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呼和浩特托克托县十大特产有什么 托克托县特产有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呼和浩特托克托县十大特产有什么 托克托县特产有什么更新时间:2024-01-06 22:44:07

一.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清水河县 清水河海红果

清水河海红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海红果简介

源自晋陕蒙交界处,其中内蒙古呼和浩特清水河县的海红果分布最广,品质优良。海红果已有800余年历史,是一种经过多年优胜劣汰由野果变家果后惟一保持管理粗放型的优选稀有树种。叶长5——250px,叶宽2——100px,叶柄长2——75px。

完全花,伞状花序,花冠直径4——125px,白色带有红晕,花瓣卵圆形,花柱基部联合,有葺毛。果实小,扁圆形,纵向有5棱凸起,但不显著,平均单果重10克,纵径57.49999999999999px,横径62.5px,果实呈彩暗红色,果面有光泽,果肉黄色,质地细脆,汁液多,味酸甜。果树3月中旬开始萌动,四月中、下旬开花,6月上、中旬新梢停止生长,6月底果实开始着色,9月下旬成熟,11月上旬落叶期结束,而后进入休眠。

营养成分分析

海红果营养丰富,医食同源,用途广泛。据陕西省果树研究所分析,果实含可溶性糖15.18%,可滴色酸1.04%,维生素C2.38mg/100g,此外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其中含钙66.59mg/g,铁2.16mg/g,锌0.54mg/g,含钙居水果之首,素有“果中钙王”之美称。鲜果市场。海红果实兼有鲜食、制干、酿造等用途,同时具有健脾胃、增食欲、助消化等功效,特别对婴幼儿及老年缺钙症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用海红果制成的果脯、果汁饮料、果酱、罐头、海红酒、果丹皮、果干等产品倍受消费者青睐,多次获奖并远销全国十几个城市,其果汁饮料被誉为半干旱地区的可口可乐,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极具产业开发潜力。

悠久历史

海红果是清水河县的特色果品,其栽植历史悠久。海红果树,树冠圆周46米,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年产鲜果500公斤左右,清水河县窑沟乡乡的海红果个儿大圆润,秋天呈深紫色,同时府谷县清水乡海红梁村的村名就是以海红果而定名,本地群众对海红果树情有独钟,称海红果树为“摇钱树”,并有“家有5株海红子,顶养一个好儿子”的美喻,可见海红果在清水河的栽培历史至少也在四百年以上。由于资金和深加工技术滞后,使得海红果近年来发展缓慢,产销衔接差,农民积极性受挫。

科学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绿色保健食品正在成为我国乃至世界食品加工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我县海红果产地远离工矿污染源,紧靠黄河沿岸的东南部乡镇,农田化学物质很少施用,其产品是天然状态,是最佳的绿色保健食品源。海红果资源较为独特,栽植区域较小,总产量有限,目前产业化程度不高,而且预期的产品数量也十分有限,加之营养丰富,医食同源,风味独特,天然纯净,可以预计海红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将继续坚挺,市场空间巨大。由于国内国际市场对绿色保健食品的需求为海红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清水河县政府和群众亦了解海红果的价值、功效,深知其产业开发潜力巨大。为了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调整步伐,充分利用特色资源优势,加快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步伐,真正做大做强该产业,纯天然的海红果产业,极具开发潜力,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发展前景广阔。

二.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清水河县 清水河米醋

清水河米醋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清水河米醋

清水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清水河县沿黄河、长城边上的窑沟、单台子等乡镇民间酿醋已具有悠久的历史,直到现在,当地人酿醋仍还采用传统手工工艺。据了解,近几年清水河县窑沟地区办起几家具有一定规模的采用传统手工工艺酿醋的醋厂。有的产品远销区外及港澳地区,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三. 新疆 吐鲁番市 托克逊县 薄皮包子

除单独食用外,还常和抓饭在一起混合吃,称为抓饭包子,这是维吾尔人上等饭食之一。维吾尔族 还有一种风味独特的薄皮包子,叫“卡瓦曼塔”(葫芦包子),馅用葫芦(这种葫芦,脖子长、皮呈酱黄色、略带甜味,是维吾尔族喜食的蔬菜)、牛羊肉拌少许洋葱、精盐、清油及胡椒粉等佐料,皮同薄皮包子。这种包子馅里汁多,咬一口其汁顺嘴往下淌。每当这种葫芦上市,维吾尔族便开始做这种包子,秋季还储存葫芦,以备冬季食用。

四.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武川县 啤酒泉

啤酒泉

五.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托克托县 内蒙羊背子

内蒙羊背子

六. 内蒙古 呼和浩特 赛罕区 酒锅牛三宝

创新名菜。在清炖牛尾的基础上,加上发制并切好的牛蹄筋片,发制改刀成菊花形的牛鞭,再加入发制好的香菇或口蘑等辅料,调上味,点燃酒精锅盖上的盖上席,由服务人员起盖。客人食之有补气壮阳、提神祛寒、美容润肤的功效。

七. 内蒙古 呼和浩特 赛罕区 昭君鸭

昭君鸭

传说出生在楚地的王昭君出塞后不习惯吃面食,于是厨师就将粉条和油面筋泡合在一起,用鸭汤煮,很合昭君之意。后来人们便用粉条、面筋与肥鸭烹调成菜,称之为“昭君鸭”,一直流传至今。

八. 新疆 吐鲁番市 托克逊县 吐鲁番烤羊肉串

烤羊肉串维吾尔语称之为“喀瓦甫”。烤羊肉串在吐鲁番是最有名的民族风味小吃。来吐鲁番旅游观光的中外宾客,几乎没有不吃烤羊肉串的。新疆的烤羊肉串可以说是风靡全国的一种小吃,在城乡、街头和集市上随处可见,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198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陈佩斯、朱时茂合作表演了小品《烤羊肉串》,使吐鲁番这一风味小吃声名大噪,踪迹遍及全国。

该菜是新疆名菜,原料的取用和烤制的火候十分关键,烤熟后羊肉色泽酱红,麻辣鲜香、油亮,不腻不膻,外酥里嫩,肉质鲜美,别具风味。新疆维吾尔族民间传统的烤羊肉串,同样既是街头的风味快餐,又是可以上席待客的美味佳肴。正宗的串烤肉也和烤全羊一样色泽焦黄油亮,味道微辣中带着鲜香,不腻不膻,肉嫩可口。用料的讲究不似烤全羊那样严格,二者的区别在于烤制规模的大小和具体方法上。

九. 内蒙古 呼和浩特 土默特左旗 小香米

小香米

小香谷去皮后即为小香米,属纯天然米,产于王桂窑、窑沟、小缸房、单台子等地。此米较一般小米更为纯黄微甜、米精、富含糖、蛋白质、赖氨酸、胡萝卜素及铁、锌、钙等人体必需物质。用此米熬成粥,口感独特,芳香萦口,是孕妇和老年人的最佳食品。

十.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托克托县 托县莜面

托县莜面名闻遐迩。托县人对莜面情有独钟,三天不吃莜面思谋见就香。

托县莜面有蒸、氽、炒三种做法,有凉汤、热汤之分。

先说和莜面。莜面须放在陶瓷盆里和。一半莜面一半滚水。莜面和得“放了屁”,有了声音,民间有“惊死公公,吓死婆婆”之说,莜面才和好了。和莜面有三光:面光、手光、盆光。

然后是制作。有搓鱼鱼、推窝窝、压饸饹等做法。巧媳妇们用双手搓,看得人眼花缭乱。两只手能搓拾几根,其细如龙须。蒸熟以后,入口筋道,极有咬头。推窝窝是在石板上或切菜刀上,右手食指和中指之间夹一段莜面,用手托推薄,左手食指卷起,立于笼屉之上,薄如蝉翼。最简单的是压饸饹。下好了剂,在饸饹床上压出火柴棍细的条条。

凉汤的制作极有考究。黄瓜,水罗卜,辣辣换。切得碎粉粉、红腾腾、绿莹莹、花生生。加醋、酱油、盐、芫荽、葱花、韭菜、香油、鸡精。根据口味调制凉汤的多少。然后用勺子盛胡麻油炝葱和芝麻。炝好葱和芝麻的胡麻油,须放的凉了才能加入菜中,否则胡麻油的热度影响了菜的脆度。喜欢吃西红柿、茄子蔬菜的,可以上茏蒸熟,蘸盐汤就莜面。

热汤的做法,是用新鲜的猪、羊肉切成丁状或细条,加盐、鲜姜用慢火熬熟。出锅时佐以芫荽、葱花、韭菜、鸡精,滴少许香油。,莜面蘸热汤吃,让你吃得香油辣水,满头冒汗。莜面吃个半饱饱,喝碗滚水正好好。

氽莜面是把和好的茯面搓成筷子粗细,一寸左右长短的“鱼鱼”,蒸熟以后,加入熬好的热汤中,既汤汤水水,又不失莜面的精气。

炒莜面更是做法简单好吃。莜面蒸熟以后,切碎,用胡麻油佐葱花、姜、花椒、盐炒制。用慢火炒得莜面“出了汗”,才味香好吃。

莜面极有学问。看好了火候,带皮山药煮得快熟了,水也恰到好处,然后急火蒸莜面八分钟,锅里的水正好蒸发了,铁锅烤的山药焦黄。满家莜面香、山药香。揭笼莜面三口香,让你大饱口福。有俗话为证:莜面捣烧酒,越吃越有。

托县莜面是寻常百姓家的饮食,如今又以其浓浓乡土风味享誉四方。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