概括的写照和褒奖吧!

三. 江苏省 南通市 如东 虾公

状似蜈蚣,故名虾公。在南方叫濑尿虾而在北方却叫皮皮虾。有膏肓的一般清蒸,无膏肓的一般可炒可炸,味道十分鲜美特别。

四. 江苏省 南通市 如皋 如皋萝卜干

如皋萝卜干,产于江苏省如皋市,是江苏省。如皋萝卜干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其他成分如维生素B2、钙、铁、磷含量都高于苹果和梨,营养极为丰富。食后有消渴、消火、降气、宽中、除积化痰、助消化等作用。

“如皋萝卜赛雪梨”,早已远近闻名。如皋人种植的白萝卜至少已有上千年历史。如皋地区气候条件优越,水肥条件较好,且多为沙性土壤,很适宜白萝卜的生长,经过数百年精心栽培和选育,所产萝卜品位明显优于外地所产,“如皋萝卜”名扬天下。如皋的白萝卜有“鸭蛋头”、“溜头青”、“捏颈”、“百日籽”等品种,尤以“捏颈”和“百日籽”这两种耐寒味美的品种为良。由于原料本身独具的优点,精心考究的选料和独特细致的加工腌制的工艺,使“江苏萝卜条”具有香、脆、嫩、甜的独一无二的优点,行销干港、澳、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婆罗洲等国家和地区。

“如皋萝卜”腌制的萝卜条,相传已有900多年的历史。1985年获外经部“荣誉证书”,既江苏省优质食品奖,1985年获全国出口产品优良荣誉奖状。

五. 江苏省 南通 海门 薄荷

海门种植薄荷已有近500年的历史。薄荷之茎叶经蒸馏后的产品为薄荷原油,再加工后的产品为薄荷脑和薄荷素油。薄荷原油呈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油状,有特殊的清凉香味。薄荷脑为无色透明呈棱状或针状结晶体,亦称薄荷醇。薄荷素油系薄荷原油经提取薄荷脑后剩下的部份。薄荷是重要的食品、化工、原药和日用工业的原料。由海门薄荷原油加工的薄荷脑及素油具有“亚洲之香”之美称,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 海门)

六. 四川省 凉山州 宁南县 宁南白糖

白糖

宁南是“国家优质甘蔗基地”,这里出产的“金沙江”、“雪柏”牌白砂糖是四川省名优产品,远销海内外。宁南的制糖人以他们精湛的工艺制造出了“白如雪、甜如蜜”的优质白砂糖,为人们酿造了一个甜蜜的世界。

七. 江苏省 南通市 崇川区 南通嵌桃麻糕

选用芝麻粉、白糖、炒米粉及核桃仁等原料,精工细作而成。每斤两条,每条五十片上下,片片色泽金黄,嵌桃均匀,香、甜、松、酥。干吃,酥而甜,有一股浓郁的芝麻清香,泡食,香味四溢,爽口而不腻,且芝麻,桃仁等原料中,含有百分之十点七蛋白质百分之十五点八脂肪,百分之三十七点一蔗糖,可谓之色、香、味俱全,营养丰富。《南通热线》提供 ( 南通)

八. 江苏省 南通市 如东 雪花豆腐

这道菜是淮扬菜系中的绝活,厨师中会操作的为数甚少。主料:豆腐一方,老母鸡一只。配料:河虾仁若干,豌豆、木耳、蛋皮儿、葱末。制作过程:先把母鸡破开肚放进焖罐子里,加料酒、生姜、葱、盐炖四小时。最终只要配菜用的一碗汤,鸡肉不要。二、把鸡汤倒入锅内,放进豌豆、河虾仁、木耳。操作者左手托半块豆腐,右手持一把薄口的厨刀,人站锅旁,一片一片的向锅汤内削出雪花一样的豆腐片。锅中文火,待削到一碗时即升温烧开,放进鸡蛋丝儿即起锅,用金边头青碗上菜,色香味美。这是一道散席留客名菜。

九. 江苏省 南通 如皋 通派盆景

通派盆景的显著特色,是选用尖短小叶罗汉松(俗称雀舌罗汉松)为材料,攀扎成“二弯半”的格局,即主干攀成二弯半,每个弯上有三个主枝,每枝又扎成扁平如云的片干。看上去形象如狮,端庄稳重,像是一幅立体的画,深得人民喜爱

( 如皋)

如皋花木盆景的栽培渊源久远,始于宋代。现人民公园内存有北宋教育家胡瑗遗存珍品古桧柏盆景“蛟龙穿云”,其“鹿角”毕露,苍老挺拔。水绘园内存有落地盆景“古桧”相传为南宋曾文昭公曾肇手植,爆龄突纹已愈八道,依然树势矫健。如皋花木盆艺术于明代盛传于民间。据清乾隆庚午年《如皋县志》记载:“明天启间,令李衷纯,相四境之宜,授民以艺,植卉木之方”。人民公园现存“龙腾虎跃”绒针柏盆景,即为明代留存珍品。

数百年来如皋花木盆景技艺相传,形成独具风格的“如派”盆景,为全国盆景七大流派之一。如皋盆景选用小叶常绿品种的松、柏、榆、黄(杨)等材料,以蟠扎为主,辅以修剪,工艺精细,造型多为“两弯半”,可组成“云头”、“雨脚”、“美人腰”等,姿态清、奇、古、朴。其代表作“雀舌罗汉松”,“五宝绿珠杜鹃”、“重瓣六月雪”、“白皮黄杨”等都为如皋县原产珍品,。毛主席纪念堂前陈放的一对巨型针松盆景为我市产品。

改革开放以来,如皋花木盆景的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现全市已有苗圃园艺场200多个,花木乡、花木村20多个,花木专业户1万多个,花木总面积近2万亩,花木品种2000多个。1985年全国盆景评比,如皋古柏盆景“蛟龙穿云”获一等奖,盆景“两弯半”和“苍覆南山”获二等奖。

十. 四川省 南充 顺庆区 保宁白糖蒸馍

保宁白糖蒸馍为阆中市一大名食。系清乾隆时回民技师哈公奎所创。据阆中县志记载:“保宁麦面最知名,取南麦碾细,重罗筛之,蒸为馒首,名曰蒸馍。远行者携千余里外,虽外霉内燥,蒸之移时,而色、香、味、形如故。外来客商多于县中购蒸馍以作馈品”。


白糖蒸馍,现在十余家糕点厂生产,在竞争中质量逐步提高,花色品种也不断更新,除大量生产小蒸馍外,还生产各种图案的工艺美术蒸馍,如二龙戏球、吉庆鲤鱼、飞禽走兽、塔形寿桃等。


白糖蒸馍其色白如雪,柔和绵软,趁热食之,耐嚼不粘,存放冷食,酥散爽口,其味香甜,具有浓郁的桂花鲜香。白糖蒸馍绝无一般中式馒头的碱涩和杂菌异味,亦无西式面包之微酸。中外人士慕名求食,莫不交口称赞。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