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曲靖的特产及风景 曲靖特产有哪些值得买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曲靖的特产及风景 曲靖特产有哪些值得买的更新时间:2024-04-07 15:18:36

一. 云南省 曲靖 会泽县 会泽稀豆粉

会泽稀豆粉是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的特色小吃。每次到会泽,当地朋友招待大家的首选早餐食品一定是稀豆粉,特别是会泽老街这家老字号稀豆粉店,更是味道正宗干净。

会泽稀豆粉采用优质豌豆去壳,经水泡、磨浆、过滤后煮沸,稀稠适中,配以荞丝,佐以芫荽、芝麻油、花椒油、姜泥、蒜泥、糊辣椒粉、葱丝等调味品,不仅美味可口,还因苦荞等绿色食品而具有美容、减肥、防癌、降压等诸多功效,是会泽小吃中的“名牌产品”。

食用稀豆粉时,还可以随心所欲放些油条、洋芋粑粑等,这样,一碗碗稀豆粉便成了许多种天然食物的大杂烩,不但味道鲜美独特,而且营养丰富,开胃健脾,老少皆宜。

二. 云南省 曲靖 师宗 高良苡仁米

高良苡仁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苡仁俗名称六谷,别名菩提子。师宗县栽培苡仁历史悠久,苡仁属师宗县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据《师宗县志》和《师宗县农业志》记载:“ 1949年后,师宗县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土烟、油菜、甘蔗、生姜、花生、芝麻、葵花子、苡仁及少量-” 。苡仁栽培在师宗已形成一定生产规模,是师宗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经济作物之一。 高良苡仁米是普遍、常吃的食物,性味甘淡微寒,外观色泽好,营养丰富,即可食用也可入药的特点。主要销往广东等省、市(区)及国外,市场前景广阔,价格逐年上涨,其面积、产量都在不断增加,在当地经济总收入中的比重逐年扩大。2011年《师宗县人民政府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大力发展师宗县中草药产业,进一步提升新型支柱产业,要求扩大苡仁种植面积,以满足国内外苡仁的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壮大支柱产业,延长产业链。

地域范围

高良苡仁米产于云南省师宗县高良乡和五龙乡境内,产地范围涉及高良乡的设里、笼嘎、纳非、雨厦、科白、便料、纳厦、团坡、戈勒、窝得、坝林11个行政村;五龙乡的狗街、鲁克、平寨、发岗、花桂、牛尾、南岩7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3°08′—103°34′,北纬24°21′—24°39′之间,东西长28km,南北宽 41.85km,种植总面积3300公顷,年产量13125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株高1.5-1.9m,约有10-11节。叶鞘光滑,节间由下至上逐步变短;叶舌质硬,长约0.6-0.7mm;叶片线状披针形,长达30cm,宽 1.5-3cm。果实成熟时,总苞坚硬具珐琅质,卵形或卵状球形,内包颖果;颖果长约4-5mm,种仁宽卵形或长椭圆形,长4-8mm,宽3-6mm。表面乳白色,光滑,偶有残存的黄褐色种皮。一端钝圆,另一端较宽而微凹,有淡棕色点状种脐。背面圆凸,腹面有1条罗宽而深的纵沟。腹面有一条罗宽而深的纵沟。质坚实,表面乳白色,光滑,味微甜。(2)内在品质指标:高良苡芢米外观色泽好、内在品质优,营养价值高,即可食用也可药用,其中,总淀粉≥50.15%,蛋白质≥10.1%,粗纤维≥0.5%,维生素C≥16mg/100g。 (3)安全要求:高良苡仁米产地环境按照《NY 5332-2006无公害食品 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技术条件》执行;产品质量达到《NY 5305-2006无公害食品 小杂粮》产品质量标准;生产过程控制按照《NY/T 5117-2005 无公害食品 水稻生产技术规程》进行。

三. 云南省 曲靖 马龙区 苦荞食品

纯苦荞食品是糖尿病、“三高”和心脑血管病患者的最佳主食,苦荞食品在日本被誉为“长寿食品”,纯苦荞食品味苦,能清热明目。以下是我们推荐的一些食用方法。



1、苦荞炒面。用干锅炒苦荞面,炒熟。依个人喜好加入热牛奶或开水调匀成糊状即可食用。



2、苦荞糊。用热水调匀成糊状,煮熟。依个人喜好加入调味品即可食用。



3、烙饼。用苦荞粉加水和膨松剂调匀成糊状,放入干锅中焙熟即可食用,调糊时依个人喜好加入调味品。

四. 云南省 曲靖 麒麟区 曲靖白果

白果又称银杏、公孙树子。个如杏核大小色洁白如玉,其味甘、苦、涩,过食易引起腹泄。

落叶乔木,高可达40米。树干直立,树皮灰色。枝有长短两种,叶在短枝上簇生,在长枝上互生或螺旋状散生于长枝,扇形,长4~8厘米,宽5~10厘米,上缘浅波状,先端中间2浅裂或深裂,基部楔形,叶脉平行,脉叉状分歧;叶柄长2.5~7厘米。花单性,雌雄异株,与叶同时开放;雄花呈下垂的短柔荑花序,4~6个生于短枝上的叶腋内或苞腋,有多数雄蕊,花药2室,生于短柄的顶端;雌花每2~3个聚生于短枝上,每花有一长柄,柄端两叉,各生1心皮,胚珠附生于上,通常仅1个胚珠发育成熟。种子核果状,倒卵形或椭圆形,长2.5~3厘米,淡黄色,被白粉状蜡质;外种皮肉质,有白粉,有臭气,熟时橙黄色;内种皮灰白色,骨质,两侧有棱边;胚乳丰富,子叶2。花期4~5月。果期7~10月。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本植物的根或根皮(白果根)、树皮(白果树皮)、叶(白果叶)亦供药用。

五. 云南省 曲靖 罗平 擦尔瓦

擦尔瓦,彝语,又称“瓦拉旁钵”,汉译“木子毡衣”,是彝族的传统工艺服饰。 1963年在昭通出土的东晋霍承嗣招魂墓壁画中,就已描绘了头挽“英雄结”,身披擦尔瓦,腰悬佩刀的彝族武士的形象,证明在距今1700年前的东晋时期,居住在今昭通地区的彝族人民,就以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极具实用功能,又极富审美情趣的民族工艺服饰一擦尔瓦。

擦尔瓦手工制作,多由彝族妇女家庭劳作完成。一般要经过六道工序。一、选料:选用优质羊毛,洗净、晾干。二、抛松:将洗净、晾干的羊毛用弦弓弹松。三、捻线、染色:用家纺“坠子”将羊毛捻成细毛线,再将细毛线三股合一,扭结成细羊毛绳,用土靛染成青色。四、织羊毛布:用土制布机将已浸染着色的羊毛绳织成布;布的幅宽、长度无统一规格,按拟制的擦尔瓦的大小、长短确定。每块羊毛布的上沿要留缝,下沿留16-33厘米长的羊毛毡须。五、缝制:每9块羊毛布沿纵边缝合成一件,从上沿预留的缝中穿缀一股羊毛绳作系带。

绣花:用预染好的各色毛线,在成型的擦尔瓦的胸背处绣制图案:成品擦尔瓦无袖、无领扣,形制与披风相仿。披戴时,上齐肩、下至膝,膝以下是飘拂的毡须,胸背处是彩绣的图案。图案有相对固定的范式:“十”字形花纹边框,边框内是4朵角偶对应的小花,边框上下各有两条波状纹,喻指山脉连绵、峰峦叠起;或作夸张变形处理,象征金沙江水波漫漫。走遍天涯海角,也不忘民族繁衍生息的土地。纯然一色的靛青作底色,图案则五彩缤纷,艳丽夺目。古朴稚拙的图案设计,反差强烈的色彩效果,透露出浓郁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独特信息。擦尔瓦流行于金沙江沿岸彝族聚居区,尤以永善县彝族妇女制作的擦尔瓦为上品,选料精细,制作精致,图案精美,色彩艳丽,不但在大、小凉山彝族中享有盛名,也为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广大群众倾心钟爱。

擦尔瓦防潮、避水、御寒、抗暑、冬暖夏凉,放牧、狩猎、外出旅行,白天当衣服,晚上作被盖,一专多能,是最为方便、适用的行装。一袭擦尔瓦,披戴于男性身上,更显剽悍威武、英俊潇洒、精神焕发;女性身着擦尔瓦,举手投足间,下摆缀饰的毡须轻拂慢扬,仪态端庄又不失炯娜抚媚,别是一种巾帼气慨。婚嫁、节庆、走亲访友,擦尔瓦既是自尊、自信、自爱,展示自身魅力的“时装”,也是“火的民族”追求美好生活、挚爱亲朋好友、维护民族团结的最富热情的表达。男女老少身披擦尔瓦,或举杯畅饮;或忘情地歌舞于青山碧水间;或点燃篝火,狂欢娱乐,通宵达旦,那真是令人目眩神移、心旌摇荡的醉人的民族风情画卷。

在彝族传统婚俗中,擦尔瓦更是不可或缺的增添欢乐喜庆气氛的道具。姑娘要出嫁,对幸福的憧憬是无法掩饰的,甜蜜、陶醉、明明白白地写在脸上,灿然若星辰般在眸子中闪亮。可面对亲友,那独特的、不无羞涩的甜蜜的向往又需要某种掩饰。于是,一袭擦尔瓦顶在头上,便是送亲队伍中新娘特有的装束,与汉族婚俗中"盖头"相似。在迎亲的队伍中,擦尔瓦是抵御“温情攻击”的武器。当迎亲的队伍进入女方家时,无一例外地要遭“泼水”攻击,虽然是礼俗,是默契,但若数九隆冬被劈头盖脑地泼上几盆水,那滋味确实也不太好受。抵御攻击的办法,是把擦尔瓦顶在头上,裹在身上,任你倒海翻江,我自岿然不动。"攻击"演绎出喜庆、演绎出撩人心魄的温馨。

擦尔瓦,彝族人民永远钟情的“时装”。擦尔瓦,民族工艺的奇葩。

六. 云南省 曲靖 会泽县 会泽七彩土豆

会泽七彩土豆是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驾车乡的。会泽七彩土豆大者不过鸡蛋,小者如核桃,表皮紫黑,切开后横截面如一朵盛开的紫色玫瑰,色彩层次分明,由中心向外放射开放。

七彩土豆是一种新型土豆品种,种植水平高,产量高、品质好,表皮紫黑,切开后紫花色肉质,色彩层次分明又如一朵盛开的紫色花朵,由中心向外放射开放。煮熟后,不退色不变形,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特别是含钙丰富并容易被人体吸收,常食之,瘦身健体效果明显。2004年获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6年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

会泽七彩土豆产于驾车乡屋基、白泥、迤石三个半山村委会,因其对土壤、气候的特殊要求和不施化学肥料、不喷洒农药等的特殊种植方法,造就了其薯形小巧、色泽绚丽、味道可口、营养丰富的特殊品质。

在当地农家,煮了来吃是最常见的吃法。蒸煮洋芋的过程总是让人心焦,洋芋去皮后洗净,一大锅洋芋只需放少许水,用稻草编制的锅盖盖好,先用大火烧到锅盖顶部开始往外冒大团蒸气后,改用文火慢煮,到锅中水干,闻到洋芋的焦香时,需立即将明火退去,留少许炭火烘焙一二十分钟。开锅,将洋芋拾到筲箕中,配上一碟青椒、香芹做成的蘸水,夹一小撮蘸水放在洋芋上,一口咬下去,酥、柔、香、散,保准让你吃个肚饱肠圆。

七. 云南省 曲靖 麒麟区 烧豆腐

烧豆腐是滇南地区的风味小吃,每块约二十克重,是采用优质黄豆经磨豆、去壳、泡发、磨浆、煮浆、滤浆、成型、滤水、发酵等十余道工序制成。其中发酵工艺是关键,发酵时间短了豆腐发硬且有酸苦味,过长则腐败变质。所谓烧豆腐实际是一种小型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豆腐经发酵处理后许多不易于人体消化吸收的营养素,受到酵母或真菌的分解而有利于人体需要
( 曲靖)

八. 云南省 曲靖 会泽县 乐业辣椒

乐业辣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乐业辣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乐业辣椒是会泽县特定的生产区域种植的一个地方干椒,因原产于乐业槽子而得名,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较大种植规模,据《会泽文史资料》记载:“在会泽县东部,有一条绵延逶迤近百里的乐业河,河水清澈见底,两岸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这就是盛产辣椒的乐业槽子”。乐业辣椒于1983年在北京出口成果展览会会上,曾获外经部颁发的荣誉证书。2007年会泽县被中国(长沙)国际辣椒产业博览会组委会授予“中国辣椒之乡”、“中国辣椒百强县”称号、乐业镇被授予“中国辣椒第一镇”称号,会泽县勇雄辣椒开发公司生产的“勇雄”牌乐业辣椒被大会评选为“金奖”和“特别推荐产品”。同时在辣椒博览会上,云南省省长秦光荣同志还为会泽题写了“会泽辣椒卖天下”的贴字。

会泽乐业乡乐业辣椒种植历史悠久,辣椒个大、肉厚味浓、红润光滑、色泽鲜艳、油脂和维生素含量高,籽多、微辣芳香。1989年,推广优良品种,规范栽培技术,以乐业辣椒为主要原料,开发生产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辣制产品,主要生产品有原质包装辣椒、糊辣椒粉、辣椒圈3个品种,获国家轻工业部银奖。产品远销缅甸、泰国、香港、北京、湖南、贵州等地。2000年,乐业乡辣椒种植5400亩,全乡辣椒产值409.5万元。

乐业辣椒

地域范围

乐业辣椒主要分布在会泽县镜内,主要涉及乐业、迤车、金钟、者海、火红五个乡镇区域。地理坐标为:北纬26°29′~26°47′、东经103°22′~103°37′,南北长33km,东西宽27km,种植面积6667公顷,年产量18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部感官特征: 果形:果长10~19cm,果肉厚0.1~0.2 cm,平均单果质量5~12g,果实长羊角形,果面光滑,先端渐尖、微弯,色泽鲜艳,油亮红润、透明,外表光滑 、成熟果鲜红或深红色。 (2)内在品质指标 乐业辣椒色泽鲜艳,油亮红润、辣味纯正适中、营养价值丰富;每100克辣椒产品中,维生素C含量≥ 150mg、辣椒素含量≥ 26.6 mg,粗纤维含量≥ 24.5%。 (3)安全要求:乐业辣椒产品质量达到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T 254-2008《乐业辣椒 生产技术规程》,DB53/T 255-2008《乐业辣椒 辣椒干》的要求。

九. 云南省 曲靖 师宗 内脏泡米酒

米酒是壮族人过节和待客的主要饮料,在米酒中配以鸡胆即为“鸡胆酒”、配以鸡杂即为“鸡杂酒”、配以猪肝即为“猪肝酒”,饮鸡杂酒和猪肝酒时将酒水一饮而尽,鸡杂、猪肝则留在嘴里慢慢咀嚼,既可解酒,又可当菜。

十. 云南省 曲靖 陆良县 曲靖冻菌

冻菌,方言又叫一窝鸡,叫冻菌是因为气候寒冷才长出来,叫一窝鸡是因为长出来的时候一是团一团连在一起的一窝窝,就像一窝鸡一样。这种菌子一般长在高海拔的山峰上,显得娇嫩无比,无论做汤,还是炒吃,都是难得的美味珍馐,一般人要吃到野生的冻菌,还是非常难的。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