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什么枣是石家庄的特产 河北特产黑枣是什么枣啊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什么枣是石家庄的特产 河北特产黑枣是什么枣啊更新时间:2024-01-21 19:12:15

一. 河北省 石家庄 辛集市 炒饼

炒饼

辛集的炒饼以经济实惠、快捷方便、味道鲜美而远近闻名。饭店通常以半斤饼丝用一个菜底来计价。素炒以绿豆芽、白菜、蒜薹等为菜底。肉炒分为肉丝(鲜瘦肉)、肥肉(熟肉方切片)炒。

黄菜炒分为两种:一是将鸡蛋液拌到饼丝里直接炒,二是先炒好鸡蛋,然后再蒙在饼丝上。炒饼关键是汤头,汤多了饼黏糊,不利落;汤少了饼发干发硬。炒好菜底后,兑好汤头,然后把饼丝放匀,盖盖闷二三分钟,淋香油,用筷子搅匀即成。我们叫炒饼,实际是闷饼。保定的炒饼是直接用油炒,饼丝一根根的又焦又脆。很干,并不好吃。不如闷饼,老少咸宜。解放初,辛集镇上做炒饼的名师有王义芳、尚作臣,合作化时他们加入了合作饭店,后转为国营饭店职工。1956年的一次评比中,他二人的炒饼技术打了个平分。1986年辛集市的评定会上,河北一集的“千杯少”、“合家欢”两家的炒饼评分最高。旧城的炒饼也很好。

二. 河北省 石家庄 元氏 佃户营核桃

元氏县

旷村乡:佃户营核桃,以皮薄仁满香脆闻名。

三. 河北省 石家庄 深泽县 高庙扒糕

高庙扒糕是河北省石家庄市深泽县的。深泽扒糕远近闻名,而深泽“高庙扒糕”品质优良,最为上乘,不仅在当地集市-,在辛集、保定、石家庄都有常年销售网点,甚至在京津的食品街也占有一席之地。

高庙村位于深泽县东陲,滹沱河畔,现已成为扒糕专业村,全村有四十余家扒糕经营户,而这中间尤以“西高东段”最为有名。村西高丑子家的“丑子扒糕”颇有名气,据八十高寿的扒糕传人高丑子回忆,他爷爷就是做扒糕的能人,直到现在他的孙辈,已是第五代传人,据此推算,扒糕少说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而村东的段常栓家,也是驰名的扒糕世家,其儿孙、女婿均是打理扒糕的高手。

这位段常栓老人,正是笔者的姨夫。儿时的我,到姨家走亲戚,总看到家里支起大铁锅,烧起木柴,我还曾上前拉过风箱呢。扒糕的主料是荞麦。荞麦采购来,精细筛选,使用的荞麦要用清水洗净,去除沙子和杂质,晾干后再去皮、磨面。和面时水与面比例要合理,有时适度加入少量榆皮面,再加入各种天然作料,不用添加剂。熬制时火候适中,因为火猛要糊锅,火小不熟不粘。要趁热出锅,手蘸凉水把七八十摄氏度的面团快速揉拍成块状,置于高粱秸做的铺席上,凉一晚上,第二天赶早上市。

在集市上,“高庙扒糕”多是-货。扒糕切成菱形长条薄片,放在盘子里,再浇上用麻酱、酱油、蒜末、好醋调配的汁,加上些胡萝卜擦的丝,浇芥末或辣椒均可。我上中学后,时常看到姨夫在县城赶集的身影,上前解馋是常事;有时我姨还打包送到学校,我趁课间吃上一口,很是爽意。我到石家庄工作后,表妹入市探望,总是挎一篮子“高庙扒糕”来。扒糕虽然其貌不扬,但人见人爱,不仅筋道可口,而且极有营养价值。

四. 河北省 石家庄 新华区 石家庄回民扒鸡

石家庄回民扒鸡:其通体呈金黄色,外型美观,料味深入,醇香浓郁,不易变质,鸡肉极烂,但不抖则不散。其生产历史约近半个世纪。早在1933年,回民马鸿昌在石家庄开办“红顺利”小店经营五香烧鸡,较有名气。50年代又吸取地方扒鸡烹炸技术,改制为扒鸡。

五.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与其他民族一样,种类繁多,款式丰富,有着各自的图案形态和种类,在蒙古族佩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装饰作用,它天成一韵,构成了蒙古族银饰品朴素美观、繁复实用的民族民情,从纯真的纹样中,可以诠释和解读蒙古族佩饰的特点以及游牧民族文化的意韵和部落习俗,从中体察蒙古民族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感。

蒙古民族酷爱装饰,银饰品也就成了他们美化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高原,还是牧场,蒙古族群众佩戴银饰品都非常普遍,由于同一族属但部落不同,银饰品的种类、造型、图案和佩戴方式也各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寓意和讲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使其成为蒙古族佩饰中的亮点。一件小小的头簪、发钗、挂件常常就是一件信物,承载着人生美好的回忆和永久的纪念。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对金银饰品的使用历史,在考古挖掘的匈奴墓中,就曾经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银饰品。唐代是银饰品制作的繁盛期,品类多,分布也广。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各部长达数年的纷争状况,加之与欧亚各国的贸易往来,蒙古地区日益成为金银的集散地,这为蒙古族银饰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到了元代后期,银饰品的制作逐渐商品化,从前只有富裕人家使用的银饰品,在民间也开始流行佩戴起来。与前期相比,这个时期的银饰品无论从内容图案,还是技术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银饰品的主题也逐渐增多,有花鸟鱼虫以及各种纹饰图案,还有诗情画意的词句,铸、刻、雕、焊技术等工艺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且设计新颖,造型美观,每件银饰品上都有吉祥寓意,堪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进入明代,银饰品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除了官办的铸造局外,民间的银楼、银作坊也能制作和设计很多的银饰品。特别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银饰品的使用已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了,不论贫富贵贱,女人戴银头饰、银首饰,男人腰垂银挂件已成时尚。蒙古族的银饰品,至今仍然保留了很多古老的图案和纹样。

六. 河北省 石家庄 平山县 平山花椒

花椒(学名: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别名:檓、大椒、秦椒、蜀椒、川椒,大红袍或山椒。为芸香科、花椒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可孤植又可作防护刺篱。其果皮可作为调味料,并可提取芳香油,又可入药,种子可食用,也可加工制作肥皂。

花椒可除各种肉类的腥气;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欲;使血管扩张,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一般人群均能食用,孕妇,阴虚火旺者忌食。果实呈圆形,绿豆大小,其外皮是一种常用香料。果实成熟时红色或紫红色果皮叫椒红,种子叫椒目,都是中药材,家庭常用调味品,多见于海拔2500米的坡地,也有栽种。耐旱、喜阳光,各地多栽种。

七. 河北省 石家庄 赞皇 赞皇柴鸡

赞皇柴鸡是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的。赞皇柴鸡体型小、耐粗饲、抗逆性强,有良好的适应性,属于国家级畜禽资源保护品种。

近年来,赞皇县确立了大枣、核桃、柴鸡的“两龙一凤”发展战略,全县柴鸡饲养量达到400万只。县天然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适应市场需求,以河北农业大学为技术依托对柴鸡进行提纯选育,选育出的柴鸡品种经河北省畜牧局鉴定,颁发了“纯种河北柴鸡”种畜禽生产许可证。公司建起了现代化的年可孵化雏鸡200万只的孵化厂和存量2万套的种鸡厂,除供本地养殖外,远“飞”到四川、陕西、内蒙古、山东、河南等十几个省(自治区)。

坚持走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柴鸡产业,天然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与养殖户签订养殖协议,为养殖户提供一系列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把“小山庄”柴鸡蛋这个河北省名牌产品做大做强。据梁变金介绍,全县的规模养殖户达2000多户、400多万只柴鸡,为农民增收3700万元,柴鸡养殖已经成为一项富民产业。

八. 河北省 石家庄 鹿泉 鹿泉香椿

鹿泉香椿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鹿泉香椿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鹿泉香椿”成功获批“中国地理标志”商标,改变了鹿泉区没有地理标志性产品的历史,也使该区的香椿产品被更多的消费者所熟知。

谷家峪村共有195户,751人,耕地1453亩,香椿、柿子、核桃、大枣等,其中以香椿最为有名。据村里老人们讲,古时曾做为贡品供皇帝食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该村香椿名声日盛,已成为供应省会石家庄香椿市场的主要产区,远销北京、太原等地。该村四面环山,土壤肥沃,山坡地,闲散地多,无污染,无化肥、农药,独特的自然条件为香椿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近几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合理规划,区域种植,香椿生产取得了较大进展。目前已发展到了300余亩,15万株,村民房村屋后,注目所及,处处香椿,并由村委会牵头,成立了“河北省鹿泉市香椿开发基地”,经国家商标局登记,注册了“谷家”商标。经专家验证,该村“谷家”香椿属紫油椿,为椿种中极品,香味浓郁,脆嫩多汁,味甜无渣,其营养成分糖、蛋白质、胡罗卜素、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C、芳香油的含量均高出普通香椿1-1.5倍。香椿不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具有可观的药用价值,香椿的煎剂有抑别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类球菌、痢疾杆菌、大肠肝菌的作用,香椿叶煮水能治疙疥风疸,泡菜可调治水土不服,我国民间有“食用香椿不染杂病”的说法。目前,该村制定了三年香椿发展规划,进一步发展大棚香椿,实现周年生产,全村发展香椿700亩。(鹿泉)

九. 河北省 石家庄 行唐 行唐枣酒

行唐枣酒是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的。行唐县推出了“宋词”、“唐韵”、“-”三款符合现代人追求的时尚、绿色、健康、营养、保健的优质低醇新品枣酒,成为了全国唯一一家获批的枣香型白酒,为该县特色品牌做优做强作出了新的贡献。

行唐枣酒,是地方农家酒。在西北部山区,几乎家家种枣树,户户酿枣酒。从农家作坊中酿出的“枣木杠”,是行唐枣酒的正宗。它度数高,入口冲,火辣辣的口味,火辣辣的情。喝了枣酒,御寒、活血、长精神,延年益寿。

行唐枣酒,是历史文化酒从“枣木杠”到“杠子爷”,从“中山金浆”到“一品当朝”“台西井”,每一个品牌的背后都沉淀着一个令人神往的文化传说。

行唐枣酒,已成长为高科技酒。近年来,它与大公司联姻,与高科技为伍,在全国独创枣花香型白酒系列,包括当朝系列、台西系列、枣木杠系列、石门烧系列等。其中,台西井品牌就是高科技酿造与历史文化挖掘的典型之作。台西作坊遗址距今3400余年,是迄今中国、也是全世界发现的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酿酒作坊。台西井酒选五粮原料,汲“鳌鱼”矿泉,调入优质枣酒基,形成其独特风味。

十. 河北省 石家庄 赵县 赵县雪花梨

赵县雪花梨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赵县雪花梨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又名“象牙梨”。产于河北赵县。

赵县雪花梨果形长圆,色泽鲜雅,果面有浅褐色斑点,个头硕大而皮薄,单果平均 350克,大个儿有500多克。果肉洁白似雪,汁多味甜,质细脆嫩,有冰糖味和怡人的香气。贮藏后,果皮渐呈金黄色。据科学化验分析,雪花梨除含有较高的糖分,果酸外,还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矿物质和碳水化合物。甜度普遍提高一至二度,含糖量达13.8%,比“天津 鸭梨”高3%左右。

《本草从新》里说:雪花梨“性甘寒微酸”,具有“清心润肺,利大小肠,止咳消痰, 清喉降火,除烦解渴,润燥消风,醒酒解毒”等功效。

赵县雪花梨是河北省赵县,又名“象牙梨”,栽培历史悠久,可上溯到2000 多年以前。早在秦汉时代始就被历朝历代选作贡品进贡朝廷。

赵县雪梨因其成熟后肉质洁白无瑕,似霜如雪,故被称为赵州雪花梨,变即赵县雪花梨,有“大如拳,甜如蜜,脆如菱”之说。其果实以个大、体圆、皮薄、肉厚、色佳、汁多、味香甜与赵州桥齐名天下。单果重一般400克左右,最大1900克,含糖量12-14%,最高可达16.5%,雪花梨营养丰富,含有各种有机酸、蛋白质、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等,除鲜食外,也可以加工梨干、梨膏、梨脯、罐头、梨汁、梨酒等各具风味的保健食品,可入药医病,有生津、润燥、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等医疗功效。

它不仅为国内人民群众所喜爱,而且畅销国际市场,年出口量400万公斤,远销东南亚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河北省出口的优质水果之一。雪花梨比鸭梨早下树十来天,盛果期大树主500公斤以上。果实含糖量15%,比鸭梨高3个百分点,是制作水食罐头的上乘原料。以雪花梨为原料配制的雪花梨酒、清澈醇厚,馨逸芳香,沁人心脾;以其制成的梨干、梨脯、蜜饯等食品,更是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雪花梨含有蛋白质、脂肪、果酸、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碳水化合物等成份,营养价值很高。

赵县雪花梨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赵县雪花梨产地范围为赵县赵州镇、北王里镇、新寨店镇、韩村镇、南柏舍镇、范庄镇、沙河店镇,高村乡、前大章乡、谢庄乡、王西章乡。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