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贵州特产糯米粉加辣椒的做法 贵州正宗糯米粉糟辣椒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贵州特产糯米粉加辣椒的做法 贵州正宗糯米粉糟辣椒更新时间:2024-01-07 11:36:21

一. 贵州省 毕节 金沙县 金沙湾子辣椒

金沙湾子辣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金沙县辣椒种植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全县各乡镇都有种植,以湾子辣椒的品质较好而远近闻名。近年来,金沙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辣椒产业的发展,以“促产业、塑品牌、富群众、兴财政”的思路和目标,把辣椒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建设的主导产业来抓,并列为“十二五”规划中的重大工程之一。辣椒产业红了金沙县东部“半边天”。金沙县木孔乡是1935年4月红军第九军团菜籽坳战斗所在地,现已列为贵州省5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当地还流传当年红军用五个大洋购买100多斤辣椒来御寒的故事。现正在大力发展“双红”产业,一是红色旅游,二是红色湾子辣椒,并建立起了毕节境内最大的湾子辣椒交易市场,全国各地大小客商都来到湾子参观、考察、购买湾子辣椒。金沙县是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

座落在金沙县木孔乡湾子街上,法人游龙喜,借助湾子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优势,依靠科技兴农的政策支撑,依托木孔乡着力打造“双红”辣椒产业的契机。现公司占地40亩,通过合理规划布局,拟建原材料库8000平方米、加工车间4000平方米、产品库房1200平方米;同时借助政府建一万亩辣椒基地。形成公司加基地加产品的一条龙服务模式,年加工4000吨的规模。本公司同时已经注册为中国优质辣椒供应商。产品有干辣椒、辣椒面、辣椒粉、辣椒油、泡椒、糟辣椒等系列产品的加工企业。公司一期投资1000万元,以后根据需要逐年增加投入,目前已经形成毕节、遵义、贵阳等省内市场,同时还打入了重庆、湖南等省外市场。力争将湾子辣椒打入国际市场,成为中国名特优农产品。

地域范围

湾子辣椒地域保护范围为:木孔乡、茶园乡、源村乡、安底镇、岚头镇、沙土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6°26′-106°28′,北纬27°25′-27°30′,总面积51.33平方公里。湾子辣椒种植面积7万亩,年产量达90万公斤。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外在感观特征:果形中等,果长8.6cm左右,果重1.6g左右,中径1.4cm左右,肉厚皮薄,油润红亮。 内在品质指标:湾子辣椒入口后辣味适中,香辣味浓,根据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湾子辣椒营养丰富,含有丰富氨基酸和多种有益矿物元素,铁含量高。其中氨基酸5.8-6.4%(g/100g),镁1524-1640mg/kg,钙90-108mg/kg,铁260-290mg/kg,铜20-26mg/kg,钾2000-2100mg/kg,锌30-50mg/kg,维生素C0.5-0.8(mg/100g)。 辣椒素的含量在2500-2800(mg/kg)之间,优于其它产地的辣椒。 辣椒种植、采收、干制严格按照贵州省金沙县地方标准:辣椒栽培技术标准(DB522424/32-2007),辣椒病虫害综合防治规定(DB522424/33-2007),辣椒施肥技术规范(DB522424/34-2007)、辣椒采收技术要求(DB522424/35-2007),辣椒干制、分级、贮藏技术要求(DB522424/36-2007)执行。

二.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与其他民族一样,种类繁多,款式丰富,有着各自的图案形态和种类,在蒙古族佩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装饰作用,它天成一韵,构成了蒙古族银饰品朴素美观、繁复实用的民族民情,从纯真的纹样中,可以诠释和解读蒙古族佩饰的特点以及游牧民族文化的意韵和部落习俗,从中体察蒙古民族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感。

蒙古民族酷爱装饰,银饰品也就成了他们美化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高原,还是牧场,蒙古族群众佩戴银饰品都非常普遍,由于同一族属但部落不同,银饰品的种类、造型、图案和佩戴方式也各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寓意和讲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使其成为蒙古族佩饰中的亮点。一件小小的头簪、发钗、挂件常常就是一件信物,承载着人生美好的回忆和永久的纪念。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对金银饰品的使用历史,在考古挖掘的匈奴墓中,就曾经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银饰品。唐代是银饰品制作的繁盛期,品类多,分布也广。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各部长达数年的纷争状况,加之与欧亚各国的贸易往来,蒙古地区日益成为金银的集散地,这为蒙古族银饰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到了元代后期,银饰品的制作逐渐商品化,从前只有富裕人家使用的银饰品,在民间也开始流行佩戴起来。与前期相比,这个时期的银饰品无论从内容图案,还是技术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银饰品的主题也逐渐增多,有花鸟鱼虫以及各种纹饰图案,还有诗情画意的词句,铸、刻、雕、焊技术等工艺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且设计新颖,造型美观,每件银饰品上都有吉祥寓意,堪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进入明代,银饰品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除了官办的铸造局外,民间的银楼、银作坊也能制作和设计很多的银饰品。特别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银饰品的使用已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了,不论贫富贵贱,女人戴银头饰、银首饰,男人腰垂银挂件已成时尚。蒙古族的银饰品,至今仍然保留了很多古老的图案和纹样。

三. 湖北省 孝感市 汉川 严和尚的烧猪头

严和尚的烧猪头:严和尚,城关西街人。曾在今红旗商场附近开夜市馆。他的烧猪头最为出名。他切的猪头肉薄如纸而不腻,味道鲜美,成为汉川小吃一绝。他的卤兔子,素火腿(豆棍)、鲜豆丝也很受顾客欢迎,他的面条是现撵现卖,人们晚上消夜,总爱到他那里去“尝新”。

四. 贵州省 毕节 黔西县 黔西素辣椒

素辣椒,是黔西特有,用豆豉粑,糊辣椒面、盐等精制而成,口味独特,深受广大朋友们的喜爱。

黔西素辣椒品牌:徐顺昌素辣椒、田园素辣椒。

五. 贵州省 黔南州 惠水县 黑糯米酒

“涟江牌”黑糯米酒选用独产于贵州惠水海拔1500米高寒地区的优质黑糯米,取名泉“清溪吐珠”,无任何人工合成色素及化学添加剂,属纯天然饮品。酒体色如琥珀,清亮透明,米香协调,酸甜适口,酒体丰满,具有本品特有的典型风格。

经贵州农学院营养分析,酒中富含有蛋白质、氨基酸、酯类物质、微量的高级醇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份。特别是酒中含有21种氨基酸,有8种是人体所必须。且含量居各种酿造酒之首,被益为“液体蛋糕”。

经贵阳中医研究所论证及有关资料报道,黑糯米酒有“百药之长”的美称:直接饮用可消食化积、镇静安神,对消化不良、厌食、心跳过速、烦躁等病症有一顶疗效;烫热饮用,能驱寒祛湿、活血化淤,对腰背酸痛、手足麻木、风湿性关节炎及跌打损伤疗效明显。若与鸡蛋、红糖同煮或冲服,则可补充益气、强健筋骨,可防治神经衰弱、神思恍惚、头晕耳鸣、失眠、健忘等症状;与桂圆或荔枝、红枣、核桃、人参同煮,有助阳壮力、滋补气血之功效,对体质虚衰、元气降损、贫血之患者,是不可多得的补品。

总之,黑糯米酒融医、保、食、补为一体,适量长期饮用,有助于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补血养颜,舒筋活血,健身强心、延年益寿。

六. 山东省 威海 环翠区 清蒸加吉鱼

加吉鱼学名真鲷,亦写作嘉其鱼。有红、黑之分。清朝郝懿行的《记海错》称:“兹鱼独登莱有之”,“啖之肥美,其头骨及目多肥腴,有佳味。”又有民谚:“加吉鱼,鲅鱼尾”之说。烹调法以清蒸最佳,能保持其鲜味。



制作时,先将鱼开膛、去鳞洗净,在鱼身两面剞斜刀,手提鱼尾,在沸水中稍烫,取出后用干布吸干水分,将精盐、绍酒撒在鱼身上,放盘中。另将肥肉、冬笋、冬菇及葱姜切丝,一起拌合后,撒在鱼身上,再淋上芝麻油,上笼用旺火蒸约20分钟即成。菜品肉嫩而白,味殊鲜。

七. 江西省 南昌 安义县 石鼻糯米粉

石鼻糯米粉是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石鼻镇的。邓氏牌糯米粉是石鼻四大地方特色产品之一,具有色白、口感滑爽、细腻等特点,适宜水煮,油炸(煎)等各种吃法,市场销售旺盛。

石鼻糯米粉是安义县的传统优质产品,选用优质大米,经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加工而成,是居家美味、送礼佳品,也是优质食品原料。到安义千年古村旅游,购石鼻糯米粉,乃旅游一大快事。

八. 贵州省 黔西南州 贞丰县 贞丰糯米饭

贞丰糯米饭,早在清嘉庆年间已是颇有名气的风味小吃。主要原料系上等糯米,制作时,先将糯米用冷水泡透,经两次焖蒸,熟猪油炒好装铁锅内,文火保温待用。精选瘦肉,放入特制的香料腌上数日后,用油炸至半干。上碗时,切肉成薄片盖糯米饭上食用。贞丰糯米饭,米香肉酥,油而不腻,色彩美观,味浓爽口,堪称独特的传统美食。( 兴义)

原料及配料:

上等糯米,猪瘦肉,猪油、菜油、酸萝卜、绿豆芽、海带、葱、油辣椒、酱油、味精适量。

具体制作方法:

1、糯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泡5个小时,滤去水分入屉大火蒸3个小时,中间要经常把糯米用筷子扒散,使其蒸得软硬均匀,出屉下在炒锅加猪油翻炒均匀,锅中留油改文火保持一定的温度备用。

2、瘦肉切成长条约250克一块大小,用八角、回香、花椒、桂皮、盐、酱油、腌渍四至五天,拿出去掉香料,锅下菜油烧至6成热下肉块炸至半干。滤油晾冷后切成薄片备用。

3、酸萝卜切成小丁、绿豆芽用开水烫熟捞出滤干水、海带切成细丝、葱切成葱花。

4、食用时将糯米饭盛在碗内,放上肉片、酸萝卜、绿豆芽、海带、葱、油辣椒、酱油、味精拌均匀即可。

风味特色:

米香肉酥,油而不腻,味浓爽口。

制作要点:

糯米饭不能蒸得太软,以稍稍硬一点为好。

九. 江苏省 泰州市 泰兴 古仁和楼生肉加蟹包

古仁和楼生肉加蟹包

古仁和楼生肉加蟹包是泰兴地方名优,屡获殊荣,有谚可证:“仁和名点有两样,生肉蟹包美名扬,打包再来三二个,孝敬敬爱的丈母娘”。古仁和楼生肉加蟹包其味确无可比,入口鲜汤溢嘴,蟹香扑鼻,一只下肚,顿觉舒畅,想再来一只,可惜肚子装不下。制作生肉加蟹包,古仁和楼独家秘传,面皮由老酵、人工揣揉而成,馅儿选料讲究,多而不腻。品尝生肉加蟹包可与粥、豆浆、牛奶等一并食用。

推荐特产